導讀
看見了嗎?孩子的大能力!
《弟弟不哭ㄋㄟㄋㄟ來了》的封面或許引人遐想,但是用蠟筆塗鴉的一對豐滿乳房,配上笑開懷的女娃童顏,卻是饒富對比的趣味,一下子就能激發讀者對這本繪本的好奇心。
與作者同名的主角奈央,是個超級有母愛的小姐姐,看到弟弟優太大哭,會使盡辦法安撫,偏偏弟弟都不理睬他,還是一味的哭,直到吸吮了媽媽的乳房,才停止哭泣!小姐姐奈央驚訝到合不攏嘴的表情,充分顯露對「ㄋㄟㄋㄟ」的欽羨,認定「只要有ㄋㄟㄋㄟ,就可以讓弟弟安靜下來。」於是「想要有像媽媽那樣的ㄋㄟㄋㄟ」便成為故事的主軸,一路貫穿,展開奈央費盡心思的幽默過程。
從童趣的角度看故事
紮著兩條小辮子的姐姐奈央是故事主角,小跟班貓咪則是不可缺少的配角。每個有奈央的畫面,貓咪都會出現,並且有模有樣的模仿奈央配合演出,不論是搞笑、扮鬼臉、撒嬌、沉醉……等,都是閱讀之餘不可錯過的有趣畫面。欣賞這本繪本,目光千萬不要只停留在姐姐和弟弟身上,小地方也都隱藏著逗趣的訊息哪!
「不斷嘗試」引出孩子的無限創意
奈央試了好幾種方法製作她的ㄋㄟㄋㄟ,卻在過程中頻頻出差錯。外表簡單的紅豆麵包,兩個擺在一起,外觀的確像極了ㄋㄟㄋㄟ,可惜會露餡兒;塞球當然不稀奇,可惜不夠柔軟;用黏土也是好主意,可惜會溜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奈央都嘗試了,也可惜,一樣都沒成功。
在這些嘗試的情節裡,除了跟隨作者的圖像,放縱自己的感覺與想像外,身為人母與幼教人的筆者,也從中看見同為幼師的作者,透過主角奈央傳達孩子的無限創意。
「強烈動機」引發孩子的解題力
孩子是有能力的!從「我要怎麼樣才能有像媽媽那樣的ㄋㄟㄋㄟ?」出發,促使奈央不停的思索達到目的的方法。她先嘗試錯誤,後來索性直接問。但是「長大後就會有」這樣的答案是無法滿足奈央的立即需求。「時間」向來都很難是孩子樂意面對的,她只好反求諸己。
孩子運用自己的先備經驗與創意想像,構思了許多可能的辦法,然後一一實驗。這就是孩子「從做中學」的基本精神。就如蒙特梭利博士所說:「我聽見了,但隨後就忘了;我看見了,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圖像中體現孩子的天真無忌
全書中,奈央最天真的地方就是問爺爺:「我好想要有像媽媽一樣的ㄋㄟㄋㄟ喔。要怎麼樣才會有呢?」對許多男性長輩而言,這應該很難啟齒吧?對照爺爺不敢正視奈央的窘迫表情,與側躺在一旁,有一搭沒一搭、睡眼惺忪的奶奶,作者的幽默真不是一個「絕」字可以形容。倘若你的孩子也提了一個類似的問題,你又會怎麼回答呢?
不可預知的結局令人莞爾
得不到ㄋㄟㄋㄟ讓奈央大哭,反而讓弟弟笑了。原來逗弟弟開心的,不只是給他可以填飽肚子的ㄋㄟㄋㄟ,更是給他願意親近的感覺。
姐姐的直覺認知,誤以為只有ㄋㄟㄋㄟ才可以安撫弟弟,故事的結局卻跌破大家眼鏡,這也是要給每位讀者一點回饋和反思:真正可以安撫幼兒甚至成人的,其實是柔軟的、溫暖的、完全開放的關愛。
文/邱瓊慧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