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是個有點特別的男生,
他的眼睛看不見。
~關懷視障朋友的特殊議題~
★第3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 首獎★
小威是我的新鄰居、新朋友,
但是,他的眼睛看不見。
上學、過馬路、交朋友……小威會怎麼做?
想知道鹹鹹的海風、溫暖的陽光、飛奔的小狗……
會用什麼方法「看」得見?
為什麼爺爺離開了,
小威是第一個能看見我悲傷的人呢?
一本從明眼孩子角度看視障孩子的故事,
跨越看不見的距離,跟小威同行,
一起認識、關懷、同理視障朋友。
看不見,對一般人或明眼孩子,
雖然難以想像,卻能透過認識來理解。
《小威的眼睛》,以明眼孩子阿比敘述的口吻,
娓娓道來他與視障朋友小威的相處,
在真摯的孩子情誼中,帶讀者認識、了解視障朋友的生活處境,
雖然看不見,只要透過一些必要的輔助,
一樣可以正常的生活、學習、交朋友,
讓孩子思考與了解,他們跟明眼人並沒什麼不同,
進而產生同理心,給予合適的協助,與他們共榮共處。
只要用「心」,即使看不見,
也能感覺到愛,做溫暖別人的光!
因為看不見,視障朋友的感知力,也會變得更敏銳!
把小威比喻成閉著眼睛,也看得見的魔法師,
用感官,體驗對世界的好奇,
也用心,察覺到他人的情緒,感覺到身邊的關愛,
跳脫明眼人對「看」這件事的侷限和理解,
彰顯出用「心」去看人、看世界的視角,
即使身處黑暗,也能用心點亮世界,
如同小威對阿比說:「我能感覺得到愛」,
在阿比生氣、難過時,成為溫暖他心扉的一道光。
《小威的眼睛》以平易近人的故事,黃與黑共譜的構圖色彩,
溫柔如光的引領讀者親近視障者的世界,
用溫暖的友誼,尊重的平等對待,
邀你一同認識、關懷身邊的視障朋友。
☉隨書附錄☉
「和小威做朋友」貼心小叮嚀,以及小威的學習用品,
帶你更了解視障朋友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首刷加贈☉ 點字書籤
透過觸摸書籤上「小威的眼睛」和「我愛你」凸印點字,
一起體驗視障朋友閱讀文字的方式。
短敘述
小威是個有點特別的男生,他的眼睛看不見。一本從明眼孩子角度看視障孩子的故事,跨越看不見的距離,一起認識、關懷、同理視障朋友。
關於信誼幼兒文學獎
信誼幼兒文學獎自1987年創設以來,是台灣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幼兒圖畫書獎。歷年來,以「鼓勵本土創作,培育創作人才,尋找在地好故事」的創辦宗旨,挖掘培育許多優秀的童書作家一起共同努力,用在地好故事滋養我們的孩子。
從第一屆的《媽媽,買綠豆》,到《子兒,吐吐》、《Guji Guji》、《好想吃榴槤》、《劍獅出巡》、《尋貓啟事》、《好忙的除夕》、《企鵝演奏會》……一本一本原創經典好書,陪伴著我們的孩子,在故事中長大,讓孩子成為有自信、認同自己文化的人。
《小威的眼睛》,獲第3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首獎。
作者簡介:
作繪者簡介
杜宛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英國布萊頓大學連續性設計與插畫研究所畢業,目前是接案插畫家兼兒童美術老師。喜歡大自然、動物、小朋友和繪本;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將觸動的畫面和故事畫下來。以《小威的眼睛》獲第3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首獎。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第三十五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 首獎
名人推薦:
【溫暖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朱芯儀︱視障心理師、心理韌性培訓師
姜義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黃裕翔︱音樂玩家
張惠萍︱臺北市立啟明學校校長
楊聖弘︱諮商心理師
蔡兆倫︱資深圖畫作者、金鼎獎、豐子愷獎得主
廖連喜︱臺中市立啟明學校校長
藍介洲︱盲人社工師、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祕書長
得獎紀錄:第三十五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獎 首獎名人推薦:【溫暖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朱芯儀︱視障心理師、心理韌性培訓師
姜義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黃裕翔︱音樂玩家
張惠萍︱臺北市立啟明學校校長
楊聖弘︱諮商心理師
蔡兆倫︱資深圖畫作者、金鼎獎、豐子愷獎得主
廖連喜︱臺中市立啟明學校校長
藍介洲︱盲人社工師、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祕書長
推薦序
評審的話
用「心」去看見與同理
林佩蓉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這是一個從明眼孩子角度看視障孩子的故事。書名直白點出本書的重點—眼睛是靈魂之窗,失去靈魂之窗的視障孩子小威,其他人是否就無法看見他的內心?他是否就無法看見周遭世界的種種?
對明眼人來說,通常是藉由觀人眉目察其心意,且習慣大量仰賴視覺的線索理解周遭事物,很難體會眼睛看不見的處境。這本書隨著一頁一頁閱讀,會讓讀者慢慢地打開了心和眼,細細地發現視障者理解世界的各種方法—雖然不能用眼睛看,但會用聽覺、觸覺、嗅覺去「看」,甚至可以看到愛,用愛看人、看世界。等到讀完最後一頁,會讓讀者深深地體認視障者有些特點是明眼人遠遠不及的,警醒明眼人要了解自身的侷限和偏見,原來,看人、看世界不能只看外表;原來,看人、看世界最重要的還是「心」。
故事另一個動人之處,是娓娓道來兩個視力個別差異很大的小孩,也能成為好朋友,引領讀者反思明眼人與特殊障礙人士互動相處的核心信念。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或許彼此的興趣能力、優點缺陷、
成長背景、人生經驗都有其獨特性,常人之間如此,特殊障礙人士也是如此,既然彼此間存在著差異是自然與必然,人與人相處要努力學習相互尊重、接納,甚至欣賞彼此的各種差異,大家才能和平共處、共融共好,而這也是普特共融的核心價值與最高境界。
整體情節架構、鋪陳與轉折皆佳;議題符合現代社會所需,內容彰顯「用心去看」的意旨和對視障兒童的關懷,溫暖的引導讀者跨越明眼人和視障者之間的距離。全書的色彩與風格,很能切合故事營造的情節氛圍,黑與黃的主色調呈現,像似看不見的黑暗裡,照亮視障者世界的一抹微光,視覺和諧舒服,讓讀者容易聚焦在明眼人與視障者之間的互動;主角特質清楚;情節真實,描述細膩,很能引發讀者對視障者的同理與共鳴,是一本值得孩子與大人閱讀的溫暖好書。
評審的話
用「心」去看見與同理
林佩蓉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這是一個從明眼孩子角度看視障孩子的故事。書名直白點出本書的重點—眼睛是靈魂之窗,失去靈魂之窗的視障孩子小威,其他人是否就無法看見他的內心?他是否就無法看見周遭世界的種種?
對明眼人來說,通常是藉由觀人眉目察其心意,且習慣大量仰賴視覺的線索理解周遭事物,很難體會眼睛看不見的處境。這本書隨著一頁一頁閱讀,會讓讀者慢慢地打開了心和眼,細細地發現視障者理解世界的各種方法—雖然不能用眼睛看,但會用聽覺、觸覺、嗅覺去「看...
作者序
親近理解視障者的世界
杜宛霖
《小威的眼睛》創作初衷源自我大學時期的畢業製作。我讀的是平面設計,某方面來說,可以想成是在學如何用視覺藝術來與人溝通,但,如果對方是看不到的情況呢?在對這個答案的好奇下,我和同學計畫製作一套可以讓視障兒童觸摸的學習書作為畢業專題。當時為了研究視障兒童的需求和特質,我們訪談了特教班的老師,並帶著大約十位視障小朋友說故事、試玩為他們設計的自製觸摸式桌遊。
即使經過多年,當時那些孩子們的反應依然讓我印象深刻。無法以視覺接收外界資訊的他們,不管做什麼事都全神貫注,屏氣凝神的聽故事、認真的摸讀點字、真誠的感受我們做的遊戲,還稱讚我們做得很用心。他們擁有孩子專屬的想像力,並不因為視力的喪失而有所不同,越認識他們,越讓我想用一本繪本來說他們的故事。
後來在英國讀研究所期間,我有更多的時間能專心探索這個主題。在做了更多功課後,本來想做一本能讓明眼人體驗視障兒童世界的觸摸書,但到後來,我驚覺自己終究是個明眼人,就算讀了再多、訪問再多,也沒辦法代替視障朋友轉譯他們的視角。再說,每個人的獨特生命,感受到的世界也都不同(何況視障的種類別也很多),就像天生盲的視障朋友只能想像明眼人的世界,其實明眼人也只能想像視障朋友的世界。
所以,最後我決定說一個為什麼覺得視障朋友很酷的故事。他們能做到的,其實通常超乎明眼人的想像,甚至有時候,能做到比他們自己以為還要多的事,因為不論是陽光的溫暖,還是親近之人的感情變化,都是要用心才「看」得到的。希望在讀完書後,可以勾起明眼人對視障朋友的好奇心,也可以想想自己是否跟阿比一樣,常常沒發現那些眼睛看不見,卻很重要的東西;而視障朋友讀完後,也能很驕傲的發現,自己擁有的感受力,比想得還要多!
親近理解視障者的世界
杜宛霖
《小威的眼睛》創作初衷源自我大學時期的畢業製作。我讀的是平面設計,某方面來說,可以想成是在學如何用視覺藝術來與人溝通,但,如果對方是看不到的情況呢?在對這個答案的好奇下,我和同學計畫製作一套可以讓視障兒童觸摸的學習書作為畢業專題。當時為了研究視障兒童的需求和特質,我們訪談了特教班的老師,並帶著大約十位視障小朋友說故事、試玩為他們設計的自製觸摸式桌遊。
即使經過多年,當時那些孩子們的反應依然讓我印象深刻。無法以視覺接收外界資訊的他們,不管做什麼事都全神貫注,屏氣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