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開創休護貼布療傷之緣起 ◎高國峯
在骨科醫師的訓練養成過程中,「骨頭肢體的對齊」(Keep well alignment)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要肢體能對齊,就可減少很多人體在活動後,可能引起身體傷痛的牽扯,而沒有牽扯就不會有傷痛,這樣的概念一直深植我心。
自己因天生長短腳以及扁平足的關係,長期受到大拇趾外翻拇囊炎及足底筋膜炎之苦,經常疼痛不堪。幾年前偶然一個契機,有機會接觸到貼紮技術,深受其中奧妙吸引,便開始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無藥性貼布,採貼紮外固定的方式,來維持肢體關節的「對齊」(alignment)。當肢體關節對齊,就能減少不必要的牽扯來解除傷痛,自然也就減輕我長期以來的足部疼痛。
這些年來,從腳部開始到手部,從黏性強度極大到一撕即掉的各種無藥性貼布,不停地在自己身上反覆貼紮測試之後,在多方衡量貼布對皮膚的黏性強度以及人體的舒適度下,發現這種具備縱向無延展性、橫向有延展性且條狀間格塗膠的「休護運動貼布」,恰好可提供我對患者的傷痛貼紮治療─簡易、便利、有效。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產生,全書針對患者的各種疼痛,提供了身體不同部位的貼紮方式,期盼以這樣的「休護運動貼布」,再加上我這幾年精心研究的簡易「十字貼紮」技術輔助,讓一般大眾在家就能針對傷痛實施有效的自療。
自 序│治療痠痛新法門 ◎林仲宇
十多年於骨科醫院工作,發現能給病人疼痛的治療不外乎打針、吃藥,做復健還是開刀,也因此常聽到病人說:
「醫生啊,胃藥開好一點啊,我胃不好。」
「痠痛藥一直吃,我的腰子會不會壞掉啊?」
「醫生啊,上次的藥我吃了胃會痛,換回去上上次的藥好不好?」(其實上次跟上上次的藥都一樣)
「上次的藥怎麼吃了腳會水腫,是不是傷到腰子?」(事實上是NSAID的副作用)
因此一直有尋求打針與吃藥以外對疼痛治療有幫助的治療方式的念頭,最好是病人可以自己實施,以達成獨立持續治療的效果。偶然接觸肌貼貼紮技術,但其多變的貼紮技巧,看來不是病人可以自己進行,且肌貼的縱向延展性似乎無法提供類似關節韌帶的固定強度,便開始著手尋找縱向無延展性的貼紮材料。
進一步發現運動選手常用的白貼就是高強度縱向與橫向皆不具延展性的貼布,嘗試後發現白貼的目的為了運動員臨場競技使用,因此不考慮舒適性與透氣性,不適合長期貼紮;且因為其橫向也沒有延展性,因此無法在固定關節的同時提供病患日常生活所需適當的關節活動度。所以尋找縱向無延展性,橫向有延展性,且具高透氣性材質的貼布便成了接續努力方向。
多方尋找後發現市面上並沒有這種同時具備縱向無延展性、橫向有延展性且具透氣性特性的貼布。當年在屏東潮州茂隆骨科一起服務的高國峯醫師(也是高雄醫學院的學長,現已自行開業為高國峯骨科院長)因為自身的手部疼痛(寫病歷與開刀造成媽媽手)與足部疼痛(扁平足與拇趾外翻)正嘗試用肌貼進行貼紮治療,但同樣遇到強度不足的問題。
持續與高醫師討論確定學理上理想貼紮材料需要具備縱向無延展性、橫向有延展性且具透氣性之三點特性的共識後,更進一步在膠面的塗佈上規劃間隔分布之縱向無膠區以達成易撕除(端口有無膠缺口)、高透氣性(無膠區一定最透氣)且具備類似「按摩」效果(有膠、無膠區之皮膚剪力不同)的設計。且為考量由病人自行貼紮之可行性,再經學理上多方考量與歸納後,將貼紮原則定調為「十字固定」:縱向貼布藉不具延展性以限制關節非主要活動面之活動,橫向貼布提供加壓且藉具有延展性以提供關節主要活動面之活動。
反覆與生產廠商溝通、試作、測試與試用,又過了半年。終於第一批可供臨床使用的休護運動貼布(「休護」採休息保護之意)開始在茂隆骨科的診間為病人提供貼紮治療。在確立其臨床上的效能與「十字貼紮」之貼紮原則後,休護運動貼布也因此被稱為「十字貼布」,之後更進一步由高國峯醫師在運動醫學會發表初步成果,並獲得當時的運動醫學會陳勝凱理事長的支持與指導,讓休護運動貼布朝著成為民眾在經過醫師、復健師、教練等相關專業人士之指導或閱讀相關貼紮說明書籍後,就能夠輕鬆自行以簡易貼紮來處理痠痛的目標發展。
另外,由於休護運動貼布具透水與透氣性,民眾可以另外購買中藥噴劑(肌樂、撒隆巴斯……)與西藥(NSAID)噴劑直接噴灑在貼布上,如此本不具藥性的貼紮貼布立即成了具藥性的貼布,可在以進行貼紮治療之時同時進行外用藥物之治療。
在高醫師多年的休護運動貼紮理論與臨床研究下,具體的成效與對民眾的助益已在他的醫療與衛教中落實,今日知道高醫師願意不藏私將所有心得落於文字與大家分享,我能以共同研究者的身份為此書寫序,十分榮幸與喜悅。希望,打針與吃藥只是治療傷痛的選項,不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