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築師大力推薦,最實用的、打造符合人與自然需求的社區營造必備參考書!
★參與社區營造的相關人員最佳的靈感來源與思考建議方向。
\激發社區、城鎮的魅力之營造入門指南/
傳授半個世紀的營造活動與智慧!!
本書是剖析日本建築師對於山形縣金山町進行了約50年的社區營造紀錄全書。
這是一本從調查與規劃整個城鎮,到建築物的設計、軟硬體的鋪設等等,通通都學得到的社區營造教科書。
城鎮有城鎮的特徵。例如自然環境、交通系統、市容、在地產業、歷史、節慶活動等等,範圍涵蓋各個方面,這些都是參與社區營造者應該考慮到的要點。展開社區營造時,不要只是挑出醒目的魅力,應該先以整體觀點掌握居民的生活環境與背景。
本書第1~4章與第6章的內容,源自作者們參與了40多年的山形縣金山町社區營造的各種場面。依照金山町的方針,以持續實現這場「百年運動」為目標,實施了各種調查、規劃與設計。這5章即是回顧這些年來進行的工作,內容包括從金山町的整體到局部這種空間層面,以及從都市計畫到建築.土木設計、從軟體到硬體這些領域,以整體觀點執行計畫所獲得的成果。
此外也透過圖解,介紹世界各地充滿魅力的景觀與外部空間的運用案例及設計手法。
看完本書,相信更能提高你對社區營造的想像力與豐富更多靈感的來源,這是身為社區營造的參與者不可或缺的一本社區營造解剖圖鑑!
第1章:找出城鎮優點的方法
第2章:社區營造的手法與進行方式
第3章:改善中心地區的計畫與設計
第4章:設計有魅力的建築物
第5章:激發潛力的景觀
第6章:找出小城鎮的存續機制
作者簡介:
片山和俊(Kazutoshi Katayama)
建築師,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建築系名譽教授。
1941年出生於東京。1966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建築系,1968年修完該大學研究所碩士課程後,於環境設計茂木研究室任職。1987年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建築系擔任講師,之後升為副教授、教授。在DIK設計室從事設計與社區營造活動。
【得獎】1995年:日本建築師協會新人獎(彩之國交流森林森林科學館住宿棟)。2002年:日本建築學會獎(推動山形縣金山町市容營造百年運動之成就)。2006年:土木學會設計獎最優秀獎(金山町市容整頓)。
【主要著作】《都市空間作法筆記》(彰國社)、《客家民居的世界》(風土社)、「城市街道住宅」東京藝術大學片山和俊建築展圖錄、《家的容貌 想給孩子看的建築書13》(Index Communications)等等(以上皆為暫譯)。
林寬治(Kanji Hayashi)
建築師,林寬治設計事務所/studio KA.負責人。
1936年出生於東京本鄉。1961年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建築系畢業,同年遠渡義大利羅馬,成為studio Prof. G. Pogitano的實習生。1963年成為羅馬studio Ing. G. Rebecchini+Arch. J. Lafuente的所員。1967年回國,成為吉村順三設計事務所的所員。1974年開設一級建築士林寬治設計事務所。除了從事一般的設計活動,亦從1975年起至今,在山形縣金山町參與建築.社區營造活動。
【得獎】1980年:第1屆東北建築獎佳作(町立金山國小〔1978.79〕)。2002年:日本建築學會獎(推動山形縣金山町市容營造百年運動之成就)。2004年:日本建築家協會25年獎(我的家〔1971〕東京)。2006年:土木學會設計獎最優秀獎(山形縣金山町市容整頓)。
住吉洋二(Yoji Sumiyoshi)
都市規劃師,東京都市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1946年出生於廣島。1973年修完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課程。1978年~1980年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從事都市環境整頓手法的調查與研究。1980年在東京都市大學(舊武藏工業大學)建築系任教,2005年升為教授。1982年成立都市企劃工坊,主要從事日本各地的社區營造等活動。
【得獎】2000年:日本都市計畫學會獎計畫設計獎(神谷一丁目地區密集市區整頓的複合性與連鎖性發展)。2002年:日本建築學會獎(推動山形縣金山町市容營造百年運動之成就)。2006年:土木學會設計最優秀獎(金山町市容整頓)。
作者序
前言
這不就像是旅行嗎――?
建築設計或社區營造的工作,是在某個時候參與某個特定城鎮或建築物的建設,結束之後便前往下一個不同的地方或主題。一如旅行有出發與歸來,今天有可能是開始,也有可能是結束。而且下次面對的工作,跟旅行一樣是截然不同的。計畫與設計是尋求及實現最佳解答的過程,我們必須動用自己擁有的全部手段來進行。雖然對象是特定的,但進行期間頭腦得穿梭古今東西,尋求的智慧更是涵蓋世界各地。
這本書,是以設計者與規劃者特有的思考迴路為概念編纂而成。體系固然重要,不過本書蒐集整理的都是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想到的、倚仗的內容。當中有學生時代所學的知識,也有來自其他建築師作品的刺激,以及透過旅行等途徑獲得的見聞。除了此次蒐集的新資訊外,還夾雜一些有的人會覺得過時,但我們覺得有用的舊資訊。雖然很想偏心地稱本書為寶箱,我們期盼本書至少能成為幫助各位找到靈感的抽屜。
第1~4章與第6章的內容,源自我們參與了40多年的山形縣金山町社區營造的各種場面。我們依照金山町的方針,以持續實現這場「百年運動」為目標,實施了各種調查、規劃與設計。這5章即是回顧這些年來進行的工作,內容包括從金山町的整體到局部這種空間層面,以及從都市計畫到建築.土木設計、從軟體到硬體這些領域。不過,本書以空間層面的內容為主,並未提及景觀法等制度以及補助機制。至於第5章,則介紹在處理金山町社區營造的空間層面時,我們所參考的景觀與外部空間的案例、手法以及設計。當中有普遍認為是常識的內容,也有相當偏向個人興趣的案例。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從世界各地的城鎮與廣場中,優先選擇感興趣的案例為各位介紹。
本書刊載的金山町40多年來的社區營造之嘗試,是我們協助金山町推動該町當時需要的計畫所得到的結果。雖然不知道這可否稱為都市設計的實踐案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橫跨建築、土木、都市計畫之領域,以整體觀點執行計畫所獲得的成果。而且,我們與金山町現在仍持續試錯與摸索。
這本書的內容,是以特定城鎮為對象的計畫多年積累下來的心血結晶。儘管這也是我們自己前所未見的嘗試,倘若有助於增進社會大眾對社區營造、都市設計、建築的興趣並帶來良性刺激,這是我們的榮幸。
片山和俊
林寬治
住吉洋二
前言
這不就像是旅行嗎――?
建築設計或社區營造的工作,是在某個時候參與某個特定城鎮或建築物的建設,結束之後便前往下一個不同的地方或主題。一如旅行有出發與歸來,今天有可能是開始,也有可能是結束。而且下次面對的工作,跟旅行一樣是截然不同的。計畫與設計是尋求及實現最佳解答的過程,我們必須動用自己擁有的全部手段來進行。雖然對象是特定的,但進行期間頭腦得穿梭古今東西,尋求的智慧更是涵蓋世界各地。
這本書,是以設計者與規劃者特有的思考迴路為概念編纂而成。體系固然重要,不過本書蒐集整理的都是在執行計畫的...
目錄
前言
第1章 找出城鎮優點的方法
來自異國的訪客與金山邂逅
不便其實也不賴
整個金山町座落在山中
邂逅與離別
歸功於地形
小城鎮是大住宅
煙往高處飄
老屋果然厲害
藏是社區營造的寶盒
將金山町的隱性魅力顯在化
對照從前就能瞭解現在
第2章 社區營造的手法與進行方式
開端最是重要
木匠與町民一同打造城鎮
制定與風景調和的市容景觀條例
揭示具體的景觀形成基準
景觀條例不只規範外觀
第3章 改善中心地區的計畫與設計
訂定主要計畫
不讓路面出現補丁
展示街道據點整頓後的模樣
整頓中心地區的街景
維護與運用老屋
由內開始
建設八幡公園
將老屋土藏改建成商工會事務所與展演廳
維持街景的連續性並連接八幡公園
舊郵局保留外觀,改建成交流沙龍
利用大堰公園連接中心部與小學
改建老屋土藏與打造廣場的嘗試
打造迴廊與廣場
整修東藏
整修西藏
連接郊外的木造廊橋
展示金山杉與金山木匠的技術
延伸水綠小徑的連結
第4章 設計有魅力的建築物
打造以金山杉山林為背景的幼稚園
增改建負責地區幼兒保育的舊保育園
即使在北國的漫長冬季也能開朗有朝氣地學習的小學校舍
具備多用途町民廳的公所辦公廳舍
增改建負責地區醫療的木造既有醫院
使用金山杉的長屋型教職員住宅
面向金山國小校園的集體遷移住宅群
考量到市容的形成與連續性的個人住宅
背對著藥師山,可遠眺金山町的住宅群
冬季也能朝氣勃勃地活動的校舍
座落在金山杉森林懷抱中的告別場所
第5章 激發潛力的景觀
對景觀的看法
對日本的地形與聚落的看法
對都市的環境與空間的看法
對立面的看法
留意外部空間的高度
樓梯周圍要特別留意!
斜坡之城與塔樓之城
廣場頗具魅力的城鎮
歷史街景的保存與都市更新
利用拱廊街連接新舊城鎮
有效運用街區內部並實現人車分離
木骨結構的街邊建築,以及地勢起伏和緩的城市
被城牆包圍散發威嚴感的城市
宿場町的街景保存事業
重新配置古老建築,重新建構外部空間
海陸一體的古老港埠都市
城堡與城下町是自然地形的產物
迴廊的魅力
古都的象徵――木造廊橋
亦是生活場所的木造廊橋
日本的橋很有意思
運河與小巷構成的水上迷宮都市
擁有迷人水邊的環境
保全古都的房屋景觀與小巷的風情
洋溢生活感的小巷風景
寺社的參道是空間呈現手法的寶庫
開放空間是大都會的休憩場所
感受天空與大地的遼闊
探索現代都市的人車關係
共存型的生活化道路
小建築是出色但低調的名配角
迎合時代的導覽標示牌
探索石牆與圍牆
雪與生活1
雪與生活2
日本傳統房屋的構件名稱
第6章 找出小城鎮的存續機制
大美輪的大杉木是金山町的象徵
到德國的小城鎮參訪與研習
整頓小市鎮歷史悠久的市中心
農村再生事業與農舍的修復及運用
町與藝術的邂逅――舉辦東京藝大展
木匠培訓,以及與小川三夫師傅的交流
社區營造的關鍵在於緩慢且踏實地進行!
COLUMN
農家住宅
金山町資訊公開發祥地紀念碑
展示町民製作的水車
介紹位在金山町的設施
利用廢校打造而成的交流據點
結語
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前言
第1章 找出城鎮優點的方法
來自異國的訪客與金山邂逅
不便其實也不賴
整個金山町座落在山中
邂逅與離別
歸功於地形
小城鎮是大住宅
煙往高處飄
老屋果然厲害
藏是社區營造的寶盒
將金山町的隱性魅力顯在化
對照從前就能瞭解現在
第2章 社區營造的手法與進行方式
開端最是重要
木匠與町民一同打造城鎮
制定與風景調和的市容景觀條例
揭示具體的景觀形成基準
景觀條例不只規範外觀
第3章 改善中心地區的計畫與設計
訂定主要計畫
不讓路面出現補丁
展示街道據點整頓後的模樣
整頓中心地區的街景
維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