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書收錄了過去四十五年來我在不同場合所發表的論文、講稿及訪談,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關注的焦點在臨床議題,誠如書中所收錄,諸如夢境、治療關係、心理類型與分析,以及一般分析歷程等論文;而在生涯後半段,個人的興趣則轉向歷史議題,因而本書也專章討論榮格其人、分析心理學的歷史及分析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的關係等主題。部分收錄的論文曾在美國境內及國際會議中發表,其餘的則於在地的社群針對一般聽眾講述,因此部分章節可能會顯得較理論學術,但是仍有部分則相對通俗口語。我的寫作風格公認是言簡意賅、清晰易懂,因此我相信即便是偏學術討論的篇章應該都不會造成讀者閱讀的困難。
我的雙親都曾在1930年代接受榮格的分析,而分析也成為我的家庭成長經驗的主要氛圍。我的父親從1942年到1988年持續在家中開設研討會,每週針對榮格的著述提出討論。對於家中總是有榮格學人進出,自小就習以為常。對我來說這樣的家庭環境是份福氣也是個災難。因著家中的研討會,我得以認識許多與會的有趣人士,但是也因為家中的研討會讓我無法如同一般男孩般全心地參與我周遭的活動。同時,我的父母與病人的互動混雜著專業與個人關係,這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雖是常見的狀況,但當我完成醫學及精神醫學訓練後,我很清楚這種混雜的關係是會讓我不自在的。因此,從我成為榮格分析師之後,我堅持將工作室與我的住家分開。此外,我的工作室入口與出口是分開的,我的病人們也能因此而錯開,避免相互見面。但這並不表示我和我的病人沒有任何社交接觸,因為完全沒有接觸也是非自然狀態,特別是有些經過我分析的病人後來也成為分析師,我們彼此成為同儕關係也是必然的。順帶一提的是,如果我在餐廳或電影院巧遇我的病人,我通常會等他們先跟我打招呼我才回應,對於在這種社交情境下與病人維持友好的言語互動,基本上我是持開放態度的。
之所以提到我的兒時經驗,是因為書中的某些篇章反映了我所從事的榮格分析是不同於我的父母親及第一代榮格分析師們。雖然我也採用辯證的形式深入與病人的工作,但是我仍保持一定的界線,我不認為我的父母會贊同這一點。我必須特此聲明,這個從事分析及心理治療工作的態度,是因為我需要將自己與第一代分析師區隔。我並不樂見自己總是被認定為第一代分析師的一員。
在我稍微懂事後,我才發現自己在相當年輕的時候就進入蘇黎世圈。我在1957年開始在蘇黎世接受榮格分析,其後又相繼在1958年及1960年返回蘇黎世接受進一步分析。在當時遇見了許多榮格身邊的第一代分析師,而如今有這樣第一手經驗的人少之又少。經由我父親的引介,我得以親見榮格兩回,過去多年來我並不覺得這有何特別意義,但是現今有這種第一手榮格經驗的人真的不多了。能夠見到榮格對我而言實際上是意義深遠的,而我相信與榮格見面的經驗也深深影響我成為榮格分析師的決定。不過,當時接受過榮格分析的人不勝枚舉,相較之下我的經驗就不值得多談。如今則不可同日而語。
我向來對於歷史及分析心理學的歷史感到興趣,而隨著年歲漸增,我對於榮格其人也更感興趣,這也說明了本書中所收錄的數篇歷史論述的緣起。期望讀者們會喜歡書中所收錄橫跨四十寒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