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林瓊華等採訪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透光的暗暝: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內容簡介

用血肉書寫歷史,打造希望工程,透過受難者與受難家屬的生命故事,
呈現歷史的血肉肌理,臺灣民主進程中,最珍貴的見證!

  ◎透過訪談、錄音、撰稿、攝影等工作,收錄15則共17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寫下受難者及其親友的見證。

  ◎17位受難者皆為臺中人士,所涉及案件包括二二八事件、省工委臺中地區工作委員會張伯哲案(俗稱臺中案)、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廖學銳案(俗稱大甲案)、南投工委會洪麟兒案(南投地區牽連最大的白色恐怖案)、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季澐等案、解放臺灣民族獨立運動案、臺灣工委會學委會李水井案(學委會案)、陳明忠案、美麗島事件等等,從案件的幅員,亦可觀見白色恐怖的複雜性與多元性。

  ◎時間跨幅大,從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跨幅32年,由此拉開更寬廣的歷史縱深。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大力支持,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持續力作!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白色恐怖受害者口述歷史」第三本轉型正義專書。

  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古瑞雲 呂煥章 王義火 王春波 廖森元 郭萬福 謝一誠 王乃信 李舜治
  蔡寬裕 陳文堅 江朝澤 陳金柱 陳潘得 張經魁 陳博文 紀萬生

  用血肉書寫歷史,打造希望工程──
  遠走彼岸,永遠異鄉人的古瑞雲;
  為臺灣自由民主犧牲覺悟的呂煥章;
  王義火、王春波兄弟一被殺一坐牢;
  廖森元,留下兩歲女兒嘗盡童年辛酸淚;
  「大甲案」,郭萬福死刑,郭家多人受害,一門血淚;
  謝一誠見證小市民為二二八抗暴的奮不顧身;
  兩次入獄仍不忘心中信念的王乃信;
  與父兄三人同囚火燒島的李舜治;
  黑牢,辦學,設廠,轉型正義,一生為獨立的蔡寬裕;
  因獨裁者批示而飛濺馬場町的陳文堅;
  江朝澤槍決時,稚子剛滿周歲;
  陳金柱、陳潘得叔姪同識一人被牽連;
  張經魁5年黑牢後,柳暗花明的人生;
  陳博文用攝影記錄臺灣民主進程,神的眷顧,走出三次黑牢;
  最不低頭的美麗島臺灣硬漢紀萬生!

  15則縱跨32年的牽連案件史實公開,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口訪專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翠/總顧問


  1962年,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楊逵文教協會」常務理事。創作以散文與文化評論見長,研究領域包含臺灣文學、臺灣婦女史、性別文化研究。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二二八口述歷史《孤寂煎熬四十五年》、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以及臺灣文史研究論文近三十篇,並參與編纂《臺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臺中文學史》。

陳彥斌/主編‧撰文者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著有《填補地球裂縫的人》,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講予全世界聽》、《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等,並錄製「彥斌講古史」系列網路節目。

  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7)。

林瓊華

  臺北人,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以謝雪紅研究入手臺灣史的探索。發表論文:〈背叛與沉冤的辯證:關於謝雪紅離開二七部隊的歷史問題〉等。

呂曉村(1929-2005)

  彰化鹿港人,呂煥章的大弟,生前努力追溯呂煥章生平事蹟,為大哥所受苦難爭取平反。

洪碧梧

  彰化人,畢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目前為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行政專員,身為解嚴後世代,正在追尋臺灣史的道路奔跑。參與編撰《黯到盡處,看見光》、《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等。

廖建超

  南投人,輔仁大學經濟系、輔系生命科學系畢業。原本任職南科奇美電,近來專心投入社會運動,為臺灣各地民主活動攝影,希望將來臺灣成為愛和平、重人權的民主國家,參與編撰《黯到盡處,看見光》等。

林靜雯

  臺中人,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長年致力於臺灣人權史料的蒐集保存與維護。發表期刊文章有:〈穿越「白色恐怖」的歲月—受難者家屬徐守綱先生口述歷史〉、〈召喚記憶的展示―白色恐怖死難者遺書〉。

周湘雲

  臺中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近年來因參與白色恐怖相關研究計畫,曾對多位受害者前輩進行過訪談。曾出版《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

施又熙

  1969年生,高雄人,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文字工作者,出版多本小說與散文。著有《臺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五芒星的誘惑》、《多桑的百合花》、《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向著光飛去》等。

陳博文

  嘉義民雄人,三進黑牢政治犯。曾與陳婉真、吳哲朗共辦《潮流》雜誌,1987年任民進黨臺中市黨部首任主委,亦為黨外時期重要影像記錄者。
 
 

目錄

| 市長序 | 血與淚換來的臺灣民主 林佳龍
| 局長序 | 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 王志誠
| 主編的話 | 統、獨的高牆 陳彥斌
| 導論 | 沉痛而動人的故事地圖 楊翠
 
此岸、彼岸的臺灣異鄉人──古瑞雲
採訪、撰稿:林瓊華
 
覺悟下的犧牲──呂煥章
採訪、撰稿:呂曉村、陳彥斌、洪碧梧
 
兄弟同受害,一被殺一坐牢──王義火、王春波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廖建超
 
父親受害,童年辛酸淚──廖森元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白恐噩夢,一門血淚──郭萬福
採訪、撰稿:林靜雯
 
烽火二二八,死裡逃生──謝一誠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廖建超
 
捻不熄的左統星火──王乃信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洪碧梧
 
李家悲歌,與父兄同囚火燒島──李舜治
採訪、撰稿:周湘雲
 
黑牢,辦學,設廠,轉型正義──蔡寬裕
採訪、撰稿:施又熙
 
飛濺馬場町的青年之血──陳文堅
採訪:洪碧梧、陳彥斌 撰稿:洪碧梧
 
遙遠的恐怖槍聲──江朝澤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山頂人的白色恐怖──陳金柱、陳潘得
採訪:廖建超、陳彥斌、洪碧梧 撰稿:廖建超

柳暗花明的人生──張經魁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稿:陳彥斌
 
神的眷顧,走出三次黑牢──陳博文
陳博文撰寫,陳彥斌整稿
 
美麗島鐵漢──紀萬生
採訪:陳彥斌、洪碧梧、廖建超 撰文:陳彥斌
 
 
 

推薦序

血與淚換來的臺灣民主


  臺中市第三本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訪專書《透光的暗暝》出版,仍然是篇篇血淚,讀來不免心酸,但卻是臺灣民主進程中,最珍貴的見證。

  本書十五篇受難者中,竟有六位慘遭槍決,可見戒嚴時期的統治者,為了政權鞏固、維繫,手段是多麼殘暴、猙獰,且六位魂斷刑場中,有郭萬福、呂煥章、廖森元、江朝澤等四位是學校老師,在那教育不普及的時代,要培養一位師範學校畢業生是何等不易,威權者動輒以槍口對準知識分子,除了殘暴外,也暴露了統治者的心虛。

  另兩位槍下亡魂,一位是無線電操作員王義火,一位是服役的陳文堅,兩位都正當青春年華就在槍聲中凋謝。死刑犯的悲慘,不僅生命橫遭剝奪,也連累家庭受盡折磨,他們家中財產都被強制沒收,家人生活立陷困境,在社會飽受歧視、孤立,嘗盡人間冷暖。

  除了死刑犯,幸能活著走出牢獄的本書時十一位受難者,則都展現堅強生命力,且堅持思想、信仰,昂然接受威權者迫害。王乃信前輩坐牢兩次共廿五年,蔡寬裕前輩也入獄兩次,陳博文前輩更是三度政治黑牢。這種「關不怕」的勇氣,正是瓦解恐怖統治的巨大能量。紀萬生老師在偵訊中受盡苦刑,左耳被打到終生失聰,但他出獄三天,就繼續為民主奮戰。

  客家硬頸前輩古瑞雲,二二八事件後幸能逃出臺灣,在中國卻流離、顛沛過一生,但他始終不低頭。謝一誠前輩在二二八事件中被關三年多,卻消滅不了他一輩子對臺灣的熱愛。張經魁前輩不僅事業成功,還曾分別當選臺中市、南投縣議員。李舜治前輩曾與父兄同囚綠島,出獄後努力成家立業。陳金柱前輩深居鹿谷,製茶技術、靈巧工藝都可見他旺盛的生命力。

  特別要感謝承辦製作的新文化協會團隊,讓這段被刻意割裂的歷史,有機會還原、彌補,尤其是已出版的兩本《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分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佳作獎、優等獎,第三本《透光的暗暝》的採訪、書寫更見成熟外,史料的蒐集也更為豐富,將是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口訪專書。

  我就讀臺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時,臺灣正處於解嚴前後,社會改革力量風起雲湧,我也躬逢其盛,發起籌組學生運動,之後攻讀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我都特別關切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人權受害歷史。2014年就任市長後,我迫不及待責成文化局爭取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合作,讓一年一本的人權口訪集結成書,補起這塊臺灣追求民主過程中,多少前輩菁英付出生命、青春和血淚的歷史,為臺灣,也為臺中留下見證!
 
臺中市長  林佳龍

推薦序

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


  石灰牆釘著一排思念/泛黃的西裝與旗袍/祖父和母親的遺照/
  他們匆匆走過白色的年代/未曾驚動一株花草

  牆上窗牖呼喚遠方的大海/鹹風老是在/祖母跟我的眼眶縈繞/
  我們一同哼一首歌謠/憂傷斜斜掠過樹梢

  那是午後的靜坐/掛鐘鬆了發條/任時間頹然撲倒/
  潮聲滔滔地湧進懷抱/我們穿起飽脹的記憶潛逃
 
―〈午後潛逃〉

  這是我在1991年發表於《聯合文學》的一首詩,1997年收錄在個人詩集《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內容描述一個政治受難者的家庭,面對親人受難離世後的時間狀態和生活情況。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生命故事,不管看幾遍都令人心痛,而他們堅忍走到了今天。

  今年「臺中地區人權檔案系列」專書到了第三輯,文化局自2015年迄今一共訪問記錄了四十篇的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從一點一滴的爬梳、累積中,即便過程不易,但歷史需要朝真相走去。

  《透光的暗暝》能看到許多臺灣人的縮影,五○年代的知識青年如呂煥章,感受社會主義的美好,背負滿腔熱血投入革命,全然準備好為了臺灣的未來犧牲生命;距今7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我們有幸訪問到91歲的謝一誠,當年他在九份做小生意,聽聞二二八後趕回臺中加入抗暴,協助運輸武器,訪問他不僅是為二二八中部抗暴歷史做見證,更重要的是他證明了二二八的反抗不是只有菁英、知識分子,更有許多勞苦的社會底層人民感到義憤,貢獻了自己的生命或青春。

  這次的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從二二八事件的古瑞雲逃亡中國、謝一誠被關3年多;到五○年代白色恐怖呂煥章遭槍決;哥哥王義火遭槍決,弟弟王春波遭監禁10個多月;廖森元遭槍決;郭萬福遭槍決;王乃信被關15年;李舜治被關12年;蔡寬裕被羈押6個多月;陳文堅遭槍決;江朝澤遭槍決;陳金柱及陳潘得皆判感訓1年;陳博文首次因思想問題被關6年多;再到六○年代,蔡寬裕再次入獄被關13年;張經魁被關5年;七○年代,王乃信再次入獄被關10年;陳博文第二度入獄羈押1個多月;紀萬生被關4年多和第三次入獄的陳博文被關3年多。這十七位政治受難者遭槍決有六人,總刑期約74年多,這是令人驚惶、傷痛的數字。

  這十七位政治受難者的受難年代,從1947橫跨至1979年,幾乎就涵蓋整個臺灣的戒嚴時期,即便年代橫跨極長遠,在他們身上仍可以找尋兩個共通性:「反抗精神」、「愛鄉愛土」。社會主義至今日雖已漸式微,但在五○年代的青年感動於其中的人道關懷,從而信奉到行動。無論當年他們信仰為何,皆是從愛臺灣、疼惜土地人民的理念出發。

  我們透過本書的書寫記錄,讓後人知曉這些民主前輩們前仆後繼,在保密局、軍法處看守所、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火燒島等處曾留下無盡傷痛,甚至血濺馬場町的殉道。所謂「犧牲換來覺醒」,記住他們的犧牲,記住過去,使子子孫孫得以珍惜,帶著前輩勇敢正義的精神,繼續讓臺灣往更好的方向航行。
 
臺中市文化局局長  王志誠

主編的話

統、獨的高牆


  統、獨意識在臺灣社會鏖戰幾十年,統、獨論戰文章也難以數算,這是對臺灣前途的爭論無可厚非,但我從事政治受難者專訪以來,對統、獨的相互排斥、對立,卻感到特別的無奈與痛心!

  臺灣的政治受難者在牢中,就有紅、白之分,簡單來說,「紅」的就是主張兩岸統一,「白」的就是主張臺灣獨立。他們在受苦的監獄中就壁壘分明,並常起衝突。出獄後,「紅」的受難者組織簡稱「互助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者互助會」),「白」的受難者組織簡稱「聯誼會」(「財團法人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兩會依然涇渭分明,難有交集。

  我們從2015年起開始承接這項口訪、編撰任務,三年來可說為統、獨的相互猜忌吃足苦頭,與多位受訪者接觸的第一瞬間,敏感的他們就要驗明正身,僅管我們強調此項工作的客觀性,並表明口述歷史是絕對尊重當事人,完成的每一篇文章內容,包括每一張照片,都會經當事人確認,但依然常常碰壁。

  拒絕者大都是「互助會」成員,他們的邏輯很簡單,臺中市目前是民進黨在執政,而民進黨是傾向臺灣獨立的政黨,所以敬謝不敏。2015年我們曾採訪一位受難者,稿子即將完成前夕,他忽然來電說:「我不能做了!」我無奈的問他原因?這位樸實、客氣的前輩語露為難,欲語還休,我不得不放棄。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

主編的話

  這種意識形態的橫阻,在我們2016、2017年的訪調更為嚴重!畢竟白色恐怖受害最烈是1950年代,那時國民政府甫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可謂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遇到可疑共產組織,絕對是肅清殆盡。這些受難者前輩,大都已作古,少數倖存者都已達90高齡,當然是我們口訪首要目標。

  我們透過各種管道,好不容易找尋到這批時代的犧牲者,他們雖然被歲月風霜布滿臉龐、身軀,不少倖存前輩依然展現著知識分子風采,可是一談到口訪合作,則大都揮手作罷,僅有少數幾位前輩首肯配合,我對他們深感敬意。他們在陳述受難經過時,也都會闡揚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當然是忠實記錄。這時我會想,政治受難者當年不是為了思想、信仰而付出、犧牲嗎?為什麼大多數統派受難者不趁這種難得機會,來宣揚、留存自己的政治理念?

  政治是複雜、難以言喻的。而臺灣的統、獨高牆又築得如此之高,簡直難以跨越,在對峙與猜疑中,多少珍貴的歷史,竟然也要陪著埋葬,怎不讓人扼腕、遺憾!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40826
  • 規格:精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真菌大未來:從食品、醫藥、建築,環保到迷幻,不斷改變世界樣貌的全能生物
作者:林麥克(Michael Lam)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07
66折: $ 561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英文閱讀技術:台大名師最強高理解速讀課!養成大量接收資訊與抓住關鍵的能力,大幅提升英語閱讀力!
作者:周昱翔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23-01-05
66折: $ 329 
博客來 - 今日66折
用Canva設計超快超質感:平面、網頁、電子書、簡報、影片製作與AI繪圖最速技
作者:文淵閣工作室
出版社:碁峰
出版日期:2023-04-27
66折: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情緒大飯店
作者:莉迪亞.布蘭科維琪 (Lidia Branković)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03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全世界唯一一本,因為揭露「致富秘訣」而被查禁的書!
作者:查爾斯.哈奈爾
出版社:海鷹文化
出版日期:2023-06-29
$ 27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戀愛感情論 02
作者:相葉キョウコ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12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23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與遊戲網友見面,來的是職場鬼上司 Ⅲ (特裝版)
作者:村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8-31
$ 14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Fate/stay night[Unlimited Blade Works](3)
作者:森山大輔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27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小說.夏日幽靈
作者:乙一、loundraw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20
$ 16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失憶投捕 3
作者:美川絵子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6-24
$ 93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