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王秭穰
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每個生命也藏著無法預知的生命力…
當你解讀作者的經歷時,同時在告訴自己人生有很多的可能~
然而人們總是在被迫的選擇下,才願意去嘗試與改變~
作者本身也不例外,但面對選擇與改變的同時你會發現勇氣與堅強的信念才是成功的唯一方法。作者的固執與堅持也是她面對一次次難題時最強大的力量 ,當你有緣讀到這本書時,相信也代表更多無法想像的力量為你而開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有機會改變自己~ 也希望藉由本書作者的經驗,能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未來~
陪伴著作者多個年頭,一路上的點點滴滴早已隨著時間流逝而模糊,仔細想想那殘存的記憶,認識中的她有著聰明又頑固的脾氣,倔強又令人難理解的個性,然而卻又有一顆善良又炙熱的心腸,夾帶著對自己小氣,卻對家人大方的性格,總在一次次的難題中揮灑她的生活哲學,成就她的人生路。
記憶中 二十六歲時第一次身體出現狀況的她,還是很努力上著她的班、她的課。然而身體的不舒服卻讓不喜歡看醫生的她,提出要去大醫院,只因為身體的不舒服已影響到她的行動,然而從醫生的要求住院到配合檢查,經歷了十幾天卻沒有改善的狀況下,她果斷的辦了出院尋求解救自己身體的方法~ 這整個過程她的家人都不知,她選擇一個人承擔及面對。(這讓我看她的勇敢與不害怕的勇氣)。
想想人生一路走來,面對人生中的難題與抉擇,總是在成就一個人無法預知的一切,不管對與錯已沒有個準則,但最重要的是:一個人要勇敢去面對自己的選擇。(做自己最好的主人,給自己最美麗的人生),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本身從小到大始終都是一位勇敢與堅強的勇者,也是我們學習的引導者,當你處在害怕與恐懼時,別忘了回頭看看她的勇敢與堅強。
作者序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將自己的生活環境快速簡述一下,相信很多人的環境遠比我好很多。應該更有本錢去選擇自己美好、健康環境。
從國小就是單親生活環境,在國中前,維持回家吃飯。高二開始改住學校宿舍(因為交通費大於住宿費),因為每個月的生活費有限下,就開始對飲食、車費、生活費用都作精心盤算。高中畢業前,家人已幫忙找好工作,等待我從學校畢業後去就職。高中畢業後的首份工作開始,薪水全數供家用,但是正職薪水仍不敷使用,還增加一份打工的工作,連自己用的衛生紙,都要算張數的愛惜使用,經歷多年的勤儉生活。直到三十歲,回頭正視家裡真正需況,才知道家中已沒有所謂的貸款等壓力,且家中兄、弟都長大成人了,覺得不應該再這樣身兼兩份工作,省吃儉用苛求自己過生活,學會開始提醒、降低家中不必要的支出要求,甚至學習拒絕幫忙非必要的付出負擔。實際上,當親兄弟間致電有急需求時,仍會勉強自己分文不剩的作支援,所以,手上的餘額永遠不夠用。
【周邊朋友只覺得我是很節省的人】
顯著的多發性硬化症狀況是在二十五歲與三十四歲。因為是獨自居住在外的生活,生病了、病痛了、疲憊、不舒服回家了,沒有人可以訴苦,只有自己默默想辦法面對、應對生活;也因此,沒有像病友們,周邊有親友的建議壓力,例如準時吃藥、維持β干擾素注射、不要出去亂跑、甚至被要求立即住院…等等。想想,若我母親知道醫生的建議:要我盡速住院診療等,我必定會屈服於母親擔憂的壓力下,被迫去住院、吃藥等等…一切結果,或許就跟今天都不一樣了。其實,人生中有一些事,是屬於不幸中的幸運。
另一個愛人如愛己的事件,就是我很疼愛胞弟,因為他生病了,花了大量金錢買營養補充品來補充他的健康,為了讓他願意吃,自己也配合跟他一起食用。平時愛運動的我,覺得自己很健康,絕對不會去吃直銷產品,剛好這事件給自己健康正面導向。
再者,胞弟離世後,母親也被無形力(魔神仔)帶走了。兩位是家族同一輩份中最年輕,也是家族中最健康、最有活力的人,卻莫名的有疾病離世,令人難理解。因為懂得源由,很多事物有潛在相關性難言盡,在這文章中用無形力來描述。
例如,在胞弟離世前幾天開始,我會聽到微小的唸經聲音、其它奇怪的聲音與聞到熟悉的味道等等,這些不是自己有特異功能,也不是有神通,更不是甚麼顯靈現象,全都是與無形力(魔神仔)有相關性。隨著身體的虛弱,更明顯感受到被無形力(魔神仔)接近造成的誇張不舒服;在自己身體的虛弱時,每月2次去探望母親,住在母親那邊時,晚上躺著睡覺時,頭出現如撞牆的劇痛,悶著頭痛躺整晚,隔天起來身體只有更不舒服。為了要遠離這種不舒服,探望母親就減少過夜,來降低造成身體的不舒服。後續我與母親、親友閒聊中說,我會聽到唸經聲音時,而母親也提到,偶爾她也有聽到,而沒有在同屋簷下的親友,把聽到唸經聲音當聊天笑話聽聽罷了。
記得,胞弟生病時,他說過頭痛如撞牆般的不舒服;母親生病時也說過,頭也是痛到如撞牆般的劇痛。都記得,母親生病時,去問傳說中的三太子,也順便問問去母親家會頭痛的原因,祂笑說:沒事。且表述有無形力在摸、碰我們的肩膀,當然會不舒服。當下,沒有感覺到問題,隨著接觸到人生大挑戰附錄2,才懂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想起來,發現全家醒覺太晚,家人已被抓交替、埋葬生命了;再此分享,希望可以更多人提早醒覺。】
母親屬於虔誠的信眾,她純粹覬覦有更好一些的生活環境,每月她會幫自己與子女捐錢等,並且要求子女不可得罪濟公、媽祖、觀音… 等無形力(魔神仔)。也因此,為了與母親有聊天的內容,觀世音、媽祖;三太子、濟公…等等無形力(魔神仔),便是我們串聯聊天的話語、橋樑。
在那時候,週遭都有無形力(魔神仔)干擾,我有多次與書冊:人生大挑戰附錄2之名片擦肩而過,無緣正視與接觸。再次感謝愛米同事分享范爸認同、超愛的人生大挑戰附錄2,當然,若我沒有認真去閱讀、去了解到第三界人類的環境狀況,包含一些莫名疾病的相關性,這輩子可能被無形力(魔神仔)玩弄,並且屈就在害怕疾病會復發中渡過,也就沒能力也不可能站出來分享。
相信,人人各有很多很多不一樣的環境、狀況、故事。以上闡述,如對自己剝洋蔥般,攤開分享。
除非,你已杜絕無形力(魔神仔)侵犯,不然,一般人害怕對無形力(魔神仔)不敬,也就是上一代人說的「不可得罪」,也是事實。因為,無形力(魔神仔)會幫你製造麻煩,讓你擔憂、不舒服,然後,再次去找無形力(魔神仔)、屈服於祂。
二十五歲開始面臨著MS疾病的多種折磨,過程中,身體不時有或大或小的麻木感,直到三十三歲被確診(重大傷病類別:21),後續去大醫院複診費用較便宜,儘管政府在醫療費用上有所補助,但是,便宜不是我要的,儘管知道MS是沒有解藥的,更從未打消我去找出改善、改變的念頭,自己無法接受軀體因嚴重麻木如同木頭人般,無法動彈程度。
畢竟生活、日子還是要過,維持努力工作外,也很積極的尋找與嘗試各種改善身體的方式,很慶幸自己在三十四歲時,逢胞弟的福氣,讓我接觸到提供身體較均衡營養的調整方向,隨著營養補充、調養過程,身體也漸漸的只剩麻,不會像木頭一樣影響生活作業;身體維持著麻,也拖延了一陣子後,進一步找到更精確點改善方法、方向後,身體也不再麻而恢復正常身體;從三十四歲就沒再就診,而確診是有期限的,也早已失效。
隨著身體趨向好轉,我曾嘗試在Facebook 群組作分享,卻被群組成員提醒:【不發病和根治是兩回事 就算數年沒發病也不表示明天一定安然無恙,體質、情緒、天氣等等都有影響 如果"確定"自己已根治 我會說:恭喜 你根本沒得MS】。
真的要再次謝謝此篇回文,我也很希望沒得過MS,自己也是用此觀點,嘗試說服親友,自欺的說應該是醫生誤判所致,讓親友不用幫忙擔憂復發。此疾病病友們都有著怕復發的憂慮,也警惕著我,讓自己更積極的去嘗試各種改善疾病的可能。我也很害怕有復發可能性,沒人知道MS疾病會在幾年後、幾時再復發,也因此一度不敢去接觸到MS相關資訊,更不想提起MS。儘管如此,從生活飲食的改變,努力改善身體體質,來預防疾病復發,從沒忽略過,已變成習慣。同事、友人也都覺得我的飲食很養生,例如:多喝水、少炸、少油、少糖…等。最重要的事,如何從努力預防疾病復發到避免復發,希望病友也是一樣恢復正常生活,才勇於出來分享。
「事出必有因」這句話很確實,隨著同步發掘出可能相關原因後,對於〝復發〞這句話,我只有笑笑應對。因為,真要造成〝復發〞不是隔天突然間的問題,是要有多種因素構成的。
近期,再次登入Facebook 群組中,看到很多人持續尋找解決方式。
而臺灣的MS罕見疾病越來越多人被確診,且有年輕化趨勢。也因此,提醒自己,利用休假時間,盡量快點多花些時間,來提供個人狀況分享;也提醒自己,不要在意分享資訊對多少人有幫助、有沒有參考價值,只要有一項資訊對其中一人有些幫助、改善、變好,花這些時間、費用等資源都是值得的。
自傳中純分享私人的狀況。至於如何根治、有沒有根治這些專業問題,需要由專業的醫生們來判定。文中提到的任何身體狀況修復了、好了、變好、改善了等,不是根治的意思,沒有要推廣任何東西,也沒有要讀者選擇信與不信,請依個人狀況與選擇,任何事也不是唯一的方式。
強烈建議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環境、狀況、方式斟酌參考。
我覺得,沒有根治不根治的問題,因為身上以往疾病、麻木等細胞受傷之傷痕在身,也不會去妄想身體狀況全部變好,而是要去降低、避免嚴重復發狀況,進而維持享受正常、美麗人生生活。如同,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一樣,會不會發病,跟平時的健康跟生活作息相關,癌細胞是無法用去除、根治來形容,而是如何避免、降低發病機會。
謝謝一切,謝謝週遭親友與SNP公司。SNP是很注重員工健康的公司,讓喜歡運動的我接觸了,覺得沒必要、浪費錢的有氧運動,發現到有氧運動是一個挺棒的拉筋骨運動,讓身體幾乎不會出力區塊受到拉筋伸展,或許也讓以前受傷過的筋骨真正有所展延,進一步加快身體自療效果。Thank you very much , 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