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 4
前言 6
推薦序 7
第一章 再見‧竹籬笆 8
一、源起:故事的起點 8
(一)留下來的空間 8
(二)戰爭的遷徙與新生 10
二、聚落之初:從日本海軍廍後宿舍到左營眷村 13
(一)成為高雄海軍要塞與招募海軍 13
(二)五大左營海軍眷村面面觀 16
(三)從牆內邁向牆外 22
三、籬笆內外:早期眷村的建築特色 25
(一)門柱 25
(二)改良式理想瓦 26
(三)消火栓 27
(四)煙囪 27
(五)海軍建築碑 29
第二章 生活‧籬笆裡 30
一、軍人家庭的生活手帳:眷村家庭組成 30
(一)缺失的父親 33
(二)萬能的母親 34
(三)斜槓的大人 34
(四)大人們的身教 35
二、一日吃三餐?眷村的飲食類型 36
(一)眷村菜眾生相 36
(二)漁港限定 38
(三)料理背後推手 39
(四)外來的援助 40
三、忙碌生活的小確幸:眷村的休閒娛樂 44
(一)老與少的日常消遣 44
(二)蜜月與家庭旅遊 45
(三)弟兄社交的所在 45
(四)電影院兼避難所 47
(五)從軍訓到出遊 49
四、校園的圍牆:眷村的各級學校 50
(一)公立幼稚園 50
(二)搶手的海軍子弟學校 51
(三)在麵包下的升學考量 53
(四)上學的交通工具 53
五、散落的時光碎片:眷村角落 55
(一)公廁、帶孩子街與小工廠街 55
(二)防空洞 55
(三)海軍運動場 57
第三章 拆下‧舊籬笆 59
一、新村到新城:從軍眷安置走向都市重塑 60
(一)改建的開始 60
(二)打開圍籬,重塑左營 61
(三)拆出來的保存 62
二、遺忘與重生:拆得走的與拆不掉的 63
(一)歷史的時空膠囊 63
(二)在大樓裡「重建」眷村 64
(三)不願被埋沒的眷村記憶 65
三、都市中的「新老屋」:朝向未來的保存 66
(一)眷村文化保存園區 67
(二)朝向當代需求的保存 68
(三)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眷村? 70
第四章 架起‧新籬笆 71
一、可以翻轉的有形建物,無法翻轉的記憶 72
(一)物資匱乏卻收穫豐滿 72
(二)擺盪在保存與創新間的挑戰 73
二、在摸索中前進:以住代護的實踐者 75
(一)飲食創作:江舟商店 75
(二)藝術空間:龍上藝術空間 80
(三)藝文活動:落塵工作室 82
(四)「新眷民」的文化創新 84
尾聲 跨越籬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