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五千多經卷的智慧精華
佛陀的智慧猶如大海廣大無邊,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陀是無相而示現微妙不可思議之諸相,而親身教化眾生。
本書是二千五百多年間,超越國境與民族而一直綿延下來的五千多卷佛經的精華。
在本書中濃縮了佛陀的遺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心靈的問題,給予活生生的解答,故
本書可做為您人生的指南,並且引導您走上快樂幸福的人生。
不可怨以怨,終以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
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推佛法要。
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本書從佛陀的歷史,佛陀的慈願、佛陀的救度方法、佛陀的教法(因緣、人心、佛性、解脫煩惱、成佛、實踐之道……),以及出家應如何生活,在家修行如何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女性的生活方式應如何……等等,都以簡要且一看就懂的淺白用語敘述。
本書將佛陀教導的生活歸類如下:
人生方面:
人生的意義、現實的意義、理想的生活方式、錯誤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論、偏倚的生活、給迷惑的人(譬喻)、人的生活(譬喻)、若過愛欲的生活(譬喻)、「老人、病人、死人給人的啟示(故事) 」、死必定來訪(故事) 、在此世間誰都無法做到的五件事、世間的五種真理、迷悟皆由心所現、凡夫難成成則可貴的二十件事。
生命實相(信仰):
真實之物難於辨別猶如盲人摸象(譬喻)、佛性由明師指示其所在(譬喻)、佛性被煩惱所覆蓋(譬喻)、妨礙信仰的是疑惑、佛為父,人為其子、佛的智慧如大海般深廣、佛心是大慈悲心、佛的慈悲是永恆的、佛不是肉身、佛以身說法、佛為救度眾生而示現死亡、佛以方便救度眾生的煩惱(譬喻)、涅槃世界、覺醒於人生的人、人的死於無常、「以自己為燈明、歸依處」。
修養修心:
謹慎最初的一步、勿忘初心(譬喻) 、欲於其道成功者應忍耐幾多苦難(故事)、不可為境遇而動心(故事)、求真理者譬如持燈火入暗室、人生到處都有教法(故事)、人易隨心動而動、教法的要點在於修心、「首先修內心、若養心、心的形態(譬喻) 」、心不是「我」、
不可被心所執、克服自己的心、做心的主人、「一切惡從身、口、意起」、言語與心、
此身只不過是借用物(故事)、此身充滿汙穢、不可貪、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
不偏倚地精進(故事) 。
破除煩惱:
煩惱由執著心而起、防禦煩惱的方法、迷惑是解脫的入口、脫離迷惑的方法、消滅煩惱的火炎可得清涼的涅槃、愛欲是迷惑的根本、把愛欲當作隱藏在花中的毒蛇、不要貪戀著火的家(譬喻)、欲望為過失之根源、此世間在火炎中、人為名利燒自己、人為貪著財色而毀身、賢者與愚者的特質、愚者不見自己的惡(譬喻)、愚者只見結果而羨慕他人(譬喻) 。
日常生活:
施捨而忘記施者、無財七施、獲得財富的方法(故事)、產生幸福的方法、不要忘恩(故事)、
人的性格、想報復的人災禍就追隨著他、止息怨恨的方法(故事)、不可被他人的毀謗所動(故事)、「並非為衣、食、住而活」、「衣、食並非為享樂」、飲食須知、穿著須知、睡眠須知、適應寒暑須知、日常生活須知。
政治之道:
繁榮國家之道、政治家應先修身、政治的理想在於修治國民的心、「內閣、幕僚、官員之道」、處決罪犯的方法、教法給國民生活帶來的效用、應付社會鬥爭的方法。
經濟之道:
物品的使用方法(故事)、財物不是永遠屬於自己所有、不要只外自己蓄財物、獲得財富的方法(故事)。
家庭之道:
家庭是心互相接觸之處、破壞家庭的行為、報父母大恩之道、親子之道、夫婦之道、
夫婦要同一信仰(故事)。
婦女之道:
四種類型的女性、妻子的類型、對年輕妻子的教誡(故事)、為出嫁的女性、為年輕貌美的女性、男性為待婦女的注意事項、理想夫人的誓願、何謂惡妻。
出家之道:
「僅穿法師衣服,誦經並不是僧侶」、僧侶並非寺院及其財產的繼承者、貪婪的人並非真正的僧侶、僧侶應保持的真實生活。
社會之道:
社會的意義、社會的現實相、社會集團的類型、真正的共同社會、照明黑暗曠野的光、
和合的人際關係、社會集團中的和合之法、教團的理想、佛教徒的社會理想、擾亂秩序者俱亡(譬喻)、「嫉妒、相爭者俱亡(譬喻) 」、尊敬老人(故事) 、師徒之道、友人之道、
擇友的方法、雇傭者與勞動者須知、對待罪犯、教師須知。
作者簡介:
佛教聖典委員會
這本《佛陀教法聖典》原名為《佛教聖典》是依據1925年(大正14年)7月,以木津無庵氏為代表的新譯佛教聖典普及會出版的『新譯佛教聖典』改訂編輯而成。其初版的編輯,是以山邊習學、赤沼智善兩位教授為中心,並廣得佛教界諸師的監修、編輯之勞,約經5年的歲月始出版。
由於日本佛教傳道協會,對以木津無庵氏為首的編輯為『新譯佛教聖典』的諸師,表示甚深的感謝與報恩之意。在昭和年間,由同普及會出版了『國民版佛教聖典』,而廣泛地普及於全國。1934年(昭和9年)7月,汎太平陽佛教青年大會在日本召開時,作為其紀念事業之一,於高達氏(D. Goddard)之協助下,由全日本佛教青年連盟刊行了前述的『國民版佛教聖典』的英文版佛教聖典“The Teaching of Buddha”。
在1962年(昭和37年),為紀念佛教東漸70年,乃由三豐社長沼田惠範氏刊『英譯佛教聖典』。1965年(昭和40年)沼田氏捐出淨財創立財團法人佛教傳道協會,即計畫將此聖典普及於全世界,作為該協會的事業之一。
由於此計畫,於1966年組織了改訂、編輯佛教聖典的委員會。其委員為紀野一義、金岡秀友、石上善應、佐伯真光、松濤弘道、坂東性純、高瀨武三等七位,並得增谷文雄氏,N. A. Waddell氏、清水俊輔氏等的協力,進行全而改訂,於是『日英對照佛譯經典』誕生了。
1972年,為了補正此聖典之不備,聘請金岡秀友、石上善應(典據)、花山勝友、田村完誓、高瀨武三諸氏進行改訂作業,首先刊行『英文佛教聖典』。1973年發現有假名使用不妥,表記法不當等缺點,因此由鹽入亮達、高瀨武三、立川博、田村完誓、坂東性純、花山勝友(主編)等陣容進行改訂作業,加此全面改訂、增補,而刊行『和文佛教聖典』。
更於1974年為了訂正『英文佛教聖典』中的不當譯語與表現法,於R. K. Steiner氏之協助下,由松濤弘道、坂東性純、佐伯真光、德永道雄、田村完誓、花山勝友(主編)等加以全面改訂後,與原來刊行的『和文佛教聖典』合併刊行了『和英對照佛教聖典』。
1979年復經由中國佛教會的協助,聘請楊白衣教授中譯、始刊行這一本『佛教聖典』。
譯者簡介:
楊白衣教授:
楊白衣教授,原名顯祥,台灣省台南縣歸仁鄉人,生於民國十三(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早期經常以慧吉祥、龍慧、雪峯、楊日長、般若室利等筆名發表佛學論文於《海潮音》、《人生》、《覺生》、《台灣佛教》、《法音》、《香港佛教》等刊物。從民國三十五年發表於《海潮音》的第一篇作品〈中國佛教之立宗及其修道論〉看來,老師對於佛學的學習與研究,相當早。民國四十五年,其作品〈俱舍成實宗史觀〉收錄於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的《中國佛教史論集》與巴壺天、李添春、李世傑等著名學者皆為當時教界龍象。民國四十六年,出任《覺生月刊》總編輯,並任教於台中佛學院(當時佛學院由台中寶覺寺住持林錦東居士創辦,教務主任聖印法師)。民國四十八年,執教於建功高中兼開元佛學院、http://www.yct.com.tw/venerable-1a.htm(圓照寺>敬定法師)天龍佛學院講師。五十五年,轉任東方工專講師並講學於東方佛學院、曉光佛學院。五十八年,升任國立台北工專副教授兼福嚴佛學院、南光佛學院講師。民國六十七年,應聘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兼淨覺佛教研究所、中國佛教研究院教授。民國七十年,開始致力於國際佛教文化之交流,二月出席第一屆中日佛教學術會議,以日文發表〈有關台灣之念佛信仰〉,十一月出席第四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發表〈馬祖禪與新羅禪〉。七十一年五月,參加第八屆日韓佛教學術會議,發表〈台灣民間信仰之組織與種類〉及〈台灣宗教禮儀之原理〉二篇論文,十一月出席第五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發表〈玄奘對日韓佛教之貢獻與影響〉。七十二年二月,出席第六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會中發表〈中國政府之佛教政策〉。民國七十三年(六十一歲),以《唐代圓測大師之研究》論文(五十萬字)獲得日本佛教大學博士學位。民國七十五年(六十三歲),九月十三日,當老師於淨覺佛教研究所開講《解深密經》,藥石過後不久(約晚間七時許),突感身體不適,旋即送往三軍總醫院,次日上午十時五分往生,享年六十三歲。歷任中國佛教會理事、中國佛教會國際委員、大韓傳統佛教研究院研究委員、中華學術院研究員等職。
章節試閱
不可思議的因緣
1.如眾生之苦有其原因,眾生之開悟亦有其道,一切法皆依緣「條件」生,依緣滅。
雨降風吹,花開葉落,一切依緣生,依緣滅。
我們的肉身是以父母為緣而出生,靠食物維持,而我們的心也靠經驗與知識來孕育。
所以說,我們的身心是依緣而成立,依緣而變易的。
譬如網的目,互相連繫而作成網,一切事物,皆互相牽連而成。
若有人認為一個網目就是一個獨立的網的目,那是很大的錯誤。
網的目,與其他的網目互有關連,始被稱為一個網目。所以每個網目皆為成立其他網目之緣。
2.花是集開花之緣而開,葉是集散落之緣而落。並非無緣無故而獨自開花落葉。
因依緣而開,依緣而落,故任何事物,皆會變遷。無獨自存在的事物,亦無常住不變的事物。
一切萬物依緣生,依緣滅,是永遠不變的道理。故變易、無常是天地間不動搖的真正道理,唯此是永久不變的。
相依相成
1.那麼,眾生的憂、悲、苦、惱是如何產生的呢?
那是因為眾生有執著的原故。
執著財富,執著名譽利欲,執著悅樂,執著自我。由此執著而產生苦惱。
有始以來,此世間有種種災難,加之無法避免老、病、死,故有悲苦。
但追究其源,乃因有執著,才有悲苦,只要脫離執著,則一切苦惱悉盡消除。
再追究此執著,則從眾生的心中,可發見無明與貪愛。
無明就是看不到事物變易的真相,不明瞭事物的道理之意。貪愛就是貪求不可得之事物而執著之意。
本來,事物並無差別,把它認為有差別,是無明與貪愛的作用。本來,事物並無善惡,把它認為有善惡,是無明與貪愛的作用。
一切眾生常起邪念,因愚痴而不能正確地觀察事物,執著自我而造成錯誤的行為,結果產生了迷惑之身。
以業為田,心為種,覆無明之土,潤貪愛之雨,澆自我之水,增長邪見,而產生此迷惑。
2.總之,產生有憂、悲、苦、惱的迷妄世界,就是心。
迷妄的世界,不外就是唯心所現的心影而已,同時,悟界亦由此心顯現。
3.在此世間中,有三種錯誤的見解。若順從這些見解,則世間的一切事物將被否定。
一為有人主張,人在此世間所經驗的任何事,皆為命運。二為有人說,一切為神所創造。三為有人說,一切事物是無因無緣的。
若一切由命運所定,則在此世間行善、作惡皆為命運,幸與不幸也是命運,除命運之外什麼都不存在。
因此,人就沒有這是應該做,這是不應該做的希望與努力,世間也就無進步與改良。
第二之神所創造說,與最後之無因無緣說,亦受到同樣的非難,若然,則毫無離惡行善的意志、努力與意義存在。
所以,此三種見解是錯誤的。一切法乃依因緣生,依因緣滅。
人心與實相
無常的存在沒有實體
1.身心皆為因緣所成,故此身沒有實體。此身為因緣的集合,故為無常的存在。
若此身有實體,則應當能隨意自在地使我身該如此,不該如此才對。
國王在其國有權決定該罰則罰,該賞則賞,可隨自己之意去做。可是他不願有病卻生病,不希望老卻衰老,對於自身則一件也不能如意。
與此相同,心亦無實體,心亦為因緣之集合,是常變易的。
若心有實體,則想該如此,不該如此,就應當能如意才對,然而心不想作惡卻念惡,不願離善卻遠離善,沒有一件能如自己之意。
2.若人問此身是永遠不變,或無常?一定誰都會回答是無常的。
若人問無常的事物是苦或樂?當他發覺生者不久都會老、病、死時,一定誰都會回答是苦的。
將如此無常而變易、苦的東西,認為有實體,有我是錯誤的。
心亦如是,是無常的、是苦的,並沒有實體。
因此,必須遠離組成吾人的身心為個我以及圍繞吾人周圍的一切為我所有的觀念。
這只是無智慧的心執著我、以這個肉身的我為我自己而已。
身與其周圍之物,皆由因緣所生,故時常變化,片刻也不停止。
如流水,又如燈火般地變易。又,心動如猿,須臾都不靜止。
有智慧者應如是見,如是聞,而必須去除對於身與心的執著。當身心俱離執著時,即能獲得涅槃。
3.於此世間,有五種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的事。一為會老之身欲使不老,二為會病之身欲使不病,三為會死之身欲使不死,四為應滅之物欲使不滅,五為會盡者欲使不盡。
世之常人,面對此種不可避免之事而苦惱,但受過佛的教法之人,因知不可避免之事為不可避免,故不會有如此愚痴的煩惱。
又世間有四種真實。第一、一切眾生由無明生。第二、一切欲望的對象,是無常、是苦、是變易的。第三、一切的存在,是無常、是苦、是變易的。第四、一切是無我、無我自己的。
一切事物皆無常、變易,萬物皆無我的道理,不管佛出現於此世與否,都是一定不變的真理。佛知此真理,證悟此真理,而教導眾生。
心的構造
1.迷與悟皆由心所現,一切事物由心所造。猶如魔術師自由自在地變現出種種東西一樣。
人心變化無窮,其作用亦無限。由污穢的人現出污穢的世界,由清淨的心現出清淨的世界,故外界的變化亦無限。
繪畫由畫師描繪,外界則由心所造。佛所造的世界,是遠離煩惱的清淨世界,人所造的世界則被煩惱所污染。
心如工畫師,畫出種種世界。
世界所有的一切無一不是由心的作用造出來的。如心佛亦如此,如佛眾生亦如此,故由此畫出一切事物而言,心、佛及眾生三者是毫無差別的。
佛正確了知一切從心起。故若能如是理解的人,他就能見真實的佛。
2.然而,心常恐怖、悲傷與苦惱。恐怖著已發生的事,亦恐怖著未發生的事。因為,心中有無明與貪愛的緣故。
從貪心生迷妄的世界,而迷妄世界的種種因緣,要約之,皆在心中。
生死乃唯心所起,故有關迷惑生死的心消滅,則迷惑的生死即盡。
迷妄的世界從心起,以虛妄心觀察即變成迷妄的世界。若知離心即無迷妄的世界,則能離污染而得解脫。
如是,此世界由心領導,被心牽引,受心的支配。由迷惑心現出充滿煩惱的世間。
3.一切事物皆以心為前導,以心為主,由心所作成。若人以染污心說話、或身行,則苦就跟隨其人,如車跟隨輓車的牛一樣。
但是,若以善心說話,且身行,則安樂隨著其人,猶如影隨行。行惡者,於現世將因作惡而受苦,於來世則受其惡報而更苦。
行善者,於現世因行善而快樂,於來世則受其善報而更加快樂。
心污濁,則其道不平,因此會跌倒於地。又,若心清淨,則其道平坦,因而安樂。
樂於身心清淨者,是破魔網而行走佛之大地者。心靜者可得安樂,而當日夜更加精進修心。
實相
1.世間的一切萬物,皆由緣所現,故本無差別。其所以有差別,是眾生起分別之故。
太空沒有東、西方向之差別,眾生予以東方或西方之差別,而執著東或西。
數目本從一至無量,各為完全數,其量無多少之差別,但眾生由欲心加以計量,而定多少的差別。
本來無生亦無滅,但因眾生的分別心,而見有生死的差別。
人的行為本無善亦無惡,由於眾生的分別心,而見有善惡之差別。
佛遠離此差別,見世界如空中之浮雲,亦如幻想,取捨皆為虛妄,而離分別相。
2.人由分別,而執著一切萬物。執著財富、執著名譽、執著生命。
執著有無、善惡、正邪、以及一切萬物而更加沉迷,以致招來痛苦與煩惱。
有一個人,在長途旅行中,於某地看到一條大河,心想:這條河的此岸雖危險,但對岸看起來很安全。於是作筏,而坐其筏平安地到達對岸。因此他就想:「此筏使我平安地渡到此岸來。是非常有用的筏。所以,不要把筏丟掉,把它扛在肩上帶走吧。」
這時,是否能說此人對筏做了應做的事呢?不見得吧。
這個比喻表示:「正當的事尚且不可執著,而應捨離,何況不正當的事呢?那就更應捨棄了。」
3.一切諸法,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故無得亦無失。
所以佛陀說:「一切萬物離開有無的範疇,故非有,非無,不生,亦不滅。」換句話說,一切萬物由因緣所成,其本身的本性無實性,故說非有,又由因緣所成之故並不是無,故說非無。
看到世界的形相而執著,則成為招致迷惑心的原因。若不見事物的形相,就不起分別。正覺就是觀這種真理,而捨棄分別心。
世間真如夢,財寶亦如幻。如同畫中的高低,雖可見但並非實有,一切如陽焰。
4.相信由無量因緣所現的東西,會永久存在,是一種叫做常見的錯誤見解。又相信完全會消滅,是一種叫做斷見的錯誤見解。
此種斷、常、有、無,並非事物本身的形相,而是從人的執著所見的相。一切萬物本來就離此執著相。
一切萬物由因緣所生,故皆會變遷。並不像有實體的東西那樣永遠不變。因為會變遷,故如幻夢、如陽焰,而同時亦即是真實。即所謂無常、變遷;即常,是永遠不變之道理。
一條河,人看做是河,但對視水為火的餓鬼來說,並不視為是河。故河對餓鬼而言不能說「有」,對人則不能說「無」。
同樣的,一切萬物皆不能說「有」,亦不能說「無」,是如幻夢。
而且,離此如幻的世界,乃無真實的世界亦無永遠不變的世界,故把這個世界視為假有是錯誤,視為實有亦是錯誤。
但是,世人認為此錯誤的原因在於世界本身,然則世界既為幻夢,幻夢豈有分別心,會使人產生錯誤之理?錯誤乃起於不知這種道理,而想像出假的世界、真實世界的愚人的心。
有智慧的人,乃覺悟這種道理,將幻夢視為幻夢,故終不犯這種錯誤。
中道
1.修道者應該避免二種偏激的生活。其一為被欲所服,而貪著欲樂的卑劣生活,其二為徒然苛責自己身心的苦行生活。
這裡有離此二種偏激生活,而能開心眼,增進智慧,導向開悟的中道的生活。
何謂中道的生活?中道的生活就是正確的見解正見、正確的思惟正思、正當的言語正語、正當的行為正業、正當的生活正命、正當的努力正精進、正確的記憶正念、正心的統一正定等八種正確的道「八正道」。
一切萬物依緣而有生滅,故離有與無。愚者雖或見有,或見無,但正確智慧之所見,乃為離有與無。這就是中道的正確見解。
2.設有一隻木材漂流於大河中。該木材若不靠近左右兩岸,亦不沈於中流,亦不登陸,亦不被人撿取,亦不被捲入漩渦裏,亦不從內部腐朽,則該木材終究會流入大海。
正如這木材的譬喻,不拘於內外,亦不拘於有無,亦不拘於正邪,遠離迷惑,不拘於悟道,而委身於中流,這才是修道者的中道的見解,中道的生活。
修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不拘泥於兩極端,而常行於中道。
當知一切萬物是不生、不滅、無固定性而不拘泥,亦不拘於自己的善行,不可被一切萬物所縛。
不拘泥就是不握緊、不執著的意思。修道者,不畏死,亦不求生。亦不追隨這種看法、那種看法,以及任何看法之後。
人,生起執著心時,即刻就開始迷惑的生活。所以,趨向悟道者的生活,是不執、不取、不住,才是不執著的生活。
3.正覺本身亦無本質,故實無所悟。
有迷惑故說有覺悟,若無迷惑則悟亦無。離迷無悟,離悟無迷。
故,有悟尚成為障礙。
有黑暗故有照明,若無黑暗則照明亦無。照者與被照者亦俱不存在。
真正的修道者,得涅槃而不住於涅槃。因為執著有涅槃還是迷惑之故。
到達這個境地,就能悟:障礙即解脫、黑暗即光明。必須悟到一切煩惱即菩提覺悟這種境界方可。
4.事物平等而無差別稱為空。物體本身的本質,無實體,不生亦不滅,這是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故說是空。
一切萬物互相關連而成立,互相依賴而存在,並非單獨成立的。
正如光與影,長與短,白與黑,物體本身的本質,並非單獨存在的,故稱為無自性。
又,迷惑之外無解脫,解脫之外無迷惑,此二種並非互相敵對的,故事物沒有二種相反的相。
5.人常見事物的生與滅,其實事物本來不生,故不滅。
若能觀察到事物的真實形相實相,則知事物無生滅二種相,而悟不二的道理。
人認為有我,故執著於我所有。但是,本來無我,故無我所有。了知無我與我所有,而悟出不二的道理。
人以為善與惡是本來個別的東西,而執著善惡,但是,事實上,沒有單獨的善,亦無單獨的惡。入道者了知善惡本來無差別,而悟不二的道理。
人畏懼不幸而期望幸福。但若以真智慧觀此二者,則知不幸的狀態即可成為幸福。因此,果能了解不幸即是幸福,則能知纏於心身而束縛自由的迷惑與真實的自由並無不同,如此,人乃悟出不二的道理。
因此,縱使說有與無,迷與悟,實與不實,正與邪,事實上並非有相反的二種東西,由實相而言,絕不可說、亦不能表示、亦不能認識,必須離開這些言說相與分別相。當人遠離了此種言說相與分別相時,即可悟得真空。
6.例如,蓮華不生於清淨的高原或陸地上,反而在污泥中開花,並不是離迷惑而有解脫,錯誤的看法或迷惑即是佛的種子。
倘若不冒著一切危險潛到海底即不能得到無價之珍寶一樣,若不入迷惑之泥海中,就不能獲得涅槃之寶。或許對我持有如山一般的大執著者,始生求道之心,而終於證悟。
所以,猶如昔日仙人登刀山而不受傷,自投於大火之中,亦不被燒死而感覺到清涼一般,若有求道之心,則解脫的涼風亦會吹遍於名譽利欲的刀山與憎恨之大火中。
7.佛的教法乃是離相反之兩邊,而悟不異之真理。若於相反的二邊之中取一邊而執著,即使其為善,為正,亦成為錯誤。
若人執著於一切萬物皆會變遷這種想法,這亦陷入錯誤的想法,又,若人執著於一切萬物皆不變的想法,這亦本來就錯誤的想法。若又有人執著有我,乃為錯誤的想法,常不能離苦。若執著無我,亦為錯誤的想法,即使修道亦無效果。
又,若人執著一切事物皆苦,這亦為錯誤的想法,又若說一切事樂唯有樂,則亦為錯誤的想法。佛陀的教法是中道,乃離此二種偏執。
不可思議的因緣
1.如眾生之苦有其原因,眾生之開悟亦有其道,一切法皆依緣「條件」生,依緣滅。
雨降風吹,花開葉落,一切依緣生,依緣滅。
我們的肉身是以父母為緣而出生,靠食物維持,而我們的心也靠經驗與知識來孕育。
所以說,我們的身心是依緣而成立,依緣而變易的。
譬如網的目,互相連繫而作成網,一切事物,皆互相牽連而成。
若有人認為一個網目就是一個獨立的網的目,那是很大的錯誤。
網的目,與其他的網目互有關連,始被稱為一個網目。所以每個網目皆為成立其他網目之緣。
2.花是集開花之緣而開,葉是集散落之緣而落。...
目錄
佛陀
第1章 歷史上的佛陀
第一節 偉大的一生
第二節 最後的遺教
第2章 永恆的佛陀
1. 慈悲與願望
2. 救度及其方法
3. 永恆的佛陀
第3章 佛的妙相與勝德
1. 佛的三身
2. 佛緣
3. 佛的勝德
教法
第4章 因緣
1. 四種真理
2. 不可思議的因緣
3. 相依相成
第5章 人心與實相
1. 無常的存在沒有實體
2. 心的構造
3. 實相
4. 中道
第6章 佛性
1. 清淨心
2. 隱藏之寶──佛性
3. 解脫
第7章 煩惱
1. 惑障
2. 人的性質
3. 現實的人生
4. 迷的形態
第8章 佛的救濟
1. 佛的願望
2. 清淨國土
修道
第9章 成佛之道
1. 淨心
2. 善行
3. 佛陀的譬喻
第10章 實踐之道
1. 求道
2. 道的種類
3. 信仰之道
4. 佛陀的言教
教徒
第11章 教徒的生活
1. 出家生活
2. 在家生活
第12章 生活的指南
1. 家庭的幸福
2. 女性的生活方式
3. 利他行
第13章 佛土的建設
1. 和合的團體
2. 佛土
3. 護持佛土者
各章節的典據
附錄
佛教通史
佛教經典流傳史
本聖典的由來
生活索引
用語解說(本書中有*之解說)
增支部
日本佛教傳道協會簡介
各國語文佛教聖典
佛陀
第1章 歷史上的佛陀
第一節 偉大的一生
第二節 最後的遺教
第2章 永恆的佛陀
1. 慈悲與願望
2. 救度及其方法
3. 永恆的佛陀
第3章 佛的妙相與勝德
1. 佛的三身
2. 佛緣
3. 佛的勝德
教法
第4章 因緣
1. 四種真理
2. 不可思議的因緣
3. 相依相成
第5章 人心與實相
1. 無常的存在沒有實體
2. 心的構造
3. 實相
4. 中道
第6章 佛性
1. 清淨心
2. 隱藏之寶──佛性
3. 解脫
第7章 煩惱
1. 惑障
2. 人的性質
3. 現實的人生
4. 迷的形態
第8章 佛的救濟
1. 佛的願望
2. 清淨國土
修道
第9章 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