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本書以輕快的方式敘述一系列的事件,當你翻書之際,一幕幕的戲劇就上演了。按常理來看,這些事件都是最不可能發生的。這是來自某個小鎮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正式教育,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方言,幼年時在一場疾病中失去了所有的頭髮,但是在一處遙遠的土地上,卻顯露了他崇高的生命意義……在那裏,他不斷受到殖民官員的騷擾與折磨,被家鄉英國的宣教領袖遺棄,還受到派去幫助他的新同工的誤解和反對,甚至遭受巨大的打擊,然而他沒有哭泣,卻成為可能是大英帝國最大殖民地中最有影響力的偉大人物。
如同威薩爾和汝絲.曼加爾瓦地在本書中所揭露的一樣,的確,瞭解到單一個人的努力怎麼能為十九世紀甚至廿世紀的印度大陸帶來文化上的巨大轉變,是令人震驚的。不僅如此,印度的未來,就如同過去一樣,都得取決於這樣的貢獻。
究竟這是如何發生的呢?在這本小書中,你可以發現簡潔易讀、隱藏在這個既令人驚奇又悲慘的英雄故事背後的「比小說還奇妙的真理」。
不過,這本書不只是某人故事的簡短記載。它解開了一個極其複雜之歷史現象的結,一個為什麼一些小事情可以影響十億多人的謎。雖然印度土地大約只有美國本土四十八州的三分之一,人口卻比美國的三倍還多。然而,沒有幾個人像威廉.克里在這個大國上留下如此深遠的影響。你可能會想到加爾各答的德蕾莎修女,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建立在克里已經在該城市立下的基礎上,直到最近幾年,該市最大一家日報還在報紙首頁頭欄上宣稱該報是威廉.克里創立的。
今天,許多人跟隨克里的腳蹤,幾乎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他們可能具有克里的勇氣、無私,甚至其獻身的精神,但是幾乎沒有人可以擁有他那樣對許多基本問題的驚人敏感度─即在這個世界中與真正的福音見證相衝突的問題。
一些惡意的評論者說,要不是因為威廉.克里的同工賈舒亞.馬士曼(Joshua Marshman) 和威廉.沃德(WilliamWard),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會聽說其人其事。這就好像是說,如果拿破崙沒有他所率領的部隊,我們也不會聽說過拿破崙。拿破崙建立了他的部隊;要不是因為威廉.克里,馬士曼和沃德根本沒有機會到印度。如果克里不值得他們信任的話,他們也不會留在他身邊。克里的成就不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僥倖成功」。而是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戰勝「不幸的」巨大困難,最終才能獲得的勝利。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想到使徒保羅曾經面對的攔阻和耗盡心力的經歷,就會對他竟然能帶來無法計量的影響而感到驚奇。或者,如果你想引證其他來自世人鄙視且社會地位低下之小鎮的青年所帶來的影響,可以考慮拿撒勒人耶穌。
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只是上帝奇妙工作故事的延續,祂的工作經常受到攔阻和誤解,但是在各個世紀中可以明顯看出,祂的工作在人類歷史中一直是主要的聲音。本書的作者仍然通過他們自己的生命和著作延續這個工作。
許多人都知道威廉.克里,但是很少有人像曼加爾瓦地夫婦那樣瞭解克里的生命對當代的深遠意義。我們深深地感謝他們把威廉.克里從其時代的一連串事件中「拯救」出來。我們是否願意讓他們來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生命事件之外更深遠的東西呢?
威廉.克里國際大學校長
拉爾夫.溫特(Ralph D.Winter)
加州帕薩迪納市
作者序
新教徒不把聖徒的身份賦予個人,因為《聖經》把基督徒全體稱為聖徒。如果新教徒可以選用聖徒的稱呼,那麼威廉.克里將是一流的候選人。
克里於1793 年以宣教士和宗教改革者的身份抵達印度。本書最初是為了紀念宣教歷史和印度歷史中這偉大的里程碑二百週年而出版的獻禮。本書的美國版初版與讀者見面時,正值克里建立其錫隆坡使命團(靠近加爾各答市)的二百週年紀念日,即1800 年1 月10 日,這實在具有重要意義。該使命團正是近代英語世界向非英語世界宣教的第一個新教徒使命團。
同樣重要的是,本版問世正值我們迎接新世紀和新的一千年。雖然本書講述的是印度文化的轉變過程,但是我們相信,美國讀者也可以看出這些如何應用在美國文化的問題上。當前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文化戰爭」對整個世界都有一定的衍生影響。這些戰爭的結果將決定美國是否可以像在廿世紀中那樣繼續在廿一世紀祝福整個世界。
是否任何一種文化的所有層面都同樣的正當、合理,都值得人們給予同等的尊敬?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當代文化戰爭的核心。一方是相對論者,他們堅稱根本不存在任何客觀的標準可以讓我們來判斷文化或道德選擇。在本書中你將會看到引導威廉.克里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我們可以從克里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從引導他的信念和原則,以及他執行這些信念的方法。有些對我們來說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例如,一些基督教徒甚至會為了戰勝或反對墮胎的「文化戰爭」而想去槍斃為人墮胎的醫生。如果克里當時採用這種方法的話,那麼他便早就會去殺掉那些執行殉夫習俗(燒死寡婦)的印度僧侶,而他自己也會成為執法部門及憤怒人群的攻擊對象。克里對抗為殉夫自焚及印度其他邪惡習俗的抗爭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廿五年之久,但他獲得的勝利卻非常醒目。他通過愛人、與傳統道德標準的抗爭來改變文化,而不是與個別的政治人物正面對抗。
歷史學家休.廷克(Hugh Tinker)在他的經典著作《南亞簡史》(麥克米倫出版社1989 年出版)中總結了克里所使用之方法的本質及其成就的精髓:
於是在1800 年後不久,在胡格利河畔的錫隆坡,現代南亞道德問題的主要要素,包括通用語言的辨識(「語言主義」)、新聞界、大學及社會良知等等問題,都暴露在人們面前。亞洲西部和南部開始彼此瞭解,不僅在權力和利益方面,也在觀念和道德原則等方面。
本書(包括目前和以前的版本)只是一個三部曲其中的一部分。第二本書是《宣教陰謀:寫給後現代印度教的信》,越過對克里的記述,綜覽整個十九世紀的宣教運動、宣教運動與英國殖民主義的關係及其對印度的衝擊。第三本書《印度:偉大的嘗試》,拓寬了研究的範圍,一直延伸到廿世紀,闡述了使印度獲得自由的是來自《聖經》的福音,而不是聖雄甘地。這三部曲是用來闡述威薩爾.曼加爾瓦地在《真理和社會改革》一書中的中心主題,該書所研究的是新約的基本主題以及其能引起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