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流行於今天美國各種左派批判理論的話題之作──出版後迅速躍居亞馬遜排行榜哲學類書籍首位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時代雜誌》年度好書推薦
激進左膠們,如何使一切都成了種族、性別和身分問題
進而危害自由民主以及社會正義的發展?
話題熱議破表!直擊「政治正確」最大問題
歐美讀者:這是近半世紀以來左派思想引發的「文化戰爭」最佳導讀!
本書分析後現代主義理論創立後自一九六○年代開始的變異,特別是自二○一○年以來的發展,解釋了這些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批判理論如何發展成為近年文化戰爭的驅動力量,同時也提出了一種「自由主義」的哲學方法,反制這種學術、社會行動和日常生活態度。本書描繪了這些在過去五十年中持續發展出的各個流派,並以讀者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出它們對當代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 在這本充滿探究精神與大無畏的著作中,兩位作者想要捍衛的是——
◆「我們反對的是大寫的『社會正義』,而更願意支持小寫的社會正義。」
◆「我們對於摧毀自由社會以及實證和理性的知識概念沒有什麼興趣,而是對於繼續推進社會正義的進步更感興趣。」
◆「本書是為了大眾所寫的書,他們在這類學術研究中沒有相關背景,但已經看到後現代理論對社會的影響,並且想要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
◆「此書是為了各自不同政治屬性的人寫的,只要他們相信思想市場的自由,是一種能夠檢視和挑戰思想並且推動社會進步的方式。」
◆「本書並非一本想要終結自由女性主義、終結反種族主義的社會行動,或者反對爭取LGBT平權的書。反之,此書來自於我們對性別、種族和LGBT平等的承諾,以及我們擔心這些理論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目前正遭受到「社會正義方法」所帶來的驚人破壞。」
◆「這本書也不會攻擊學術或大學。完全相反,我們嘗試捍衛嚴謹的,以實證為基礎的學術和大學作為知識生產中心的基本功能,以期抗衡左派的反經驗、反理性和反自由主義,因為這是一股威脅要賦權給那些反知識、反平等和反自由主義的潮流。」
★ 當下西方社會發生了什麼,使得兩位作者要寫這本書?
本書作者海倫.普魯克羅斯與詹姆斯.林賽認為,當下美國社會正被兩股極端力量嚴重撕裂:一種是革命性的,一種是保守性的。極端左翼的激進左膠們,以大寫的「社會正義」和道德守門人自居,不只公開地把自由主義作為一種壓迫形式而排斥,還以愈來愈威權的方式和教條式的意識形態,來規範社會應該要有怎麼樣的秩序。另一種保守力量的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們,則高呼要維護「西方」主權和價值觀,以對抗日益高漲的進步主義和全球主義,因而嚮往獨裁的強人領袖。這兩種力量的相互爭鬥與拉扯,正把社會愈益導向一個不自由的方向。
作者認為這場深層的文化鬥爭,已經充分定義了我們的政治生活,也開始擴及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並對於長久以來作為西方文明核心的自由主義和現代性根基產生動搖。
★ 激進左膠們引起了什麼問題?這很嚴重嗎?
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某人被解僱、被「取消」,或在社群媒體上受到集體霸凌的事情,任何一個動機良善的人,一個重視普遍自由和平等的人,也可能會因無意中說出某些違反這種新話語規定的言論而招來毀滅性的後果。現在想要當個好人,似乎要先懂得自我審查,以免說出「不正確」的事情。還有一種更糟的情況:這成為了一種惡意的霸凌形式,當這些言論被制度化後,則變成了生活中的一種霸權,對周遭一切進行充滿權威的道德審判。這會對言論自由的文化帶來寒蟬效應,而言論自由本是兩個多世紀以來自由民主國家最重視的文化根基。
然而,這種以「身分政治」或「政治正確」的形式來對周遭一切作出批判的文化又是如何出現的?為何這些言論能如此迅速地挑戰西方社會的邏輯?這些正是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
★ 左派的批判理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本書剖析今天流行於美國及西方大學中各種後現代批判理論的內在問題,包括性別研究、文化研究、酷兒理論、後殖民理論、種族理論、殘疾和肥胖研究等,詳細追溯這些後現代批判理論所依據的哲學教條的演變過程,從法國後現代主義的起源,到其在激進學術領域中應用和被發展成新的「理論」,詳細分析這些學說當中令人震驚的不一致和不自由的倫理觀念,指出這些「批判」(Critical)理論其實如同古希臘時代否定一切既有傳統及道德的「犬儒」(Cynical)思想,是源自於「偏激」及「憤怒」的情緒,而非真正的科學研究,並且指出這些偏激的後現代「理論」不僅破壞學術界的公信力,更成長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宗教」,以及演變為一種大寫的「社會正義」,深入當下的政治及生活領域中,深深影響了社會的自主民主,以及社會正義的成長與發展。
兩位作者的結論是,唯有透過正確了解這些觀念的演變,那些重視科學、理性和一貫自由倫理的人,才能在學術界、文化界,以及日常生活領域中,成功挑戰和抵抗這種有害且專制的觀念。
作者簡介:
海倫.普魯克羅斯(Helen Pluckrose)
自由派政治與文化作家。Areo Magazine雜誌編輯,著有多篇關於後現代主義、批判理論、自由主義、世俗主義與女性主義的文章,曾為林賽所領導的學術質量研究計畫成員之一,主要研究社會正義的學術問題。如今她自稱為人文科學的放逐者,專注於研究中世紀晚期與現代早期婦女的宗教寫作。現居英國,可以在﹝x.com﹞@HPluckrose上找到她。
詹姆斯.林賽(James Lindsay)
是一位具有物理學背景的數學家,對宗教心理學、威權主義和極端主義感興趣。他的文章曾刊登於《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哲學家雜誌》、《科學美國人》和《時代》。除學術研究,林賽也活躍於社會運動。由他所領導的一項有關學術質量的研究計畫(Grievance Studies Affair)在2018年上了國際頭條,包括《紐約時報》的頭版,當中批判美國學術界的各種荒謬現象,引發輿論熱議。現居田納西州,可以在﹝x.com﹞@ConceptualJames上找到他。
譯者簡介:
蔡至哲
筆名蔡安迪。畢業於台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而後取得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現職師大東亞系博士後研究員、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儒學、東亞傳統政教關係、儒耶交流研究。著有《中、韓儒者的秩序追求》。曾譯有《理性的勝利》、《路德神話》等作品。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後現代主義的基礎、原則和主題
後現代主義,一般被認為是在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之間出現的,準確的日期,取決於人們的主要關懷,到底是在藝術還是在社會方面。從藝術而言,最早的變革可以追溯到一九四○年代,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等藝術家的作品。但就本書而言,一九六○年代後期才是關鍵,因為它們見證了法國的興起。社會理論家如傅柯、德希達和李歐塔等人,他們才是後來這些被簡稱為﹁理論﹂的最初建構者。在二○世紀中葉的歐洲,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發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動搖了歐洲對進步概念的信心,也使人們憂懼科技的力量。
因此,那時候全歐洲的左派知識分子,開始懷疑自由主義和西方文明,何以會讓那些心懷抱怨的選民縱容法西斯主義的興起,進而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對許多人而言,帝國後來也崩潰了,殖民主義失去了道德正當性。西方世界出現了許多來自原本帝國的移民,促使左派知識分子更加關注種族和文化上的不平等,特別是這當中造成問題的權力結構。女權和LGBT的社會行動主義、美國的民權運動,都開始獲得廣大的文化支持。隨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幻想破滅,長期存在的主流、左翼的社會正義事業,改由從政治和文化左翼面向而被散播著。共產主義在各地施行的災難性後果,強化了理想幻滅的根據,也徹底的改變了左派文化菁英的世界觀。這當中帶來的結果是,過去各個領域對科學的信念,在推進、製造、正當化那些上個世紀以前不可能發生的恐怖事件所發揮的效果中,已經備受質疑。與此同時,充滿活力的青少年文化形成,產生了強大的大眾流行文化,也和「高端文化」(high culture)一爭高低。科技高速發展,再加上消費品的大規模生產,「中層文化」(middle culture)激發出人們對藝術、音樂和娛樂的一種新的後理性期待。這種轉向,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也就是社會正在倒退回一個人為的、享樂主義的、資本主義的、虛榮和遊戲的消費主義世界。
當時人們對此的回應,通常是一種普遍的悲觀主義,這種悲觀主義是後現代思想的特色,一方面加劇了人們對人類狂妄自大的恐懼,另一方面強化了對意義和真實性喪失的恐懼。這是一種非常明確的絕望,使得後現代主義自身,可以被說成是一場對真理文化的深層信心危機,對自由社會秩序的不信任,同時也與日俱增。科技快速進步,所帶來的一種日益嚴峻的,對於意義喪失的憂懼,上述種種問題,都可以說定義了這個時代。
後現代主義特別會懷疑科學,和把其他觀點正當化為「真理」的文化宰制方法,以及背後它們的基礎,也就是宏大、全方位的解釋。後現代主義稱它們為「宏大敘事」,它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神話,也是人類短視和傲慢的一種形式。後現代主義對這種敘事提出了一種激進的、全面的懷疑態度。這種深層的懷疑,更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人類整體進步歷史的激進犬儒主義,也是原本就存在的懷疑主義文化思潮的一種變異。廣義的懷疑主義觀點,雖然不是犬儒思想,但在啟蒙思想和現代主義中一直都很顯眼,而且在一九六○年代後現代主義出現之際,早已在西方社會積累了數百年的力量。
但是,在早期的形式中,廣泛但合理的文化懷疑論,其實對於科學和其他形式的啟蒙思想發展,都是具有關鍵意義的。因為這些思想必須脫離過去主流的那種宏大敘事(主要是宗教性質的)。舉例來說,十六世紀時基督信仰因宗教改革而被重新評估(在此期間宗教分裂成了許多新教教派,各自挑戰彼此和之前的正統觀念)。到了十六世紀末,反無神論的論述也應運而生,等同反映出不再信仰上帝的想法已經開始流行。時至十七世紀,以古希臘知識為基礎的醫學和解剖學,也經歷了一場革命,和身體有關的知識快速發展。科學革命是對舊有智慧的廣泛質疑,和各種知識生產迅速擴散的結果。十九世紀科學方法的發展也聚焦在懷疑主義和更嚴謹的檢視、證偽的需求上。
在犬儒式的「懷疑論」之外,後現代主義者還關注現代社會中真實性和意義的消亡,這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於法國理論家而言。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特別明確地表達了這類的擔憂。對於布希亞而言,他那種對於「真實」失落的虛無主義絕望,很大程度上是引用了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的研究學說,所有的真實都只是「仿真(simulations,對現實世界現象和系統的模仿」和「擬仿」(simulacra,只是事物「複製」而非一種真實的起源)。布希亞描述了三個層次的擬仿:把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連結起來。
在前近代,也就是啟蒙的思想徹底改變了我們和知識的關係之前,布希亞說,獨特的真實是存在的,人們也嘗試去代表、呈現出它們。但到了現代,這種連結被打破了,因為物品開始大量生產,因此每個原件都可以有許多相同的複製。他總結說,到了後現代,原作就消失了,一切都成了擬仿,只是對現實的一種不能令人滿意的模仿和某種形象。這種狀態被布希亞稱為「超真實」(hyperreal)。 這代表了,後現代主義者喜歡在語言中尋找意義的基礎,而且過度關注語言如何藉由限制和形塑知識,來建構社會現實的方式,也就是,只有語言才代表了什麼是真實的。威脅真實性的現象,同樣也是其他後現代思想家的核心關注問題。舉例來說,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和皮埃爾.瓜塔里(Pierre-Félix Guattari, 1930-1992)認為,人的自我正遭受到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綑綁限制。同樣地,美國馬克思主義學者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特別譴責後現代性的淺薄,他認為這些都是表面,沒有更深的意義。就像是布希亞一般,詹明信將後現代狀態視為一種「仿真」,所有一切都是人為的,只不過是由複製品組成,都不是原創物。在典型的這種後現代主義中心的絕望表達中,他診斷出一種「感動的消失」(waning of affect),一種不再有心於任何事物的思考。對詹明信而言,外在審美占據了我們,使人保持距離,分散了人們對深層的關懷和注意力。由此出發,他也公開抱怨後現代性核心的犬儒主義。如他所述,「主體的死亡」是指個性和信心在穩定的自我中的失落。詹明信說「拼貼的山寨品」(Pastiche)已經取代了之前的裝模作樣(parody):這當中已經沒有目的或深度,只有冷血的借用和循環。廉價可得的經驗帶來了滿足,一種持續的提升感(sublime)、人造的快感。總體而言,這種漫無目的、目標和基礎的喪失帶來了一種懷舊(nostalgia),不斷地要向後回顧才得以尋找我們的現在。關鍵的是,後現代性核心批判的深層絕望,大多是敘事性的,而不是方向性的。解決方案根本尚未到來。
此種反動的,對現代主義和現代性的懷疑論,是後現代思想的特徵,特別尖銳地表現在對科技和消費社會的不滿和焦慮上,這些都影響了學術界去聚焦在文化批判上。在一九七九年,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文學批評家李歐塔將這些總結為「後現代狀態」(the postmodern condition)。他把這些描述為一種對人們生活的任何廣泛意義建構基礎的可能性的深層懷疑。人類學家和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也將這種情境稱為「後現代性的狀態」(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他認為這是「啟蒙議程的崩壞」(the breakdown of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所造成的。不過最終看來,這些思想家說的大多都是一種一般性的感受,也就是形塑出現代性特徵的科學和倫理安定性已經難以為繼,主要分析工具的失落更使情況變得絕望。他們對這種狀態的總結,採取了極端激進的懷疑和深層的犬儒主義,特別是針對語言、知識、權力和個人。
所以到底什麼是後現代主義?線上大英百科全書將後現代主義定義為:一種在二十世紀晚期的,以全面懷疑主義、主觀主義或者相對主義為特徵的運動;對理性的普遍懷疑;以及對意識形態在堅守、迴護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所扮演的角色的敏銳感知。
華特.安德森(Walter Truett Anderson)在一九九六年的著作中,則描述了後現代主義的四大根基:
1.自我概念的社會建構:一個人的身分認同,是被多種文化力量所建構的,而非原本就存在的;
2.道德和倫理論述上的相對主義:道德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創造的。也就是說,道德的根基,並不是建立在文化傳統或宗教傳統之上,也不是一種天命、命定,而是被辯證地和選擇性地建構出來的。這是一種相對主義,不只是信仰的意義上而已,而是所有形式的道德,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文化世界觀;
3.對藝術和文化的解構:聚焦在無止境的即興創作,和多樣變化的議題,並且將「高雅」和「低俗」文化融合;
4.全球化:人們將各種邊界,視為可以跨越和重新建構的社會建構,並且傾向於輕看他們的這些部落規範。
大多數人會同意,後現代主義集中在一些主要議題上,不管後現代主義者多麼地反對這種描述。我們可以說,這些議題是「後現代的宏大敘事」(postmodern Metanarrative)的基礎。對於心理學教授、兼任質性研究中心主任(Center of Qualitative Research)的斯泰納.可瓦里(Steinar Kvale, 1938-2008)而言,後現代主義的中心議題,包含了懷疑任何人類有關真理的客觀表述現實,並且聚焦語言,還有社會如何使用語言來製造他們自己的在地現實的方法,也否認普遍性的存在。
這些問題被解釋為,如此一來就增加了人們對敘事和說故事的關注,特別只是內建於特定文化下所建構出來的「真理」,以及一種相對主義。也就是說,我們對現實的不同描述,並不足以得出任何最終的,或者某種客觀的方法,會有資格來論斷他者。
緊隨著可瓦里之後的關鍵觀察是,後現代轉向帶來了一個重要變化,也就是從客觀、普遍,和主觀、個體之間的現代主義的二分法,轉向了在地敘事(及其敘事者的生活經驗)。換句話說,客觀真實的事物和主觀經驗的事物之間的界線,已經不再被接受。社會認知是由個人以獨特的方式和普遍現實互動所彼此形塑的。這些原本是個人自由、普遍人性和平等機會的自由主義原則的基礎,被據說是多個以上的,且同樣有效的知識和真理所取代,這些知識和真理,是由社會中擁有共同地位、身分標籤的人的群體,所建構出來的。因此,根據後現代主義思想,知識、真理、意義和道德,都只是一種文化建構,或者是個別文化的相對產物,這些東西都不夠格成為評判其他文化的必要工具或話語。
後現代轉向的核心,是對現代主義和現代性的回應和拒斥。根據啟蒙思想,我們可以多少藉由那些可靠的方法論來了解客觀現實。科學方法會生產出客觀的現實知識,使我們能建立現代性,這些知識讓我們得以繼續生活下去。相比之下,對後現代主義而言,現實最終只是我們社會化和生活經驗的產物,只是被語言系統所建構出來的東西。創造了「後現代轉向」(the postmodern turn)一詞的社會學家史蒂文.塞德曼(Steven Seidman),在 一九九四年認知到這種變化的深層意義:「西方社會正在發生廣泛的社會和文化轉變,『後現代』的概念至少抓住了這種社會變革的某些面向。」安德森在一九九六年寫下的內容,更強烈地描述這種狀況:「我們正處於一個偉大的、令人困惑的、壓力山大的、悲慘的,但也充滿希望的歷史變革,這和我們『相信什麼』無關,而關乎我們會『如何』信仰……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進行這樣的信念變革,更明確的說法是有關信仰的信念轉變。」塞德曼和安德森在這裡描述的是「知識論」(epistemology)上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如何獲得和理解知識的變化。後現代轉向的主要特徵是,拒絕啟蒙價值觀,特別是啟蒙運動有關的知識生產的價值觀,它和權力及其不正義的利用,都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後現代對啟蒙運動的觀點是偏狹的,是犬儒
而憤世嫉俗的。總結來說,被後現代主義者所拒絕的啟蒙運動,被定義為相信客觀知識,普遍真理、科學(或者廣義的實證)作為獲得客觀知識的方法以及理性的力量,可以藉由語言直接溝通的能力,普遍的人性和個人主義。他們還拒絕相信,西方因為堅持這些啟蒙運動的價值觀,才得以經歷了重大進步,並且拒絕讓西方繼續以啟蒙運動的樣貌走下去。
兩個原則和四個主題
後現代思想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現代主義和啟蒙思想採取拒斥的態度,特別是在普遍真理、客觀知識和個體的問題上。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這當中帶有一致性的、連貫性的主題。後現代轉向和兩個中心原則是息息相關的,首先是知識,然後是政治,這當中又有四個重要的主題基礎,這些原則分別是:
•後現代知識原則:對於取得客觀知識或真理的一種激進懷疑態度,並且致力於文化建構主義。
•後現代政治原則:相信社會是由權力和階級系統形塑而成,並且決定了我們「可以知道什麼」以及我們「如何知道什麼」。
然後,後現代主義的四大主題分別是:
1.界線的模糊
2.語言的力量
3.文化相對主義
4.個體和普遍性的失落
以上這六個主要概念,使我們能夠辨別後現代思維,並且能幫助我們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它們是「理論」的核心原則,即便時至今日,後現代主義及其應用,已經從當初的絕望和解構,發展到今天更尖銳的,幾乎像是宗教一樣的社會行動主義的時刻,這些基本原則也還是不動如山。
以上就是我們希望研究的現象,它源於人文學科的各種理論方法,特別是在上個世紀,被稱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理論方法,之後發展成今日後現代主義的社會正義研究、社會行動主義和相關文化。
(節選自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一場知識和權力的革命)
【內文試閱】
後現代主義的基礎、原則和主題
後現代主義,一般被認為是在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之間出現的,準確的日期,取決於人們的主要關懷,到底是在藝術還是在社會方面。從藝術而言,最早的變革可以追溯到一九四○年代,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等藝術家的作品。但就本書而言,一九六○年代後期才是關鍵,因為它們見證了法國的興起。社會理論家如傅柯、德希達和李歐塔等人,他們才是後來這些被簡稱為﹁理論﹂的最初建構者。在二○世紀中葉的歐洲,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發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
推薦序
【推薦序】
「你今天Woke 了嗎?」
——盧省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大家有聽說過「覺青」(Woke)這個詞嗎?沒聽過沒有關係,那麼「左膠」(hardleft)呢?都沒聽過的話,可能也能從字面上的意思看得出來其和「左派」有些關係。就英文來看,Woke 是醒來的意思,意指對社會不正義保持著警覺、覺醒,並致力於批判以及改變這樣的不正義。
舉個讀者們或許會感到親切的例子:二○二四年巴黎奧運舉行期間,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以及另一位阿爾巴尼亞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因為不公平且有造假嫌疑的性別檢測而被國際媒體推上風口浪尖,甚至是被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在推特上直指為跨性別男性,認為兩位選手沒有資格參加女性拳擊賽事。一時間推特上吵成一團,很多網民提出要「取消」J.K.羅琳,不再看她的書,更有甚者,要焚燒她的著作。林郁婷事件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女性」的想像過於狹隘,且反而讓性別開倒車,將女性框在了刻板印象裡。但J.K.羅琳對性別的批評事實上有著長遠歷史,其引起最多爭議的莫過於其二○二○年的推文:她回應一篇以〈有月經的人〉當作標題的文章,抨擊該文章不敢大膽說出「女人」兩個字,只敢用「有月經的人」來讓所有跨性別者不感到冒犯。
J.K.羅琳此舉引起許多人的憤慨,甚至連《哈利波特》電影版的許多演員都不同意這樣的發言,開始跟她切割。反之,也有許多人支持她,稱那些批評人士是太過覺青、左膠,凡事都要反對,認為自己在支持社會正義,但事實上在分裂社會。
J.K.羅琳的例子讓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會有覺青?為什麼他們在乎社會正義?而這些覺青對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
本書的作者海倫.普魯克羅斯(Helen Pluckrose)以及詹姆斯.林賽(James Lindsay)花了一整本書的篇幅解釋何謂走的極端左派的十字軍(覺青),以及這些極端左翼是如何將自己描繪成社會正義的守門人,動輒要求政治正確。且時常只因為他人的一句話,通常是某人曾說過或者做過一些被視為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或者恐同行為,而要求社會取消某人。兩位作者將這種極左分子的興起歸咎於後現代主義的流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種二十世紀中期興起的思想運動,涵蓋哲學、文學、藝術、建築、文化批評等多個領域。其中心思想是質疑現代主義對理性、科學、進步和普遍真理的信仰。後現代主義也相信知識是權力所建構出來的,因此閱聽到的知識都是需要被解構:我們要心存懷疑,不能被以權力建構出的知識所支配。
本書以後現代主義為中心,詳細地解釋了後現代主義所發展出來的分支,以及對當前社會的影響。包括後殖民理論、酷兒理論、種族批判理論、交織性女性主義、身心障礙研究和肥胖研究,以及大家可能最常接觸到的社會正義。單就這些主題來看,大家可能會感到疑惑:這些面向都代表著進步價值不是嗎?不少國家賦予LGBTQ和異性戀一樣的權利、女性在社會上有更多發聲管道、弱勢族群議題更常被研究,後現代主義不是給世界帶來了更多美好事物嗎?
的確,身在當代的我們會認為,和一百年以前比起來,以上的議題可說是現在社會進步的象徵,但作者特別指出一點,後現代主義的核心是懷疑,並且認為一切都是危險的。在不斷懷疑,持續解構話語、知識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價值混亂,甚至會削弱對社會正義和普遍原則的追求。此外,後現代主義過於強調解構,可能讓人無法形成有建設性的行動。例如,在某些大學裡就曾發生了學生秉持著後殖民主義的精神,抗議為何教授們都是白人?為什麼學生的課程這麼白?為什麼要由殖民者來傳遞知識?學校難道不能找到非白人的教授嗎?
再舉一個離社會大眾更近的例子:近年來氣候變遷變成全球所關注之議題,而在二○二二年就發生一群抗議者跑到羅浮宮,對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噴灑奶昔,想藉此引起當地政府對氣候變遷之重視。
這些行為有些人贊同,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有必要嗎?」
對抗議者的行為評價的分歧,反映出作者在導論中提出的想法:後現代主義關懷弱勢、重視多元平等;但我們也不能否認,自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所奠基的自由主義造就了今日處在民主社會的我們,並且賦予每個人權力的堅實基礎。但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下,如果在追求社會正義的手段上使用了帶著懷疑一切、取消一切、以平等為名而拒絕對話,那麼平等換來的只會是一片廢墟,而那並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
對於這些極端左翼的行為評價,我秉持著後現代主義的精神: 尊重多元敘事,應該留給讀者們各自解讀,而這也是我認為大家應該要讀這本書的原因。
【推薦序】
「你今天Woke 了嗎?」
——盧省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大家有聽說過「覺青」(Woke)這個詞嗎?沒聽過沒有關係,那麼「左膠」(hardleft)呢?都沒聽過的話,可能也能從字面上的意思看得出來其和「左派」有些關係。就英文來看,Woke 是醒來的意思,意指對社會不正義保持著警覺、覺醒,並致力於批判以及改變這樣的不正義。
舉個讀者們或許會感到親切的例子:二○二四年巴黎奧運舉行期間,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以及另一位阿爾巴尼亞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因為不公平且有造假嫌疑的性別檢測而被國際媒...
作者序
【導論】
導論
在現代時期,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大多數西方國家發展出了被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共識。自由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政治民主、限制政府權力、發展普遍人權、每個成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論自由、尊重多元價值和誠實辯論、尊重實證和理性、政教分離、宗教自由等等。這些自由主義價值觀被我們盡可能地高舉,發展為理想的典範。它和神權、種族歧視、奴隸制、父權制、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許多其他形式的歧視,持續鬥爭了幾個世紀,時至今天,仍然有未竟之處。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普世自由價值觀的捍衛者,堅持認為這些價值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不止限於富有的白人男性。這種爭取社會正義的鬥爭總是最為激烈,因為他們必須能夠指出,我們一般稱之為「自由主義」的哲學立場,也適用於廣泛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既包括美國人所謂的「自由派」(歐洲人則稱之為「社會民主主義」),也包括在所有國家被稱為「保守派」的那些溫和形式的人們。這種自由主義哲學,是對各種類型的權威行動(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是世俗或者是神權)的反對。
因此,自由主義最好被視為一個兼容並蓄的共同領域,為解決衝突提供了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對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們,可以理性地辯論公共政策。
然而,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作為西方文明核心的自由主義和現代性,面臨了是否能夠繼續維持其理想高度的巨大危機。這種危機的本質顯然是複雜的,因為它至少來自兩股壓倒一切的力量,一種是革命性的,一種是保守性的。兩者正在相互爭鬥,拉扯撕裂著我們的社會,前往某種不自由的方向。極右翼的民粹主義運動者聲稱,要給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最後一擊,以對抗世界各地興起,且日益高漲的進步主義和全球主義。他們愈來愈多地轉而嚮往那些能夠保有和維護「西方」主權和價值觀的獨裁者與強人領袖。與此同時,極左的進步社會十字軍,將自己描繪成社會和道德進步的正義和唯一的守門人,彷彿少了他們,民主就變得毫無意義、空洞無味。那些在我們當中最極端左翼的人,他們的革命目標不只公開地把自由主義作為一種壓迫形式而排斥,還以愈來愈威權的方式,尋求建立一種徹底教條性的基要主義意識形態,來規範社會應該要有怎麼樣的秩序。這場爭鬥中的雙方,都將自己的對手視為生存威脅,因此互相助長、極大化了對手的激進行動。時至二十一世紀,這場深層的文化鬥爭,已經充分定義了我們的政治生活,也開始擴及到我們的社會生活。
雖然右派的問題也很嚴重,值得我們仔細分析,但今天我們先要成為洞察左派本質的專家。這部分是因為我們相信,在雙方變得愈來愈瘋狂和愈來愈激進化的過程中,左派的問題,是一種對自由主義歷史的中心,也就是理性力量的背離。正是這種自由主義,對守護我們世俗的自由民主至關重要。如前所述,問題就出在以下的事實中:
進步左派不和現代性聯手,而是跟後現代主義搞在一起,後現代主義排斥客觀真理,並且將之視為由幼稚或是自大偏執的啟蒙思想家所提出的幻想,而貶低了伴隨現代性進步而來的種種成果。
我們致力投入研究,希望在本書中解釋的就是這個問題——後現代主義。不只是一九六○年代最初的起源,還有後現代主義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的變異。不管你從什麼角度觀察,自從共產主義普遍沒落、白人至上主義和殖民主義崩潰以來,後現代主義已經成為(或者說從中產生了)我們不得不面對處理的,一種最不寬容和最專制的意識型態之一。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後現代主義,作為知識和文化面向上對變遷的回應,在學術界相對曖昧的角落被發展起來,如今卻已經蔓延到學術界的其他領域並進入社會行動,遍及官僚組織,以及小學、中學和高中等國民教育的核心。由此出發,它開始滲透到更廣大的社會之中。當我們比之前更辛苦地進入第三個千禧年時,針對後現代的強烈抵制,無論是理性的還是反動的,都已經開始主導我們的社會政治格局。
這場運動名義上的追求,是所謂的「社會正義」的空泛目標,這是一個可以追溯到近兩百年前的用語。對於不同時期的不同思想家底下,這個用語具有不同的含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和解決與糾正社會不平等的問題有關,尤其是在涉及階級、種族、性別、性行為等問題時,特別是當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了法律正義的範疇的情況下。也許這當中最廣為人知的人物,是自由主義進步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他致力於提出許多有關組織社會正義的哲學理論,由此開展了一個普遍性的思想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一個擁有社會正義的社會,乃是一個個人——不管出生在任何社會背景或身分群體中——都能擁有選擇權,而且又能平等和幸福的社會。此外,另一種明確反自由主義、反普世價值的實現社會正義的方法也被學界廣泛採用,特別是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這種方法源於「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這種批判理論的主要關注在於「揭露隱藏的偏見」和「未經檢視的預設」,通常是藉由指出社會及其運作系統中出現的瑕疵和不足來揭示問題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後現代主義是這種批判方法的一個分支,這種方法在某段期間開始走出了自己的理論之路,然後在一九八○年代和一九九○年代,再次被批判社會正義運動者所採用(不過這群人很少會提到羅爾斯的相關主題)。這群人專橫地接受這一宣告的運動,將其意識形態簡化為所謂的「社會正義」,講得好像只有他們在尋求一個正義的社會,而我們其他人都在講相反的事情一樣。也因此這個運動被稱為所謂的「社會正義運動」(Social Justice Movement)。不少線上的批評者經常簡稱他們是「社正膠」(SocJus),或者更常叫他們「覺青」(wokeism)(譯注:信念就是要「喚醒」社會不公的本質)。「社會正義」作為大寫「S」和大寫「J」的專有名詞時,乃指「社會正義」非常具體的教條解釋,以及實現它的方法,同時有嚴格的、權威的定義。儘管我們並不甘願把社會正義的根本,也就是原來自由主義的目的,出讓給這種非自由主義的意識型態運動,不過這個用法已經很普遍了。因此,為了澄清概念和做出區分,我們將以第一個字母為大寫的「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在本書中來表示上述的意識型態,而小寫的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則用來表達更廣泛和通用的意義。在此,我們要明確自己的社會和政治立場:我們反對的是大寫的「社會正義」,而更願意支持小寫的社會正義。
大寫的「社會正義」運動對社會的影響,已經變得愈來愈難被輕忽,特別是以「身分政治」或「政治正確」的形式出現時。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某人被解僱、「取消/停用」(canceled),或者在社群媒體上受到集體霸凌的事,原因通常是某人曾說過或者做過一些被視為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或者恐同(homophobic)的事情。有時這當中部分的指控是有根據的,而且我們當然也可以自我安慰說,那個跟我們完全不同價值觀的偏執狂,已經因為她或他的仇恨觀點而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云云。然而,愈來愈常出現的狀況是,這些控訴往往是有高度解釋性的,當中的理由常常是被惡意曲解的。甚至,有時這些事件會令人感受到,任何一個動機良善的人,即一個重視普遍自由和平等的人,也可能會在無意中說出某些違反這種新的話語規定的言論,然後就對其職業和聲譽帶來了毀滅性的後果。
這些都是令人困惑和違反直覺的,對於把人的尊嚴放在首位,習慣做出善意解釋,並且寬容各種廣泛觀點的文化而言更是如此。這當中更嚴重的影響是:它對言論自由的文化帶來了寒蟬效應,而言論自由本是兩個多世紀以來自由民主國家最重視的文化。現在,當個好人變成要懂得自我審查,以免說出「不正確」的事情。還有最糟的情況:這成為一種惡意的霸凌形式,當它被制度化後,則變成了我們生活當中的一種霸權。
這些狀況都要解釋。事實上,根本就是「需要」一個解釋,因為這些很難理解的變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生。這是因為它們來自一種非常獨特的世界觀,甚至擁有他們自己才講的語言。在英語圈的世界裡,他們說英語,但他們用字遣詞的方式和我們不同。舉例來說,當他們談到「種族主義」(racism)時,指的不是以種族為基礎的偏見,而是他們自己的定義:這是一種滲透在社會所有互動中的種族系統,但是大部分人卻都沒有發現,除了那些經驗過它、或者是接受過適當的「批判」方法訓練的人,才能看到它。這些人有時稱為被喚醒過的「覺醒青年」(woke)。對這個用詞非常精確的使用技術,實在無法不令人感到困惑;而且即使還處在困惑之中,他們就已經被迫接受原本不會接受的事情,除非有一個共同的參考框架,來幫助他們理解這個詞的實際含義。
這些學者和運動者,不僅講述一種特別的語言,同時也誤用人們原本理解的日常用語,他們知道自己代表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並滲透進我們自己原本的文化中。接受這種觀點的人,看起來和我們也許生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但在思想上,卻好像活在另一個星球。要理解他們,或者和他們溝通,都變得異常困難。他們痴迷於權力、語言、知識,以及他們內部的關係性質。他們用一個檢視權力互動、言語和文化製造的方式看待世界,即使這些東西看起來一點也不明顯,或者根本就不是真實的。這是一種以抱怨社會和文化為中心的世界觀,目的是使一切都變成一場圍繞著種族、性、性別、性取向等身分標籤的零和政治鬥爭。
對於旁觀者而言,會覺得這種文化彷彿起源於另一個星球,那些外星人對於有性繁殖物種好像一無所知,他們以最憤世嫉俗的方式,解釋我們所有的人類的社會互動。但是,事實上這些荒謬的態度其實是人性的一部分,它們反映了我們反覆呈現的接受複雜精神世界觀的能力,從部落的萬物有靈論,到嬉皮精神,再到複雜的全球宗教,各自都以自己的解釋框架,來表述這整個世界。這就是一種特殊的權力觀點,並且是一種造成不平等和壓迫的權力。
和這種觀點的支持者互動,不僅需要學習他們的語言(這本身就非常有挑戰性),還需要學習他們的習俗,甚至包括他們的那些神話——即在我們的社會、系統和制度中延續的「系統性」和「結構性」問題。經驗豐富的旅行者都知道,置身於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時,願意溝通,會比學習語言本身更為重要。人們還必須學習俗語、隱喻、文化參照和禮儀,這些都影響著如何適當地進行交流。通常而言,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翻譯,而是更廣義的「詮釋者」,他熟悉兩種習俗,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也就是我們在本書想要提供的內容:一本關於目前在「社會正義」這個好聽的口號下,正在廣泛推廣的語言和文化習慣的指南。我們掌握了社會正義的學術,和社會行動主義的語言和文化,我們期待引導讀者穿越這個陌生的世界,追溯這些思想過去五十年來的演變。
此後的那些被稱為「後現代主義」的思想,是從一九六○年代後期開始,圍繞知識、權力和語言的本質,被串連起來的一組理論概念。它同時從幾個人文學科中興起。後現代主義的核心,就是要排斥它所謂的宏大敘事(或稱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一種對世界和社會廣大、連貫的解釋。後現代排斥基督信仰和馬克思主義。它還排斥科學、理性和後啟蒙時代等西方民主的根基。後現代形塑了後來大部分的那些被稱為「理論」的東西,在某種意義上,後現代就是本書的主角。
在我們看來,如果需要接受並且糾正這個社會經歷的快速變革,理解從一九六○年代至今的理論創立後的變異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自二○一○年以來的發展。另外要特別注意的,連貫本書中的那些大寫「T」的理論(Theory,以及相關的詞,如理論家和理論上的),指的都是源自後現代主義的社會哲學方法。
本書解釋了上述這些思想如何發展成為二○一○年代後期文化戰爭的驅動力量,同時也提出了一種「自由主義」的哲學方法,反制這種學術、社會行動和日常生活態度。本書描繪了這些偏激的後現代「理論」,在過去五十年中持續發展出的各個流派,並以讀者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出它們對當代社會帶來的影響。
(節選自 導論)
【導論】
導論
在現代時期,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大多數西方國家發展出了被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共識。自由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政治民主、限制政府權力、發展普遍人權、每個成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論自由、尊重多元價值和誠實辯論、尊重實證和理性、政教分離、宗教自由等等。這些自由主義價值觀被我們盡可能地高舉,發展為理想的典範。它和神權、種族歧視、奴隸制、父權制、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許多其他形式的歧視,持續鬥爭了幾個世紀,時至今天,仍然有未竟之處。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普世自由價...
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一場知識和權力的革命
後現代主義的基礎、原則和主題/兩個原則和四個主題/後現代知識原則/後現代政治原則/後現代主義不是死了嗎?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的應用轉向——讓壓迫成為真實
理論的變異/新的誤區/應用那些原本不方便的/應用後現代的原則和主題/社會正義研究的興起
第三章 後殖民理論——解構西方以拯救他者
作為一種應用後現代議程的後殖民主義/心態思維方式比較/把一切都去殖民化/實現研究正義/倒退、延續了問題/一種危險的、自以為是的理論
第四章 酷兒理論——從正常中被解放
酷兒理論簡史/酷兒化,V;酷兒之人,N/性史的酷兒遺產/酷兒理論的神仙教母/酷兒理論中的後現代原則和主題
第五章 種族批判理論和交織性——藉由揭露其無處不在且持續存在來終結種族主義
採取批判性方法/種族批判理論的傳播/作為應用後現代主義的種族批判理論/交織性/交織性和應用後現代轉向/既是複雜的,又是非常簡單的/社會正義的種姓制度/社會正義的迷因/高尚的目的、可怕的手段
第六章 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以簡化作為複雜化
女性主義,過去和現在/一種「愈來愈複雜」的理論/進行性別研究/自由女性主義之死/多樣性理論家的考驗和挑戰/沒有階級的理論/男性與男子氣概/總結上述轉變
第七章 身心障礙和肥胖研究:支援團體的身分認同理論
身心障礙研究/健全主義/有用的倡議脫離軌道了/肥胖研究/理論:一個偏執的幻想/以支援團體為中心的學術
第八章 社會正義研究及其思想:社會正義式的真理
後現代主義的變異/新用語的野生動物園/你是誰,是因為你所知的內容/另一種色盲/不准你不同意「理論」/總結:使後現代原則和主題成為現實
第九章 實踐中的社會正義:紙上談理論總是好棒棒
大學到底怎麼了?這很重要嗎?/理論會如何影響更廣大的世界/嬌慣和受害者文化/社會正義的制度化:一個案例研究/理論在紙上談起來總是很好
第十章 社會正義意識形態的替代選擇:沒有身分政治的自由主義
為什麼辯論自由如此重要/「理論」不懂自由主義/自由式科學/自由主義的原則和主題/後現代知識原則/後現代政治原則/界線的模糊/關注語言的力量/文化相對主義/個人與普遍性的失落/替極右派的身分政治火上澆油/解決方案的簡要探求/結論和宣告/從原則上反對:示範1/從原則上反對:示範2/從原則上反對:示範3/從原則上反對:示範4
注釋
參考書目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一場知識和權力的革命
後現代主義的基礎、原則和主題/兩個原則和四個主題/後現代知識原則/後現代政治原則/後現代主義不是死了嗎?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的應用轉向——讓壓迫成為真實
理論的變異/新的誤區/應用那些原本不方便的/應用後現代的原則和主題/社會正義研究的興起
第三章 後殖民理論——解構西方以拯救他者
作為一種應用後現代議程的後殖民主義/心態思維方式比較/把一切都去殖民化/實現研究正義/倒退、延續了問題/一種危險的、自以為是的理論
第四章 酷兒理論——從正常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