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無印良筆
三十年前,四十六歲的寡婦阿華和四十六歲的鰥夫阿田因緣邂逅,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共賦「大地回春」之讚歌。兩人始終相互信守婚姻承諾,相敬相愛,一路走來,確實是一個美麗的人生之旅。其中雖各自患過程度不同的病苦,卻都順利過關,恢復健康,繼續向白首偕老的願景邁進。可惜天意不從人願,在兩人毫無心理準備的時候,突然間,其中一個說走就走。
我着手寫《阿華與阿田》之初,便託夢給阿田,讓他知道我在寫阿華和他的故事。他也毫不遲疑地着手寫他的《小語》。他在他的夢中告訴我,說我寫他也要寫。他信任我的寫作能力,能夠寫好華田的故事。然而他表示,希望我能將他的《小語》附在《阿華與阿田》最後一章之後。他把他的《小語》稱為《老鰥夫阿田小語》,是一則則或長或短的故事或各種思念的敘述,其中諸情雜陳,包羅多層次的甜酸苦辣。我從他寫好的《小語》中窺見了他的內心世界,正好與我的《阿華與阿田》互相襯托輝映,使華田的故事得以在多維時空中呈現。我因此早就決定將他的《小語》附在《阿華與阿田》之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朋友知道我有意在臺灣出版《阿華與阿田》一書,便介紹我跟出版社聯絡。該公司決策人讀了我透過電郵傳給她們的一些樣稿後說,「是會讓讀者想要看下去的寫作水準」。
《阿華與阿田》的故事終於完稿。我在引言中說,我實際上是編寫阿華和阿田本人或他們的親友所透露的故事。後來發現,有些故事是由其他跟阿華和阿田有接觸的人物所透露的,包括阿華和阿田的家庭醫生、其他醫護人員和殯儀師等。我是這些故事的第一個讀者,我也將故事的前幾章和十多則小語在我建立的部落格(blog)上發布,讓少數阿華和阿田最密切交往的親友先讀為快。這少數讀者給我許多寶貴的回饋:除糾正錯別字、指出應補應刪處之外,也不吝提出評議、慷慨給予讚賞。在我整個寫作期間, 正亮佳琳夫婦、柏膺佩蒂夫婦、芸妮、大川桂芬夫婦、阿田的妹妹悠悠等都給我極大的鼓勵,讓我得以克服各種障礙和避開不少干擾,順利寫完華田兩人的故事。
有個伴侶竟先走了!讀者讀到這段情節,怎不感到唏噓和無奈啊!然而未亡人仍有他的人生路要走。我「無印良筆」見到的是,他帶着心中的她,繼續走他的人生路。他經歷了「一年三秋」的老化,身手不像以前那麼敏捷了,腳步有時也略顯蹣跚,總害怕自己隨時會失去平衡而摔跤。可是,因為心裏有她,路還是要繼續走。走着、走着、一段段的回憶讓他斷斷續續地重溫了結伴相依人生的幸福和甜蜜。讀者跟我一樣,可能也會發現,《阿華與阿田》的故事其實不僅是個愛情故事,在看似平淡的兩人日常動靜中,也嚐得到獨特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