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學術跨領域整合的必要性
中國一直自譽是一個「文明的古國」,文化燦爛,歷史輝煌;但是翻開中國歷史的每一頁,無不出現烽火連年,生靈塗炭,文化摧殘,陰陽鬥爭的歷史傷痕,作者驚訝發現「中國竟是一個如此不文明的國家」。中國自古不論內部改革、宮府不和、國事爭議或朝代替換總是用大量武力、殘酷戰爭解決問題,殺戮涉及宮眷、朝臣、文官、武將、士卒及無辜人民,結局總是百萬人頭落地,烽火江山萬里,焚燒千年文化,摧殘人文精神。每當閱讀中國歷史國運轉折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吶喊,痛心疾首,萬般無奈;擲書於地,仰天長嘆。中國歷史是一部三千年野蠻血腥的「戰國鬥爭史」。
2020年7月作者結束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關於澳紐軍團(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ANZAC)與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研究,在全球防疫四散下,通過機場嚴密查驗,一路重裝轉機,萬里飛行,再經由隔離檢疫,安返臺北。出關後,香港歷史學會前會長李龍鑣先生及一群全球滯臺朋友迫不及待召集「史癡會」,閒聊近代史未解之謎,席中各方英雄持不同觀點,評史論事,唇槍舌劍,樂趣無窮。2020年10月27日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丘為君教授邀請作者在歷史系以《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兩蔣日記開放、過程及意義》做一場演講,當時COVID-19疫情初起,全臺民眾緊張,出席者會議人人須戴口罩,會場亦需完全消毒,防疫工作十分煩瑣;未料演講當日全場滿座,師生參與踴躍,聆聽、提問、辯論,好不熱鬧。會後香港歷史學會前會長李龍鑣先生邀約與會學人餐敘,為君兄提及正在籌劃出版有關近代史「國局與世變」系列叢書,邀請作者參與寫作;起初作者意興不高;因為作者遊學兩岸學界二十年,發現兩岸學界山頭林立,政治派系立場鮮明,歷史已經成為帝王、政黨的化妝師。對跨領域人士觀點基本排斥,跨山越界,並碰觸禁忌話題,必被圍剿,當前環境要產出一本客觀公正的正史,談何容易。
首先我們要問:我們目前所讀的中國近代歷史是完整的,真實的嗎?作者因緣際會認識許多兩岸尊稱的近代史權威學者,也看了數百本重要歷史書籍,很遺憾答案是近代歷史以軍史與黨史為主,是扭曲的歷史,研究成果並不令人滿意;其中當然有主觀與客觀因素存在,在此省略探討。僅以胡適批評做為提證:「近代中國歷史一事無成」,胡適之語稍為過之,但是離事實相距不遠。2021年「五四運動」紀念日前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榮川先生邀請丘為君教授、徐振國教授及作者餐敘;談及「學術跨領域整合」概念,也就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洋蔥研究方法。歷史是記錄人民生活的史書,不是帝王將相的專用日記;人民生活涵蓋的層面很廣,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科技、醫學、教育、哲學、宗教、心理、國際關係等無不包括在其中,因此要透徹研究歷史全貌及其影響,「學術跨領域整合」是重要且必需的。基於為君兄的雅量與胸襟與這次餐敘的共識,作者動念加入「國局與世變」寫作團隊,成為「新戰國時代:近代中國33面旗幟與政權」這本書問世之起源。
作者祖籍中國大陸,出生地卻是二戰後的臺灣省臺北市;我的一生故事就是歷史造成的奇怪現象。自1947年至1949年前後約有250萬難民以各種方式跨海赴臺,創下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渡海撤退;作者就是其中一位難民之子。五○年代物質缺乏,生活困苦,幼時以麵粉布袋為衣褲,以熱水泡鍋巴,或豬油拌飯裹腹。當時兩岸有趣的笑話,中共政權宣傳臺灣人吃香蕉皮為生,有人譏諷中共政權:臺灣人吃香蕉皮,臺灣香蕉誰吃了?同樣臺灣政權控訴大陸同胞生活於水深火熱。笑話固為無稽之談,艱辛歲月確有其事。當時臺灣物質嚴重缺乏,戰火時停時續,全島軍民在驚濤駭浪,衣食粗陋中奇蹟般的度過70多年。作者親眼目睹1949年後兩岸政權的跌宕起伏,柳暗花明;自七○年代及八○年代大陸喊叫「解放臺灣」,臺灣高唱「反攻大陸」;兩岸政府這些「愚民」謊言與被洗腦後的「民愚」思維支撐著兩岸戰後億萬苦難同胞的悲痛歲月。
回顧歷史,中國近代歷史是一部中國人民苦難生存史,外有帝國列強侵略,內有軍閥黨派分食,錦繡山河血流遍野,百年名都枯骨成堆,千家萬戶家破人亡,億萬人民生靈塗炭;至今國家內戰烽火未熄,人民日月依舊苦難無邊。百年以來近代中國曾經建立數十個國家或政府,不幸多數政權都以建立「自由民主國家」為號召,建政之後卻行帝王獨裁之制。古例在目,孔子治國主張德治與禮治,用禮、樂教化人民。然而面對世局演變,最後孔子還是喊出:「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子大智,千年警語至今依然顛撲不破,現今「四海都有中國人」不應是中國人的驕傲,而是中華民族的極大諷刺與悲哀。中國人一般惜戀家鄉,他們為何願意棄土長遷?四海的中國人其實多數是歷代歷朝社會大亂之時,被迫外走海外之難民。歷史驗證:中國人實可分為四種人:帝王貴族、工具人(臣)、砲灰人(卒)與難民。思今日國情猶如春秋戰國,人民身處生死之境,千尋而無一生路。孔子處今,他當何如?
從古代史觀之,春秋時期小國林立,歷經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了七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分別為秦、齊、燕、楚、韓、趙、魏合稱為「戰國七雄」。當然除戰國七雄外,尚有宋、魯、中山、鄒、衛等小國。「戰國時期持續約260多年」,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國軍隊各個擊破各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結束諸侯割據時代,統一天下。有趣的是,秦朝是中國歷史首先「一統中國的王朝,然而統一時間僅僅十四年」(前221年∼前207年),便亡於楚漢;天下再分,中國再亂。秦朝滅亡後,中國千年歷史分分合合,都城刀箭紛飛,四疆戰火不斷,美麗河山每一寸土地都是血跡斑斑,億萬人民每一戶家園都遭骨肉離散;導致歷代歷朝九死倖存者不斷逃難避險,漂流四海。
自世界史俯視,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中國,兩百年以來,中國與英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相互關係密不可分,列強與民國後建立之各政權組成近代中國歷史的臍帶關係,不能忽視。主要地,近代中國關鍵時刻都有列強的涉入身影,影響中國內政轉變至為巨大。換言之,中國任何政黨、派系、集團及個人能夠立足政治舞臺,嶄露頭角,建立政府,其背後必有一隻看不見的列強之手大力支持,國內之政治領袖只是扮演「列強代理人」的角色。故討論世界列強對華關係及使用國外檔案,有助於瞭解近代中國重要事件來龍去脈與隱晦內情。
研談中國歷史,首先要定義「甚麼是中國?」這是個看似簡單,卻是難以言表的定義。清朝以前「中國」的詞義是抽象,模糊的概念;比較偏向地理或文化概念。「中國」自古不是一個國家名稱,它只是代表各民族在大陸地區建立之朝廷,或稱大陸地區人民生活的那塊土地;中國的面積時大時小,人口時聚時散,如包括邊疆民族所建之政權,朝廷政府數目很難估算。鑒於「中國」之定義一向含混不清,本書對「中國」之意涵,分為四個層面解釋,即「文化中國」、「地理中國」、「歷史中國」及「政治中國」;這四種中國彼此之間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有統一和諧層面,亦有獨立衝突問題。以往四種中國常被混談,產生雞同鴨講;實際上,近代中國歷史矛盾與政治爭議就是對四種中國的不同認知與解釋,造成對立與衝突。
「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乃是中華民族演進過程生活方式的記錄,泛指中華民族所創造及使用的語言、文字、藝術、文學、哲學、戲劇、音樂、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和宇宙觀等。例如絲綢、書法、國畫、陶瓷、藝術、建築等都是「文化中國」精華的代表。中華民族由眾多民族組成,千年以來「文化中國」最大的障礙就是宗教、語言、血統、藝術、生活方式、民族認同等差異;故「文化中國」派系林立,爭奇鬥豔,時而合一,時而分離。漢族有時謂所有民族統稱「中華民族」。然而在歷史上,又認為元朝、清朝是異族統治;更有甚者,歷代將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民族視為外患。這些矛盾案例不勝枚舉。「文化中國」最早係由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八○年代提出的論點。熊十力闡述孔子大道之業真正的民主的思想是「大同之治,群龍無首,天下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是最高的民主政治。這種新儒思想闡釋中國不一定是指政治上的實體,而是一個文化的概念;泛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澳門、韓國、東南亞、日本或是美國等地區,舉凡華人保留的儒家傳統、文化、風俗、文字等構成了「文化中國」。「文化中國」基本上以漢文化為核心,其他民族的文化大部分均被忽視,只是扮演政治陪襯品。
「地理中國」(Geographic China)專指在某一段時間,中國在合法疆界內對主權的行使與政府的治理。例如各朝代四方疆界所佔領的土地,海島或實際管轄之地區。例如1330年元朝領土面積達1731萬平方公里,西到吐魯番窪地,西南包括西藏、雲南,東到日本海,北至都播(謙州)南部與貝加爾湖、鄂畢河東部。1820年大清帝國面積亦達1340萬平方公里,大清晚期歷經多次對各帝國的戰爭,割地賠款,國土喪失200萬平方公里。依據1936年後至2005年間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所頒布之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域,中華民國的國土面積達1141萬8174平方公里,四極為:極北:唐努烏梁海之薩彥嶺(北緯53°57'),極南:南沙群島曾母暗沙海域(北緯3°10')。極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合流處之黑瞎子島(東經135°4')。極西:帕米爾高原的噴赤河(東經71°)。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因此理論上「地理中國」目前疆界應包括圖瓦共和國、中華民國、蒙古國(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6個政治實體。自清朝國土觀察,中國總計損失約350萬平方公里疆域,這段歷史曲折複雜,又涉及國際政治,不在本書討論範圍。
「歷史中國」(Historical China)是指政府(朝廷)在一段時間內對國家重要大事之文字記載,主要記錄執政要員、政府(朝廷)體制、政權更替、制度改革及內政外交等重大變革之人、事、時、地、物。例如1912年袁世凱迫使宣統皇帝退位,組建政府,並被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由於「歷史中國」常有若干爭議問題,尤其是主權與邊境;「地理中國」便需隨之更動,或成為歷史懸案。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宣告的國土面積為960多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地區則為957萬平方公里,臺灣約3.6萬平方公里,故其與中華民國公告疆域1141萬平方公里,差距很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北至黑龍江航道中心線(北緯53度33分),南達曾母暗沙海域(北緯3度51分),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合流處之黑瞎子島(東經134度46分),西極帕米爾高原的噴赤河(東經73°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疆域所差約184萬平方公里;依據近代歷史演變及發展,這些領土包括圖瓦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已分別獨立,脫離中國管轄,以及尚未完全統治區、領土丟失區、領土爭議區;諸如江東64屯、南海島嶼、山地巴達赫尚自治州、巴達哈尚省、阿克賽欽、阿魯納查邦、克欽邦自治邦、釣魚臺列嶼及其他西太平洋島嶼。如以「歷史中國」視之,國際政治因素改變中國歷史,歷史現狀便與「地理中國」產生差距與衝突;當前中國疆域只剩960萬平方公里,包含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4個政治實體。
「政治中國」(Political China)係指中國土地上所有建立之國家或政府與國際社會互動關係,包括建交承認或合作、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簽訂雙邊或多邊政經條約與國際社會角色扮演等。1689年9月7日俄羅斯代表陸軍大將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戈洛溫伯爵和清政府全權代表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在尼布楚簽定《尼布楚條約》(The Treaty of Nerchinsk),劃定兩國邊界;條約內容「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西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該條約使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由中俄共管。自此「中國」首次正式出現於國際外交檔上,可謂「政治中國」之始。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始於1945年聯合國籌建之初,中國、美國、英國、蘇聯並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四巨頭,且是聯合國共同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最初簽署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亦為第一個簽署《聯合國憲章》(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的國家;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且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常任成員之一,代表國際社會中「一個中國」合法地位。「政治中國」因國際情勢變動,在1971年發生重大轉折。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The General Assembly decided to recogniz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only legitimat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 to the United Nations.)。自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在聯合國代表中國之席位,日後國際社會中「政治中國」代表性逐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華民國邦交國亦受到嚴重影響,日趨遞減。但是1954年12月3日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依然有效,中華民國與美國並未斷交,中華民國持續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之前未與美國建交,故形成1971年至1979年國際社會微妙模糊兩岸都自認代表「一個中國」模糊空間。1979年1月1日美國終止與中華民國所有正式外交關係,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認定才逐漸一致性,「一個中國完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隨後美國國會制定《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並由美國總統小詹姆士.卡特(James Carter, Jr.)簽署生效,自此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普遍被稱為「臺灣」,若干國際組織則接受臺灣以「中華臺北」為名稱,同意「臺灣」參與國際活動;中華民國被國際組織邊緣化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可笑的是目前中華民國使用「中華民國」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反對,並予政治外交打壓;中華民國使用「臺灣」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認為這是臺灣操弄「臺獨」。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Ma–Xi Meeting),被稱為「兩岸領導人」會面,雙方頭銜均無正式組織名稱,這種駝鳥現象十分怪異,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想出對「中華民國」正確稱呼。
「政治中國」出現乃由於近代國際社會對「國家與國家」互動往來,及「國家參加國際社會各項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活動」設有「認同」限制。換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因政治制度,國際角力及意識形態等因素,世界各國都只採認「一國一主權」原則;有兩個例外的分裂國家,就是南韓、北韓及東德、西德,雙方政府分別由東西方陣營支持,並公認為「兩個韓國」及「兩個德國」。原則上目前全球多數國家普遍採用「一個中國」政策。依據國際政治演變,1949年至1971年中華民國是世界上唯一合法國家,代表「政治中國」,1972年至今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政治中國」;也就是說「一個中國」是以「政治中國」為基礎說法,這種觀點具有國際性、政治性、利益性與「可變動性」。
綜合上述,「歷史中國」與「政治中國」顯然存在巨大的矛盾與衝突;「政治中國」許多事件違背歷史事實,人類正義與契約精神。如依據上述「一個中國」概念,1949年至1971年中華民國是世界上唯一合法國家,代表「政治中國」,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北平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不能稱為一個國家,只能算是一個政府」;否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製造了「兩個中國」。因為1945年至1971年全球承認中華民國具有「一個中國」合法地位;如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就面臨嚴重的歷史矛盾與政治挑戰,甚至需要重寫歷史。
從「國際承認」觀點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71年10月25日以後,才被認定是「政治中國」,如此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1971年只是一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應是1972年1月1日。這種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當然不能同意,但是又如何解釋1949年至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呢?如以1949年至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處境,同樣標準檢視當前的中華民國的地位,又怎能說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國家呢?現階段中華民國政治處境正如同1949年至197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中國」與「政治中國」爭議尚在,吾輩當思「兩個德國」無損德國統一,所以國家發展問題是在國家制度是否良好,不在「一個中國」及「統獨問題」無意義之爭議。現階段「政治中國」持續在歷史巨浪中拖延爭論,日月挑戰。
依據上述各種不同標準,當前「地理中國」有6個政治實體,「歷史中國」有4個政治實體;「政治中國」只有在聯合國佔有席位「一個中國」。依據聯合國體制,自1945年至1971年由中華民國代表此一「中國席位」;1972年後至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此一「中國席位」。顯然「政治中國」、「地理中國」與「歷史中國」產生極大差異性、衝突性、矛盾性與爭議性。本書嘗試解釋百年以來數十個「地理中國」、「歷史中國」及「政治中國」如何建立,並說明彼此的關連性、差異性、矛盾性與複雜性,期使讀者更清楚認識「中國的真實的全貌」。
對於客觀評斷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國家政府是一件困難的工作,1. 評斷學者專業、方法及角度不同,自然結論各有差異。
2. 兩岸評斷學人怕得罪當權者,或有五斗米之慮,避重就輕,隱藏關鍵。
3. 評斷者受傳統「帝王為尊」思維影響,不願或不敢評議執政者。
4. 研究人員因為第一手史料不足,或孤證不立,影響學術成果。
關於兩岸歷史研究現狀,目前歷史研究走向「碎片化」、「皇權化」及「黨宣化」已是不爭之事實。「碎片化」已使歷史研究「見樹不見林」,甚難通透歷史全景;數萬歷史專業學者研究大歷史的作品卻如寒夜孤星,寥寥可數,令人失望。「皇權化」乃依傳統歷史記載,以帝王或執政者為中心;當知辛亥以後,民國建立,歷史記載應以「人民為中心」的觀念與思維。「黨宣化」更是違反「世界民主潮流」,以宣傳「黨史」,建立「黨國」為目標,歷史記載成為「黨國」宣傳工具;同時樹立偶像崇拜,顛倒黑白,以歌功頌德,領袖萬歲撰寫政治神話,喪失客觀研究歷史的精神。因此建立「人民史觀」的學術跨領域整合是未來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
百年前,辛亥革命對內主要目標是要推翻「專制帝王」,杜絕「世襲罔替」陋制。近代所有在中國建立之政權達到此目標了嗎?或還是依存「專制」舊習呢?本書評斷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國家政府以下列三項標準:
1. 人民史觀:1912年民國既成,歷史撰寫亦當由「帝王史觀」改為「人民史觀」,歷史事件之功過評論當以「人民幸福」為標準。中國政治主角已由皇帝,轉為人民。在「以民為本」基礎上,政府施政「福民」、「利民」、「便民」者都是「好政府」,政府施政「殘民」、「害民」、「辱民」者都是「壞政府」。
2. 民族史觀:辛亥革命是漢族以「外抗帝國主義」,「內除滿清壓迫」為目標。民國既立,中華民族包含56各式民族,執政者當以平等、自治、自決、尊重且包容56民族的文化、語言、習俗、信仰及傳統,不應用暴力手段禁止、摧毀或消滅。
3. 自由史觀:無論建立「民國」或「人民共和國」,即以「為人民服務」為重,就應給予全國人民《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條文中,賦與人民之自由與平等權利。
「人民幸福」的基本標準就是《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與《免於匱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本書評定國家或政府的優劣標準,乃以「人民自由」、「社會平等」、「政體民主」、「國家富足」為主要指標。
作者關心兩岸政治發展,大學時展開對於兩岸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的業餘研究。大學時期主修東西方文學,對優美意境中國詩詞與啟迪人生英美小說鍾愛非常。研究近代史的動力起源於就讀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時受業於秦孝儀、黃季陸、李守孔、朱堅章、任卓宣(葉青)等諸位教授的啟蒙教導。秦孝儀、黃季陸、李守孔三位先生分別在史觀研究所開「中國國民黨黨史」、「中國近代史」、「國民革命史」課程;且當時秦孝儀、黃季陸分任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及國史館館長。在當時史料缺乏的時代,師生關係始有機會參觀查閱重要歷史檔案,並在課堂詢問禁忌話題。朱堅章、任卓宣(葉青)兩位先生在「政治學」、「烏托邦」、「國際關係」及「中國共產黨黨史」給予作者另一面向知識與思維,奠定作者由國際關係、國共鬥爭、民族問題、意識型態、個人心理、歷史發展等多元角度研究近代中國的興趣;亦反思脫離傳統黨史、軍史、國史「見樹,不見林」微觀論述;轉而從世界史觀察中國歷史變遷與轉折,達到「見林,又見樹」宏觀史境。2004年至2008年作者受蔣宋兩家友人委託,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歷經四年半時間大量閱讀、整理及開放蔣中正及蔣經國兩位總統日記及相關檔案。蔣宋檔案提供重要歷史新線索與發現新問題,有助於作者重新審視近代中國的歷史大事。
本書試以「大歷史」與「人民史觀」做為主軸,期為讀者提供一本淺顯易懂,又能宏觀鳥瞰近代中國的歷史地圖。對於兩岸學者傳統「黨史寫作」,作者力求變革,並以客觀立場陳述歷史事實。例如大多數學者受到刻板的思維的導引,1927年8月1日「南昌事件」,國民黨歷史學者指為「南昌暴動」,中共學者讚為「南昌起義」。又如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事件」,國民黨歷史學者稱為「東南清黨」,中共學者卻稱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其他由意識形態導致的類似例子,亦不勝枚舉。
本書定名為「新戰國時代:近代中國33面旗幟與政權」,旨在討論1895年至2022年在法定中國固有領土上,曾經建立的重要朝廷、國家、政府、特區等不同型式的政權;展示近代中國歷史真實全貌。作者粗估合併統計,自清末民初到今日為止,中國合法領土內曾經出現33個國家或政府,這個數量十分驚人,相信多數國人也不敢置信。這33個國家或政府除少數被歷史記載外,多數在近代史上被一筆帶過,甚至從未被提及。古今中外從未有百餘年內,一個國家前後出現33面旗幟與政權,並分別以獨立國家,傀儡國家,獨立政府,傀儡政府,帝國朝廷,地區政府,特區政府或其他政治實體面貌呈現,實在嘆為觀止。中國境內33個政權前後建政,交替存在;彼此相爭,內戰不斷;加上33個政權並與中國周邊國家有多次大型戰爭,包括中日戰爭、中俄戰爭、中越戰爭、朝鮮戰爭、兩岸戰爭、中美衝突、中英衝突、中印衝突等等,近代中國無疑是一個「戰國時代」,故本書取名「新戰國時代」。這33個政權歷史多數被人遺忘,或故意被當權者忽略,故有必要記載它們的興亡成敗之原因、過程與影響。本書寫作範圍自1895年至2022年,前後長達127年;地域跨越1141萬平方公里土地;總計敘述33個重要政權,並分章介紹。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國的大歷史是波瀾壯闊的,內容既有趣又悲涼。「新戰國時代:近代中國33面旗幟與政權」簡介在一段時間,具有一片疆域(土地),一群人民(人民),並產生政治體制(政府)、執政長官、建立首都、製定國旗(區旗)、選取國名(政府名)、或有部分國際邦交(主權/國際承認)。近代中國33個政權的建立年代、國名(政府)、國旗(旗幟),依時間次序歸納如新戰國時代:近代中國33面旗幟與政權名稱表。
本書討論33個政權、百年歷史、千餘事件;由於時間跨度太大,國家政府眾多,實無法細節陳述;故僅做概念提示,簡要介紹,並省略註解。文章中關於時間、地點、事件各家爭議亦多;疏漏待補之處,必然存在。作者以古稀之年寫一點歷史心得,期盼彌補近代歷史殘缺於萬一。本書為拋磚引玉之作,提供一張「歷史大地圖」,深望地圖上更多精彩人物、歷史事件、遺忘故事、國家發展、民生建設與民族問題等有趣之主題能被同好者發掘,亦深盼未來年輕學子能填補本書不足處之歷史空白,豐富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