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讀透真經,用真經說話!
弘一大師 李叔同
專為佛子摘編的佛門經典精華語錄
字字珠璣
真理越辯越明
玄奘取經的故事是盡人皆知的,前輩們為了辨明佛經中的一字一句付出過無數的辛苦。無論是古代印度還是古代中國,辯經之風都很興盛,原因很簡單:理越辯越明。中土的譯經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簡直達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其原因也很簡單:一字之差,真理就有可能走向謬誤。
浩繁的佛經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寶藏,但是,前人的這些辛苦在今人眼?越來越不受重視了。有的人一味強調所謂實修,卻很少去細讀經典,就像行旅之人一味走路卻不看地圖;有的人一味拿禪宗末流的虛言以為真理,一句“不可言說”便否定了多少前輩大師在佛經上的孜孜努力——不錯,地圖上的目標並不等於真正的目標,但有幾個人會以這個理由而否定地圖的價值呢?
末法時代,歧說遍地,信眾之中也多是只認金裝不認佛,怎樣辨別歧說,只有從真經入手。讀經本來就是重要的修行,把真經讀透,自然有了眼力,有了悟性。真經俱在,自當用真經說話,而不是道聽塗?、人云亦云。
本書為弘一大師集結佛經之精華,講解也以佛經為本,對弘一大師的每句摘錄,盡力求之于佛典原文,以上下文語境貫通作解,凡有旁證,也多自佛典而出。
傳奇人物李叔同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 「樸拙圓滿,渾若天成」,許多當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傳唱不衰,成為經典名曲。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這位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而後歷經人生轉折,苦心向佛,精研律學,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成為一代高僧──弘一大師。
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晚晴集》是弘一大師李叔同從浩繁的佛經之中摘編的一部精華語錄,直到法師圓寂之後才作為遺著出版。從風流才子的李叔同到青燈古佛的弘一大師,曲折跌宕的人生歷練最後結成了這一部借他人之酒的字字珠璣。
作者簡介
李叔同.弘一大師(1880-1942)
字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06年赴笈東瀛,就讀於東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科,兼修鋼琴及作曲,創立春柳劇社。他精於文學、詩詞、音樂、書畫、篆刻、戲劇等藝術創作;演出《茶花女》開創中國話劇之先河,他填的詞如《送別》、《憶兒時》傳頌至今。
1919年李叔同放下世俗牽絆,散盡身外,獻身佛法,做苦行僧,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終生不綴,世人推崇為中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祖,是注重刻苦修行的律宗大師。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
臨終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是一段生命的自覺與自省。圓寂前的為後遺墨「悲欣交集」,猶如李叔同一生浪漫莊嚴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