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案
說走就走 自駕漫行中國國境之西
勇闖青藏高原「中國最高」的湖泊、新疆古老冰谷中的高山草原、四川「最後的香格里拉」及雲貴高原的熱帶風光
到達你沒去過的遠方 一生必定要上路一次的私旅行程大公開
內容簡介
自駕漫行中國國境之西 一個地理老師的私旅行程
特殊的地理視角‧以地理學術為背景,用地理的視角玩遍中國大西部
私房自駕旅行路線‧少為人知的私房景點,勇闖高山、冰川、大草原
圖文並茂的旅行紀錄‧細膩紀錄旅行中的所感所聞、對生命、世界的自我省悟書寫
本書特色
1. 結合地理知識的旅行紀錄,以地理的視角玩不一樣的中國大西部
2. 地理老師的私房旅行路線大公開,帶大家去高原、冰川、高山湖、高山草原,去你沒過的遠方
作者簡介:
章小明,安徽銅陵人,1957年生,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首屆地理優質課大賽一等獎,2003年被評為地理特級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改革教材培訓團專家成員。2005年獲中國國家地理學會授予「第三屆全國地理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現就職於安徽銅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主要從事中學地理教學研究工作。
章節試閱
與天神耳語的天湖──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高高在上,意為「天湖」,湖面海拔約四千七百一十六米,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湖水來自念青唐吉拉山融化的冰雪。在當雄有一條公路通向那裏,約六十公里,但要翻過一座海拔五千一百九十米的那根拉山口,才能到湖邊。我們計畫上午去納木錯,下午去拉薩,既順道又不浪費時間。
車行五六公里,我們就到了納木錯景區大門,不湊巧,裏面出了交通事故,正在清理,需要等待。誰知,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才放行。汽車一進大門就開始爬山,半小時後我忽然發現,油箱指示燈顯示油箱沒油了。真晦氣,在大門口等了那麼長時間都不知道加油,現在沒辦法只能調頭回當雄縣加油,因為景區是不可能有加油站的,盲目上去,是回不來的。在當雄加好油,吃完中飯,已近下午兩點鐘了,我們又重新向納木錯湖進發。那根拉山坡度太大,汽車似乎也有了高原反應,在昨天一整天的高原行進中,發動機故障燈已顯示出來。今天,也許實在太累了,仍擺脫不了高原反應的夢魘,發動機發出怪叫的聲音,即使油門怒吼,也只能緩慢地爬動。快近山口時,忽然車子上不去了,油門已踩到底,它仍紋絲不動。情急之中,我只能一鬆一踩,採用點油門的方式,車子終於稍微有點挪動。按我們的術語就是: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有力量。就這樣,一鬆一踩,汽車喘著粗氣拼命叫著,終於爬到了那根拉山口。
站在那根拉山口上,俯視腳下的納木錯湖,猶如一個形狀規則的藍寶石靜靜地嵌在山丘雪嶺之中,湛藍一片。我們急不可待地向湖邊衝去,誰知上山坡險,下山同樣如此,我不停地踩剎車,控制車速。險情也就是在此時醞釀,由於長時間地剎車,導致剎車片過熱,剎車系統突然失靈,怎麼踩剎車板也踩不下去,車速無法降下來。心慌著急,眼看與前面的車越來越近,幸虧,是一段稍平的路,我用盡力拼命踩剎、靠邊、拉手剎,終於使之停了下來,避免了一場追尾事故。下車檢查,也看不出什麼問題,只好採用褚軍老師的辦法,試著用礦泉水把四個輪子剎車片澆了個透,使其降溫。你還別說,這一招還怪靈的,重新上路,剎車基本正常了。
我們沿著湖邊公路,直接開到了深入湖中的扎西多半島。停車場離湖邊有兩百多米的路程,我們緩緩地向湖邊走去。近了,我終於觸摸到納木錯湖水了,嚐了一口,不怎麼鹹,比青海湖淡多了。平靜清澈如藍寶石一樣的湖水,似無邊的錦緞直鋪對岸雪山腳下,岸邊連綿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上空,綻放出連綿的朵朵白雲,它們不規則地或沿湖岸,或向湖的上空飄蕩。藍天白雲,雪嶺冰川,倒映其中,相互輝映,使之平添了幾分豪氣,彰顯其摩天接雲的天湖本色,朦朧著天湖與﹁神山﹂念青唐吉拉山的天神情意綿綿,竊竊私語的意境。如此高雅、聖潔、靈氣、離天神最近的湖能不成為藏族人心目中的「聖湖」嗎?
我想,納木錯的美,不僅僅體現在她與天最近的自然美,還有她的人文美。湖邊山丘高掛的經幡,隨風舞動;虔誠的拜佛者,不為遊覽只為轉湖朝聖,他們臨湖而跪,雙手合十,感激「聖湖」,寄託「聖湖」,人與湖融為一體。從科學角度來說,納木錯是兩百萬年前由喜馬拉雅山運動斷裂凹陷而形成的巨盆,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湖面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線,至今仍清晰可見。正是這些緣故,納木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湖之一。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湖」,蹲下站起來,頭都眩暈,不是我們凡人久留之地,一個小時後,我們惜別納木錯,重上那根拉山口,開始奔向拉薩。
與天神耳語的天湖──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高高在上,意為「天湖」,湖面海拔約四千七百一十六米,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湖水來自念青唐吉拉山融化的冰雪。在當雄有一條公路通向那裏,約六十公里,但要翻過一座海拔五千一百九十米的那根拉山口,才能到湖邊。我們計畫上午去納木錯,下午去拉薩,既順道又不浪費時間。
車行五六公里,我們就到了納木錯景區大門,不湊巧,裏面出了交通事故,正在清理,需要等待。誰知,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才放行。汽車一進大門就開始爬山,半小時後我忽然發現,油箱指示燈顯示油箱沒油了。真晦氣,在大門口等了那...
作者序
《漫行》即將出版之際,作者章小明老師囑我為之作序,我有幸成為本書最早的讀者之一。在應付繁雜俗事之餘,斷斷續續讀完全書,在意念中尋著章老師的所行、所聞、所思、所悟,回想起自己一直未能踐行的「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少年壯志,時而欽佩,時而嚮往,時而羡慕。
作者以優美的文字,記敘自己的親歷親聞,娓娓道來,領著讀者深入中國西部的西藏、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貴州,走進東南亞的泰國、柬埔寨,漫步家鄉銅陵,欣賞那些讓人魂牽夢縈的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
西部僅僅是荒涼的嗎?作者以高昂的筆調,揭開了上蒼給西部的另一副面孔。那裏有比黃山還美的雪山,有中國最高、最美的湖泊,有世界最深的大峽谷,有跌宕起伏遼闊的高山草原,有晶瑩剔透各種各樣的山嶽冰川……雪山連綿,雄鷹傲翔,牧歌悠揚,即便是沙漠,也會是駝鈴聲聲。
千百年來,受傳統影響,這美麗的畫卷,由於東部的經濟強大和文化的影響力,佔據著中國的統治地位,從而牢牢地控制著話語權,致使西部這美麗的畫卷,藏於深山之中,難以展開,不為人所知。
感謝作者,以自己的辛勞和勇氣,掀起了西部的「蓋頭」來, 在作者的筆下,美麗的畫卷被緩緩地打開,把東部看不到的獨特之美,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
除此之外,那高峰深峽,天湖壯瀑、奇峰異洞、熱帶風光、異域風情、家鄉氣息……隨著讀者的翻閱,這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撲面而來。
《漫行》奉獻給讀者的,最寶貴的並不是對景觀的描述,而是作者滲透字裏行間的深思和感悟。作者以地理的視角,審視景觀的特點,分析景觀的成因,解讀景觀蘊藏的原理;並全身心融入其中,時常縱情忘形,進入天人合一之境。當夢寐以求的奇景突然呈現眼前,他激動、歡呼、手舞足蹈;當見到大好景觀因人為破壞而面貌不整時,他憂慮、歎惋、傷心落淚。這是一顆對大自然充滿摯愛的心!
無限風光在險峰──《漫行》對此作了很好的詮釋。雪域高原自駕遊,家鄉西南徒步考……路途之險惡、艱辛、勞累,令讀者心悸而不敢步其後塵,可想作者具有何等的熱情、勇氣和毅力啊!品讀《漫行》,讀者還可學到確定目的、選擇路線和交通工具、安排行程等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
地理就在身邊。這需要我們用「地理的視角」多走、多看,以親近自然,擴展「身邊」的範圍;更需要我們用「地理的頭腦」多思、多悟,以認識自然,感悟人地關係的真諦。我想,這是《漫行》給予讀者,更是給予地理老師的啟迪。
高俊昌
2012年12月14日於人民教育出版社
《漫行》即將出版之際,作者章小明老師囑我為之作序,我有幸成為本書最早的讀者之一。在應付繁雜俗事之餘,斷斷續續讀完全書,在意念中尋著章老師的所行、所聞、所思、所悟,回想起自己一直未能踐行的「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少年壯志,時而欽佩,時而嚮往,時而羡慕。
作者以優美的文字,記敘自己的親歷親聞,娓娓道來,領著讀者深入中國西部的西藏、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貴州,走進東南亞的泰國、柬埔寨,漫步家鄉銅陵,欣賞那些讓人魂牽夢縈的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
西部僅僅是荒涼的嗎?作者以高昂的筆調,揭開了上蒼給西部的另一副...
目錄
序
引 言
輪行雪域高原
進軍格爾木
通向天堂的哈達──「天路」
與天神耳語的天湖──納木錯湖
冰與火的相融
活著的聖城和殿堂
浪漫瑪姬阿米
天空的美麗
尼洋河,我心中的河
見到南迦巴瓦峰,我哭了
穿行在天然氧吧中
通麥天險名不虛傳
血染米堆冰川
白色的世界
離別高原
後 記
圖說新疆的草原
秋醉川西
318你是一道靚麗的國道風景線
大渡河 一條被綁架的河
石頭──遠古的呼喚
我終於摸到了冰川
領略高原景色 沐浴熱帶風光──雲貴地區考察漫記
獨特的高原景觀風貌
迷人的熱帶風光
有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泰國、柬埔寨兩國遊
普吉的五天
吳哥三日
重上銅官山
銅陵西南徒步考
雪花的品質
快樂者的步行
畢業三十年同學聚會前夕有感
閱盡山河教後生──讀《漫行》有感
序
引 言
輪行雪域高原
進軍格爾木
通向天堂的哈達──「天路」
與天神耳語的天湖──納木錯湖
冰與火的相融
活著的聖城和殿堂
浪漫瑪姬阿米
天空的美麗
尼洋河,我心中的河
見到南迦巴瓦峰,我哭了
穿行在天然氧吧中
通麥天險名不虛傳
血染米堆冰川
白色的世界
離別高原
後 記
圖說新疆的草原
秋醉川西
318你是一道靚麗的國道風景線
大渡河 一條被綁架的河
石頭──遠古的呼喚
我終於摸到了冰川
領略高原景色 沐浴熱帶風光──雲貴地區考察漫記
獨特的高原景觀風貌
迷人的熱帶風光
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