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工作者、所有關心青少年者必讀的教養指南!
為何少年仔成群結伴時,特別容易做蠢事?
這是因為身體已長大、大腦卻還在施工,特別容易莽撞。
塑造大腦的好時機,除了0~3歲,最後一次機會就是10~25歲。
父母與教育者應以全新眼光看待青春期,大幅改變養育、教導的方式,
協助青少年培養高度自制力,走上成功人生。
青少年專家羅倫思.史坦伯根據最新腦科學、臨床輔導實例、以及法庭作證的案例,顛覆長期以來關於青少年教養的盲點。
青春拉長,機會變多,解開青春期的迷思,幫助您成功教養孩子。
*發展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順利「轉大人」。以最新腦科學、臨床輔導實例以及上法庭作證的案例,顛覆向來的盲點。浸淫在正面經驗環境中愈久,大腦就愈能發展自我管理能力。即使最衝動、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如果獲得適切的輔導,也可以順利轉大人。
*權威型教養方式的力量。權威型父母溫暖、堅定且鼓勵,生長於這種家庭的青少年,比來自專制型和放任型家庭的孩子,更自立。
*延宕滿足是未來的決勝點。毅力比聰明才智更重要。培養青少年自制力、並遵守延宕滿足4原則:不中途輟學、結婚前不生小孩、不犯法、避免遊手好閒,成年後幾乎可以過得不錯,也不可能會變窮,擺脫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惡性循環。
*盡量避免孩子太早進入青春期。少吃糖和脂肪,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每天至少做一個小時的有氧運動。減少孩童暴露在人工光線與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避免使用標示3號和7號或含有BPA的塑膠製品。
*調整政策和法令,重新思考公共衛生政策。與其嘗試改變青少年的本性,不如改變生活環境,例如分階段發給駕照、把合法購買香菸與酒的年齡提高到21歲、更嚴厲的取締賣酒給未成年人的商家、以及替青少年買酒的成年人。
熱情推薦
「在我所讀過的有關青少年的書當中,這是最好的一本。」——馬丁.賽里格曼(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和作家,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
「這是一本多年難得一見的好書,史坦伯具體提出了多項培育、教養、輔導、照顧、教育孩子的守則,非常適合家長、教師、社會工作者、輔導人員學習,甚至少年刑事司法系統的法官與調查保護官們,作為教養、輔導、關照、處遇青少年時的參考。」——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羅倫思.史坦伯博士(Laurence Steinberg, Ph.D.)是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曾獲傑出教授獎,也是有關青少年的主要教科書的作者,曾經撰寫三百五十多篇學術論文以及十餘本書籍,並擔任多家刊物的撰稿人,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心理雜誌》等。他也經常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中擔任受訪來賓。
章節試閱
青少年期是發展自我管理能力並加以應用的關鍵時期。自制力雖然如同所有的心理特質一樣,有很大部份取決於基因,但它受基因影響的程度大約只有智力的一半。即使是最衝動、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如果獲得幫助,也可以增進自我管理能力。
第六章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棉花糖試驗」是心理學上數一數二的出名研究。一個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坐在桌旁,正前方盤子裡裝著他愛吃的小點心,例如一顆棉花糖、一塊蝴蝶脆餅或一片餅乾。然後,研究人員告訴那孩子他要離開房間了,「你可以隨時把點心吃掉。但是如果你等到我回來才吃,就可以再多得一份。」說完便轉身走出去,進入另外一個裝著單面鏡的房間,觀察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
這個試驗所要測量的是心理學家所謂的「延宕滿足」的能力,是自制力中一個很重要的面向。
受試的小孩當中,有幾個立刻就把棉花糖給吃了。能夠撐到研究人員回來,這段時間可能長達15分鐘,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大多數小孩都是起先盡量忍住,但最後還是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就把棉花糖吃掉。如果你在 YouTube 上搜尋「棉花糖試驗」,就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笑的影片。裡面的小孩想盡辦法抗拒棉花糖的誘惑:有些人把眼睛閉上,有些人把雙手放在屁股底下,有些人則用別的東西蓋住那顆棉花糖,好讓自己看不見它。研究人員利用這個棉花糖試驗把孩童分成兩個類型:一種是「延宕者」(那些可以等上整整15分鐘的人),另一種則是「非延宕者」(那些不能等待的人)。
最初的那個棉花糖試驗是在大約50年前做的。後來又有一些研究追蹤這些孩童長大以後的情況,結果發現:無論在什麼年紀,「延宕者」和「非延宕者」之間都有顯著的差異。「延宕者」在有關自我控制的測試上,表現總是比較好。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4歲就能夠延宕滿足的人,長大以後也有著比較成功的人生。他們在高中時國學術能力測驗(SAT)分數較高,適應能力也較佳。成年後所受的教育程度較高,較擅於應付壓力,也比較自尊自重。
那些在幼稚園時候就無法延宕滿足的人,長大以後比較可能體重過重,並出現各式各樣的偏差行為,包括藥物濫用。因此,棉花糖試驗似乎測出了人從小到大某種一貫的特質。
幾年前,研究人員找到了當初曾經參與棉花糖試驗的一些人。那時他們都已經四十幾歲了。研究人員讓他們做新的自我控制試驗,並同時用儀器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那些在4歲時就懂得延宕滿足的人即使到了中年,大腦內負責自我管理的部位還是比較能夠有效運作,而面對獎賞時會亮起來的部位則比較不受干擾。換言之,小時候就能夠控制自己的人即使到了成年以後,「油門」仍然比較不容易被啟動,同時「煞車」的性能也比較好。
棉花糖試驗看起來似乎太刻意,但它測出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時常必須用到的一種能力。我們時常會面對一些選擇:要立刻得到較少的報酬還是等待較大的報酬?要今天就把錢花掉,還是把它存下來等到退休之後再用?要在考試前一天晚上和朋友出去,還是留在家裡唸書?看到甜點時,要放棄自己的減肥計畫,還是拒絕誘惑,以便兩三個星期後在海灘上可以秀出姣好身材?儘管大家難免都有受不了誘惑的時候,但每個人有一種會反覆表現出來的傾向。換句話說,我們當中有些人按捺得住,有些人不能。
現在或以後
我們觀察到兩個很有趣的現象。首先,人們的「無差別點」在兒童期到成年期之間會呈現上升的現象。平均來說,兒童受立即性獎賞吸引的程度高於青少年,而青少年又高於成人。
在青少年期前半,偏好立即性獎賞的程度會大幅下降。在12歲之前,青少年就像兒童一樣偏好立即性的獎賞,但到了16歲時,他們的表現就像成人一樣。顯然在青少年期的前半發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使他們比較不會受到立即性獎賞的吸引,且比較願意克制自己的慾望以便換取之後較大的獎賞。這符合我們所知的大腦獎賞中心的發展情況。在青少年期前半,這個獎賞中心很容易被刺激,但是到了接近成年期時,它被活化的強度就降低了。
我們從「延宕折扣」的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第二個重要現象:在類似「現在或以後」的試驗中較偏好立即性獎賞的那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會比另外一群人多很多。他們沈迷於賭博、罹患肥胖症、濫用物質、酗酒以及犯罪的比例都比較高,學業成績和個人衛生狀況都比較差。我們不清楚這是因為他們對於獎賞特別敏感(喝酒帶給他們更多的快感),還是他們特別衝動(看到酒瓶就受不了),或者他們只是比較在乎現在,不太去想未來的事(反正宿醉是明天的事)。然而,這種無法或不願「延宕滿足」的特性是很大的缺點,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終極的棉花糖試驗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的10歲女兒抱怨做功課「不好玩」的時候,她轉身看著她問道:「你怎麼會以為那應該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無論他們喜不喜歡,這是所有孩童都需要學習的一件事:想要擁有成功的人生,你必須強迫自己在當下做自己並不想做的事,以便在日後得到較大的報償。美國的家長總是太過擔心他們的小孩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但事實上,在學業測驗分數最高的那些國家,通常學生們都表示他們沒那麼愛上學,學校對他們的要求比較嚴格。
如果孩童們想要得到優良的成績,通常必須要有延宕滿足的能力。大多數小孩都表示,每天坐在教室裡並不好玩。一個青少年到了18歲時,這樣的事情已經做了13年,每年300次,一共將近4000次,對他們而言已經是沒完沒了了,但大學生還要再多個4、5年,如果上的是商學院、法學院、研究所或醫學院,時間還會再延長到6年,更別提畢業之後再實習或擔任助教什麼的。在人們必須受如此多正式教育的這個年代,能夠擁有美好事物的人,多半是那些能夠等待的人。
最長的等待期
最初的棉花糖試驗是在1960年代末期進行的。當時的受試者才4歲。到了1980年代初期,他們已經成年了。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還不到25歲就結婚了,而且高中畢業生即使沒有大學文憑,還是能夠找到足以餬口的工作。在當時,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差距不小,但那樣的差距已經維持一段時間了,而且許多不喜歡上學的人都願意忍受。但是,自從1980年代起,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差距開始進一步擴大,在接下來的20年內更是擴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在1980年代初期,大學畢業的成人薪資比大學肄業生多了大約60%。到了2000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已經幾乎是高中畢業生的兩倍了。
從薪資的角度來看,如果上了大學卻沒有拿到學位,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浪費時間。在2011年時,只唸了兩三年大學的人,薪資只比完全沒唸過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多10%而已。2012年時,大學肄業生的失業率幾乎和那些從沒唸過大學的人差不多。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收入比高中畢業的人多,你不只需要上大學,還得拿到學士學位才行。「延宕滿足」的時間變得很長。
在青少年期已經變長的情況下,人生的棉花糖試驗已經變得困難許多。在青春期提早來臨的情況下,獎賞系統被啟動的時間愈來愈早,但要進入成年期並且獲得一份像樣的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卻愈來愈長。在最初的棉花糖試驗中,答應要給2顆棉花糖的研究人員離開房間的時間才15分鐘。如今,他離開的時間似乎長達15年。
安婕莉卡的故事
學業上的表現並不是光靠會讀書而已。2012年紐約時報頭版的一篇故事就充分說明這點,3個住在德州加爾維斯敦(Galveston)市的3個家境清寒的青少年,企圖藉著上大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並且獲准參加了一項在週末和暑期舉行的大學預備課程,但是他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
其中一個女孩名叫安婕莉卡。她已經獲准進入艾默理大學(Emory University)就讀。但是,在高中畢業4年後,原本應該參加大學畢業典禮的她卻回到了家鄉,在一家傢具店裡當店員,身上還背負了6萬美元的債務。故事中的另外兩個女孩情況也一樣淒慘。
社會階級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這3個女孩在唸書期間面臨了許多障礙,包括家庭功能不良、子女對父母的義務、經濟的壓力和對高等教育環境的不熟悉等等,以致我們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那位記者寫道:「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看成是一所菁英學校把一個清寒學生當掉的故事,或是一個學生不願意接受幫助的故事。」
但我卻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解讀。這些女孩的故事當中有一個共通的因素就是:她們出奇的缺乏判斷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們只注重眼前的需求,無法延宕滿足。安婕莉卡原本可以領取艾默理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儘管校方一再提醒,她卻沒有及時填好必要的表格。她有一個高中時代認識的男友,明知會拖累她,但還是跟他交往。那個傢伙遊手好閒,沒有工作,必須仰賴安婕莉卡過活,使她欠了一筆卡債,並因此不得不去打工(如果當初她填好那些獎助金的申請表格,就沒必要這麼做了)。在窮困沮喪的情況下,她開始尋歡作樂、增加工作時數並且蹺課。自然而然,她的學業成績就每況愈下了。
我們有許多理由去同情安婕莉卡,因為她的情況有很大一部份是她所無法控制的。但是,當她原本可以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她卻輕易受立即性獎賞的誘惑(例如她的男友)而分心了,沒有注意到她的決定(或猶豫拖延)所造成的長期後果。安婕莉卡的故事顯示,我們如果光是增加這些人就學的機會,卻不設法讓他們有必要的決心與毅力來善用這些機會,他們還是不太可能成功。
露西所欠缺的特質
無法延宕滿足絕非只有弱勢學生才有的特質。我有一個學生讓我十分挫折。露西(不是她的真名)的成績和標準化測驗的分數都很高,但在博士課程就讀的3年當中卻沒有什麼表現,令人失望。當時我們經常碰面,討論某個令她感到興趣的想法,然後我會請她寫一篇短短的頂多兩三頁的報告詳細闡述這個想法,並解釋它有趣的地方,以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的想法。
露西的行為模式總是一樣。她每次總是很受啟發,但之後就會消失好幾個星期,完全不跟我連絡。當我設法找到她,並問她那篇報告寫得怎麼樣了時,她總是聳聳肩膀,怯怯的微笑。於是我會建議她再找時間和我討論。但是當我們再次討論後,同樣的情況又會再度發生,持續好幾年,所以我打算請她考慮從事另外一種職業,或至少換一個指導教授。
在我們這一行,你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自主學習並且積極主動,因為當你成為大學的教員時,沒有人會一天到晚盯著你要你去做研究。我在腦海中想著這些年來我所指導過的博士生(大約有30名),並思索究竟什麼因素使得有些人很有成就,有些人則否。當我把從前的學生後來在事業上的成就,和我印象中他們申請時所提出的各種證明文件做個比對時赫然發現,我們招收研究生時所在意的事情,無助於預測他們日後會不會有所成就。
我的朋友是一家國際知名的投資公司的創辦人,為一些機構投資人處理數十億美元的金錢,負責管理多家私人基金會、非營利組織、大型大學、大型公司的退休基金帳戶和公務員協會的退休基金的捐款。他對市場的看法經常被《華爾街日報》、《霸榮財經週刊》(Barron's)、《金融時報》和其他財經界頂尖的刊物所引用。不用說,當他的公司要雇用新的分析師時,會有許多全球一流的商學院的頂尖畢業生前往應徵。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從中遴選人才的。
我朋友的公司在進行投資時是以嚴謹的、量化的、並依照數據的方式出名。別的投資公司是依賴實際的數據、大致的印象和主觀的直覺來做判斷,但他手下的分析師們卻是根據大量的數據做成精細的統計模型。公司的投資決策品質完全視這些模型是否精確而定。
既然我的朋友如此重視數據,而他所從事的又是預測市場趨勢的生意,因此我想他一定很擅於利用數據來分辨哪些求職者會成為最好的分析師。沒想到他卻坦白的告訴我他很不會挑人。我們交換了彼此最好(以及最差)的一些挑選經驗。他承認那些後來成為他公司的最佳分析師的人,並不見得是最聰明的人,也不一定從著名的財經系所畢業,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質,而且這個特質要等到他們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才看得出來。這個特質就是:他們比別人更努力。他們也像其他分析師那樣,會根據成千上百筆資料來建立統計模型,但是當他們搜尋數據的時候,他們會挖掘得更加深入。他們會看更多的報告,和更多的專家面談,並且蒐集更多有關某家公司的表現指標的資料。也就是說即使小事情他們都很努力。
這也是我那些有成就的學生全都具備,但露西卻缺乏的一項特質。那無關乎一個人聰不聰明,而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夠專注從事一項工作,並且將它完成。毅力比才華更加重要。
成功的決心
幾十年前,如果你問專家那些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和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是差在哪裡,他們會告訴你這和他們聰不聰明很有關係。但是當社會科學家檢視相關的證據時,卻發現事實並不盡然如此。智商測驗的成績確實和人們在其他各種標準化測驗(例如SAT)的表現有高度相關性,但主要是因為這些測驗有許多項目都雷同,而且有些人就是比較會考試。事實上,學業成績中只有大約25%和智力有關,其餘75%是其他因素。
另外一些智能測驗的分數也不太能預測學生日後的表現。這些測驗的分數就像智商測驗一樣,被用來做為預測學生日後成績的參考,但相關性都很小。如果你必須判定哪些大一學生以後的成績會很好,而你完全依賴標準化測試的分數,你往往會看走眼。
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標準化測試的分數,例如GRE(申請研究所的學生要考)、LSAT(法學院)和GMAT(商學院)都和成績有關,但它們的相關性一樣很小。而且,一旦你開始試圖預測學生在大二以後的表現,這些測驗就不是很準了。
可能是因為在研究所階段,愈到後面,你的表現就愈不是靠考試來決定。同時,就像智力測驗和小學成績之間的關係,用來決定學生是否可以進入研究所和專業課程的這些標準化測驗,其實不太能測出哪些人在現實世界能夠成功。這些測驗並不是沒有價值,只是沒那麼管用。
我們之所以很難根據一個人在智力、才華或能力的測驗上,看出他日後在學業、工作或生活上的表現,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測驗並未評量一個人的特質,例如決心、堅持度或「不放棄」的精神。我所謂的「決心」,不只是努力工作的意願或能力,也包括夠敬業,能夠一直專注於他所做的事情上,並且即使遇到困難仍然堅持下去。決心包括認真、耐力和持續的獻身,它需要延宕滿足。
非認知能力
決心是教育專家所謂的「非認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一部份。目前在有關學業成績的研究上已經發生了一場革命,如今研究的重點是放在「非認知能力」,而非學業能力對學生成就的影響。現在有許多專家都相信,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孩子之間真正的差異,在於這些非認知能力的高低。
我贊同這些教育學者改變研究方向,但我認為「非認知能力」這個名稱並不恰當。事實上,兩種能力之間的差別並不在於一個需要思考,一個不需要思考,而是在於一個與智力有關(intellectual),一個與動機有關(motivational)。
區分技能和能力的差異是很重要的,因為智力和成功動機是經由完全不同的過程培養出來的。
我用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就可以教你圖解一個句子當中每個字的詞性,或算出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我可以用講授的方式幫你理解美國南北戰爭的成因,或早期美國文學當中所呈現的婦女形象。你也可以透過閱讀化學或地理參考書的方式,學會週期表的符號或南美洲的河流名稱。但我用再多的粉筆、講再多的課或你讀再多的書,也不能幫助你下定決心坐在書桌前面準備文法或幾何學的考試,而不去玩電動遊戲,也無法讓你在春假期間為了撰寫學期報告而做一些額外的研究,而不和室友一起去牙買加渡假。
將近20年前,我和同事合力撰寫了一本名為《不只是教室》(Beyond the Classroom)的書,書中描述了我們針對高中生的學業表現所做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的成果。在我們的研究結果中,最受各界矚目的是不同的族群在學業表現上的差異。當時我們研究了9所性質差異很大的學校以及2萬名學生,結果發現亞裔的青少年成績總是比其他族群好。當我們進一步探究這個「謎團」時,發現亞裔學生比較相信人只要持續努力便會有回報。因此,他們花在讀書上的時間是別人的2倍。他們比較不會蹺課、上課比較專心,也比較願意做家庭作業。他們之所以成績較好,理由和我的朋友手下的頂尖分析師之所以比較成功是一樣的:他們比較努力。
我們無法透過傳統的學業指導方式,來使孩子們擁有成功的決心。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如何培養這樣的決心,才能幫助我們的孩童和青少年在學校、職場和生活中都有良好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忽略了動機
「有志者事竟成」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觀念。一個人要想成功非得有動機不可,或許動機無法培養,但韌性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心理學家確實知道該如何養成這種特質。
但大多數父母並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的教育體制也沒有這個概念,因此學校的課程並未教導孩子發展堅持不懈的能力。既然美國大學生的輟學率領先全球,我們顯然應該將這方面的訓練納入課程之中。
動機有多重要?
努力的人會比不努力的人更成功,並不讓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決心比智力或才華更能決定一個人能否在現實世界成功。那些毅力測試分數很高但智力測驗平平的青少年,會比那些智力測驗得分很高但毅力測試平平的人有更高的成就。
在職場上,一個人能否成功(例如賺多少錢)也和他的努力(而非能力)有更高的相關性。一個獲得許多佣金的銷售員和一個賺不到佣金的銷售員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較有毅力。如果你不願意一直在街上奔走,即使被拒絕也不退卻,就算你再聰明也沒有用。
在我這一行,八成以上的學術論文和研究計畫申請書會被拒絕。能夠出版論文並且獲得研究經費的研究人員,都是那些願意一再修改自己的論文和計畫,而非有很高明構想的人。當然,如果你有很高明的點子,那也很好,但根據我的經驗,它的重要性不如堅持下去的毅力
自我管理是決心的核心
要下定決心需要具備許多條件:他要有追求成功的強烈動機、對自我的信心和願意完成任務的承擔,並且相信人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收穫。此外,他還要能夠把眼光放在未來,而非現在。更重要的是,他需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管制自己的情緒、思想和行為,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尤其是在事情變得棘手、令人不快或乏味的時候。
從一個人能否自我管理並具備相關的特質(例如決心),我們就可以相當程度的預測他會不會成功。這樣的人通常學業成績較好,職場的表現較佳,擁有更令人滿意的友誼與愛情,同時身心也更健康。那些在自我管理的測驗上得分較高的人通常教育程度較高、賺的錢較多、職位較高,婚姻也比較幸福。在這類測驗上分數較低的人比較容易違法亂紀,罹患各種身心疾病,包括心臟病、肥胖症、憂鬱症、恐慌症和物質濫用。
能夠控制自己的感覺的人,比較不容易突然發飆,比較不會和別人打架、爭吵,比較不容易陷入情感的泥淖,也比較容易和人相處,都是在學校、職場或家庭中所需要的良好特質。此外,擅於自我管理的人比較能夠抗拒誘惑,比較不會吃得過量、出現上癮的行為、從事犯罪活動或寅吃卯糧、入不敷出。因此,他們比較不容易生病、被捕或陷入財務困境。同時,也比較能夠抵擋會讓他們分心的事物,保持專注,也比較不會一直去想那些讓他們無能為力的事物,這使得他們具有較高的生產力,較能夠訂定並執行計畫,也比較不會陷入憂鬱的泥淖而無法自拔。
青少年期是人們發展「自我管理能力」並加以應用的關鍵時期。這是因為在中學時,他們必須自己做一些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作業(例如期末報告),因此他們更需要獨立自主、積極主動並且自力更生。在小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往往會幫助那些自制力較弱的孩子,讓他們不致分心。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一些之後,我們會期望他們變得比較獨立,於是也就不會再像從前那般從旁協助了。
在那些有關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當中,有幾項結果和此處我們所談論的議題特別相關。首先,我們發現自我管理能力就像智力與社經地位一樣,對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成功影響甚大。
我們從棉花糖試驗可以得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在整個青少年期,腦部負責這種能力的系統仍然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旦過了青少年期,許多基本的智能就不再這麼具有可塑性了。
自制力的養成
由於我們可以用棉花糖試驗來測量小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也由於他們當時的表現就預言了他們後來的成就,因此我們很容易就會做成一個結論,認為自我管理方面的問題必然深受基因影響,已經銘刻在我們的大腦迴路系統中。其實不然。自制力雖然如同所有的心理特質一樣,有很大一部份取決於基因,但它受基因影響的程度,大約只有智力的一半而已。
一般來說,小時候就比較衝動的人在長大後也會比較衝動,但兩者的相關性並不大。這表示我們比較難根據某個人在孩童時衝動的程度,來預測他在青少年期衝動的程度。這有一部份是因為在青少年期,自制力的變化比較受到環境的影響。
如果把一個駑鈍的青少年放在充滿刺激的環境裡,他不太可能變聰明。但是,如果把一個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衝動青少年,放在能夠增進他的自制力的環境裡,他可能會變得很不一樣。研究顯示,即使是最衝動、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如果獲得幫助,也可以增進自我管理能力。
從前人們相信如果你的基因有某種弱點(例如有憂鬱的傾向),而你又暴露在特定的環境中(例如有壓力的情境),你就一定會出現那方面的問題。但最近這10年間,新的基因科學的研究顯示,實際情況更複雜。我們所遺傳到的最重要的傾向之一就是大腦的可塑性,也就是我們會受到環境影響的程度。因此,原先我們以為是受到基因影響的遺傳性毛病,或許只是在那方面特別具有可塑性而已,而這樣的可塑性可以發揮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力。
會讓我們變憂鬱的基因在我們生長於非常良好的環境中時,也會讓我們變成一個心理比較健康的人。換句話說,雖然自制力與基因有關,但這些基因究竟會助長抑或削弱這種能力則是取決於環境,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
青少年期是發展自我管理能力並加以應用的關鍵時期。自制力雖然如同所有的心理特質一樣,有很大部份取決於基因,但它受基因影響的程度大約只有智力的一半。即使是最衝動、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如果獲得幫助,也可以增進自我管理能力。
第六章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棉花糖試驗」是心理學上數一數二的出名研究。一個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坐在桌旁,正前方盤子裡裝著他愛吃的小點心,例如一顆棉花糖、一塊蝴蝶脆餅或一片餅乾。然後,研究人員告訴那孩子他要離開房間了,「你可以隨時把點心吃掉。但是如果你等到我回來才吃,就可以再多得一份。」...
推薦序
【推薦序】重新省思青少年教養策略,協助順利轉大人
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身心劇變期,不僅青少年本身常感困惑,父母親或師長也常常會陷入不解的焦慮,為何原來乖巧可愛的孩子會突然變得任性、叛逆、粗暴、傷人?說謊、逃家、不做功課、花錢無節制、偷竊、嗑藥、過早性行為、打架鬧事、頂撞父母或師長,是讓親人及師長最感頭疼及無奈的偏差犯行。
《不是青春惹的禍》是一本多年難得一見的好書,羅倫思.史坦伯博士提出了顛覆傳統思維,對青少年時期長度的看法,他認為以當前社會的結構現狀及個人發展歷程,青少年時期有長達16年的時間,大腦的可塑性仍相當大,即使短期的情緒及行為略有脫軌表現,仍不應放棄教養的努力。
犯罪防治專業研究領域,近年來早已將觸角延伸至整合腦神經科學、精神醫學、臨床及諮商心理、矯正及司法社會工作、家庭與學校教育,這些領域融入傳統的犯罪學研究,更能為犯罪預防、犯罪人矯正、青少年輔導、家庭教養及學校輔導教育注入新的活血。史坦伯博士從腦神經科學、臨床心理的研究發現與學理,及其個人累積之法庭專家證人的經驗,寫成本書提醒青少年的父母親及師長們,要重新省視青少年教養的策略。
我常說:「當父母親是天下最難的工作」,要如何扮演好各種稱職的父母親角色,相當挑戰。本書提醒父母親及教養者一些容易忽略的迷思,例如要表現對孩子的關心及為孩子好,常會過度干預或過於專制;要表現民主風範又能與孩子像朋友般的互動,卻又不慎流於疏忽、放任,或使得孩子沒大沒小、不懂規矩。提醒家長溫暖、堅定且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制力及自治力,管理衝動與憤怒挫折的情緒,或慾望不滿足的緊張壓力。
除了解析權威與專制之差異、培養孩子具有延宕滿足的能力、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史坦伯博士更指出我們的社會政策、公共衛生政策、少年司法政策應在理解青少年大腦發展的特徵狀況下,做出最適切、最能順利幫助青少年順利「轉大人」的具體方案與措施,培養青少年成為負責任、能自治、能獨處、能合群的健全公民。
青少年出生於家庭、學習於學校、成熟於社會,家庭、學校及社會(社區)都應該共同承受培育優質青少年、防治青少年偏差犯行的責任。所以,史坦伯博士具體提出了多項培育、教養、輔導、照顧、教育孩子的守則,都是非常適合家長、教師、社會工作者、輔導人員學習,甚至少年刑事司法系統的法官與調查保護官們作為教養、輔導、關照、處遇青少年時的參考。
個人從事青少年問題與輔導、矯正及司法社會工作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多年,有幸能拜讀這本科際整合的好書,深受感動、深感認同,特別在此為文為之推薦,期盼所有讀者及台灣社會能共同獲益。
【推薦序】重新省思青少年教養策略,協助順利轉大人
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身心劇變期,不僅青少年本身常感困惑,父母親或師長也常常會陷入不解的焦慮,為何原來乖巧可愛的孩子會突然變得任性、叛逆、粗暴、傷人?說謊、逃家、不做功課、花錢無節制、偷竊、嗑藥、過早性行為、打架鬧事、頂撞父母或師長,是讓親人及師長最感頭疼及無奈的偏差犯行。
《不是青春惹的禍》是一本多年難得一見的好書,羅倫思.史坦伯博士提出了顛覆傳統思維,對青少年時期長度的看法,他認為以當前社會的結構...
作者序
青少年期給人的典型刻板印象,就是迷惑混亂。但困惑的並非身處這段時期的人,其實,成年人遠比青少年更困惑。
序言 陪孩子青春不闖禍地安度10~25歲
當一個國家的青少年在學業成績評量上的表現落後全球許多國家,但在暴力、未婚懷孕、性病、墮胎、酗酒、使用大麻、肥胖和苦悶指數等方面卻名列前茅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出了問題。
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難怪我們有如此多的青少年學業成績不佳、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偏差的問題。我們目前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充滿了誤解、猶疑與矛盾。我們經常把青少年看得比他們實際的年齡成熟,但也經常把他們看成比實際的年齡幼稚。我們將犯了重罪的12歲少年當成大人來審判,理由是他們已經成熟到足以「明白事理」,但我們卻禁止20歲的人買酒,理由是他們還不成熟,不可以喝酒。由此可見,我們這個社會顯然搞不清楚該如何對待這個年紀的人。同樣的,我們允許16歲的青少年騎車開車(數據顯示,這是最危險的活動之一),卻不准他們看輔導級的電影(這其實沒有什麼害處)。顯見我們的社會在這方面可說茫無頭緒。
青少年期給人的典型刻板印象就是一個迷惑混亂的時期。但困惑的並不是身處這段時期的人。事實上,成人遠比青少年本身更加困惑。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說他趕著要去幫他那個16歲的女兒史黛西處理一件事,請我去他家幫忙照顧他那10歲大的兒子。史黛西在商店裡順手牽羊一件泳衣而被捕,所以正和她的兩個朋友(她們也偷了店裡的一些小東西)被拘留在當地的警察局裡,請她的爸爸去接她。由於當時她媽媽到外地出差,爸爸不能把兒子單獨留在家裡,便請我過去幫忙-。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後,我的朋友帶著女兒回家了。她走過玄關,經過我的面前,未看我一眼,就逕自上樓回到她的房間,而她的父親則站在那兒一直瞪著她。從頭到尾沒人說一句話。
朋友和我在客廳裡坐了下來,試著了解到底怎麼了。史黛西是個好孩子,每一科成績都拿A,而且從來沒有惹過麻煩。他們家有的是錢。史黛西知道她如果需要買什麼衣服,只要開口就行了。明明很容易就可以買到的東西,她為什麼要用偷的呢?在從警察局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問女兒這個問題,她卻答不上來,只是聳聳肩,轉過頭去看著窗外。我猜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而且也不太在意。
我那位朋友也是個心理學家。後來他要求史黛西去做心理治療,以幫助她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來。當時我覺得這個做法很合理,但此刻我不太確定還會不鼓勵他這麼做。當青少年出現明顯的情緒障礙或偏差行為─例如有憂鬱症或長期的自我內在衝突行動化─時,我很贊成讓他接受心理治療。但我想無論再怎麼探討史黛西的潛意識,也找不出她偷泳衣的原因。她之所以行竊並非因為生她爸媽的氣,或她不自重自愛,也並非心裡有個洞需要靠有形的、可以立即帶來滿足的事物來填滿。當然,史黛西必須為她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她的父母可以要求她賠償商店的損失,並以某種方式來處罰她,例如禁足、不給零用錢或暫時剝奪某項權利。
然而,強迫她去了解自己的行為是沒有用的。她之所以順手牽羊,原因其實很簡單:當她和朋友們在店裡閒逛,試用一下化妝品、翻翻展示桌上的成堆衣物時,突然興起一個好玩的念頭,想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偷個什麼東西而不被人發現。稍後我將說明我和同僚所進行的青少年腦部的研究,藉以解釋為何史黛西會有那樣的舉動,以及為什麼要她反省沒有意義。
我們有必要開始以新的眼光來看待青少年期。所幸過去這20年來,有關青少年的科學研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這些來自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的知識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基礎,可以幫助父母、教師、雇主、醫療保健人員和其他從事青少年工作的人士提升工作效能,讓他們以更有智慧的方式養育子女,以更有效的方法教導學生,以更管用的方式管理或服務青少年,並了解為什麼像史黛西這樣的好孩子卻常舉措不明智。
本書綜合說明了科學家(包括我在內)在從事青少年的研究時,所看到的兩種交互影響的改變趨勢。首先是青少年期這個生命階段所發生的變化,其次是人們對青少年發展的認知上的改變。我們有必要大幅改變我們養育、教導和看待青少年的方式。我們過去所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成效不彰,以及必須改變相關的政策和做法。我希望藉此提供最新的科學資料,引發各界的對話,讓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增進青少年的福祉。
先略述我個人的背景。我是一個專門研究青少年心理的發展心理學家。在過去4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曾經針對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數十萬名青少年做過研究。這些研究的經費來自各式各樣的組織,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等公營機構以及「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MacArthur Foundation)等民間慈善團體。
每年都有許多與青少年相關的著作出版,其中主要都是作者根據自己身為父母、教師或臨床醫師的經驗撰寫而成,但我則是從一個研究人員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簡而言之,本書的內容偏重客觀的科學證據,而非個人的故事或經驗。
我們的研究對象涵蓋各個種族以及各行業的青少年。有的出身市郊富裕的家庭,有的住在鄉間,有的則生活在舊城區內極端貧困、危險的社區。其中有些已經出現了情緒和行為問題,有些則心理非常健全。有些是就讀於一流私立學校的天之驕子,有些則是身繫囹圄的犯人。我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不一而足。有些研究樣本數很小,採用腦部顯影技術或面對面的訪談;有的研究對象多達成千上萬人,並利用問卷來蒐集資料。除了我個人的研究所得之外,本書內容也涵蓋了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們的研究。
在以下的章節中,我將廣泛引用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檢視我們從社會學、歷史、教育、醫藥、法律、犯罪學、公共衛生、尤其是神經科學等領域所學到的有關青少年的知識。
有些人對研究青少年腦部發展多所批評,認為是以生物學的理論來壓迫一個弱勢的族群。有些批評人士認為,青少年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幼稚,二十世紀初期歸咎於荷爾蒙急速分泌所致,如今又說是因為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全所造成,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是假借科學的名義來歧視青少年。
我認為我們確實不應該對青少年存有不實的刻板印象,但如果把青少年腦部科學視為騙局,則是忽視了過去15年來科學界在研究腦部發展方面的重大進展。從青春期開始到二十歲出頭這段期間,人的腦部構造和功能會產生很大的系統性變化,這已經是眾所公認的事實。就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位有信譽的神經科學家曾經對這一點提出質疑。並非青少年的腦部有缺陷,只是大腦仍在施工中。把這樣的事實呈現出來,並不等於是對青少年懷有偏見,就像我們指出「嬰兒無法走得像幼兒一樣好」,並不代表我們對嬰兒懷有偏見。
青少年的特徵並不是一種缺陷、疾病或障礙,而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表現不若成年時的成熟。
有關本書所使用的一些名詞,我在此也要略做說明。近年來,有許多人撰文討論我們應該如何稱呼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以及我們是否應該把這個年齡層視為一個獨特的發展階段,還是將它視為成年期的前段或青少年期的延伸。有人建議把20到25歲的人稱為「新成人」(emerging adults)、「中間人」(twixters,譯註:指無法從青少年期順利「轉大人」的族群)或「中青年」(adultescents)。在這本書當中,我則是用「青少年期」(adolescence)這個名詞來代表10歲到25歲這個年齡層。這種說法可能會讓那些以為青少年就是十幾歲孩子的人感到驚訝,並且讓那些反對用「青少年」來指稱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的人士很不以為然。
我之所以把20到25歲這個階段視為青少年期的延伸,並不是要貶低這個年紀的人,也不是暗指他們在情緒上還不成熟,而是因為我認為社會已經在某些方面產生了變化,使得我們已經適合用「青少年期」這樣的字眼來稱呼10到25歲這個年齡層。大腦科學的研究已顯示:人的大腦一直要到二十出頭才會完全成熟,因此用「青少年」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個年齡層的人也符合神經科學上的發現。
無論我們怎麼稱呼,一個人脫離兒童期但尚未能充分獨立的這段期間,已經變得愈來愈長,而且這樣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青少年期」不斷延長的現象使得我們對待我們的孩子、學生和一般青少年的方式出現了許多矛盾和謬誤。
接下來,我要說明一下本書各章的大致內容。在第一章當中,我將談到為何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我們培育青少年的方式。這是因為過去三十年來,我們在這方面成效不彰,而現今有關青少年大腦的研究已經有了新的發現。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研究結果,採用更有智慧的教養方式。
在第二章中,我將說明近年來科學家在研究青少年的大腦時所發現的一些事實,以及這些發現的重要性。在第三章中,我將檢視青少年期在定義上的變化,所謂「青少年期」已經從七年延長為大約十五年,長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在第四章中,我將以有關青少年腦部發育的研究結果來說明他們為何會出現那些行為。在第五章中,我將繼續以相關的科學研究來說明為何會有這麼多青少年從事冒險活動,以及為何他們在成群結伴時特別容易莽撞。
在第六章中,我將解釋為何良好的自制能力乃是青少年得以成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之後,我將探討青少年大腦發育的研究結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更稱職的父母(第七章)、更好的老師(第八章),以增進青少年的福祉,並幫助他們走上成功的道路。接下來,我將檢視這些研究結果具有哪些社會意涵。
在第九章中,我將說明青少年期的延長如何擴大了貧富之間的差距。在第十章中,我將討論我們可以如何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結果,來調整社會政策和法令。在最後一章中,我將針對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決策人士和其他關心青少年福祉的人士提出一系列的建議。
青少年期給人的典型刻板印象,就是迷惑混亂。但困惑的並非身處這段時期的人,其實,成年人遠比青少年更困惑。
序言 陪孩子青春不闖禍地安度10~25歲
當一個國家的青少年在學業成績評量上的表現落後全球許多國家,但在暴力、未婚懷孕、性病、墮胎、酗酒、使用大麻、肥胖和苦悶指數等方面卻名列前茅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出了問題。
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難怪我們有如此多的青少年學業成績不佳、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偏差的問題。我們目前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充滿了誤解、猶疑與矛盾。我們經常把青少年看得比他們實際的年...
目錄
推薦序 重新省思青少年教養策略,協助順利轉大人
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序言 陪孩子青春不闖禍地安度10~25歲
第一章 把握時機
另一個「零到三歲」期
值得關切的現象
新策略
第二章 大腦的可塑性
回憶高峰
青少年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的作用
建造更好的大腦
成人期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局部的
你最重要的網路並不在臉書上
「近側發展區」內的經驗會改變大腦
為大腦奠定日後改變的基礎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三個R
一段不穩定的時期
進入青少年期之後大腦的可塑性變大
青春期與可塑性
以「可塑性」換取「效率」
第三章 最長的十年
青少年期已經變長
孩童為什麼變得更早熟?
青春期是如何發生的?
青春期提前有什麼關係?
成年期的延遲
是放縱自己、合理選擇還是發展停滯?
成年期的延遲有利有弊
第四章 青少年的思考模式
青少年冒險比兒童、成人都多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各個階段
大腦的衛兵:邊緣系統
追求享樂
青少年期的意義所在
大腦的執行長:前額葉皮質
「爛老師」
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這樣嗎?
第五章 讓青少年免於自我傷害
遏阻危險行為
同儕效應
社會腦
群體的愚昧
讓青少年免於情不自禁的狀況
第六章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現在或以後
終極的棉花糖試驗
最長的等待期
安婕莉卡的故事
露西所欠缺的特質
成功的決心
非認知能力
我們為什麼忽略了動機
自我管理是決心的核心
自制力的養成
第七章 家長可以這麼做
做溫暖的父母
做個堅定的父母
多多支持、鼓勵孩子
不同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教養方式的力量
幫助青少年發展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八章 改革高中教育
利用在校時間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重新思考中學教育
品格教育可以解決問題嗎?
在神經科學中尋求替代方案
訓練大腦的執行功能
正念專注
有氧運動
教導自我管理的技巧與策略
持續性的「鷹架支持」式的刺激
第九章 贏家與輸家
一開始就處於劣勢的青少年
自我管理能力與犯罪
四個原則
強制互動的惡性循環
貧窮與青春期
脆弱時期的防護措施
資本的形成
延遲進入成年期的好處與展望
第十章 受審的大腦
任何家長都知道的事
虛偽自白
結語
參考文獻
推薦序 重新省思青少年教養策略,協助順利轉大人
鄭瑞隆博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序言 陪孩子青春不闖禍地安度10~25歲
第一章 把握時機
另一個「零到三歲」期
值得關切的現象
新策略
第二章 大腦的可塑性
回憶高峰
青少年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的作用
建造更好的大腦
成人期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局部的
你最重要的網路並不在臉書上
「近側發展區」內的經驗會改變大腦
為大腦奠定日後改變的基礎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三個R
一段不穩定的時期
進入青少年期之後大腦的可塑性變大
青春期與可塑性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