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家拉圖(BrunoLatour),曾以旅館鑰匙圈,闡釋科學與技術研究(STS)的問題性:旅館為了讓顧客外出時將鑰匙圈留在櫃檯,一方面得充分告知旅客;此外還得讓旅館進出動線通過櫃台;讓鑰匙圈厚重,不便攜帶;最後還要有拿著警棍修理不守規矩的旅客的警衛。這四種意象分別代表了風俗習慣、基礎建設、市場機制和法律。科學和技術不見得會有個必然的發展方向,社會所做的選擇有重要的影響,而這些選擇都涉及到信念、利益與權力關係。 科技一般而言很有趣,讓人有如千手觀音般神通廣大,但科技發展卻缺乏觀音的慈悲。而今台灣社會雖然已邁向民主,但還不是多元民眾參與公眾事務的公民社會,科技缺乏公眾檢視及多元競爭的機會而逐漸獨霸、僵化,使科技與權力複合體不斷置社會於高風險之中。因此,STS不僅要求「STS人」積極投入研究,更要求STS人走出象牙塔,嘗試透過社會實踐落實STS知識,邀請大眾共同參與這波瀾壯闊的冒險之旅。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陳恒安
在建中讀書,很「自然的」選了自然組。聯考選系懵懵懂懂,只盼念個與科技和人都有關的科系。常常對科學背後的問題「想太多」,被科學家朋友診斷為不適研究科學,本天真以為能於科學史哲中尋得真義,但是終究還沒。不斷轉行的我,現在在成大歷史系,手邊的工作除了延續過去研究,另外很大部分與科學知識在台灣普及、教育、溝通有關。簡單說,我是從科學史哲一路亂闖而接觸STS。給STS新朋友的一句話:不必太擔心STS的門檻,切換語言、學科領域雖然得付出代價,但跨界優點不少,至少開拓視野,沿途肯定風光明媚!
郭文華
高中念第三類組,以為醫學就是物理化學加生物。大學進醫學院,老師告誡他醫學不能是「科學」,而是生活藝術與人情世故。在一連串的疑惑下他停下腳步,想從歷史裡尋出醫學的來龍去脈,卻在因緣際會下栽進科技與社會的奇幻世界,從清華大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從西方到東方,用科際整合的眼光重新審視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當代醫療。現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與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從事當代醫學與社會的教學。
林宜平
我喜歡說話,也愛寫作,在日常生活裡常常有許多感想,不過個性有點懶惰,約會經常遲到,寫作也需要督促。在就讀台大公共衛生博士班期間,透過虛擬社群進入科技與社會研究領域,也開始在科學發展月刊輪值撰寫專欄。在本書的幾位作者中,我的作品產量勉強維持「低標」,特色是文章內容都和公共衛生議題有關;而研究方法則包括心理測驗、動物實驗、流行病學、調查訪問。從科技與社會的觀點分析公共衛生複雜的因與果,探究不同的研究方法,是我近年來主要的研究興趣。
章節試閱
倉皇奔逃中的白袍醫師:從醫療糾紛到醫療體制 /傅大為
我曾在一所醫學大學中參加「醫療糾紛與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座談會,頗為精彩與令人感觸。座談會以一部英國電視台的精彩短片開幕--《醫師為什麼會犯錯?》(Why doctors make mistakes?)。影片開始,一位身著白袍的醫師在林中奔逃,深恐後面有人追趕,他衣衫混亂、神色憂鬱,與一般醫院裡老神在在的醫師截然不同。於是片子開始了……。下面說些我對影片的感想,同時回應座談會的相關內容。《醫師為什麼會犯錯?》這部影片,主要從過去醫療人員的幾個著名錯誤案例談起。
●有個資深護士,在病人突然加劇時,倉促間錯拿了氯化鉀,也沒有經過稀釋,就注射到病患身上,導致病患致死。
●有個藥劑師,看到醫院中有四個奇怪而幾乎致死的服藥案例,發現都是他給的藥。當他向醫院報告後,院方(或他自己)才發現,他誤把可致死的肌肉鬆弛劑當成鎮靜劑,因為兩者的包裝很像。
●另外是個常見的例子,就是麻醉師為病患插管,本應插入氣管,卻錯插了食道,因為沒有好的即時判斷器材,結果病患在麻醉中缺氧而死。
這部電影的主要論點是,醫護人員也是人,人總難免犯錯,但醫護人員的犯錯,往往只是一連串錯誤的最後一環。我們指責醫護人員犯錯,要他們其負責,卻沒有注意到在他們犯錯前,醫護體制上的一連串更大錯誤,而失去對相關體制做出訂正的機會。這部電影就從「揪出那個該負責的犯錯醫護人員」的觀點,轉到「尋找使醫護人員容易犯錯的體制原因」的觀點,對先前那三個案例做出體制上的分析。
●氯化鉀的例子:醫院藥房在分類與儲存上,沒有把氯化鉀這種危險的藥品與其他普通藥品分開,所以在緊急狀況下,醫護人員容易拿錯藥。
●肌肉鬆弛劑的例子:原來是製藥廠的包裝出了大問題,沒有足夠的警示。其實製藥廠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還寄了許多紅標籤給醫院,要他們將危險標誌貼在該藥品上。結果可以想像,當然有許多的疏漏發生。
●麻醉中缺氧的例子:過去病患在麻醉狀態中,麻醉師手上沒有簡單的檢測器材,可以迅速顯示病患身體狀態,通常只靠經驗與目測。後來發明了一些簡易檢測器材後,這種麻醉致死的案例就降到原來的百分之一(之前美國每年有兩千人因此致死)。
電影最後呼籲,儘量放棄「在醫療錯誤中找人負責」的個人主義心態,而要從體制下手,真正做到降低醫療體制的錯誤,而非只找醫護人員作代罪羔羊。電影提出一個可參考的類比:看看在飛行事故中,飛安調查機構是如何分析問題與改進體制,而非單純找個機師來懲罰。
我看過此片後的感覺是,片中所謂的體制問題,看起來有些像醫療社會學中所謂的醫源病(iatrogenesis)。這部片子強調醫療體制所帶來的問題,往往比醫護人員個人的犯錯要嚴重,所以要發掘體制問題。
雖然找體制問題,會讓許多醫師有同感、得到醫護人員的同情(所以在座談會中,反而令推動病患人權的社運人士覺得有替醫師「脫罪」之嫌),但是這個解決策略會碰到許多阻力,並不容易。就如前面的三個例子:指責醫院的藥物管理不好,是指責整個醫院;指責製藥廠對危險藥品的包裝不好,是指責整個大製藥廠;而指責麻醉程序中沒有好的身體監控措施,則是指責整個麻醉醫學與醫學教育。
有些人認為,這三種指責若成立或讓廣大的病患家屬質疑,對醫院、製藥廠、麻醉醫學的傷害遠大於讓一位護士、一位藥劑師、或一位麻醉師「承擔錯誤」的做法。其實問題不是「個人主義」或「有人要負責」,而是個人主義式的找人負責做法,是保護醫療體制的最好辦法。即使醫師為了自身(還有病患)利益挖掘醫療體制的問題,一定也會遇到許多阻力。所以,傳統「醫療糾紛」(所謂病患與醫師間的「糾紛」)的形式,是最能夠暗中保護醫療體制、廉價解消醫療體制產生的問題。
在電影後的座談會中,強調病患人權的中華民國醫療人權協會白美芸理事長的發言,令人印象深刻。她對這部電影有意見,認為許多醫療糾紛,說穿了其實是醫師的問題,也該由他們負責,而不是體制的問題。而且退一步說,即使真是體制的問題,體制怎麼對病患負責或交代?但是白美芸回顧她多年研究醫療人權問題受到的阻力,結論還是體制問題作梗,只不過也許不是醫療體制,而是法律體制。
根據一些報導,大概平均每天有一件醫療法律糾紛,但是這只是告上法庭的案例而已,因為上法庭通常是醫師勝訴,所以大多數的醫療糾紛都採庭外和解的方式。根據白美芸的說法,有一位台大內科教授估計,台灣每年有八萬件醫療糾紛,但只有三百多件上法庭,其中醫療人員被認定有過失者,大概不及十分之一。也許在這種數字背景下,醫界常被人認為是「醫醫」相護,而且讓醫護人員覺得不需要以保險方式來分攤糾紛的風險,也更少有改進醫療體制本身的需要。
醫療人權協會所認定的體制阻力是:台灣對於醫療糾紛採刑事案件處理,不像美國採民事案件。既然是刑事案件,一般醫師就不肯用買保險的方式分攤醫療糾紛的民事財務風險(因為無法分攤刑事責任)。相對於美國醫師平均有四成的薪水是用來買保險,台灣醫師的薪水完全沒有用來買這種保險。
的確,如果醫療糾紛屬刑事案件,那麼醫療體制的問題也就與法律體制或觀念有關。近來法律觀念已經有所改變,例如所謂「無過失的責任主義」的看法,或是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近來已逐漸從病患家屬轉移到醫師。但過去醫療糾紛的法律官司對病患如此的不利,會使大部分的醫療糾紛轉向私下卻又無奈的解決,也會使許多醫師覺得不必緊張,連帶不必碰觸那敏感的體制問題,而刑事案件的認定,更使醫師與大眾覺得這是醫師個人問題,而非體制問題;同時,在目前訴訟的背景下,醫療糾紛製造了大量無奈卻又憤慨的病患家屬,他們潛藏民間,隱然是造成今天社會大眾對醫療體制極度不信任的原因之一。
話說回來,即使醫療糾紛認定為刑事案件,對象似乎也不一定必然是醫療人員。許多類似的醫療糾紛與錯誤,如果從體制分析下手,常可以認識到是因為醫院的管理、製藥廠的製程、甚至是某醫學學門(如之前的麻醉醫學)的技術與教育落後所致,所以刑事責任的對象可以是醫院的負責人或管理人、製藥廠的負責人、甚至是醫學學門的負責人,而不是那小小的一位醫護人員而已。如此一來,即使醫療糾紛的刑事認定沒有改變,還是有可能造成對體制的改革壓力,而且如果強調體制問題,避免把事故的責任都推給醫護人員個人,那麼即使醫護人員本身沒有買保險,大醫院、大製藥廠,大概也該有動機或義務(可以法律規定)買巨額保險,或替作為員工的醫護人員買保險吧!
倉皇奔逃中的白袍醫師:從醫療糾紛到醫療體制 /傅大為 我曾在一所醫學大學中參加「醫療糾紛與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座談會,頗為精彩與令人感觸。座談會以一部英國電視台的精彩短片開幕--《醫師為什麼會犯錯?》(Why doctors make mistakes?)。影片開始,一位身著白袍的醫師在林中奔逃,深恐後面有人追趕,他衣衫混亂、神色憂鬱,與一般醫院裡老神在在的醫師截然不同。於是片子開始了……。下面說些我對影片的感想,同時回應座談會的相關內容。《醫師為什麼會犯錯?》這部影片,主要從過去醫療人員的幾個著名錯誤案例談...
目錄
序言 走在雨中 傅大為
乖乖分類的目錄
分類版總導讀,也是乖乖版總導讀 陳恒安
STS閱讀地圖
展開STS的地圖—為蓄勢待發的冒險家所寫的「非正式」導覽 郭文華
第1篇 科學的過去與未來
I1「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導讀 陳恒安
C3通往科技新知的另一條途徑 陳恒安
C6科學像匯率兌換嗎 陳恒安
C11科學中的隱喻 陳恒安
W2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W3心肝寶貝只送不賣 器官捐贈的文化社會問題 王秀雲
H4蓋座友善的房子舊科技、新思維的勞動實踐 胡湘玲
H5科學巨星的背後 胡湘玲
Q3從香米案看傳統知識的保護 許全義
第2篇 知識建構
I2「知識建構」導讀 陳恒安
G7Oops的藝術 穿梭文化,刷新自我的雙語人 郭文華
C4科學媒體化 陳恒安
C5我真是個科學白痴 談無知的自我建構 陳恒安
C7煉金術、科學與歷史課 陳恒安
C8教科書外的演化論 台灣科普的演化論爭議 陳恒安
C9我們到底需要哪種科技知識 陳恒安
C10瀕臨絕種的生物系 陳恒安
B1知識生產與學術評鑑 陳政亮
W10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 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第3篇 科技、日常生活與公民參與
I3「科技、日常生活與公民參與」導讀 林宜平
G1我要我的STS 科技與日常生活 郭文華
H6生命終結的自主權 菁英共識vs.民意決定 胡湘玲
S3肥胖 遺傳?還是生活習慣 張淑卿
S4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 張淑卿
S5生活的有機,有機的生活 張淑卿
Y4阿拉伯的勞倫斯與機車安全帽 林宜平
D1為什麼環保冰箱不在我家 羅志誠
X1科技就是風險 林崇熙
第4篇 資訊社會
I4「資訊社會」導讀 郭文華
L9從使用的觀點看科技與戰爭 李尚仁
G6在反恐與神風之外 戰爭論述與科技社會 郭文華
J1戰爭、媒體與科學人 談凱利博士事件 陳世榮
Q2科技資訊的流通與管制︰美國經驗 許全義
Q1資訊的經濟觀察 許全義
Q4發明不只是發明無線電報的故事 許全義
H3誰的「生命藍圖」 後基因體時代的蛋白體學 胡湘玲
Z2交付身體的私密生物特徵、指紋資料庫風險 周桂田.張淳美
第5篇 標準化
I5「標準化」導讀 郭文華
G3萬物為我的註腳現代化、標準化與感官 郭文華
G4現代社會的韻律與時間 郭文華
G5遲到不遲到 時刻的文化感知 郭文華
W5自然與社會的交集 統計學的歷史 王秀雲
G9標準鍵盤 在科技與社會中擺盪的人間尺度 郭文華
G8忘了寫字,還是忘了拼字鍵盤和語言學習 郭文華
S2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 張淑卿
C1你才不正常 正常與偏差的歷史與文化觀察 陳恒安
L2數字不一定會說話 科技風險評估的盲點 李尚仁
W4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預防醫學的倫理迷思 王秀雲
L1老大哥在看著你監視攝影機的使用與濫用 李尚仁
第6篇 醫療
I6「醫療」導讀 郭文華
C2以科學之名 塔斯克吉梅毒研究 陳恒安
L6偏見,未經實驗排華風潮與康德黎的痲瘋研究 李尚仁
S1孩子的黃卡 對台灣幼兒預防接種的觀察 張淑卿
W9神奇一針掩蓋的技術網絡 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G2醫藥標準化 商業利益與國家主權折衝下的身體 郭文華
L8工商社會的「文明病」史 李尚仁
Y1從A到E 人格特性與心血管疾病 林宜平
L11虐童如何成為醫療與社會問題 李尚仁
F2倉皇奔逃中的白袍醫師 從醫療糾紛到醫療體制 傅大為
L7醫師的「雙重忠誠衝突」 從美軍虐囚事件談起 李尚仁
H7捐腎大秀 胡湘玲
第7篇 性別,無所不在
I7「性別,無所不在」導讀 林宜平
L10讓男性避孕藥成為可能 李尚仁
W6熊寶寶考古學 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W7身體、心理?還是基因 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W8生命的定義與戰爭 墮胎與生育自主 王秀雲
Y3窺看美國 從中城研究、蓋洛普調查到金賽報告 林宜平
第8篇 技術與實驗
I8「技術與實驗」導讀 陳恒安
L3生物科技能解決糧食問題嗎 科技決定論的盲點 李尚仁
L4神奇療法或巧合誇大 血清療法的早期爭議史 李尚仁
L5英國基因改造作物爭議 李尚仁
W1美麗新嬰兒 王秀雲
H1小孩子與小猴子 談動物實驗 胡湘玲
H2恐怖分子就在你身邊 談生物檢測 胡湘玲
Y2古堡裡的老鼠 從氯乙烯到電磁場的健康效應研究 林宜平
Z1基因改造螢光魚 風險評估與科技政策 周桂田
附錄︰渴望無限
A1STS的世界瞭望站(教學篇) 國外的「科技與社會」課程 呂維理
A2STS的世界瞭望站(研究篇)走尋STS的浮雲遊子 林宗德、鄭芳芳、陳嘉新、郭文華
A3STS的台灣歷程 王文基
A4更了STS的小書單 郭文華、王文基
A5STS網路資源補給站 陳恆安、郭文華、林宜平
序言 走在雨中 傅大為
乖乖分類的目錄
分類版總導讀,也是乖乖版總導讀 陳恒安
STS閱讀地圖
展開STS的地圖—為蓄勢待發的冒險家所寫的「非正式」導覽 郭文華
第1篇 科學的過去與未來
I1「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導讀 陳恒安
C3通往科技新知的另一條途徑 陳恒安
C6科學像匯率兌換嗎 陳恒安
C11科學中的隱喻 陳恒安
W2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W3心肝寶貝只送不賣 器官捐贈的文化社會問題 王秀雲
H4蓋座友善的房子舊科技、新思維的勞動實踐 胡湘玲
H5科學巨星的背後 胡湘玲
Q3從香米案看傳統知識的保護 許全義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