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營養均衡.陰陽平衡.五行調和
✓少量多樣化,慢慢享用
✓蛋白質是細胞活力來源
✓蔬菜可以避免文明病
✓3C讓沖繩的長壽褪色:膽固醇.香菸.小汽車
✓營養均衡.陰陽平衡.五行調和
✓少量多樣化,慢慢享用
✓蛋白質是細胞活力來源
✓蔬菜可以避免文明病
✓3C讓沖繩的長壽褪色:膽固醇.香菸.小汽車
作者新居裕久除了醫生的身分,又師事已故中國料理名廚陳建民。1972年,他從中國的「藥食同源」這句話得到靈感,而創造「醫食同源」之說,在NHK「今日的料理」公開發表。他以自己的營養理論為基礎編寫的「醫食同源」專欄,在日本經濟新聞毎週六「日經PLUS1」連載而大受歡迎。此後,「醫食同源」這個結合西醫營養學、中醫藥食同源理論的新飲食概念也隨之風行各地。
醫食同源的飲食很困難嗎?本書由新居裕久與日本多處都有料理教室的BetterHome協會合作,把訣竅融合在93道料理中,種類涵蓋日式正統料理、日本地方菜,以及中式、法式、義式料哩,運用取得容易的各種食材,不只任何一道都是「醫食同源」料理,而且做到好吃!充分享受食物的愉悅,也是養生飲食的最後一道「養分」呢!
中高齡忌口,不一定健康
年紀大了就要粗茶淡飯才健康嗎?作者以日本的壽命變化表示,日本人傳統的粗食禁肉等飲食習慣下,並沒有特別長壽,反而是飲食受西方影響,開始攝取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使得飲食營養均衡之後,才延長壽命成為長壽國。他也以日本調查百歲人瑞等長壽老人的飲食為例,和其他家人吃一樣的飲食,甚至可以吃炸豬排,不需要刻意避免油膩或特意粗食,反而應該注重少量多樣化,營養均衡,不挑食才有元氣!
沒有不好的天然食物,運用陰陽平衡反而有加乘效果!
作者認為醫食同源就是要從均衡的三餐來預防、治療疾病。均衡則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西方醫學的營養均衡,另一個則是要中醫的陰陽五行平衡。身體要維持健康,就要保持在平衡的狀態,天氣炎熱時吃點寒涼的食物,寒冷時吃溫熱性的食物,吃肉類、脂肪等食物同時也用蔬菜等低卡食物來搭配,有時候這樣的搭配反而比單獨吃效果更好!例如怕奶油影響膽固醇而和菇類搭配一起吃,降低的效果比兩者分別吃更顯著!同時配合酸、苦、甜、辣、鹹五味(五行)平衡,可以強化內臟,增強精力,還能讓食物更美味。
不當飲食造成的生活習慣病,就從飲食解決!
現代生活講求方便速捷,大多數人就懶得烹煮比較費工的蔬菜料裡,還有越來越多的外食或外帶餐點,也都有蔬菜量較為不足的情況。作者以油菜花、牛蒡、洋蔥、番茄、苦瓜、南瓜、菇類、綠花椰菜、菠菜、黃豆、毛豆、西瓜、蜜柑、鯛魚、鰹魚、鰻魚、鮭魚和牡蠣等18種日常常見的食材為例,介紹營養成分和烹調的訣竅,設計了搭配多種蔬菜變化、烹調簡易又充分保留營養價值的保健食譜。
不僅如此,對體檢出現紅字,或者有高血壓、膽固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更年期障礙、尿酸、腦部退化、便秘等等問題的中高齡者,也一一列舉烹調和飲食的建議,例如高血壓吃日式拉麵就不要把湯喝完,或透過補充香蕉、蘋果等含鉀食物讓體內的鈉可以排出;高膽固醇不用特別畏懼含膽固醇飲食,多補充能降低膽固醇食物平衡也可以。此外,作者設計出以食材搭配的方式調配的對症料理處方,就能在兼顧營養均衡之下,開心享受美食。
本書特色
◆用日常的食材就能吃出健康!!~融合各國料裡的元氣食補
使用菠菜、洋蔥、番茄、南瓜、鰹魚、西瓜等常見的食物,運用它們豐富而多元的營養成分,搭配簡單的食材組合,例如使用洋蔥,和海帶芽涼拌成為一道有淨化血液功能的「洋蔥和布蕪雜拌」,以南瓜,和茄子、番茄、洋蔥悶煮出有對抗紫外線效果的「普羅旺斯雜燴」;用抗氧化的綠花椰菜,搭配皮蛋和櫻花蝦就能輕鬆作成中華風沙拉…等等。這些方便取得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足以發揮讓人吃驚的保健效果!
◆對症飲食美味上手!~中高齡健康問題的飲食對策
中高齡要開始擔心的高血壓、膽固醇、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尿酸值、腦部機能、骨質疏鬆、更年期障礙、便秘等問題,從飲食就預先做好對應吧!不少人擔心因此有許多飲食避忌,作者認為,發揮飲食搭配的員則,就不用怕煮不出美味!因應高血壓,可以用油、醋等調味做到減鹽效果,也可以透過蘋果、地瓜、酪梨、昆布等食物,做成奶油蘋果地瓜、馬鈴薯昆布煮等兼顧美味又健康的菜餚。此外,像是為改善膽固醇而設計的「韓式牛肉雜拌菜」、「鯖魚有馬煮」;因應脂肪肝的「小黃瓜榨菜拌雞柳」;真對糖尿病設計的「花枝蛤蜊義大利麵」;活化腦部機能的「異國風味烤竹筴魚」…中高齡的健康飲食不必是食之無味的粗茶淡飯,也可以吃得健康美味!
◆醫師與料理專家協力打造,美味與健康都滿分的93道簡易食譜!
由醫學博士新居裕久,與烹飪專業團體BETTERHOME合作設計的93道能吃出健康的美味處方,每一道都有非常詳盡的烹調方法,同時標示份量與熱量,方便讀者step by step跟著做。
共同推薦
為自己、家人,提供電磁波防護罩
2008年,我在拙作《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中曾提到,待最久、也最放鬆的甜蜜住家,可能隱藏著輻射、有機化合物、超細懸浮微粒、黴菌孢子……等健康殺手!當時,我特別把輻射獨立篇章詳細說明,就是希望讀者能多多注意這個隱藏在家中看不見的能量殺手,可惜一般人都很鐵齒,非要疾病找上門才會警覺。
欣見陳教授專文專書介紹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書中引據醫學文獻、詳列生活中電磁波來源、網羅受害者現身說法,也提供一般人自我防護的正確方法,我樂之為序。
江守山 腎臟科名醫
1986年,蘇聯車諾比發生了嚴重的核電廠意外,影響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德國學者貝克,適時提出了風險社會的概念,對時下一些新科技產品的運用,提出警訊。隨著科技進化的程度加速,很多現代化的產物在還沒有經過詳細的風險評估與確認,便已經普遍的運用於人群生活之中,例如核能、基因改造食品,乃至電磁波的暴露等等,這些高科技的產物,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雖然還迭有爭論,但,它們讓現代人暴露於過多額外的風險之中,卻也毋庸置疑。
以電磁波為例,身處日新月異的工業社會裡,我們的生活少不了電器用品,行動電話,乃至無線上網的WiFi,這些用品雖然帶給我們無比的生活便利,然其所伴隨的電磁波風險,卻也同樣令人擔憂。針對電磁波風險的問題,陳文雄教授從鄉土關懷的角度出發,佐以學術文獻蒐集與草根田野調查,完成了此一專書著作,透過本書,不僅讓讀者正視電磁波風險,更能了解身邊電磁波的來源,與防護自救之道。
而除了民眾自救之外,過去許多環保團體曾經對政府提出電磁波暴露風險的質疑,卻屢屢得到官方的樣板回應:「現代科學無法證明電磁波有害人體健康」。對此陳文雄教授更要求為政者能從風險減免的角度出發,以預警原則的態度來回應民眾對風險規避的需求。套句現在流行的用語:「自己的風險自己顧」,或許,更積極公民社會的力量,未來正是解構風險社會的可靠途徑。
李應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電磁波一直是我關心的健康議題,很高興見到陳教授抱持「防患未然」的理念,將自己帶領農民與台電的7年抗爭過程,以及多年鑽研電磁波的研究文献,化做《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一書,讓電磁波測量方法與防護對策的知識普及到一般大眾,達到為自己、家人提供防護罩的目的。
這本書用很淺顯的文字介紹了「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的電磁波,讓一般人能夠很快了解電磁波的來源和危害,是一本大眾兼顧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指引。
許立民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
電磁波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2B致癌物。2006年間,我接連遭遇住家及工作場所旁有高壓電纜線設置,暴露於電磁波下,常常頭痛、記憶力衰退、褪黑激素分泌減少等症狀也發生,又由於常使用手機及使用筆電無線上網,乳房也長了多顆腫瘤。
身為環保團體幹部,懼怕電磁波,只得召開記者會與陳情抗爭,媒體報導後,也結識了陳文雄教授。《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一書是陳文雄教授帶領家鄉村民對抗高壓電塔設置的抗爭過程,對抗一役雖敗,但陳教授及自救會的奮勇經歷仍是值得大家學習。另外,本書也整理電磁波受害者及相關資訊,透過此書定能增進讀者對於電磁波的危害性及因應預防的瞭解。
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創會會長
電磁波是健康的無形殺手!對全世界皆然。在台灣,隨著現代生活環境與通訊型態改變,暴露在各類新型態和越來越強的電磁波,導致身體可能的受損,已經不再是某些工作場所或族群的專利。無論是高壓電、變電所等戶外電力設施所發射的極低頻電磁波,還是為了通訊、偵測、視訊傳播等目的而發射的射頻電磁波,已經普遍存在我們生活環境中,讓人不得不防,卻又不知從何防範。
本書作者陳文雄教授是位專業且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優秀學者與社運人士,能將艱澀難懂的科學理論與健康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觀念,並加上他個人在台灣的經驗,藉此喚起大眾對電磁波風險的注意,並引導讀者實踐電磁波防護等生活習慣,是一本相當值得閱讀的好書!
張武修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
亙古以來,宇宙中的所有物體(包括你我)都會釋放電磁波;現代社會電器用品大增,籠罩我們的電磁波頻率與種類,應該遠比古代更為繁多,那麼,它究竟會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呢?
與一般僅用學理論斷的刊物不同,親身投入抗爭的陳文雄教授,用真實的案例,告訴你電磁波可能會對人們產生的可怕影響。
一條高壓電線,改變了陳文雄教授的退休生活;或許這本《來自空中的殺手:別讓電磁波謀殺你的健康》,也能讓你對現代生活的潛藏危機,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謝寒冰 知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