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漫畫大師「馬那哈」&文壇大師「艾可」
兩位天才聯手打造圖像小說的巔峰之作
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歷史驚悚小說《玫瑰的名字》改編成漫畫
義大利最有名艾可大師的小說《玫瑰的名字》,在出版40多年後,由義大利漫畫大師馬那哈執筆,以漫畫版呈現。這本小說非常迷人,但近七百頁的大部頭,也考驗讀者的閱讀耐性;漫畫版的出現,讓人找到另一種進入這修道院迷宮的方式。
享譽國際的符號學家安伯托.艾可第一次跨足小說創作。評論文學多年的他,在四十八歲轉換角色成為被評論的小說作家,艾可的內心不無忐忑,完稿後多方詢問友人意見,卻在收到建議「刪減前一百頁篇幅」後置之不理,認為閱讀猶如登山,要看到好風景必須歷經艱辛。事實證明,讀者願意。《玫瑰的名字》在義大利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七年聲勢不墜;贏得義大利最重要的女巫文學獎(Premio Strega)首獎,被法國《世界報》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之一;至今在四十多個國家出版,全球總銷售量五千萬冊。
《玫瑰的名字》是歐漫大師馬那哈首次改編小說,艾可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的一座古老修道院內,他用了很多篇幅來描述這個巨大、可怕、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馬那哈將其描繪出非常壯闊的山勢、修道院,以及各個人物的特寫、表情、服飾等,並且由他的女兒西蒙娜(Simona Manara)來上色,她對色彩的運用非常出色,既有趣又令人回味,深色、灰色和濃密的色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部漫畫預計兩冊結束,第二冊作品,義大利將於2025推出。
1327年,方濟各會修士威廉為調解政教之爭,帶著見習僧阿德索來到義大利北部山區的本篤會修道院,為即將展開的帝國和教廷使節團會晤做準備。這座修道院以擁有全基督教世界最豐富的藏書聞名。
在威廉到達之前,修道院發生了一起命案:泥金彩飾畫師阿德莫墜谷身亡。威廉受修道院長委託釐清命案真相,然而在隨後七天,希臘文翻譯魏納茲歐、草藥師賽夫禮諾、圖書館助理貝藍格,以及圖書館管理員馬拉其亞陸……續離奇慘死。
各人死狀恰好與聖經〈默示錄〉中七聲號角所預言的末世來臨意象吻合,似乎有人暗中籌畫一切。威廉數次潛入迷宮般的圖書館後漸漸釐清真相,原來謎團跟一本據說已經失傳的禁書有關……
在調查過程中,威廉逐步接近危險的真相,而他的年輕徒弟則見證了一個充滿黑暗與誘惑的世界祕密。
故事介紹:(全書並無章節之分,僅由畫風或顏色轉變做區隔)
-艾可以第一人稱陳述獲得手稿(年邁修士阿德索記述年少往事)之緣由;
-中世紀政教之爭背景說明;
-見習僧阿德索跟隨方濟各會修士威廉前往修道院;
-院長委託威廉調查一樁僧侶離奇死亡案;
-阿德索見到修道院中來自不同地方的僧侶,理解了他們各自在書本知識傳承中扮演的角色(細密畫裝飾、翻譯、抄寫等等);
-神祕的盲人僧侶佐治出現;
-威廉和阿德索潛入發生第一起命案的圖書館,阿德索在迷藥影響下產生幻覺;
-聽打雜的僧侶薩瓦托雷以及避居修道院的老僧侶鄔勃汀諾描述自身經歷,阿德索開始對「異端」的認定(宗教準則)感到迷惑,隨後他於深夜到廚房喝水時遇見一名少女,意外初嘗禁果……
名家推薦
廖咸浩(台大外文系教授)-
陳慧(作家)
傅月庵(作家、資深編輯人)
韓良憶(作家)
常勝(漫畫家)
臥斧(作家、《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
薛西斯(推理作家、《不可知論偵探》漫畫編劇)
鸚鵡洲(漫畫家、《不可知論偵探》作者)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漫畫研究者)
中世紀、宗教、哲學、懸疑、解謎……透過一位年輕僧侶之死,一步步揭露隱藏的修道院之謎,一場場宗教思想、知識控制與慾望真理的辯駁,新思想如何與封建權威抗衡?透過馬那哈的詮釋,將給我們什麼答案?
「米羅‧馬那哈」是我最喜歡的義大利漫畫家,細看每一頁、每一格都像是完成度極高的一幅畫作,而稍放開些距離來看,又能發現那不斷變化的色調,影響著故事調性與讀者感受。細細品味,緩緩閱讀或能看見漫畫藝術性的可能。――常勝(漫畫家)
看過小説,看過電影,更應該看看漫畫。「玫瑰不管叫什麼名字,都同樣芬芳。」更何況它一直都叫《玫瑰的名字》。——雋永經典,無與倫比;非讀不可,更應收藏!——傅月庵(作家、資深編輯人)
「就跟雪地足跡等於馬這個概念一樣,只有事證不足的時候才會用上符號及符號的符號。」然而一個豐富繁妙的故事永遠都是事證不足的,對於《玫瑰的名字》,我們樂於看見再出現這樣細緻優美如聖詩的另一種符號。――薛西斯(推理作家、《不可知論偵探》漫畫編劇)
《玫瑰的名字》的原著是以文字建構的迷宮,大概也唯有馬那哈才能以圖像駕馭。全書就像譽為連環圖畫起源的貝葉掛毯(Tapisserie de Bayeux),將龐雜的文字線索,一一提綱挈領,既呈現原著的精神,也保留著馬那哈獨有的魅力,打造出真實與虛幻共存的精巧世界。
這年頭要大家看原著真的太辛苦了,可能連上世紀80年代電影都看不太下去,幸好有馬那哈,可以帶我們進入或重溫艾可文字的精巧與美好。――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漫畫研究者)
《玫瑰的名字》漫畫版,完美地解決了傾向用圖像溝通的這個時代閱讀文字耐性不足的問題,當然也完美地補足了我們面對中世紀歐洲,因為陌生而可能欠缺的想像力。好的小說,可以從文字出發想像圖像,好的漫畫反其道而行,可以從圖像出發想像文字。更何況執畫筆的人是米羅.馬那哈。――倪安宇(本書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