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葡萄酒,你知道多少?
◎巴黎品酒會:1976年在巴黎舉行了一場盲目品酒會,由法國酒與美國酒對決,結果竟由加州酒勝出。
◎冰酒:在溫度低於攝氏零下6的寒冷冬季中生長及採收的葡萄,所釀出的甜美好酒。
◎期酒:有些莊園因為需要現金,以進行下一回葡萄的採收釀造,故會先販售尚未熟成裝瓶的葡萄酒。
◎飛行釀酒師:專業釀酒師飛行往來地球兩端,來到歐美、南半球國家,提供收成與釀酒的建議。
◎《尋找新方向》:片中的一句台詞:「我死也不喝梅洛!」使得梅洛的銷量下降,而黑皮諾聲勢大漲。
◎酒鄉之旅:包括美酒之路旅行、葡萄園小徑遠足、釀酒課程、博物館、慶典活動、專家評論,及在地葡萄酒大展。
◎法國矛盾:研究顯示飲食內容偏重脂肪與葡萄酒的法國人,罹患心肌梗塞的比率,卻低於美國人。
◎葡萄酒投資:法國富豪許多都擁有葡萄園,不只是為了金融投資,形象加持也是目的。他們大多投資波爾多紅酒、干邑或是香檳。
《葡萄酒的世界地圖》以深入而簡潔的文字,以及一百五十多幅精美的圖表,帶你進入葡萄酒的世界,豐富你的葡萄酒知識,更讓你對葡萄酒的未來發展,有全新的體認。
作者簡介:
拉斐爾‧西爾莫(Raphaël Schirmer)
地理學博士暨合格大學教師、波爾多第三大學講師。他亦為法國Ades三維度量學實驗室研究員,以及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局專業人員。
艾蓮娜‧瓦拉斯可─卡西葉(Hélène Vélasco-Graciet)
波爾多第三大學地理學教授、地理學暨整治規劃系主任,同時亦為葡萄與葡萄酒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譯者簡介:
黃琪雯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我十歲,離婚》、《難分離》、《你所不知道的四個賈伯斯》等書,以及英法語影片數部。
章節試閱
新興產酒國家葡萄園紛紛竄起
新世界的葡萄酒有雙重特點:採用技術,於非特定區域產製出頂級葡萄酒;與大型跨國企業並肩存在的小型家族式經營。而對於未來進展與科學懷抱的信任,激勵並吸引了來自各方的能量。新世界的葡萄園能夠躍上國際舞台(特別是自1980年起),全球化絕對厥功甚偉。新世界的葡萄園以無可比擬的敏捷,加上迅速的革新腳步,使得這項很少被他們視為文物的產品,徹底改變,也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
使世界產生變革的酒
無論是從感官與直觀的角度,或是從生產者、消費、旅遊或是建築所形成的一連串關係來看,新世界已經使得葡萄酒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至於風味如何,新世界的葡萄酒是由單一葡萄品種所釀製,相形之下,消費者更容易體會其滋味。大部分的新世界葡萄酒是不需要漫長的熟成,釀成即可飲用,且不用拘泥形式,當開胃酒或直接佐餐享用都行。這些葡萄酒主攻年輕族群,經常是品酒新手,且深受義大利生活方式,或是法國矛盾的影響。酒瓶的設計也較具現代感。但同時,新世界也生產出了著名好酒,不但具複雜度,而且能夠熟成,如澳洲的一級好酒格蘭許(Grange)、美國的鹿躍酒廠,以及南非的釀酒大師艾本‧沙帝(Eben Sadie)。
生產出這些大量消費葡萄酒的組織,不同於歐洲絕大部分地區:葡萄農栽植葡萄,然後賣給釀酒人釀製成酒;酒廠再將生產重心分頭移向釀酒槽、酒庫、實驗室,或是販售。至於新世界的企業,設計出銷售與公關策略。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企業將希望寄託於觀光業,並發展出創新的建築。
溫帶與熱帶地區
阿梅林(Meynard A. Amerine)與韋克勒(A. J. Winkler)兩位加州戴維斯大學的科學家,為新世界的葡萄酒發展史寫下新頁。他們自40年代起,根據氣候的統計數據,為有能力產製美酒的地區,建立了一種類型學。他們統計度日數(即氣溫適合葡萄生長的日子),劃分出幾組地區(氣溫從溫和而至炎熱)。如此一來,便能得出適宜葡萄生長的地區(溫帶地區是產製出佳釀的最佳地區),以及選擇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的葡萄品種。舉例而言,倘若依照氣溫從寒冷至炎熱的坡度選擇種植的葡萄,依序將會是田帕尼優、卡本內─弗朗,接著是黑皮諾。今日加州、澳洲、拉丁美洲,甚至西班牙,都採用了這種方法。也有某些地理學家還搭配了遠距離探測這種現代技術,尋找出葡萄適宜生長的可能之處(美國西北部州)。此外也可以利用「回歸營銷」的手法:對消費者進行測試之後,選擇適宜的葡萄品種和生產之處。
在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並非新世界國家一員。然而就葡萄酒而言,這個國家與新世界共享了許多獨特之處:產品現代化與令人滿意的形象;在此進行交叉投資的歐洲企業,帶進了知識與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政府的角色,以及一個擁有數百萬中產階級的可觀市場。
新興產酒國家葡萄園紛紛竄起
新世界的葡萄酒有雙重特點:採用技術,於非特定區域產製出頂級葡萄酒;與大型跨國企業並肩存在的小型家族式經營。而對於未來進展與科學懷抱的信任,激勵並吸引了來自各方的能量。新世界的葡萄園能夠躍上國際舞台(特別是自1980年起),全球化絕對厥功甚偉。新世界的葡萄園以無可比擬的敏捷,加上迅速的革新腳步,使得這項很少被他們視為文物的產品,徹底改變,也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
使世界產生變革的酒
無論是從感官與直觀的角度,或是從生產者、消費、旅遊或是建築所形成的一連串關係來看,新世界...
作者序
前言
葡萄酒的新領域/拉斐爾‧西爾莫
2010年,南非繼澳洲(2004)與美國(2009)之後,在英國葡萄酒市場銷售量方面,一舉擊敗了法國。一般認為,南非是葡萄酒世界當中,最具活力與競爭力的國家,同時引領了新的潮流。如果說,南非產出的葡萄酒擄獲了葡萄酒專業人士的注意,亦即表示,往昔法國葡萄酒無可撼動的地位,已經受到了威脅──就算前述所指的是銷售量,而非價值。雖然如此,葡萄酒的前景依舊晦暗。英國評論家簡希絲‧羅賓森(Jancis Robinson)曾經於報紙上公開頌揚澳洲酒的品質(Financial Times, 2010/2/20),特別是Jacob’s Creek品牌年產數百萬公升的夏多內(Chardonnay)酒。
葡萄酒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維度:一個由品牌、葡萄栽種品種、工廠因應大型零售商需求而生產數量,所構成的維度。2009年,一瓶澳洲進口的葡萄酒在美國市場上的平均售價,含運費為3.27美元。難道,此後只能與這類產品競爭嗎?
全球化的行動,為葡萄酒領域催生出一個比一個更強勁的競爭對手。技術的掌握與進步,讓世界各地幾乎都能釀造出美酒;趨近崩解的關稅堡壘,以及消除距離之別的低廉運費,使得現今的消費者擁有前所未見的眾多選擇。今日的我們,正參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轉變:有能力釀製美酒的國家與日俱增;而其所具備之自然、經濟、社會、環境、法律等條件極為不一。這些新世界國家或新興的產酒國家,如中國,擁有十足的競爭優勢。與傳統產酒國家相比,這些國家打入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成比例地高。想想:一名印度農工的月薪為30歐元⋯⋯
伴隨法定產區制度而生的社會計畫亦受到威脅。法定產區制度為法國所創,並因「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而推廣至全球部分國家。此一制度保障大量的葡萄園持續墾建,從而使農村密集存在,並充滿開發活力。目前的情勢能夠如此繼續嗎?答案為否,除非葡萄農能夠堅定地致力發展新的路徑,像是:高品質的美酒、尊重自然環境,尤其是發展能使消費者充滿浪漫憧憬的葡萄酒觀光事業,並搭配新式創意,如:部落格、社會網絡、品酒會──年輕人對此興趣濃厚,唯歐洲葡萄酒世界早已不時興。相形之下,新世界在上述各方面的發展已經逐漸超越。所以,該是行動的時候了。
這本書想要探索的,正是這些新興的葡萄酒疆域,不僅如此,還想顯示出葡萄酒世界在這幾年,因某種無疑尚未完成的行動所出現的轉變。另外,本書亦欲以物質的眼光,特別是建築卓越的更新發展,以及非物質的眼光,探究令葡萄農保持活躍的新動力之秘密所在。事實上,與葡萄酒相關的價值,以及消費者探尋的酒品,早已有所改變:安心酒即為一例。這些創新之舉應該要吸收、納入,以期葡萄酒領域中的要角之間,能起新的增效作用。
身心之酒/艾蓮娜‧瓦拉斯可─卡西葉
葡萄是一種擁有高適應力的植物,所以伴隨著旅人,征服了世界,攀上最極端的海拔和緯度。葡萄的種植,由於葡萄酒的釀製、文化,和包裝,不僅構成了空間、造就了景觀,並形塑了社會。至於葡萄酒本身,則具有某種高度的象徵價值。由於它是日常生活與特殊場合社交的重要關鍵,所以隨同著人與神出現;此外,還是最尋常的食物、階級識別的物件,以及神聖與儀式的主體。而某種虛構的社會複雜性亦透過葡萄酒展現。除了與重要區域結合而得的高知名度,以及領地與經濟收益之外,葡萄酒亦具備了某種堅實的地理吸引力。
當今所面臨的危機,撼動了葡萄種植經濟,使葡萄酒世界的板塊重新分配,呈現全新布局。評論家與科學家試著從中找出原因,以尋得解決方法,重新規劃世界秩序。只是,那些在葡萄酒天地竄流的新聞,使得世代相傳的遺產與歷史不再穩固:如,中國葡萄酒消費者酷嗜中國酒;透過有機農業所釀製出的「綠色」葡萄酒前景可觀;非典型葡萄酒蔚為風潮;一些無法歸類、遭到遺忘或長青的葡萄酒,不斷受到仿效;主打女性消費者的葡萄酒將征服全世界⋯⋯與此同時,頂級葡萄酒依然廣受歡迎。
現代葡萄酒消費者有機會另闢蹊徑,展現與前人相異的品味,並賦予葡萄酒全新的特質。雖然葡萄酒以及使其擁有獨特特質的形象與價值,近年來有了變化,但只有形式與內容屈從於社會的變革與風潮。
其實葡萄酒並未失去其最初的功能。就李維史陀的觀點而言,葡萄酒不能只是好喝而已,還得有利於思考。難道,受媒體控制的現代消費者,不想設法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反而不管身置何處,皆任由情感引領,令自己有如女詩人尤瑟娜筆下永恆的哈德里安皇帝?「葡萄酒,教導我們關於花崗岩的火山之謎,以及隱藏礦石的絢麗富饒;一杯薩摩斯(Samos)酒,無論是在正午豔陽中,或在冬夜疲憊狀態裡飲下,腹腔內立即感到一股熱流,而它的實在與灼熱,沿著動脈擴散。那是一種近乎神聖的感受,對人類而言,過於強烈而難以承受。而同樣的感受,一出於羅馬編號的酒庫之中,便不再純正;佳釀行家的吊書袋,也令我不耐。」
前言
葡萄酒的新領域/拉斐爾‧西爾莫
2010年,南非繼澳洲(2004)與美國(2009)之後,在英國葡萄酒市場銷售量方面,一舉擊敗了法國。一般認為,南非是葡萄酒世界當中,最具活力與競爭力的國家,同時引領了新的潮流。如果說,南非產出的葡萄酒擄獲了葡萄酒專業人士的注意,亦即表示,往昔法國葡萄酒無可撼動的地位,已經受到了威脅──就算前述所指的是銷售量,而非價值。雖然如此,葡萄酒的前景依舊晦暗。英國評論家簡希絲‧羅賓森(Jancis Robinson)曾經於報紙上公開頌揚澳洲酒的品質(Financial Times, 2010/2/20),特別是Jacob’...
目錄
葡萄酒世界重要大事紀
引言──葡萄酒的新領域
身心之酒
葡萄與葡萄酒的歷史
誕生與傳播:從高加索至地中海
最早的頂級葡萄酒問世:羅馬時代
中古世紀的葡萄種植重鎮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全球葡萄園的危機與復甦
法國霸權與接續的歐洲霸權(1)
法國霸權與接續的歐洲霸權(2)
嶄新的全球布局
於二十一世紀初步入全球化的葡萄園
葡萄酒的消費量
更自由的世界
部分的葡萄栽植/釀酒業,轉向工業化
具有國際性的主要葡萄品種
舊有葡萄園的覺醒
新興產酒國家葡萄園紛紛竄起
意外的葡萄園
葡萄酒的要角
葡萄農與葡萄園的墾建(1)
葡萄農與葡萄園的墾建(2):上布里昂酒莊
釀酒合作社尋找第二次發展契機
酒窖與酒廠
釀酒學家
充滿金錢滋味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城鎮
古老與全新的網絡
葡萄酒消費大眾化
供應酒與訂製酒之爭(1)
供應酒與訂製酒之爭(2)
媒體的影響
葡萄酒販售地點:超市、葡萄酒商店、網路
從餐廳到酒吧
全新的消費者
葡萄酒的全新活力
高品質的景觀,促成高品質的生產
葡萄酒與建築
酒鄉之旅
葡萄園的其他出路
葡萄酒的永續發展
全球氣候暖化
名詞解釋
引言來源
參考書目
葡萄酒世界重要大事紀
引言──葡萄酒的新領域
身心之酒
葡萄與葡萄酒的歷史
誕生與傳播:從高加索至地中海
最早的頂級葡萄酒問世:羅馬時代
中古世紀的葡萄種植重鎮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全球葡萄園的危機與復甦
法國霸權與接續的歐洲霸權(1)
法國霸權與接續的歐洲霸權(2)
嶄新的全球布局
於二十一世紀初步入全球化的葡萄園
葡萄酒的消費量
更自由的世界
部分的葡萄栽植/釀酒業,轉向工業化
具有國際性的主要葡萄品種
舊有葡萄園的覺醒
新興產酒國家葡萄園紛紛竄起
意外的葡萄園
葡萄酒的要角
葡萄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