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愛的需要那麼多,對愛的認識卻那麼少
人人渴望愛,但愛不會說來就來,愛有準備才來;
愛不是奇蹟,不是要有就有,愛有時效,愛會枯竭。
愛的產生是有條件的,要持續練習,才能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
「本書絕對是一本能教會我們懂得愛並學會如何去愛的指南。」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我們追逐愛的奇蹟,奢求愛到地老天荒;
傳媒氾濫了愛的信息,影音製造了愛的魔力;
但這都是錯的,而且錯得愈來愈離譜。
若想真的懂得愛到底是什麼,
就有必要先清空對愛的詮釋想像,翻轉愛的成見,
才能找回愛的原貌,探究愛的原理,
知道愛先是生物學才是心理學。
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
每天晚上,來一次「今日回想練習」,以三段社會互動感受與人的連結;每天早上,花十分鐘作「慈愛冥想練習」,不拘形式輕聲默念經典語句。
愛需時時刻刻練習,才能持續,才會源源不絕。
越懂愛,愛越多
愛是正能量,愛是情感的正向性共鳴;愛影響我們的感覺、思考、行為,以及成為怎樣的人。翻轉你對愛的看法,可以重塑你的身體體驗愛的方式;找到愛的自動導航系統,可以發掘愛、升級愛,讓我們從中汲取養分。
愛就像讓植物茁壯生長的陽光、沃土與水一樣,滋養著你的身體。經歷和感受到的愛越多,你就越能夠敞開心胸、不斷成長,並且更具智慧、更專注、更具活力、更加高效、更快樂、更健康。
本書作者把愛比作氧氣和食物,不只是充滿詩意的比喻。她談論的是科學:這門新科學首次揭示了愛以及缺乏愛會令人類身體內生物化學物質發生怎樣的重要改變。愛的供給與潔淨的空氣和富有營養的食物一樣,能夠決定你生命的長度和生命的品質。
本書中談到的對愛的看法和視角,需要你的思維有一種翻天覆地的改變,需要你遠離一直以來持有的關於愛的觀念。現在,你需要全面升級對於愛的看法。本書包括若干新的科學理論,同時關注精神與實踐層面。作者對愛的研究方法與途徑建立在情緒科學的基礎上。
愛到底是什麼?愛的表相下藏有什麼玄機?愛能創造什麼?該如何創造更多愛的機會?愛的新科學解決了上述所有問題,並且升級了對愛的觀點。在第二章中,作者詳盡檢視身體對愛的定義標準,描繪愛產生的必要前提條件。第三章揭示出隱藏在我們身體內的愛的生物學基礎,由此你會對愛之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第四章,作者列出愛對身體健康的諸多益處。
正向性共鳴(positivity resonance)的科學告訴我們,當你把愛當作渴望,就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也會令他人得到提升,幫助他們變得更好。本書第一篇中講述的科學觀點,可以喚醒自己對愛、對於生活中更多正向性共鳴的渴望。第二篇則從個人與現實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愛。在生活中,何時、何地、與誰在一起時你會感受到愛?還有哪些尚未發掘的愛的機會?同時,為你提供具體的方法,讓你與更多的人分享愛的溫暖與柔情。在第五章至第九章中,作者給出明確的指導,教會你如何更頻繁、更有效地播下愛的種子,無論艱難險阻、不管疾病健康,為自己也為他人播下愛的種子。之後你會發現,愛不是無從預測、不可捉摸的。加以練習,你也能夠駕輕就熟地激發出愛的力量。愛,會成為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供你隨時取用,為你和周圍人的幸福補充養分。
瞭解愛的原理會令我們的生活大不相同。愛,能夠幫助你優先考慮與人分享的正向性瞬間,增強你對人性的理解。有了書中關於愛的內在原理的更深層知識,你就能夠更有效地進入此一超凡的狀態,體會其所有與生俱來的美好。
作者簡介:
芭芭拉.佛列德里克森博士 Barbara L. Fredrickson, Ph.D.
北卡羅來納大學心理學特聘教授,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校區(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正向情緒及心理生理學實驗室(Positive Emotions and Psychophysiology Laboratory)主任。身為該領域頂尖學者的她,著有《正向性》(Positivity)一書,並曾兩度與達賴喇嘛討論她的研究發現。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靜心冥想的練習》作者)、
克莉絲汀.聶夫( Kristin Neff, Ph.D.,《寬容,讓自己更好》作者)──誠摯推薦
以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正向情緒對人類的健康和社交大有裨益,以真實的故事展示愛如何能夠打開我們人生無盡的機會之門。本書絕對是一本能教會我們懂得愛並學會如何去愛的指南。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名人推薦:張德芬(身心靈作家)、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靜心冥想的練習》作者)、
克莉絲汀.聶夫( Kristin Neff, Ph.D.,《寬容,讓自己更好》作者)──誠摯推薦
以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正向情緒對人類的健康和社交大有裨益,以真實的故事展示愛如何能夠打開我們人生無盡的機會之門。本書絕對是一本能教會我們懂得愛並學會如何去愛的指南。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章節試閱
第二章 愛的因果(摘錄)
愛,就是連結
在雜貨店買完東西結帳時,你和收銀員因為購物籃中一顆笑臉模樣的番茄而會心一笑。
去信箱取信的時候,你也許碰巧遇上久未見面的鄰居,於是聊上兩句。很快的,你發現你們正熱切地分享著彼此都感興趣的事。
在公司,你和同事共同努力獲得成功,於是相互擁抱,擊掌慶祝。晨跑時,你向經過身邊的跑步者微笑示意,默默祝他們一天順利。
長途旅行歸來,你緊緊地擁抱家人。
愛是什麼?首先,愛是一種情緒,一種讓身心和諧的短暫狀態。一如其他情緒,愛是一種微妙多變的力量。談到正向情緒,愛帶給你的內在感覺,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愉悅感,就像在炎熱天氣裡口渴難耐時,喝下一大杯清涼的白開水。然而,愛不只是感覺良好。每一個愛的微小瞬間都會像其他正向情緒一樣,真正改變你的心態和思想,拓展你對周遭環境的認識,甚至是自我的存在感。你和非你--其他人、身外之物--不再那麼界限分明,而是彼此融合。沉浸在愛中,你與他人不再是毫無關係的個體;實際上,這時你會獲得真正看見他人的能力。愛,甚至可以讓你擁有一種合一感(oneness)與連結感,以及一種令你感覺進入更高境界的超凡狀態。
然後,這種超凡的、拓展的感覺會慢慢消失,一如憤怒、喜悅或悲傷等情緒。不管多麼美妙,愛的感覺都會轉瞬即逝。沒有一種情緒可以持久不變,即便是令人愉悅的情緒也不例外。確實,你可以巧妙地讓短暫的愛多停留一會,也可以在日後的交往中重拾愛的感覺。不過,愛之花的綻放其實真的只有數秒或幾分鐘,而不是經年累月。愛,是你敞開心扉的珍貴一瞬,而不是左手無名指上那枚實實在在的貴重戒指。
我在此談論的愛也遠非狹義的專屬之愛,不同於你對配偶或愛人的愛情,甚至超越了你對子女、父母或密友的愛。愛可以延伸到比我們通常能接受的更廣的空間。實際上,無論年輕或年老、熱情奔放或矜持內斂、單身一人或成家立業,沒有人想被排除在愛的範圍之外。畢竟,是愛激發了你與飛機上鄰座陌生人之間的同一感,向他敞開心扉,傾聽對方所言;當你們四目相對時,能真正懂得對方,懷著尊重之情彼此欣賞。此時,我想起一九六○年代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以憂傷唱腔演繹的流行全球的抒情曲〈世界真美好〉(What a Wonderful World):「我看見朋友們握手問好/他們在說……『我愛你』。」
也許與直覺不符,愛與我們意識到的不同,愛無所不在。事實再簡單不過:愛,就是連結。愛,是你在凝視嬰兒雙眸的剎那或與摯友擁別的瞬間心被牽動的強烈感覺;愛,是與一群陌生人一起觀看海龜孵化幼仔時從心底湧上的喜愛;或在美式足球場上隨眾人歡呼感受到的熱烈氣氛。我想與你分享的有關愛的新觀念是:任何兩個人或者更多人--即便是陌生人--之間因為某種共同的正向情緒(無論溫和或強烈)而產生情感上的連結,此時,愛就會如鮮花般綻放。
正向性共鳴
概括地說,當三個緊密相連的條件同時發生,即會產生愛:其一,你和他人之間具有某種或多種共同的正向情緒;其次,你與這個人的生物化學反應以及行為動作產生同步效應(sychrony);其三,兩人之間具有映射性動機(reflected motive),彼此在意對方,相互關注。
我將這三個條件同時發生的情況稱為正向性共鳴(positivity resonance)。每當人與人之間發生情感關係的時刻到來--同時具有共同的正向情緒、生物行為同步(biobehavioral synchrony)、相互關注等特性--人際間就會產生令人振奮的正向性共鳴。在短暫的情感連結斷開之前,積極能量能夠循環往復、自我維持,甚至益發有力。然而,這樣的情感連結畢竟短暫,斷開在所難免,畢竟這才是情緒的正常表現。
我把正向性共鳴比作鏡子。此一比喻應該說恰如其分,因為在發生正向性共鳴的瞬間,就其本身的定義來說,包括三個不同層面上一定程度的反映:你與另外一個人彼此都表現出正向情緒,「模仿」對方的姿態與生物化學反應;反映出相互關心的衝動。因此,在產生正向性共鳴的時刻,彼此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對方的映射。當然,照鏡子的時候,我們在鏡中只能看到自己。但不妨試想,你面前的鏡子中映射的是另一個人。在正向性共鳴產生之前,你們兩人互不相干--感受自己的情緒,忙自己的事,隨心所欲。但是,在心靈相通的一瞬,你們的感覺、行為和意願產生共鳴。僅僅是那麼一瞬,你們不再只是自己。這樣的一瞬非同尋常,在對自身狀態的鏡像映射與拓展中,你發現了更多的資訊。一種強有力的能量反復穿梭在你們之間,就像是電荷。
普通的正向情緒不會產生如此奇妙的共鳴,不會在你身上出現映射。雖然其他正向情緒的力量同樣可以拓展思維、激勵成長,讓你更睿智、更靈活,但只有愛才能在人與人之間產生如此深刻的共鳴。因為在愛的瞬間,你自身的積極性、溫暖與坦誠,和另一個人的溫暖與坦誠相互激盪。經由兩人同步的生物化學變化,這種共同的正向情緒會更明顯;你們的身體會同時感受到這種變化,它也反映在對彼此表現出的關注方面,如微笑、靠近、充滿關切的語言或非語言表達。這些是振奮人心的有力瞬間。你的身體生而可以駕馭這種力量,並從中汲取生存的動力。理解他人、產生共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擁有持續不斷的正向性共鳴,智慧、靈性和健康的獲得也遵從此道。
奇怪的是,受西方文化薰陶成長的人大多視情緒為私人問題,將之囿於個人範疇內,深陷其中。在談論情緒時使用的所有格單數形式,暴露了西方人的這一特性。西方人普遍會說「我的擔憂」、「他的憤怒」或是「她的興趣」。依此邏輯,愛似乎應該只屬於能感受到這種情緒的某一個人。以正向性共鳴來定義愛是對此一觀點的挑戰。愛,在兩個人或更多人之間、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傳播、往復,因此,愛是將這些人連結在一起的紐帶,儘管這種連結不過曇花一現。在第三章,你會看到愛的生物學原理。愛改變你的體內與大腦中的隱性活動,同時觸發了另一個人體內與大腦內相同的隱性活動。相較於其他正向情緒,愛更是屬於兩個人或多個人之間的共同情感,產生於人與人的連結之中,超越個人的界限,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甚至能夠讓社交網路熱鬧無比或是喚起一群人的熱情。
愛的先決條件
正向性共鳴不是隨意產生的,它需要源自特殊的思維與行動的特定條件,這些是愛的先決條件。第一個條件為安全感。如果你感到周圍存在威脅或危險,就不大可能會感受到愛。畢竟,人類的大腦在天擇的作用下不斷演化,對威脅異常敏感。我們體內與生俱來的威脅偵測系統甚至在意識感受不到的情況下默默地工作。也許你正專注於談話或傾心享受在樹林中奔跑的過程,即便如此,你還是能夠立即發現在路上爬行的蛇。雖然真正能夠稱得上威脅的情況少之又少,可並非每個人都能以這樣的視角看待世界。忍受著焦慮、抑鬱、孤獨或毫無自尊心之苦的人總是對威脅過度敏感。很不幸,這樣的過度敏感狀態會阻礙正向情緒與正向性共鳴的產生。缺乏安全感是產生愛的第一大障礙。
愛的第二個先決條件是連結,那種與另一個人之間瞬間發生的感官感受的連結。與所愛的人分隔兩地,你肯定會想方設法與對方保持聯繫--電話、電郵、簡訊或臉書,這些保持聯繫的方式當然都很重要。然而,你的身體畢竟是幾千年以來天擇的產物,它不會僅僅滿足於「無語」或是「大笑」等網路表情所傳遞的抽象的遠距離之愛。你的身體渴望得到更多。
當兩個人或多個人「同步」,也就是行動如一、步調一致的時候,就會產生合一感。你與陌生人或終身伴侶之間都會產生這種共鳴,當你與另一人之間產生正向性共鳴,就會彼此模仿對方的姿態與手勢,甚至可以默契地說出對方還沒有說完的話。此時,你們產生合一感。當你與其他人有了特別的共鳴,即便只是你剛剛相識的人,你們兩人其實也已經處在同一生物波長。你的身體與大腦也會有同步的生理反應,你們兩人的動作相互呼應。
真正的連結也是愛的先決條件之一,由此我們才會說沒有無條件的愛。真正的連結不是抽象的,不能依賴任何介質;必須實實在在地存在、發生,有血有肉地展開;需要身體之間真真實實的感覺,哪怕是短暫、甚至轉瞬即逝的。科學家認為感官連結的主要模式應屬眼神的交流。其他形式的即時感官交流,無論是身體接觸、聲音或對彼此身體姿態和手勢的模仿,也能夠在人們之間產生連結,有時甚至可以替代眼神交流。不過,眼神交流可能是觸發連結與合一的最強力量。
微笑也許是情緒表情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種。微笑突然從某人的臉上消失,一定會引起你的注意。這也有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微笑包含著太多不同的含義。比如,你會好奇為什麼新同事突然衝著你微笑?她是真誠的微笑或是揚揚自得態度的流露?是友善的微笑還是沉浸於自我世界的無心之舉?對你是真切的關心還是出於禮貌?研究人類面部表情的世界頂級科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估算,人類的微笑約有五十種,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任何一個特殊的微笑都可有諸多解釋。此外,不同類型的微笑--友好的、愉快的、盛氣凌人的甚至是皮笑肉不笑的--之間的差別微乎其微。艾克曼等科學家通過審慎和正式的分析探查那些微妙的不同--通常借助慢動作視頻捕捉--沒有經過特殊訓練,你只能依靠內心判斷同事微笑的真實意圖。如果知曉如何加以利用,此類心理判斷也可以成為直覺與智慧的強大來源。眼神交流已證明至關重要,新的科學證據顯示,如果與同事間缺乏眼神交流,你很難判斷同事微笑背後的真實情感或意圖。
眼神交流是打開知覺之門的那把鑰匙。在與面帶微笑的同事四目相對之時,她的微笑觸發了你大腦迴路中的活動,由此,你的大腦、臉和身體會模仿你從對方那裡接收到的情緒。通過這種快速的、下意識的模仿,你可以更瞭解對方微笑背後的感受。有了這種具象化的感覺,以及這種由你體內生發的資訊,你會變得更睿智,例如能夠更準確地辨別他人出乎意料的微笑背後的意圖,你會變得更適應環境,不再輕易受騙。你直覺就能發現同事微笑所表達的情感,她不是在表達友好之情,只是幸災樂禍;她也沒有跟你交流的意思,只是沾沾自喜。就算認清了不是所有微笑都是真誠的,有些微笑甚至是為了利用你或控制你,你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憤世嫉俗。就像我們可以本能地區分有營養的食物和腐壞食物,你也可以依賴直覺區別對待真誠微笑的人與虛偽微笑的人。
一旦有了眼神交流,你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揣測,以此指導你的思考和接下來的行動。沒有眼神交流,你會誇大或忽視他人微笑的友好程度,因此更容易產生誤解、為此傷心或被人利用;同時,還會錯過許多體驗令人振奮的愛的機會。透過眼神交流,如果你可以從無數出於禮貌的微笑示意或是別有用心、故意吸引你注意的微笑中,甄別出真誠、有親和力的微笑,那麼愛就不盲目。
第二章 愛的因果(摘錄)
愛,就是連結
在雜貨店買完東西結帳時,你和收銀員因為購物籃中一顆笑臉模樣的番茄而會心一笑。
去信箱取信的時候,你也許碰巧遇上久未見面的鄰居,於是聊上兩句。很快的,你發現你們正熱切地分享著彼此都感興趣的事。
在公司,你和同事共同努力獲得成功,於是相互擁抱,擊掌慶祝。晨跑時,你向經過身邊的跑步者微笑示意,默默祝他們一天順利。
長途旅行歸來,你緊緊地擁抱家人。
愛是什麼?首先,愛是一種情緒,一種讓身心和諧的短暫狀態。一如其他情緒,愛是一種微妙多變的力量。談...
目錄
目次
第一篇 愛是什麼
第一章 愛:至高無上的情感
每個細胞都渴求的重要養分/一次對愛的全面升級/愛的最新科學理論/至高無上的情感/愛的全新升級版
第二章 愛的因果
愛,就是連結/正向性共鳴/愛的先決條件/正向性共鳴的瞬間/微笑代表什麼?/愛,需要全身心投入/愛,是人類演化的產物/親密的愛讓你敞開心扉/親子間的愛/愛的全新圖景
第三章 愛的生物學
愛的生物劇碼三大要角/相互呼應的腦電波/耦合:思想的真正匯合/愛的催化劑/偉大的生命促進者/迷走神經導覽/愛讓我們不再孤獨/身體為愛而生,因愛獲益
第四章 愛的漣漪效應
赫胥黎的知覺之門/愛會改變你的思維/愛與行為/愛的力量/喚醒愛的能力
第二篇 愛的方法
第五章 愛的練習
愛的潛力無限/預備練習/社會連結回想練習/多娜的愛的故事/慈愛冥想練習/每週練習六十分鐘/開啟愛的機會之門
第六章 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的兩大障礙/從哪裡開始?/克服愛自己的障礙/移開自我關愛的絆腳石/發掘自我之愛/關愛自我的冥想練習/傾聽心聲/大開眼界,還是一葉障目?/練習全然接受自己/艾瑞卡的愛的故事/愛自己是愛他人的前提
第七章 真心愛他人
人比人氣死人/同理心與復原力/同理心練習/同理心能激發行動/蘿拉的愛的故事/用冥想練習增強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練就同理心/頌揚之愛:為彼此帶來好運/擁抱頌揚之愛練習
第八章 愛,沒有邊界
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盲點/練習去愛所有人/聚焦他人發現愛/傑瑞米的愛的故事/愛、宗教與科學/多愛一個人
第九章 越懂愛,愛越多
以愛重塑身心/愛與生俱來?/基因表現可以DIY?/愛的自動導航系統/學會每天激發愛
誌謝
目次
第一篇 愛是什麼
第一章 愛:至高無上的情感
每個細胞都渴求的重要養分/一次對愛的全面升級/愛的最新科學理論/至高無上的情感/愛的全新升級版
第二章 愛的因果
愛,就是連結/正向性共鳴/愛的先決條件/正向性共鳴的瞬間/微笑代表什麼?/愛,需要全身心投入/愛,是人類演化的產物/親密的愛讓你敞開心扉/親子間的愛/愛的全新圖景
第三章 愛的生物學
愛的生物劇碼三大要角/相互呼應的腦電波/耦合:思想的真正匯合/愛的催化劑/偉大的生命促進者/迷走神經導覽/愛讓我們不再孤獨/身體為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