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家食憶 內容簡介
是食譜,也是美食文學~食物除了蘊含生活文化外,最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情感
◎23道日常美食,都是家人團圓的記憶,挑動幾代人的共同味蕾。
◎小品簡潔輕盈,輕快明朗,插圖生動傳神,畫龍點睛,人事物栩栩躍出。
◎每一道菜,每一個食譜,每一則故事,都讓民間經驗昇華為生活藝術。
人生何為真?
若過往是真,唯有留下文字,證明曾經經歷的種種。
將回憶溫熱,不斷回味。
人們對食物的記憶,通常伴隨著對過往及親人的深深思念,
除了難以抹去的味道回憶,
更是一種對美好的時光或是身邊曾經停留的人深切的愛;
對於想留下的滋味必須趁有辦法時反覆練習,
牢記於心,才不會等逝者已矣,悔之莫及。
願將這令人珍視的一切視為幸福的傳承,能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莊蕙萍
自小成長於大家族,嗜聽聞家族有關之故事;看繁華落盡,逝水東流,設法了解自己來自於何處。喜讀張愛玲、珍.奧斯丁、毛姆和夏目漱石的經典,也愛看阿嘉莎和愛倫.坡的驚人奇想。
曾是個莫名踏入毫無興趣之理工專業的迷途羊,工作幾年後,得償所願去唸了個稍有沾到一點文學邊邊的應用外文系。至今已在這人間度過二萬多個日子,但仍奮力於濁濁塵世,當個金融服務業的小小螺絲釘及繼續在廚房舞鍋弄鏟的耐勞主婦。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白斬雞
醬滷虱目魚頭
涼拌鮮蚵
麻油薑片腰子
佛跳牆
炒米粉
麻油煨豬心
滷牛腱
菜脯醬燒五花
天下第一羹
粽子
甜烏龍茶
過年
我的母親
獨一無二的父親
俠女夢
大姑和魚鬆
鰻魚米糕
麻油雞飯
鮑魚燴白菜
薑絲鮢過魚肚
豌豆夾燴海參
小菜集錦
水餃
碗粿
古早味瓠仔煎
米腸(大腸)
序
推薦序
佛家認為,一切生命皆因食而存在,此處所指的「食」不僅僅是一般的食物,當中亦包括了人的感覺與意志。
摯友蕙萍籌劃書寫許久的文本,近日將付梓成書,囑我寫篇推薦序,立馬應允,同時備感榮幸之至。因為我們多年好友,雖行事風格迥異,仍然同屬愛好閱讀重症者,並且從年輕至今日,猶堅持每日為心愛的家人烹煮膳食,秉持著「醫食同源」的理念;保健飲食、營養和健康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合理的飲食調理,既能促進健康,還能滿足日常生活同桌共餐的趣味與口感。
我雖略微擅長於用新鮮食材煲各種湯品,卻望塵莫及於蕙萍在各式料理菜餚中的游刃有餘,中西餐皆難不倒她,牛排龍蝦、佛跳牆、醃篤鮮完全是小菜一碟,還有數不盡的各式涼拌菜也是手到擒來;在烹調食物的國度中,我算是小家碧玉,而她則是大家閨秀的輕易便能置辦出一大桌宴席!逢年過節,總見她興頭頭的為婆家人準備色香味俱全的吃食,令我讚嘆不已!
《家食憶》中提及的第一道菜「白斬雞」,許多年來我總有幸在除夕當天食之,那絕對是蕙萍令堂大人的拿手絕活之一,雞肉口感吃起來軟嫩多汁鮮美,先嚐一口原味的喚起味蕾,再搭配她家特製的青蒜醬油醋沾醬,好吃到連盤子都想吞下去呢!頓時覺得人世無限美好!這道充滿莊媽媽「愛的舞弄」的美好料理就此掀開我們家農曆春節過年的序幕,儀式感滿滿,夠幸運的話還會有另一道愛的「滷牛腱」相佐,如書中所述:滷好的牛腱片切成薄薄地排在漂亮的盤子裡,上面撒上青綠的碎蔥花和幾縷紅辣椒絲,澆上一瓢滷汁……。其他如醬滷虱目魚頭,粽子餃子炒米粉之類的,我皆有幸品嚐過,美味吮指自不可言說。
蕙萍藉著《家食憶》的各個篇章,描繪她經歷過的歲月,遣詞用字簡潔輕盈兼具一絲輕快明朗,讀著怡然親切,伴之以她二妹蕙綺生動絕妙的隨文繪圖,更使文中所思所寫的人事物栩栩躍出,台灣民間凡此種種習俗、吃食等在其筆下,都俱備一定的風度善意,那情調現今依舊如此可喜可愛,如童話世界一般美好!敘寫每一道菜,每一個食譜,一絲不苟,鉅細靡遺,讓人感受到民間生活經驗也可昇華為藝術的感覺。
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時代,有時難免孤寂,所以身體和心靈都有同樣的需求,絕對不能沒有食物和朋友;成長常常不知不覺,我們在痛苦與力量中生活成長,然後咻的一下突然長得飛快,轉眼中年已過,漸漸的一切似乎慢慢變得更大更柔軟。蕙萍以素人之姿寫《家食憶》,文章更有人在文字外,餘韻綿長,如果您有機會遇到這本書,不妨賞讀一番!
張白伶
作者序
自有記憶以來,我們家的飲食就被我那美食主義的爸爸深深影響著,對於飲食的講究和餐桌上的家庭歡聚就是我幸福童年甚至持續至今家庭生活的主要構成元素。
我出生在台灣還有點窮但不算太匱乏的1960年代末,是一個只要願意努力就可吃飽穿暖的時代,尤其是家庭結構仍維持是大家庭的鄉下,爺爺奶奶生了十個孩子,存活了3個兒子5個女兒,即使女兒都嫁人了還有3個兒子養他們。
大伯父有個不錯的公家工作(市府觀光課長),二伯父務農,爸爸年紀輕輕就已是一個運輸報關公司的課長,雖然不算富裕,但可能因為曾祖父曾是個小地主而爺爺也曾當過保正(日治時代稱村長為保正)的緣故,有點鄉下仕紳的派頭,對於吃是不馬虎的,無論是爺爺或爸爸皆屬於不隨便對待自己口腹之人,所以從小愛吃也貪吃的我承襲了這點,尤其喜歡跟著爺爺到處去吃美食點心。
當然,最常吃的還是我那具有巧手的媽媽三餐煮的菜,感覺媽媽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尤其烹飪和女紅;到1970年代後期我們在三合院老家原址蓋了棟二層樓房後,更是因常常宴請爸爸工作上的同事朋友們而更精進廚藝了,每每受到眾人的稱許及欣羡。親戚們更是個個都想來跟媽媽學做菜,到現在我那眾多堂表兄姐們一談到三嬸(妗)或四姨(媽媽在娘家排行第四)總是說最喜歡她煮的這道菜或那道菜的,而這些也都是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味蕾回憶……作為媽媽的女兒,我想把它留下來。
嗜讀飲食文學、食譜及任何食物有關書寫的我知道食物除了蘊含生活文化外,最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情感,眾多著名的文學家,如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及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中都曾以他們的文字寫下因食物而串聯起對親人的情感及許多一生珍視的回憶。對食物的記憶通常也是伴隨著對過往的深深思念。
也許是因為我太愛母親,希望她能永遠陪伴著我們,即使有一天還是無法避免的會離開也能留下一些念想;亦或許是我把它看作是家庭幸福的傳承;能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總之,我希望這些點點滴滴的家庭記憶;有著媽媽那溫柔甜美幸福味道的料理記錄及屬於我們一家與眾不同的回憶能以文字的形式留存下來並將這美好與人分享。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45530
- 規格:平裝 / 98頁 / 14.8 x 21 x 0.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66折: $ 317 | | 作者:吳軍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9-27 66折: $ 528 | | 作者:Amy (張美君)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2-01-05 66折: $ 297 | | 66折: $ 251 | |
|
| 作者:文乃 ゆき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5-05-16 $ 213 | |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 | 作者:萬維鋼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2-11-01 $ 300 | | 作者:仔縞楽々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7-24 $ 680 | |
|
| 作者:篠塚裕志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2 $ 253 | | 作者:安德魯.哈斯蘭 出版社:原點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12 $ 489 | | $ 268 | | 作者:松井優征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5-31 $ 16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