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調查到檢疫監督,構建全面的防控體系
融合最新技術與標準,掌握動物疫病全流程管理
本教材專注於動物防疫與檢疫領域,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實際操作技能。內容涵蓋動物疫情調查、疫病監測、防控等重要環節,並對豬、禽、牛羊、兔等不同動物的疫病檢疫進行詳細闡述。
全書共八個章節,內容結構嚴謹、條理清晰。根據近年來動物防疫與檢疫的新標準、新技術進行了系統更新與補充,增強了教材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編者特別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適合於高等職業教育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每個章節均模擬真實工作場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疫病調查、診斷與防控的核心技能,提升實際操作能力。透過多樣化的學習任務與技能訓練,學生能夠系統掌握動物防疫的理論知識與應用方法,為未來從事動物防疫檢疫相關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每章結尾設置複習與思考部分,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升綜合分析能力。
本教材適用於高職院校動物醫學、畜牧獸醫等相關科系的教學使用,亦可供動物防疫檢疫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朱俊平,葛愛民
畜牧獸醫學院副教授,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材編寫經驗,同時收集了大量的數位資源,對教材編寫工作有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
章節試閱
任務一 動物疫病發生的調查
動物機體在整個生命活動中,會受到來自體內外各種病原體的侵襲。病原體感染動物機體後,可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損傷,機體內部與外界的相對平衡穩定狀態遭受破壞,機體處於異常的生命活動中,其機能、代謝甚至組織結構多會發生改變,從而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異常的症狀,導致動物疫病的發生。
一、感染
1.感染的概念
病原體侵入動物機體,並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長繁殖,引起動物機體產生一系列病理反應的過程,稱為感染,亦可稱傳染。病原體對動物的感染不僅取決於病原體本身的特性,而且與動物的易感性、免疫狀態以及環境因素有關。
當病原體具有相當的毒力和數量,並且動物機體的抵抗力又相對較弱時,動物機體就會表現出一定的臨床症狀;如果病原體毒力較弱或數量較少,而動物機體的抵抗力較強時,病原體可能在動物體內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動物機體也不表現明顯症狀。動物機體抵抗力較強時,機體內並不適合病原體的生長,一旦病原體進入動物體內,機體能迅速動員自身的防禦力量將病原體殺死,從而保持機體機能的正常穩定。
2.感染的類型
病原體與動物機體抵抗力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影響因素較多,造成了感染過程的表現形式多樣化,從不同角度可分為不同的類型。
(1)外源性感染和內源性感染
病原體從外界侵入動物機體引起的感染過程,稱為外源性感染,大多數疫病都屬此類。如果病原體是寄居在動物體內的條件性病原體,由於動物機體抵抗力的降低而引起的感染,稱為內源性感染。
(2)單純感染和混合感染、原發感染和繼發感染
由單一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稱為單純感染;由兩種以上的病原體同時參與的感染稱為混合感染。動物感染了一種病原體後,隨著抵抗力下降,又有新的病原體侵入或原先寄居在動物體內的條件性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稱為繼發感染;最先侵入動物體內引起的感染,稱為原發感染。如雞感染了支原體後,再感染大腸桿菌,那麼感染支原體是原發感染,感染大腸桿菌是繼發感染。
(3)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
一般按患病動物症狀是否明顯可分為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動物感染病原體後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稱顯性感染;症狀不明顯或不表現任何症狀稱為隱性感染。隱性感染的動物一般難以發現,多是透過病原體檢查或血清學方法查出,因此在臨床上這類動物更具危險性。
(4)良性感染和惡性感染
一般以患病動物的致死率作為標準,致死率高者稱為惡性感染,致死率低的則為良性感染。如狂犬病為惡性感染,豬氣喘病多為良性感染。
(5)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感染
常把病程較短,一般在24小時內,沒有典型症狀和病變的感染稱為最急性感染,常見於傳染病流行的初期。急性感染的病程一般在幾天到2週不等,常伴有明顯的症狀,這有利於臨床診斷。亞急性感染的動物臨床症狀一般相對緩和,也可由急性感染發展而來,病程一般在2週到1個月不等。慢性感染病程長,在1個月以上,如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等。
(6)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在感染過程中表現出該病的特徵性臨床症狀,稱為典型感染。而非典型感染則表現或輕或重,與特徵性臨床症狀不同。
(7)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病原體侵入動物機體後,能向全身多部位擴散或其代謝產物被吸收,從而引起全身性症狀,稱為全身感染,其表現形式有菌(病毒)血症、毒血症、敗血症和膿毒敗血症等。如果侵入動物體內的病原體毒力較弱或數量不多,常被限制在一定的部位生長繁殖,並引起局部病變的感染,稱為局部感染,如葡萄球菌、鏈球菌引起的化膿創等。
(8)病毒的持續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有些病毒可以長期存活於動物機體內,感染的動物有的持續有症狀,有的間斷出現症狀,有的不出現症狀,這稱為病毒的持續性感染。疱疹病毒、副黏病毒和反轉錄病毒科病毒,常誘發持續性感染。
慢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毒或類病毒感染後呈慢性經過,潛伏期長達數年至數十年,臨床上早期多沒有症狀,後期出現症狀後多以死亡結束,如牛海綿狀腦病等。
以上感染的各種類型都是人為劃分的,因此都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往往會出現交叉、重疊和相互轉化。
二、動物疫病發生的條件
動物疫病的發生需要一定的條件,其中病原體是引起傳染過程發生的首要條件,動物的易感性和環境因素也是疫病發生的必要條件。
1.病原體的毒力、數量與侵入門戶
毒力是病原體致病能力強弱的反映,人們常把病原體分為強毒株、中等毒力株、弱毒株、無毒株等。病原體的毒力不同,與機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也不同。病原體須有較強的毒力才能突破機體的防禦屏障引起傳染,導致疫病的發生。
病原體引起感染,除必須有一定毒力外,還必須有足夠的數量。一般來說病原體毒力越強,引起感染所需數量就越少;反之需要數量就越高。
具有較強的毒力和足夠數量的病原體,還需經適宜的途徑侵入易感動物體內,才可引發傳染。有些病原體只有經過特定的侵入門戶,並在特定部位定居繁殖,才能造成感染。例如,傷寒沙門氏菌須經口進入機體,破傷風梭菌侵入深部創傷才有可能引起破傷風,日本腦炎病毒以蚊子為媒介叮咬皮膚後經血流才能傳染。但也有些病原體的侵入途徑是多種的,例如炭疽桿菌、布魯氏菌可以透過皮膚和消化道、生殖道黏膜等多種途徑侵入宿主。
2.易感動物
對病原體具有感受性的動物稱為易感動物。動物對病原體的感受性是動物「種」的特性,因此動物的種屬特性決定了牠對某種病原體的傳染具有天然的免疫力或感受性。動物的種類不同對病原體的感受性也不同,如豬是豬瘟病毒的易感動物,而牛、羊則是非易感動物;人、草食動物對炭疽桿菌易感,而雞不易感。同種動物對病原體的感受性也有差異,如肉雞對馬立克病毒的易感性大於蛋雞。
另外,動物的易感性還受年齡、性別、營養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其中以年齡因素影響較大。例如,雛鵝易感染小鵝瘟病毒,成鵝感染但不發病;豬霍亂沙門氏菌容易感染1~4月齡的豬。
3.外界環境因素
外界環境因素包括氣候、溫度、濕度、地理環境、生物因素(如傳染媒介、儲存宿主)、飼養管理及使役情況等,它們對於傳染的發生是不可忽視的條件,是傳染發生相當重要的誘因。環境因素改變時,一方面可以影響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和傳染;另一方面可使動物機體抵抗力、易感性發生變化。如夏季氣溫高,病原體易於生長繁殖,因此易發生消化道傳染病;而寒冷的冬季能降低易感動物呼吸道黏膜抵抗力,易發生呼吸道傳染病。另外,在某些特定環境條件下,存在著一些疫病的傳染媒介,影響疫病的發生和傳染。如日本腦炎、藍舌病等疫病以昆蟲為媒介,故在昆蟲繁殖的夏季和秋季容易發生和傳染。
任務一 動物疫病發生的調查
動物機體在整個生命活動中,會受到來自體內外各種病原體的侵襲。病原體感染動物機體後,可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損傷,機體內部與外界的相對平衡穩定狀態遭受破壞,機體處於異常的生命活動中,其機能、代謝甚至組織結構多會發生改變,從而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異常的症狀,導致動物疫病的發生。
一、感染
1.感染的概念
病原體侵入動物機體,並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長繁殖,引起動物機體產生一系列病理反應的過程,稱為感染,亦可稱傳染。病原體對動物的感染不僅取決於病原體本身的特性,而且與動物的易...
推薦序
緒論(節錄)
動物疫病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長期與疫病鬥爭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疫病預防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許多疫病防控的原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醫學提出的防病思想。「檢疫」作為疫病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起源於14世紀的歐洲,主要用於防止人類疫病的流行與傳染,後來「檢疫」措施擴展到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管理。英國在1866年簽署了一項法令,撲殺由進境種牛傳染的全部病牛,這是最早的動物檢疫法令。
一、動物疫病
1. 動物疫病的概念 動物疫病是指由病原體(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動物疾病,即動物傳染病,包括寄生蟲病。
2. 動物疫病的特徵 動物疫病雖然因病原體的不同以及動物的差異,在臨診上表現各種各樣,但同時也具有一些共性,主要有下列特點。
(1)由病原體作用於機體引起。動物疫病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如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豬瘟由豬瘟病毒引起,雞球蟲病由艾美耳球蟲引起等。
(2)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從患病動物體內排出的病原體,侵入其他動物體內,引起其他動物感染,這就是傳染性。個別動物的發病造成了群體性的發病,這就是流行性。
(3)感染的動物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幾乎所有的病原體都具有抗原性,病原體侵入動物體內一般會激發動物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4)耐過動物能獲得特異性免疫。當患疫病的動物耐過後,動物體內產生了一定量的特異性免疫效應物質(如抗體、細胞因子等),並能在動物體內存留一定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這些效應物質可以保護動物機體不受同種病原體的侵害。每種疫病耐過保護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幾個月,有的幾年,也有終身免疫的。
(5)具有特徵性的症狀和病變。由於一種病原體侵入易感動物體內,侵害的部位相對來說是一致的,所以出現的臨診症狀基本相同,顯現的病理變化也基本相似。
二、動物防疫
1. 動物防疫的概念 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診療、淨化、消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以及病死動物、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就是指採取各種措施,將動物疫病排除於動物群之外,根據疫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採取包括消毒、免疫接種、藥物預防、檢疫、隔離、封鎖、畜群淘汰等措施,消除或減少疫病的發生。
2. 動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則
(1)建立和健全各級動物疫病防控機構。重視基層動物疫病防控機構建設,構建立體式動物疫病防控機構。動物防疫工作是一項與農業、商業、對外貿易、衛生、交通等部門都有密切關係的重要工作。只有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緊密合作,從全局出發,統一部署,全面安排,才能把動物防疫工作做好。
(2)貫徹預防為主,預防與控制、淨化、消滅相結合的方針。做好防疫衛生、飼養管理、消毒、免疫接種、檢疫、隔離、封鎖等綜合性防疫措施,以達到提高動物健康水準和抗病能力,控制和杜絕動物疫病的傳染蔓延,降低發生率和致死率。隨著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預防為主的方針更顯重要,如果防疫重點不放在預防、控制、淨化、消滅方面,而忙於治療個別病例,勢必會造成發生率不斷增加,病例越治越多,使防疫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3)貫徹執行防疫法規。
緒論(節錄)
動物疫病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長期與疫病鬥爭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疫病預防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許多疫病防控的原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醫學提出的防病思想。「檢疫」作為疫病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起源於14世紀的歐洲,主要用於防止人類疫病的流行與傳染,後來「檢疫」措施擴展到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管理。英國在1866年簽署了一項法令,撲殺由進境種牛傳染的全部病牛,這是最早的動物檢疫法令。
一、動物疫病
1. 動物疫病的概念 動物疫病是指由病原體(細菌、病毒...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動物疫情調查與評估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動物疫病發生的調查
任務二 動物疫病流行過程的調查
操作與體驗
技能 畜禽養殖場疫情調查方案的制定
複習與思考
第二章 動物疫病監測與診斷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動物臨診檢查
任務二 病理學檢查
任務三 樣品的採集
任務四 實驗室檢查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動物血液樣品的採集
技能二 口蹄疫樣品的採集
技能三 反轉錄 聚合酶鏈式反應 (RT PCR)檢測豬瘟病毒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 口蹄疫監測計劃
複習與思考
第三章 動物疫病防控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消毒的實施
任務二 動物糞汙的處理
任務三 殺蟲、滅鼠的實施
任務四 免疫接種的實施
任務五 藥物預防的實施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養殖場進場人員及車輛的消毒
技能二 圈舍帶動物消毒
技能三 養殖場空圈舍的消毒
技能四 養殖場消毒效果檢驗
技能五 家禽的免疫接種
技能六 家畜的免疫接種
技能七 畜禽標識的加施
技能八 畜禽驅蟲
複習與思考
第四章 共患疫病的檢疫規範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口蹄疫的檢疫
任務二 狂犬病的檢疫
任務三 假性狂犬病的檢疫
任務四 結核病的檢疫
任務五 布魯氏菌病的檢疫
任務六 炭疽的檢疫
任務七 棘球蚴病的檢疫
任務八 日本血吸蟲病的檢疫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牛結核病檢疫
技能二 羊布魯氏菌病檢疫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一 人畜共患病名錄
複習與思考
第五章 豬疫病的檢疫管理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非洲豬瘟的檢疫
任務二 豬瘟的檢疫
任務三 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的檢疫
任務四 豬細小病毒病的檢疫
任務五 豬環狀病毒感染症的檢疫
任務六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檢疫
任務七 豬鏈球菌病的檢疫
任務八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檢疫
任務九 豬支原體肺炎的檢疫
任務十 豬丹毒的檢疫
任務十一 豬肺疫的檢疫
任務十二 豬旋毛蟲病的檢疫
任務十三 豬囊尾蚴病的檢疫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豬瘟的檢疫
技能二 豬旋毛蟲病的檢疫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 種豬場主要疫病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複習與思考
第六章 禽疫病的檢疫管理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禽流感的檢疫
任務二 雞新城疫的檢疫
任務三 雞馬立克病的檢疫
任務四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檢疫
任務五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檢疫
任務六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檢疫
任務七 禽痘的檢疫
任務八 禽白血病的檢疫
任務九 雞白痢的檢疫
任務十 雞球蟲病的檢疫
任務十一 鴨瘟的檢疫
任務十二 小鵝瘟的檢疫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雞白痢的檢疫
技能二 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新城疫病毒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
種禽場主要疫病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複習與思考
第八章 牛羊疫病的檢疫管理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牛海綿狀腦病的檢疫
任務二 藍舌病的檢疫
任務三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檢疫
任務四 牛白血病的檢疫
任務五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檢疫
任務六 小反芻獸疫的檢疫
任務七 綿羊痘和山羊痘的檢疫
任務八 山羊病毒性關節炎腦炎的檢疫
任務九 片形吸蟲病的檢疫
操作與體驗
技能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抗體的檢測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
種牛羊場主要疫病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複習與思考
第八章 兔疫病的檢疫管理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檢疫
任務二 兔黏液瘤病的檢疫
任務三 兔熱病的檢疫
任務四 兔球蟲病的檢疫
複習與思考
參考文獻
緒論
第一章 動物疫情調查與評估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動物疫病發生的調查
任務二 動物疫病流行過程的調查
操作與體驗
技能 畜禽養殖場疫情調查方案的制定
複習與思考
第二章 動物疫病監測與診斷
章節指南
認知與解讀
任務一 動物臨診檢查
任務二 病理學檢查
任務三 樣品的採集
任務四 實驗室檢查
操作與體驗
技能一 動物血液樣品的採集
技能二 口蹄疫樣品的採集
技能三 反轉錄 聚合酶鏈式反應 (RT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