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
2007年 金鼎獎 一般圖書最佳工具書獎
2007年 金鼎獎 一般圖書最佳美術編輯
羽毛是鳥類身上最特殊的部分,它微妙的構造、色彩與斑紋,關乎著鳥的各種行為與生存方式,從羽毛的特色,也能窺探鳥類特殊的行為與生活模式。
此外,羽毛幾乎完整地包裹住一隻鳥,也形成了鳥的外型,我們分辨一隻鳥時,往往就是在判斷鳥類身上各種羽毛重疊組合後的外觀。然而,羽毛精巧微妙的外型與構造,細緻而夢幻的色澤與質感,使得羽毛即使脫離鳥體後,往往又能獨立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甚至我們還可以從一枚枚的羽毛去重組、聯想其組合而成的特殊斑紋,有時即便不知羽毛主人,也十足具有欣賞價值。
的確,羽毛一旦離開鳥的身體,在辨識上就變得困難;然而也正因如此,若能經由本書,對羽毛結構,以及對各個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特殊鳥種的羽毛樣貌有更深入的瞭解,就能享受在野外撿拾鳥羽並且可能判斷出鳥種的樂趣了。
本書的出版實屬難得,這是曾經擔任台北鳥會野鳥救傷工作的祁偉廉醫師,長期為鳥療傷治病,從不幸死亡的鳥類身上蒐集而來,因此,祁醫師特別強調——沒有任何一隻鳥因為本書而犧牲;但編輯卻衷心希望,曾經死去的這108隻鳥種,因為祁醫師,因為這本書,再次活在讀者的眼前。
作者簡介:
祁偉廉
動物醫生,長年投入動物保育工作,曾參與人猿基金會,數度陪同人猿返回印尼;並與台北市野鳥學會合作,成立野鳥救傷中心;也參與鯨豚擱淺救援工作、玉山國家公園黑熊保育計畫;2001年取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碩士學位;2003年至今,於屏東科技大學執行檢疫偵測犬訓練中心建置計畫。
從事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的十多年來,祁醫師醫治過千餘隻受傷鳥類,其中數百隻野鳥康復後重返自然。但因常有賞鳥人持羽毛來詢求鑑定,於是引發其建立可供鳥羽比對的資料庫的構想,經過長達20年的累積,從不幸傷亡的鳥隻身上取得羽毛樣本,如今編製成書,不僅呈現台灣鳥羽的精彩面貌,也將此難得的收藏回饋給所有愛鳥人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難得的美麗與收藏
七八年前一位年輕的飛官拿了幾根小羽毛來學校找我。這幾根看起來不甚起眼的羽毛的主人,不小心「擊落」台東志航基地一架執行訓練飛行的F5F戰鬥機,羽毛在飛機的發動機內找到,但飛行員不幸罹難!民國八十八年新竹基地一架夜航的幻象戰機遭到鳥擊,所幸兩位飛行員跳傘獲救;民國九十一年另一幻象戰機也因鳥擊事件造成緊急落地後鼻輪失火;就連民國九十年一月,阿扁總統座機在台中清泉崗基地也和草原鳥類環頸雉互撞,讓大家捏了一把冷汗!
印象中,鳥類開始引起我的注意,是當時唸小學二年級的我和玩伴們如野貓般沿著田埂匍匐前進,意圖擒拿停在稻田裡的白鷺鷥群。我這種不良嗜好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受到騷擾的鳥類還包含紅尾伯勞、白腹秧雞、棕三趾鶉、麻雀和尖尾文鳥。
比較懂事以後,我轉型變成一個賞鳥的大學生並立志要成為一位鳥類學家,想一想時間一晃已過了二十幾個年頭。這段日子裡自信自己聽得懂不少山鳥的鳥音,也閱「鳥」無數。然而,執教鞭初期,學生有時會拿鳥羽到辦公室來問我鳥名,可是除了自己曾經研究過的少數鳥種比較有把握以外,其餘多半是我認不出來的種類。可能是太多次的不確定,來找我「請教」的學生日漸稀少。
相信讀者可以從本書體認到一件事,那就是要從地上拾起的一根羽毛,判斷它是來自於哪一種鳥,實屬不易。因為鳥類的羽毛難得散開,所以很難一窺其全貌,而且不同部位的羽毛樣式也很不同,加上許多種類的羽毛樣式尚有年齡和性別上的變異,除非是終生從事水、陸鳥的繫放人員,才能練就「一羽知鳥」的功夫。
羽毛是鳥類身上最特殊的部分,它微妙的構造、色彩與斑紋,關乎著鳥的各種行為與生存方式,從羽毛的特色,多少也能窺探鳥類生活。此外,羽毛幾乎完整地包裹住一隻鳥,也形成了鳥的外型,我們分辨一隻鳥時,其實往往就是在判斷鳥身上各種羽毛重疊組合後的外觀。然而,羽毛精巧微妙的外型與構造,細緻而夢幻的色澤與質感,使得羽毛即使脫離鳥體後,往往又能獨立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甚至我們還可以從一枚枚的羽毛去重組、聯想其組合而成的特殊斑紋,有時即便不知羽毛主人,也十足具有欣賞價值。的確,羽毛一旦離開鳥的身體,在辨識上就變得困難;然而也正因如此,若能經由本書,對羽毛結構,以及對各個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特殊鳥種的羽毛樣貌有更深入的瞭解,那麼有朝一日必定能享受在野外撿拾鳥羽並且說得出鳥種的樂趣了。
我認識祁醫師的時間和我從事鳥類研究的時間一樣長,他是一個細心和恆心兼具且解剖學背景很紮實的自然觀察家,同時他也是本校前身屏東農專賞鳥社的創社元老,我指導的賞鳥社還留有過去他和一些同好所留下的羽毛標本,可見他早就少年有志。雖然,本書只介紹108種台灣野鳥的羽毛樣式,但這樣的蒐集呈現實屬不易,它的問世對眾多像我一樣喜歡親近自然的人,已經是一個漫長等待的解脫。這本書不僅為專業人士開闢另一條認識鳥類的途徑,尤其對飛航安全調查者與探討鳥類天敵食性的研究人員將受益無窮,並且也滿足了喜歡收集羽毛的業餘人士的好奇心。
有了此書,對於續集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一睹為快了。
本文作者為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 孫元勳副教授
推薦序
一羽一世界,多樣的大自然奧妙寶庫
羽毛是鳥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記得以前認植物,班上功力好的同學能夠以葉子的單葉複葉、葉型、葉主側脈的型態、葉表的顏色、葉緣的鋸齒、摸起來的質感、揉起來的氣味等等來鑑定樹種;然而若要憑類似的方法,判斷羽毛來自何種鳥身上,可就難上百倍。因為鳥類羽毛千變萬化,多樣性高,在同一種鳥身上,不但有各部位數十種不同功能及型態色彩的羽毛外,可能還因雌雄、成幼、冬夏、區域性、族群社會地位、環境營養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儘管如此,一位美國史密索尼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Smisonian Institutions)退休的老太太,還是能以一根羽毛的細微型態來判別鳥種,館方甚至還為她舉辦了羽毛回顧特展。
本書的出版,開啟一扇自然之窗,讓社會大眾有一本屬於本土的鳥羽入門書,讓大家領略大自然奧妙於秋亳之間,按著使用說明,記錄採拾環境,比對實物圖鑑,享受豁然開朗的頓悟喜悅。本書也是一本提供專業人士使用的參考書,凡是研究動物食繭食殘,研究鳥隻撞車、撞飛機、撞玻璃、撞電塔、撞電線、撞風力發電機的研究人員,都能由留下的隻「漬」片「羽」中,以最小成本、最快方式,達到判讀鳥種的目的。同時,本書更是國民中小學鄉土自然教學的工具書,讓莘莘學子經老師的導讀帶領下,讀一根羽毛像似讀一張藏寶圖似地,尋著蜘絲馬跡找到大自然知識寶藏,進而啟發對自然生態的喜愛與大地的關懷。
本書的始作俑者,就是人稱怪獸醫的祁偉廉。此君乃外科聖手,他纖細靈巧的手不知救活多少飛禽走獸,一生與動物保育脫離不了關係。同業們是開業賺錢,日進斗金,他卻從學生時期就不務正業,經常混跡賞鳥社,跑山產店跟大盤哈啦,目的是為了了解非法野生鳥獸的交易資訊。畢業後不改其志,服役期間、任職師大研究助理、談戀愛,也都能善用周遭資源不忘進行保育工作,之後又創立台北鳥會野鳥急救站,還身兼鯨豚協會、人猿救援基金會義工獸醫師。他為動物上山下海,飛的、爬的、游的、跑的,只要與保育與救傷相關,總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後發奮著書,為台灣哺乳動物立傳。而今又能整理累積二十年的資料經驗發表,實屬難得但非偶然。怪獸醫私下訴苦,為了撰寫本書比對羽毛,他發現自己得了老花眼而視茫茫,念在這股阿甘傻勁與執著上,樂意為序。而我似乎看到遠處雲海上也盤著一隻大鵬鳥,在他的世界裡自由遨翔。
本文作者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黃光瀛博士
名人推薦:推薦序
難得的美麗與收藏
七八年前一位年輕的飛官拿了幾根小羽毛來學校找我。這幾根看起來不甚起眼的羽毛的主人,不小心「擊落」台東志航基地一架執行訓練飛行的F5F戰鬥機,羽毛在飛機的發動機內找到,但飛行員不幸罹難!民國八十八年新竹基地一架夜航的幻象戰機遭到鳥擊,所幸兩位飛行員跳傘獲救;民國九十一年另一幻象戰機也因鳥擊事件造成緊急落地後鼻輪失火;就連民國九十年一月,阿扁總統座機在台中清泉崗基地也和草原鳥類環頸雉互撞,讓大家捏了一把冷汗!
印象中,鳥類開始引起我的注意,是當時唸小學二年級的我和玩伴...
章節試閱
多功能的羽毛
羽毛是鳥類最主要的特徵,對大部分鳥類而言,它最大的功能是飛行,而振翅飛翔除了需要羽毛鼓動空氣,還要靠羽毛保持在高空的體溫。除了飛行與保暖這兩項,羽毛還有構成外型、孵育雛鳥,作為襯底巢材、防水、保護色、展示等功能。
飛行:飛行雖然不是鳥類的專利,比如昆蟲與蝙蝠也會飛行,但是用來飛行的翅膀構造,就以鳥類最為精巧。鳥類特化成翅膀的前肢,具有輕而堅固的骨架,加上一一重疊的飛羽所構成的飛行面,拍動空氣時,就能使身體上升、前進,翅膀伸展時便能滑翔,摺疊收縮時又能使身體加速俯衝下降;而尾羽又能用於減速煞車與改變方向;此外,較諸昆蟲與蝙蝠,羽毛增加了許多複雜的結構與功能,但重量幾乎也沒增加多少。更巧妙的是,這些羽毛每年都會更換,就像將零件汰舊換新一般,不像昆蟲與蝙蝠的翅膀,會因斷裂折損而影響飛行。
構成外型:一隻外型勻稱、擁有流線型體態的飛鳥,若被除去羽毛,往往就會顯露出牠大頭、細頸的肥胖軀體,一旦穿上一身羽衣,又恢復一副令人豔羨的好身材,若說覆蓋身體的「廓羽」,具有修飾身材的「塑身」功能,一點也不為過。不過鳥類用羽毛塑身,當然不是因為愛美,流線型的身材不但飛行時可以減少阻力,也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尾羽的長短對外形更有著重要的幫助,有些身體短小的鳥類,只要加長尾羽,看起來就顯得大得足以唬人了。
保暖:無論是在高空飛行,或是佇立於冬季的刺骨寒風中,鳥類都需要有良好的保暖層來避免失溫。廓羽基部的羽絨以及絨羽的功能都是為了保暖,羽毛蓬起時,羽絨層可以增厚,也加強了保溫作用。若是被雨淋濕或因油污沾染,而使羽絨無法蓬鬆,很快地鳥類便會發生失溫現象而危及生命。反之,天氣熱時,鳥類羽毛就較為平貼,羽絨層顯得較薄,這有助於散熱,不過,若體溫太高需要散熱時,鳥兒更會將羽毛聳立撐開,所以當我們發現鳥而將羽毛豎立蓬鬆,就往往是感染生病時的「發燒」現象。
孵育:羽毛不僅提供自身的保暖功能,繁殖期間,親鳥蹲坐巢中也能給蛋保溫,而且羽毛之間能夠透氣,因此透氣的蛋殼也能達到交換氣體的需求。擔任孵卵的親鳥,在產下第一枚卵的4~6天前,胸腹部的絨羽會脫落,皮膚也會增厚且表面微血管增多,形成「抱卵斑」,這就是為了能將身體的熱量有效地傳給卵,促使卵內胚胎發育。擔任孵育的親鳥,就將抱卵斑貼在蛋上來孵卵,兩側則由體羽、胸羽遮蓋以維持蛋的溫度。燕雀目等大多數的鳥類,只有一個位於腹部中央的抱卵斑,但有些鳥類也具有兩或三個抱卵斑,這些都是受到生殖時期性激素的調節所致。孵出雛鳥後,晚熟性的雛鳥身上無絨羽,需要親鳥繼續用胸羽覆蓋保溫,早熟性的雛鳥雖可自行活動,也有雛絨羽保溫,但像雉雞這類的鳥,若遇到天敵靠近,仍會藏在親鳥的羽翼之下。
築巢:許多鳥類建築新巢或是維修舊巢時,在接近完成的階段,會用嘴喙拔取胸或腹部的羽毛,作為巢底的襯墊;有部分的鳥種還會撿拾其他鳥類的羽毛作為巢材,有些雨燕則不僅是將羽毛當作襯墊,還用來作為巢的主要結構。
防水:許多鳥類例如鰹鳥、鷿鷈、和燕鷗等,需要潛入水中覓食捕魚;或者像雁鴨、鵜鶘和瓣足鷸等,需要長時間在水面漂浮,牠們都需要靠羽毛構成防水層,使空氣留在羽毛與身體之間,隔絕外界水分。通常廓羽的末段會層層相疊,能夠達到防水功能,再加上這些水鳥或海鳥的尾脂腺發達,分泌的油脂具防水效果,理羽時,牠們會以嘴喙塗抹在羽毛上。假若鳥類的尾脂線不發達,相對地防水能力就會顯得較弱,羽毛濕了之後要靠晾曬才能恢復乾燥,水鳥中的鸕鶿就是一例,牠們經常在水邊出現晾曬羽毛的姿態。
保護色:有些鳥類羽色與棲息環境的色彩相似,因而具有保護色的功能,例如黃小鷺站在蘆葦叢中,當牠仰起頭頸部,那深色的縱紋幾乎與周圍的蘆葦一樣;綠鳩與五色鳥身上的綠也與樹葉相似;繁殖期負責孵育的雌鳥或雄鳥,為了具有保護色的功能,羽毛顏色較為單調而能融入環境,例如雁鴨科和雉雞科鳥類的雌鳥或彩鷸的雄鳥,都是如此。
展示:在繁殖季節,求偶的雄鳥往往擁有鮮豔的羽色,牠們配合了歌聲與舞步,向心儀的對象示好,這是羽毛的另一項功能,雉雞科與雁鴨科的雄鳥是典型的代表。鷺鷥科中的各種白鷺和蒼鷺也有繁殖期的飾羽,不過這飾羽兩性皆有,並非是雄性的專利。而彩鷸的雌鳥更是一反常態地顏色比雄鳥鮮麗,在繁殖季還會翻動翅膀閃動繽紛的羽色吸引雄鳥。無論是雌性或雄性,在繁殖季擁有足以展示的美麗羽毛,似乎對傳宗接代增加了效率和浪漫。
羽毛的收集與保存
羽毛多采多姿,相當吸引人,自然旅遊於山林野地,經常會撿拾到各種不同型態的羽毛,若能進行判讀與記錄,進而瞭解在那樣的環境中有什麼鳥類出現,不僅是野外觀察的樂趣,也具有科學研究的意義。那麼,面對出現在野地裡的鳥羽,該如何進行收集與保存?以下是幾種可能狀況的處理方式。
撿拾換羽時脫落的羽毛:在自然環境中,鳥類換羽時脫落的羽毛會飄落地面,或是夾在枝枒之間,若能鑑定出種類,有助於了解棲息於當地的鳥種。注意觀察,若是自然脫落的羽毛,通常羽根周遭沒有腐敗的殘屑,也沒有臭味,只要夾在筆記或書本中就可以帶回處理。不過,若在保護區及國家公園內,應取得採集證之後,才可以拾取。
從屍體上採取羽毛:不可為了搜集羽毛而從活生生的鳥體身上拔取,若是已死亡的鳥,可以順向將選取的羽毛逐枚拔出,並不需要用熱水先燙再拔。初級和次級飛羽因為牢牢地附著在骨骼上,需較大的力量才能拔出。若屍體尚新鮮,採取少量羽毛之後,還可再用來製作剝製標本。
從殘骸中採取羽毛:從殘骸中採取羽毛是較為困難的事,不僅可能已有腐臭味,許多絨羽的部分也會糾結成一團,難以分開,若是乾硬的殘骸,最好不要勉強將羽毛拔起,而是連皮剪下帶回處理。
羽毛採得後的處理:1. 羽軸較長的飛羽和尾羽常常會有折痕,甚或已經彎曲,這樣的情形可以用沸騰的熱水沖洗折痕處,只要還沒達到破損斷裂的程度,羽幹都能因軸內的氣室膨脹,再度恢復原本的直挺。2. 羽毛上的污漬可以泡洗衣粉或用洗碗精清洗,只是揉搓的力量不可過大,以免羽小枝和羽小鉤間無法再次連接。3. 若是羽毛上沾有殘骸的臭味,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略為浸泡十分鐘,便能有效的去除臭味。4. 若羽毛與皮有黏貼乾硬的情形,需要先泡水軟化,然後才將羽毛拔出,進行清潔的程序。
製作鳥羽收藏本:原本就非常乾淨或經過清洗吹乾後的羽毛,要用剪貼簿或相簿黏貼收藏,附上採集名條和標示部位羽毛的標籤;放置的地方盡量少接觸光線,因光照會使羽毛褪色;大部分羽軸粗的羽毛還會有弧度,很難平貼,所以需要先將羽軸依所希望的平面壓扁,以方便黏貼。
尋找史上第一根羽毛
鳥類和人類一樣用後腳站立、步行、跳躍,除此之外鳥類還能抓握樹枝、草莖。
牠們的前肢就是翅膀,因為有翅膀,大部分的鳥類都能飛翔,不過也有少數例外,例如非洲的鴕鳥、澳洲的食火雞或是紐西蘭的希威鳥(kiwi)就不會飛,不過,不論翅膀能不能飛,體表長有羽毛更是鳥類絕無僅有的共同特徵,在演化上,足以傲視動物界。
鳥類翅膀的外表由羽毛包覆,能夠收張自如,且效率極佳地振翅高飛,再加上牠們的心臟構造和哺乳類一樣,有2心房2心室,是恆溫動物,因此能不畏高空的寒冷,正因如此,也大為提高了牠們的飛行高度與翱翔距離,更使許多候鳥可以完成「鵬程千萬里」的季節旅行,在高緯度的繁殖區及熱帶渡冬區之間做長途的遷移。
回溯鳥類的起源,看看這些了不起的飛行裝備,當初是如何演化來的呢?考古學者根據鳥類肋骨具有向後突出的「鉤突」,推論牠們是在地質史上的中生代三疊紀時,由槽齒性前鱷類的一支——「擬鱷類」演化而來。
在擬鱷類之後,又有「翼龍類」與「恐龍類」等不同的演化分支。由於翼龍會飛翔,曾經被推論是鳥類的祖先,翼龍的胸骨雖與鳥類一樣有龍骨突起,並且附著強而有力的胸肌,但是牠們用來飛翔的「翅膀」,卻完全不同於鳥類外覆羽毛的翅膀,而是前後肢間形成的皮膜,因此,構造上反倒比較接近蝙蝠;翼龍持續歷經演化,到了白堊紀的「羽齒龍」,已經沒有牙齒,尾巴也已退化,模樣更像極了鳥類。可惜翼龍這一支,到了白堊紀晚期終究還是全部滅亡了,當然,「翼龍是鳥類的祖先」此一推論,也就被推翻了。
除了翼龍,從擬鱷類到恐龍時期以來,這一系列的演化分支中,還有「鳥龍類」與「蜥龍類」的出現,鳥龍類骨盤腔的腰荐椎架構也與鳥類近似,但牠們不幸也在白堊紀晚期全數滅亡,沒有任何後代子孫存活下來。至於「蜥龍類」,部分學者認為由牠所演化出來的「獸腳類」、「腔殖龍類」中,有些種類看起來像駝鳥,所以推論蜥龍類就是鳥類的祖先。
也有學者認為鳥類是直接由擬鱷類演化為「喙頭鱷」,再演化為「前鳥類」,而後才演化為「始祖鳥」,始祖鳥是目前根據化石所找到的最早的鳥類之一。牠出現於中生代的侏儸紀,大小有如烏鴉,雖然已有數種更早的鳥類化石出土,但至今始祖鳥仍被公認為是鳥類最早的共同祖先,具有羽毛是牠們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重要特徵,而牠們羽毛的質地與擬鱷類的鱗片相似,都是身體表皮的角質衍生物。
至於鳥類飛行的演化過程,到底是由在地面奔跑而漸漸跳躍、飛起,還是先上樹後再一躍而下,然後由滑翔慢慢進步到鼓翼飛行?至今尚無定論。目前能肯定的是,侏儸紀之後的中生代白堊紀,以及新生代第三紀的始新世與漸新世,這段期間是鳥類演化的主要時期,也就是說,依據化石,證明距今兩千五百萬年前,現生鳥類的各科與各屬就已經出現了。
多功能的羽毛
羽毛是鳥類最主要的特徵,對大部分鳥類而言,它最大的功能是飛行,而振翅飛翔除了需要羽毛鼓動空氣,還要靠羽毛保持在高空的體溫。除了飛行與保暖這兩項,羽毛還有構成外型、孵育雛鳥,作為襯底巢材、防水、保護色、展示等功能。
飛行:飛行雖然不是鳥類的專利,比如昆蟲與蝙蝠也會飛行,但是用來飛行的翅膀構造,就以鳥類最為精巧。鳥類特化成翅膀的前肢,具有輕而堅固的骨架,加上一一重疊的飛羽所構成的飛行面,拍動空氣時,就能使身體上升、前進,翅膀伸展時便能滑翔,摺疊收縮時又能使身體加速俯衝下降;而尾羽又能用...
作者序
作者序
野鳥救傷的記憶剪貼簿
1979年就讀屏東農專時加入賞鳥社至今,已有二十七個年頭了,在剛開始賞鳥時,許多棲息環境的鳥況良好,數不清的賞鳥之旅看盡了鳥兒們的美麗。可惜當時野生動物保育法尚未實施,許多珍稀的台灣野禽常在鳥店販售,野鳥對圈養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太過緊張則會在籠內衝撞,以致頭破血流、羽毛折損,有些則會因無法接受店家的飼料,不吃不喝抑鬱而終。面對不幸死亡的個體,社團中多位有心人付出了時間,技巧雖不成熟,仍盡可能地製作成剝製標本留存;至於一些零星拾獲的羽毛,則分別收藏。這樣的近距離接觸野鳥,讓我在就讀獸醫系的學生時期,就對「鳥羽」有了特別的觀察和認知。
1989年起在台北經營獸醫院,就近參加了台北市野鳥學會,時值野生動物保育法頒佈實施的年代,野鳥被捕捉販賣的情況明顯地減少,但是自然棲地環境卻不斷在變化中,許多昔日賞鳥的景點已不復存在,生活其間的鳥類也消失無蹤。有感於人類行為對鳥類的負面影響日漸加劇,野鳥學會也努力於保育工作,因此構想結合鳥會的救傷義工,為救治傷鳥盡些微薄之力。許多傷鳥在醫療照顧後便能恢復且重返自然,但也有不幸身亡的個體,這些死亡的鳥體常在冰存後便轉送學術研究單位,製作標本典藏供人查閱,其中,比對羽毛也是能夠發揮的功能之一;但是有些不諳利用博物館的朋友,在拾獲羽毛之後苦於不知從何下手比對,於是我便興起將鳥羽作成系統資料的念頭,歷經十多年,採樣的野鳥超過百種,如今集結成冊公諸於世,希望能提供一種另類又細緻的觀察角度,與愛鳥人士分享。
在救治傷病野鳥的時期,父親年事雖高卻仍在我的獸醫院內幫忙,照顧恢復期的野鳥是他老人家很有興致的工作,他會特別為不同食性的鳥種四處張羅購買食物,還為牠們清洗籠舍,父親雖然不是鳥會會員,但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鳥友」,也是我這獸醫師少不了的「救傷義工」。對於鳥羽,父親也異常珍惜,每當傷鳥有換羽脫落時,常特別拾起交給我保存。去年初正當提筆開始撰寫本書的時候,父親驟然辭世,雖然他未能看到這本書的完成,但仍希望能以此書追念慈祥、和藹且喜歡動植物的父親。
作者序
野鳥救傷的記憶剪貼簿
1979年就讀屏東農專時加入賞鳥社至今,已有二十七個年頭了,在剛開始賞鳥時,許多棲息環境的鳥況良好,數不清的賞鳥之旅看盡了鳥兒們的美麗。可惜當時野生動物保育法尚未實施,許多珍稀的台灣野禽常在鳥店販售,野鳥對圈養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太過緊張則會在籠內衝撞,以致頭破血流、羽毛折損,有些則會因無法接受店家的飼料,不吃不喝抑鬱而終。面對不幸死亡的個體,社團中多位有心人付出了時間,技巧雖不成熟,仍盡可能地製作成剝製標本留存;至於一些零星拾獲的羽毛,則分別收藏。這樣的近距離接觸野鳥...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難得的美麗與收藏
推薦序 一羽一世界,多樣的大自然奧妙寶庫
作者序 野鳥救傷的記憶剪貼簿
第1章認識鳥羽
尋找史上第一根羽毛
人類生活中的鳥羽
羽毛森林中的小住戶
全身羽毛大不同
羽區
羽毛的構造
羽毛的發育
飛羽與翼型
尾羽與尾型
特別的羽毛
繽紛的羽色
多樣的斑紋
多功能的羽毛
換羽的次序
鳥類的理羽行為
羽毛的收集與保存
羽毛的比對方法
第2章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
第3章鳥羽圖鑑
鳥羽圖鑑使用說明
˙水薙鳥科
長尾水薙鳥/大水薙鳥
˙鰹鳥科
紅腳鰹鳥
˙鸕鶿科
鸕鶿
˙鷺科
黃小鷺/夜鷺/夜鷺(亞成鳥)/黃頭鷺 /黑冠麻鷺/蒼鷺
˙朱鷺科
黑面琵鷺/黑面琵鷺(亞成鳥)
˙雁鴨科
小水鴨/赤頸鴨/琵嘴鴨
˙鷲鷹科
台灣松雀鷹/大冠鷲/大冠鷲(亞成鳥)/鳳頭蒼鷹/黑翅鳶/黑鳶/魚鷹
˙雉科
鵪鶉/小鵪鶉/竹雞/台灣山鷓鴣/環頸雉/藍腹鷴/帝雉
˙三趾鶉科
棕三趾鶉
˙秧雞科
白腹秧雞/紅冠水雞/董雞/灰腳秧雞
˙燕鴴科
燕鴴
˙彩鷸科
彩鷸
˙反嘴鴴科
反嘴鴴/高蹺鴴
˙鴴科
太平洋金斑鴴/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鐵嘴沙鴴/小辮鴴
˙鷸科
青足鷸/磯鷸/濱鷸/山鷸/灰瓣足鷸/紅領瓣足鷸
˙鷗科
烏領燕鷗/黑脊鷗
˙鳩鴿科
翠翼鳩/金背鳩/珠頸鳩/紅鳩
˙杜鵑科
鷹鵑/筒鳥/番鵑
˙草鴞科
草鴞
˙鴟鴞科
長耳鴞/短耳鴞/褐鷹鴞/黃魚鴞/褐林鴞/灰林鴞/領角鴞/黃嘴角鴞/鵂鶹
˙翡翠科
翠鳥/赤翡翠/蒼翡翠
˙蜂虎科
栗喉蜂虎
˙鬚鴷科
五色鳥
˙戴勝科
戴勝
˙雨燕科
小雨燕/白腰雨燕
˙鶺鴒科
黃鶺鴒/灰鶺鴒/白面白鶺鴒
˙百靈科
雲雀
˙八色鳥科
八色鳥
˙山椒鳥科
紅山椒鳥
˙鵯科
白頭翁/紅嘴黑鵯
˙伯勞科
棕背伯勞
˙鶇科
赤腹鶇/白腹鶇/紫嘯鶇 /虎鶇/黑鶇/白眉地鶇
˙鶲科
白尾鴝/野鴝/黃尾鴝
˙畫眉科
藪鳥/小彎嘴/白耳畫眉
˙鶯科
極北柳鶯/茅斑蝗鶯
˙扇尾鶯科
灰頭鷦鶯
˙繡眼科
綠繡眼
˙鵐科
鏽鵐/黑臉鵐
˙麻雀科
麻雀
˙梅花雀科
白腰文鳥/斑文鳥
˙卷尾科
大卷尾
˙鴉科
台灣藍鵲/樹鵲/喜鵲/巨嘴鴉
附錄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鳥羽專有名詞
參考書目.致謝
攝影後記 鳥羽攝影的輕與重
*目錄
推薦序 難得的美麗與收藏
推薦序 一羽一世界,多樣的大自然奧妙寶庫
作者序 野鳥救傷的記憶剪貼簿
第1章認識鳥羽
尋找史上第一根羽毛
人類生活中的鳥羽
羽毛森林中的小住戶
全身羽毛大不同
羽區
羽毛的構造
羽毛的發育
飛羽與翼型
尾羽與尾型
特別的羽毛
繽紛的羽色
多樣的斑紋
多功能的羽毛
換羽的次序
鳥類的理羽行為
羽毛的收集與保存
羽毛的比對方法
第2章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
第3章鳥羽圖鑑
鳥羽圖鑑使用說明
˙水薙鳥科
長尾水薙鳥/大水薙鳥
˙鰹鳥科
紅腳鰹鳥
˙鸕鶿科
鸕鶿
˙鷺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