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來自基督信仰下不同領域的八篇文章,談及「智慧之樂」、「光的意義」、「末世生活」、「救贖之路」、「上帝之愛」、「樂以載道」、「女性創傷」、以及「神學教育」等八個主題。每一篇都有助基督徒解析在信仰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問題和迷惘,也提供基督徒那尋求平安和真理的唯一出路。
智慧之樂 揭示我們追求智慧必要滿得喜樂
光的意義 啟迪我們從創造的敘事認識基督
末世生活 指教我們正確地期待復活的生命
救贖之路 導引我們擺脫恐懼走入真實生活
上帝之愛 激發我們倚靠聖靈實踐愛神愛人
樂以載道 鼓舞我們細緻賞析聖詩修辭之美
女性創傷 給予我們受傷害婦女康復的盼望
神學教育 培育我們成長思辨踐行上帝旨意
以八個不同視角,啟迪您對基督信仰的理解和體驗。就讓我們一同把心靈交付給基督,心繫於祂、緊緊跟隨,建立一個更堅定、更深刻的信仰生命。
作者簡介:
阮凱文
舊約助理教授
張治壽
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陳安安
新約助理教授
彭盛有
系統神學與基督教倫理學副教授
譚國才
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校長
田展艾
教會音樂副教授
黃麗慧
教牧諮商輔導助理教授
洪詠茹
基督教教育與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蕭若萍
中台神學院舊約副教授
劉加恩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張志偉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吳國安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李建一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音樂助理教授
錢玉芬
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
蔡珍莉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教育與教牧輔導副教授
章節試閱
摘要
箴言書一至九章有三篇智慧的訓誨(1:20–33; 8:1–36; 9:1–12)。第二篇訓誨分別論及擬人化智慧與耶和華的關係(8:22–30)、與人的關係(8:1–21, 31–36)。其中卅、卅一節以重複的詞語「喜悅」
????????) 、 ??????? )與「嬉戲」( ?????? ),凸顯此二種關係中的喜樂氛圍。本研究旨在透過希伯來文釋經,分析箴言書八章如何描述智慧與耶和華、與人之間的喜樂,並探究喜樂在這二種關係中的神學意涵,最後以「智慧的喜樂」為進路,審視智慧的三篇訓誨中智慧與人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箴言書八章描述智慧與耶和華的關係是一種持續的親密、喜樂關係。經文以生育隱喻與親子隱喻描繪智慧為耶和華的首生之子,在他身邊觀覽其造化之工,又在他面前時常歡笑、得蒙喜悅。而智慧與人的喜樂關係,呈現於她喜悅居住人間,與世人一同歡笑。她呼喚人聽其訓言,並應許愛她、聽從她話語的人得著福樂。就神學意涵而言,智慧的喜樂連結屬天與屬地的關係,使耶和華與人因著智慧在天地間的嬉戲而共沐喜樂。此外,經由智慧的喜樂視角看創造,揭示創造主尊榮威嚴與幽默慈愛,使人得以更深刻地認識耶和華。而耶和華喜悅智慧的事實,正是最強而有力的背書,激勵人喜愛智慧,並渴望與她共建豐富深刻的喜樂關係。
最後,在箴言書一至九章三篇智慧的訓誨中,可見智慧與人之間的喜樂逐步升高,從第一篇智慧斥責與嘲笑,經第二篇智慧嬉戲與人得福樂,再到第三篇智慧與人共進筵席歡慶,邁入喜樂巔峰。因此,人若選擇智慧,得以與她發展愛的關係,將經歷與日俱增、無與倫比的喜樂。尋找智慧並非難事,因智慧樂在人間;追求智慧亦非苦差,因人與智慧之間的愛和喜樂將有增無減。期以本文協助讀者深思智慧卓越的價值,進而切慕她,並付諸實際行動追求她。
關鍵字:擬人化智慧、智慧的嬉戲、追求智慧、有福、喜樂
前言
擬人化智慧是以色列智慧文學的獨創。在箴言書一至九章中,有三篇智慧的訓誨(1:20–33; 8:1–36; 9:1–12),顯示擬人化智慧被賦予思想、情感,並言語和行動能力,成為可與耶和華、與人互動的主體。箴言書八章特別著墨於此,論及智慧與耶和華的關係(8:22–30)、與人的關係(8:1–21,31–36),其中卅與卅一節以重複的詞語「喜悅」( ???????? 、 ??????? )與「嬉戲」( ?????? ),凸顯此二種關係中的喜樂氛圍。
筆者的博士論文曾討論箴言書一至九章智慧與人的關係,將擬人化智慧視為女子,並將經文內的讀者視為追求(或拒絕)智慧的年輕人,以此為前提關注雙方的情感(包括愛、恨、欲、懼)與關係進展。研究結果顯示,二者之間的理想親密關係乃建基於愛情,甚至經文也暗示雙方進入婚姻關係。筆者從研究中觀察到,智慧與年輕人之間,除了擁有上述四種情感,也兼具喜樂之情,並於文中引述 William Brown 所著 Wisdom’s Wonder 一書關於喜樂的論述。
Brown 指出,智慧的三篇訓誨呈現「從憤怒到欣喜」(“from anger to exuberance”)與「從震驚和羞恥到敬畏和喜悅」(“from shock and shame to awe and joy”)的進程。「從憤怒到欣喜」的進程,專指智慧的情緒變化,在第一篇訓誨中她的言語帶著責備(1:20–33),及至第二篇訓誨,語氣便轉為喜悅(8:1–36),且提及願意將她在太初就有的喜樂分享給人,並以「聽從我的人…便為有福(“happy”)」(8:32, 34)作為結尾。「從震驚和羞恥到敬畏和喜悅」的進程,則是描述其聽眾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在第一篇訓誨中,聽眾耳聞智慧的威嚇之語,得知若拒絕她將遭致災禍,因而感到震驚和羞恥。在第二篇訓誨中,聽眾對智慧的非凡價值與卓越能力感到喜悅和敬畏。最後,第三篇訓誨描述智慧精心準備的筵席,席間智慧與其聽眾共享婚姻愛侶間才有的親密與喜樂。
Brown 的書名 Wisdom’s Wonder 所傳達有關「智慧的奧妙」要旨,啟發筆者以「智慧的喜樂」(Wisdom’s Joy)為題進行本研究。 Brown 的說明雖已切中要點,指出智慧的三篇訓誨呈現智慧與人之間喜樂加增的進程,但有關「智慧的喜樂」主題仍值得深入探討,特別是提供 Brown 所欠缺的釋經相關支持。此外,筆者認為「智慧的喜樂」主題,可擴展至整本箴言書進行全面性討論。然而這將是一項較大的研究課題,在有限的篇幅內無法充分表達。因此,本文將僅以箴言書八章為主要文本,針對「智慧的喜樂」主題進行初步研究,旨在討論箴言書八章如何描述智慧與耶和華、與人的關係中的喜樂,並探索這二種喜樂關係的神學意涵,特別是智慧與人的喜樂關係對本書讀者的意涵。
本研究採用希伯來文釋經,分析與本研究旨趣相關經文的文法與語法,其中重點經文箴言書八章廿二至卅一節與卅四節,由筆者依據 BHS 自行翻譯,以求適當呈現詩句的結構或解釋文意。其餘經文主要引用和合本,如有採用其他譯本則另行註明。鑑於文本為詩歌體裁,參考詩行的同義或反義平行結構,將有助理解經文意涵。此外,比喻意象如生育隱喻(8:22–26)與愛情隱喻(8:34),也將是分析的要點。關於「喜樂」主題的討論,主要釋經根據有二:一、經文直接使用表達喜樂概念的字詞,如「喜悅」(8:30a ??????? 8:31 ;???????? )、「嬉戲」(8:30b, 31 ?????? )、「有福」(8:32b, 34a ????? );二、經文間接或暗示喜樂的氛圍,如智慧慨允愛她的人財富豐厚,由此可合理推論,其結果或能帶給當事者一番驚喜(8:21)。
本文將根據釋經結果,探討智慧與耶和華、與人之間的喜樂,以及相關神學意涵。最後,筆者嘗試從「喜樂」的觀點,進一步審視箴言書一至九章三篇智慧的訓誨智慧與人之間喜樂的進展,並思考智慧與人之間的喜樂對當代讀者有何意義。
摘要
箴言書一至九章有三篇智慧的訓誨(1:20–33; 8:1–36; 9:1–12)。第二篇訓誨分別論及擬人化智慧與耶和華的關係(8:22–30)、與人的關係(8:1–21, 31–36)。其中卅、卅一節以重複的詞語「喜悅」
????????) 、 ??????? )與「嬉戲」( ?????? ),凸顯此二種關係中的喜樂氛圍。本研究旨在透過希伯來文釋經,分析箴言書八章如何描述智慧與耶和華、與人之間的喜樂,並探究喜樂在這二種關係中的神學意涵,最後以「智慧的喜樂」為進路,審視智慧的三篇訓誨中智慧與人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箴言書八章描述智慧與耶和華的關係是一種...
作者序
【序一】
小時候,我們一夥鄰居玩伴們,喜歡用報紙和細竹條自製菱形風箏。把黏好的紙風箏繫在媽媽的縫衣線卷上,線卷中心插進根筷子,就興高采烈地帶到學校的操場去施放。
趁著風起之時,舉起筷子和線卷,放開風箏繫線約二、三米的長度,逆風跑去;風箏立時扶搖而上。此時只要站定了,將緊插的筷子放鬆,讓線卷在筷子上轉動,同時用大姆指控制著線卷,時放時止。止住線卷的同時,就將風箏向下拉扯,風箏反而更逆風上揚。此時,再將壓著線卷的大姆指放開,風箏就飛得更遠。再止住線卷向下拉扯,風箏又向上飛升。如此一再地拉放,風箏就愈飛愈高,兩翼與長尾在空中飛舞;小孩的心,也與風箏一起歡喜地飛揚在天地間。但有時沒注意,忽然,線卷的線都給放出去了。風箏不再有人牽繫,就隨風而去,旋即飄落。小孩的心,好不失落啊。
基督徒就像基督所放的風箏,只要心繫著基督,以愛相連,晝夜思念,生命的境界就愈飛愈高,在上帝的天地間,騰躍飛舞,討主歡欣。但若與主斷了線,一時好像很自由,卻必快快墜落。每當東方日升,台灣浸會神學院理培堂講台上「基督至上」的校訓,就被映照著閃閃發光,向著浸神的老師同工同學們發出邀請,呼喚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將自己歸給基督。祂是我們所敬拜的主,是我們的追求,是我們的倚靠。我們若真以基督至上,我們就會愛主第一。基督是我們心之所繫。
人心之所繫,決定於他之所愛。愛把人的心牽繫在他所愛的對象上。魂牽夢繫,不總是用來形容跨越時空的摯愛嗎?人所愛的,就成了他晝夜思想的。愛上帝的人,晝夜思想上帝的話(詩1:2)。只愛自己的,晝夜思想的盡都是惡(創6:5)。愛上帝的人就間接愛了自己,因為人的好處不在上帝之外(詩16:2)。只在乎自己、只愛自己的,就不會是愛上帝的,結果自己卻得不到益處,因為在上帝之外,就沒有我們的好處。
在浸神,老師同工同學互勉愛主第一,我們操練隨時持有基督意識,將我們的心連繫於主。在學術上浸神也呈現出心繫基督的特質。在這本學術專書中,每位老師的寫作,雖不一定是直接在字面上連於基督,但基督作為上帝的道,確實是我們學術追求的最終目標。阮凱文老師論〈智慧的喜樂〉,顯出箴言書中智與喜的關連,而使徒保羅把智慧與基督相連,宣告說:上帝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1:30),因此凱文老師的文章,帶我們領略的不外乎是心繫基督的喜樂。張治壽牧師從約翰福音探索光的意義,讓我們認識基督自創世以來就是人生命的光。陳安安老師從羅馬書第八章解明,在聖靈裡基督徒可在今日就經歷基督復活的生命。彭盛有牧師闡述羅森茨維格《救贖之星》中之救贖之路,導引我們擺脫恐懼走入真實生活,而這豈不正是基督要引導我們進入的生活,在與上帝之關係中,「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4:18)。而筆者文章接續談論基督徒與上帝的愛,梳理卡爾巴特的思想,指出這愛是植根於耶穌基督之所是。田展艾老師的〈樂以載道〉,藉約翰.魯特的《光榮頌》為例,說明聖詩是基督之道的見證。黃麗慧老師則關注女性之創傷與在基督裡得恢復的盼望。洪詠茹老師則檢視台灣浸會神學院向政府立案之後,如何在順從國家法令的同時踐行基督至上之教育使命。
本書中的每一篇,都從不同的生命處境回歸於基督,再以基督為中心往不同的方向發出見證之光。每一篇都像一只風箏,心繫基督,同時也在天地之間彰顯基督。在浸神,學術的研究和寫作,就像敬拜、禱告、教學與事奉,都是要以愛主第一的心展現基督至上。
譚國才 謹誌
2023年5月
【序一】
小時候,我們一夥鄰居玩伴們,喜歡用報紙和細竹條自製菱形風箏。把黏好的紙風箏繫在媽媽的縫衣線卷上,線卷中心插進根筷子,就興高采烈地帶到學校的操場去施放。
趁著風起之時,舉起筷子和線卷,放開風箏繫線約二、三米的長度,逆風跑去;風箏立時扶搖而上。此時只要站定了,將緊插的筷子放鬆,讓線卷在筷子上轉動,同時用大姆指控制著線卷,時放時止。止住線卷的同時,就將風箏向下拉扯,風箏反而更逆風上揚。此時,再將壓著線卷的大姆指放開,風箏就飛得更遠。再止住線卷向下拉扯,風箏又向上飛升。如此一再地拉放,風箏就愈...
目錄
序一 譚國才/v
序二 彭盛有/vii
作者簡介/xi
縮寫表/xiii
主題文章
聖經研究領域
第一講 智慧的喜樂:從箴言書第八章論擬人化智慧與耶和華並與人關係中的喜樂-阮凱文/1
第二講 從約翰使用舊約引喻探索約翰福音一章四至五節中「光」的意義-張治壽/37
第三講 羅馬書八章一至十一節論聖靈範疇的末世生活-陳安安/63
教義神學領域
第四講 出死入生:羅森茨維格《救贖之星》的「自我」救贖之路-彭盛有/95
第五講 從巴特的實現式基督論看信徒對上帝的愛-譚國才/127
實踐神學領域
第六講 樂以載道之研究:以約翰魯特《光榮頌》第一樂章為例-田展艾/149
第七講 從她瑪到小米:女性遭遇性侵害後生命發展之探究-黃麗慧/191
第八講 台灣浸神的興學宗旨與挑戰:教育部立案後的神學教育初探-洪詠茹/213
回應文章
回應第一講-蕭若萍/237
回應第二講-劉加恩/243
回應第三講-張志偉/249
回應第四講-吳國安/255
回應第六講-李建一/261
回應第七講-錢玉芬/265
回應第八講-蔡珍莉/269
序一 譚國才/v
序二 彭盛有/vii
作者簡介/xi
縮寫表/xiii
主題文章
聖經研究領域
第一講 智慧的喜樂:從箴言書第八章論擬人化智慧與耶和華並與人關係中的喜樂-阮凱文/1
第二講 從約翰使用舊約引喻探索約翰福音一章四至五節中「光」的意義-張治壽/37
第三講 羅馬書八章一至十一節論聖靈範疇的末世生活-陳安安/63
教義神學領域
第四講 出死入生:羅森茨維格《救贖之星》的「自我」救贖之路-彭盛有/95
第五講 從巴特的實現式基督論看信徒對上帝的愛-譚國才/127
實踐神學領域
第六講 樂以載道之研究:以約翰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