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只是前往下一次投胎的出口。
任何活著的生命都永不會死,只會改變型態。
人的肉體疲乏時,靈魂會離開,以便換上有活力的新行頭。
一幕接一幕,神的偉大劇場持續演出著,永無休止。」
—納拿克導師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可以說大部分的精神修持都以超脫生死為目標。一位精神大師如何面對死亡、經歷死亡的過程,往往是他在世時精神修持的最佳展現,我們可由他們的死亡過程了解他們的精神層次,並從中得到啟發。
這本書是從藏傳佛教、禪門佛教、印度教三種性靈傳承中取材,編纂大師們的死亡故事而成。出現在本書中的大師,有些在世時已達到了悟的境地,有些則在去世時臻於此最終狀態,他們不論在身前或是死後,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提取神髓、領略幽微,我們只需稍微停下腳步,便可由他們從不枯竭的優雅典範中汲取活水。
當你讀這些故事時,可以細細品味這些偉大老師們臨終時所體現的情感或態度,好好想想潛藏在他們身上的特質,如喜悅、勇氣、無畏、謙卑、簡樸,並反省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獲得這些特質。另一項可以帶來豐碩收穫的練習,就是每天把「自己終將死去」的現實狀況放在眼前,如此練習,通常可以把所有事物看得更清楚明白,優先考慮的事情也會自然地重新排序,我們所過的日子也會更加豐富,更能獲得深度的滿足與感激。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蘇希拉?布萊克曼(SushilaBlackman)是印度大師穆塔南達尊者(追隨者暱稱他為「巴巴」)的學生,師父去世時,蘇希拉?布萊克曼剛好在師父位於印度的聚會所裡。在即將完成此書前幾個月,蘇希拉?布萊克曼發現自己罹患肺癌末期,完成此書一個半月後,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她平和而意識清楚地辭世了。在她所追隨的性靈傳承裡,這一天是光明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譯者簡介別古理工出身,電腦背景,四十仍惑,書海徜徉。譯者期勉自己,將好書的真實好處用心傳達,努力讓自己的譯筆不辜負原作者與讀者。※特別感謝吳繼文先生為內文日文名及詩偈做查證及還原。
章節試閱
001
有位年長的佛教大師問一群坐禪的人:「證悟的人死後,留下什麼?」座中有人回答:「證悟的人死後,什麼也沒留下。」
大師微笑,說出了讓大家都驚訝的答案:「不,真理留下了。」
002
隱峰師父向眾人說話:「許多地方的師父死時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這些我都親眼目睹過。是否有人是站著去世的?」
眾人當中有一人回答:「有的,有一位。」
師父便問:「有人在吐出最後一口氣時是頭下腳上站著的嗎?」
所有人都回答:「若有這樣的人,我們卻是沒聽過的。」
師父於是頭下腳上地站著去世了,但僧袍卻驚人地包覆在身體上沒有掉落。信徒為了安排火化而要移動身體時,他的身體仍不會倒,遠近的人因此穿流不息,爭相來看。
師父有個當尼姑的妹妹,剛好就在近處,便直接來到他跟前,責備他:「老哥,你已經藐視律法這麼多年了,就算死後還得讓大家苦惱!」她用手推了一把,他便搖晃倒下,躺平了。
最後,火化過後,他的骨灰被收集起來,放入納骨塔中。
003
林仁波切為法王達賴喇嘛的資深授業師,他在一九八三年夏天,為五名最親近的西方人弟子做了為期一週的教導。其中有個叫蔣巴.相曼回想起來,還記得當時的主題是林仁波切極其珍視的菩提心,也就是為一切有情眾生的益處而希望得證的無私心願。不久之後,他經歷幾次較輕微的中風。那年聖誕節,當中四名弟子自發地來到林仁波切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房舍聚會。他們因著這偶然的相會而欣喜地坐在仁波切樓下的房間裡,此時也恰好得到仁波切剛剛過世的通知。他在這天過世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林仁波切一向喜歡對基督教的節日表達敬意(同時也在這些日子休息)。他得年八十一。
仁波切的死,格外顯出他在性靈上的卓越成就。他死時臥於右側,所採取的特殊禪修姿勢跟佛陀涅槃時一樣。依照西藏傳統,死者的軀體需在臨終之床停屍至少三日,如此,死者的意識之流才能夠平和地離開軀體。若當事者是位得道的禪修者,還有數種方法可以度過死亡的歷程。只要意識還停留於軀體中,這些方法便可使軀體不致出現腐壞的狀況。若此人擁有必要的技能,如此狀況下的禪修也可以延續多天。林仁波切持續以稱為「死亡淨光」的方式修行,共計十三日之久。在仁波切生命最後數週裡照顧他的瑞士弟子每日都會到房間,以確認每件事情都讓人滿意。她證實,在整個期間,林仁波切的臉始終祥和,氣色一如生前,身體也沒有出現任何死亡常有的跡象。只有少數來自西藏的大師曾表現出達此超凡境界的能力。
法王達賴喇嘛由於自己老師的性靈成就而深深感動,因此決定將林仁波切的軀體保存起來而不火化。時至今日,在位於達蘭沙拉的達賴喇嘛宮殿裡,仍可看到裹著林仁波切遺體的身像。
004
虛雲大師由於病重而越來越虛弱,有人敦促他看醫生,他卻拒絕:「我與這世間的因果連結就快斷了。」他感謝弟子們和他協力重建寺院,然後向他們指示:「我死後,幫我穿上黃色袈裟,一天後,放入棺中,移到牛棚西邊的山腳下火化。然後請將骨灰與糖、麵粉、油混合,捏成九個球,丟入河裡,供養給水中生靈。若你們能幫我實現誓願,我心永懷感謝。」有人請求他最後再說些話,師父回答:「要修行戒、定、慧,以清除貪、嗔、癡。」他停了一下,接著又說:「培養正思維與正念,在面對眾人與整個世間時才能有大無畏的精神。你們累了,請回去休息吧!」
師父在辭世之前一段時間曾懇求弟子要保持信心。「怎麼保持?答案就在『戒』這個字裡。」說完這話,他便合掌,並囑咐身邊幫忙的人要照顧好自己。他們在離開房間後一個鐘頭回來,發現虛雲已寂然而逝,享年一百二十。遺體進行火化時,空氣中有種少有的香氣,還有白煙上飄天際。骨灰中發現超過百顆的五色舍利子和不計其數的小舍利子,大部分是白色的。
005
一四一九年,六十二歲的宗喀巴在哲蚌寺講道時,在場的人看到晴朗的天空出現了數道彩虹,他們認為這表示他就要死了。講道進行到一半,宗喀巴不其然地停了下來,說他要暫停一下。這種情況十分不尋常,因此眾人再次有種感覺,認為這表示他在為自己將辭世做準備。如果上師要離開某處前沒有完成講道,會被認為是個吉兆,因為這確保師父與弟子在此生及來世會再次相見,以接續該次講道。他於是前往拉薩的大寺作祈禱與供養,在離寺前還禮拜,而這項舉動通常只有在不可能回到原地時才會做。
第二天,他承認自己覺得痛,雖然從外表上,別人並無法馬上清楚看出這點。他把帽子和袍子交給一位弟子,並對在場的人提出忠告,強調不要轉移利他心的重要性。
在第十個月的第二十天,宗喀巴對赫魯嘎本尊做了盛大的供養,並在當晚進行金剛持誦。第二十五天還很早時,他以雙腿盤坐的姿勢禪修空性。到日出時,則做了許多內供養,但在場的人都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做。接著,他的呼吸便停止了,身軀則恢復十六歲時的活力。許多在場的弟子都看到他的身體放射出多彩的光束,這證實了許多人的信念:宗喀巴進入證悟者的道。
為了知道如何妥善處理他的軀體,大家便詢問傳神諭的人。他們預言,該肉身應被供奉在佛塔中,於是便建造了一處專用廳堂,內置銀色平台,其上安有一座黃金佛塔。本世紀中葉時,宗喀巴的肉身已如木乃伊一般,但保存完好仍讓人驚訝。第九世大寶法王讚頌他是個「以正確完善的見地掃除錯誤之見」的人。
001 有位年長的佛教大師問一群坐禪的人:「證悟的人死後,留下什麼?」座中有人回答:「證悟的人死後,什麼也沒留下。」 大師微笑,說出了讓大家都驚訝的答案:「不,真理留下了。」002 隱峰師父向眾人說話:「許多地方的師父死時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這些我都親眼目睹過。是否有人是站著去世的?」 眾人當中有一人回答:「有的,有一位。」 師父便問:「有人在吐出最後一口氣時是頭下腳上站著的嗎?」 所有人都回答:「若有這樣的人,我們卻是沒聽過的。」 師父於是頭下腳上地站著去世了,但僧袍卻驚人地包覆在身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