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國民教育輔導團是臺灣自1958年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時代即設置,縣市政府較有系統的成立地方輔導團,則始於1964年省政府訂頒「臺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工作計劃」,以我國現行的教育行政體制以任務編組成立輔導團組織,其本質與改進教學、教案設計、教學演示及研究調查等任務有關。
歷經臺灣省虛級化(精省),縣市之國民教育輔導團因缺乏經費補助多數停止運作,直至2003年教育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深耕計畫」後,在中央的支持下地方層級培訓深耕種子教師,並補助縣市輔導團團務運作經費,展開從教學擴及課程的輔導,而為推動新課綱,輔導團儼然成為課程教學政策的推動者。再自2007年教育部推動整合型補助的精進教學計畫,2023年仍持續,協助縣市政府推動課程教學政策、支持國民教育輔導團發展及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並設置輔導諮詢小組協作縣市精進教學計畫之規劃與實踐,縣市之國民教育輔導團即在精進教學計畫及領域/議題輔導群的支持下發揮專業功能。
國民教育輔導團以國民中小學為服務範疇,到縣市、學校分享新的教育政策,協作教師教學,而為了確保專業效度,輔導員接受增能,再展開服務。有三項課題是多年來被期盼的,分別為法制化、專業化與組織化。本書的編輯緣起於國民教育法修法,明定成立任務編組性質的「國民教育輔導團」以因應國民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發展需求相關事項,並透過集結中央到地方的專業教師提供教師課程語教學支持,對於引領期盼的國民教育輔導團法制化,有所進展,旋即邀集研究員、校長及專家教師,分別是新北市新店國小校長許德田、高雄市民族國中校長黃柏蒼、新北市海山國小校長林瑞昌、新北市直潭國小校長林愛玲、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主任何雅芬、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楊俊鴻、苗栗縣僑育實小校長李雯琪、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專案教師鍾昌宏及基隆市仁愛國小校長彭麗琦(2023年8月1日退休),一起規劃本書的撰寫與出版,也由衷感謝審稿專家的建議、編輯夥伴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給予的支持和協助。
本書係以國民教育輔導團法制化為前提出發邁向專業化,因而以組織運作、團員增能、資源整合的意義驅動為本,將協作的策略之理論與實務結合,提出專業的論述與反思,進而提升協作的品質。專書體例上強調專業概念和實務,再者,從任務編組的組織面切入,探討組織水平、垂直到網絡的運作,以及資源點線面的整合,促使組織發揮功能,另則,從協作人員著手,提供經常使用的協作策略,還有反應當前課程教學政策主題的協作增能內涵和參考工具,希冀能將專業導向效能,活化教師教學並提升學生學習力。
最後,本書之所以「課程與教學輔導團學」為書名,主要目的有三,將輔導的本質聚焦課程與教學、回應法制化的目的;突破現有國民教育輔導團的範疇,延伸至相關的協作機制;將課程與教學輔導視為專業、研究實踐,更期待是一專門的知識,總之這是一個起頭,未來期能有更深遠的擴散和影響。
主編 張素貞 謹識
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