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三十個地點。
這名老義想要告訴你十二件事。
想了解第三個千禧年的義大利人腦袋,
你絕不能錯過此書!
如同當前義大利的縮影,
複雜、驕縱、矛盾卻又充滿洞見與睿智。
用十天、三十個地點,外加義大利式的幽默,
帶領讀者了解義大利這個國家的風土民情。
義大利這個具有官能障礙的美妙國度,從道地的義大利人貝沛眼中,更能看見更真實的生活樣貌。貝沛對義大利人的觀察意外客觀、卻又保有局內人的權威。他一頭埋進義大利生活的各種矛盾中,同時直言,這些矛盾誘發出多數義大利人與生俱來的反思智慧,而這或許正是他們對抗官僚與社會功能失調的最有力武器。交織在這些哲思中的,是再卑微的義大利人都具有的強烈自尊,以及他們對美感與外在吸引力無可救藥的追求。
這並非傳統觀念中的旅遊指南,而是貝沛對於身在義大利這塊土地的同胞們,最風趣幽默的觀察,也是對義大利人腦袋的反諷與洞察,全書充滿著奇文軼事與生活哲理,以趣味的書寫道出這塊土地與其人民不為人知的一面。
作者簡介:
貝沛‧塞維尼尼 (Beppe Severgnini)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北義大利的倫巴底小鎮克雷瑪。
◇義大利知名報刊《晚郵報》記者兼專欄作家。
◇一九九六至二〇〇三年曾經擔任《經濟學人》雜誌的駐義大利特派。
◇二〇〇四年在布魯塞爾獲選為「歐洲年度記者」。
◇曾為義大利《米蘭體育報》撰稿。
◇在義大利國營電視台主持製作過《這就是義大利人》、《義大利旅遊》等節目。
◇二〇〇一年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贈帝國官佐(O.B.E.)勳章。
譯者簡介:
陳淑惠
清華大學畢,電視台資深編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外推薦:
「從圈內人的角度解釋義大利這個具有官能障礙的美妙國度……在「嗨,美國!」(Ciao America!)一書中,貝沛將他關愛的眼神投注到美國。然而這回,他選擇回到老家,咬緊義大利鄉親、力道更猛更準。他一頭埋進義大利生活的各種矛盾中,同時直言,這些矛盾誘發出多數義大利人與生俱來的反思智慧,而這或許正是他們對抗官僚與社會功能失調的最有力武器。交織在這些哲思中的,是再卑微的義大利人都具有的強烈自尊,以及他們對美感與外在吸引力無可救藥的追求。」
-紐約時報
「高度發達的古老文明vs.極盡乖張膚淺的西方國家──永恆的義大利式矛盾……充滿睿智、生動活潑。」
-華爾街郵報
「貝沛腦袋自成一套古怪邏輯……本書顯然並非傳統觀念中的旅遊指南,而是貝沛對於身在義大利這塊土地的同胞們、最風趣幽默的觀察。」
-芝加哥論壇報
「對義大利人腦袋的反諷與洞察……充滿奇文軼事與生活哲理,貝沛以趣味的書寫道出這塊土地與其人民不為人知的一面……貝沛對義大利人的觀察意外客觀、卻又保有局內人的權威……本書就像當前義大利的縮影,複雜、驕縱、矛盾……這本充滿洞見與睿智的書證明了:要了解第三個千禧年的義大利人腦袋,還真是不容易。」
-加拿大環球郵報
「請勿拿起本書──除非你有勇氣讓貝沛大師重塑你對義大利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從本書可以印證: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義大利人,比我們想像中更難理解──有點近似歐洲人──但貝沛依舊大公無私愛著他們。」
- 霍華德‧圖姆(Howard Tomb),《搞怪義大利人》作者
「本書專論『令人費解的義大利人』……貝沛對義大利人的心靈進行最有系統的探索……對人性有敏銳的觀察,對同胞的深度剖析令人發噱。」
-國際先驅論壇報
「對義大利的美食、藝術與政治的第一手深度導覽……貝沛是別具匠心、更具玩心的地陪。」
-歐洲泰晤士報
「老少咸宜版的義式《甜蜜生活》,巧妙解構了義大利人的習慣風俗。」
-多倫多星報
名人推薦:國外推薦:
「從圈內人的角度解釋義大利這個具有官能障礙的美妙國度……在「嗨,美國!」(Ciao America!)一書中,貝沛將他關愛的眼神投注到美國。然而這回,他選擇回到老家,咬緊義大利鄉親、力道更猛更準。他一頭埋進義大利生活的各種矛盾中,同時直言,這些矛盾誘發出多數義大利人與生俱來的反思智慧,而這或許正是他們對抗官僚與社會功能失調的最有力武器。交織在這些哲思中的,是再卑微的義大利人都具有的強烈自尊,以及他們對美感與外在吸引力無可救藥的追求。」
-紐約時報
「高度發達的古老文明vs.極盡乖張膚淺的西...
章節試閱
星期五
第一天,從馬奔薩機場到米蘭
機場,有規則就有例外,有例外老義最愛
作為一個「義大利人」,是全年無休的一項職業。我們從來不會忘記自己的身分,以混淆旁觀者的視聽為樂。
不要被義大利人的明眸笑臉給騙了,許多人看似優雅、每個人舉措自信滿滿。確實,義大利很性感,她能帶給人們撫慰,但別以為這就是全部的義大利。當然如果你要這麼想也行,只是到時可別有任何怨言。
美國有位旅遊作家曾寫道:「義大利是人性的國度」。如果此話當真,探索義大利對你們這些老外將會是一趟刺激的冒險旅程,各位最好把地圖帶上。
你正好有十天的假期?不如就這麼辦吧:每天我們將帶您走訪三處地點。這些地點都相當具有代表性,同時話題十足(或許正因為大家對它們太不了解)。既然我們剛好在機場,不如就先從這裡開始。接著,我將解釋本地的交通規則以及職場亂象,並分析為何人們喜歡在火車上高談闊論、在飯店上演戲劇人生;我們將在餐廳品頭論足,在教堂領受心靈的平靜;我們將見識義大利的媒體大觀園、感受海灘對老義的重要性;並在足球場上體驗行單影隻、在臥室裡領略摩肩擦踵的感覺,同時介紹我們對集合公寓的縱向迷戀,以及客廳(或者該稱為「客餐廳」)裡的橫向民主。
十天,三十個地方。想要鑽進義大利人的腦袋瓜,就讓我們找個起點出發吧!
※※※
開宗明義,有件事你們得先搞清楚。你們的義大利(Italy)和我們的義大利(Italia)是兩碼子事。你們的義大利就像一種毒品,被包裝成日落山丘、橄欖園、檸檬樹、白酒外加黑髮少女等等形式販賣。而我們的義大利卻是一座迷宮,誘人又複雜。一走進迷宮,你可能花了幾年還在繞圈圈,但是這個過程保證好玩。
許多人初來乍到,急著尋找迷宮出口,於是找來過往的旅人指點迷津:像是歌德、斯湯達爾、拜倫、馬克吐溫。對於義大利,這些人總有一套己見,巴不得趕緊回家振筆疾書。到現在,大家還是會援引這些作家的語句,彷彿這一切都未曾改變。但事實並非如此:義大利已經變了。只是問題在於,如何找出哪些不同以往之處。
放眼現代,關於這個國家的書寫,不外可歸為以下兩種類別:愛情紀事與幻滅者日誌。前者源自對義大利家庭生活的自卑情結,其中通常會有一章,專文論述家庭的重要性,另一章則大讚義大利料理之長處;相反地,幻滅者日誌則對義大利的公共生活抱持某種優越感。少不了的,是對義大利的貪汙腐敗大加撻伐,另外還要留給黑手黨一點篇幅。
總的來說,會書寫愛情紀事的是美國女性,她們流露出的,是一種「無涉義大利的情愛」:在她們筆下,義大利是一座伊甸園,不論季節如何變化,氣候總是宜人、居民總是親切。至於幻滅者日誌多半出自英國男人之手,他們描繪的是「無涉感情的義大利」:在這個令人費解的地方,住著一群不牢靠的民眾,並接受地獄來的官吏統治。
然而義大利萬萬不是地獄,因為她太慈悲為懷;當然她也不是天堂,因為她太桀驁不馴。我們可以這麼說─義大利是座別具一格的滌罪所,裡頭充斥著高傲受苦的靈魂,但每個靈魂又自以為能上達天聽。這個地方可以在短短百米之間或十分鐘的頃刻,讓你從火冒三丈到喜出望外。義大利也是全世界唯一能同時孕育出波提切利與貝魯斯康尼兩種人的實驗室。住在義大利的人總說他們想要逃,但那些逃離的人卻通通想要歸鄉。
各位應該可以理解,這不是個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國家。尤其當你的行李因為過多的幻想而超重,但海關卻還是放行的時候。
※※※
就拿這座機場為例吧。將機場描寫為「無意義場所」的人,一定沒到過米蘭的馬奔薩、利那提機場,或是羅馬的達文西機場。又或者,就算他們真的去過,恐怕也只顧著閃避那些忙著講手機、走路不長眼的人群,而未多加留意。
義大利的機場具有強烈的義大利性格,它是一座裝了空調的動物園。只不過,這裡的動物不會咬人,唯一可能危害人體的是某些奇怪的訊息。你必須懂得如何解讀這些聲音與符號。在義大利,下一秒鐘隨時可能發生任何事,而且多半無法預期。對我們而言,「常態」才是一種「特例」。還記得電影《航站情緣》(The Terminal)嗎?如果把電影的場景移到馬奔薩機場,湯姆‧漢克不只會愛上凱薩琳.麗塔.瓊斯,他還會籌組政黨、舉辦公投、經營餐廳,順便搞個民俗慶典。
瞧那些義大利人在免稅店閒晃時,臉上那稚氣未脫的喜悅。看他們為了消磨時間想出的各種妙招。觀察他們看到制服(各種制服,舉凡擦肩而過的機長到清潔工)時流露的敬畏。「威權」已經讓義大利人惶惶不安了幾世紀,因此我們漸漸發展出一卡車的對策:從諂媚、漠視、拉攏、勾結,到公然作對或故作崇拜。端詳那些剛從國際入境區的自動門走出的人們就知道,他們臉上全都露出一種幾乎不著痕跡的寬慰。想當然,多數入境旅客並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剛剛的制服先生已經掰掰了。
請注意他們從輸送帶上提領行李時的那種寬慰,不,應該說是欣喜。當初辦理登機時,他們並不確定能否順利與行李重逢,因此拚老命也要想辦法以手持行李登機。再聽聽那對吵架的夫妻─隨著他們意識到自己正在公眾場合出洋相,砲火卻更加猛烈─「馬力歐,你明明說護照在你那裡!」再或者,欣賞剛結束度假返國的那「義」家人。他們的手勢、儀式、叨唸,彷彿才迴盪過紐約某家飯店或倫敦某處露天市集:老媽到處找兒子,老爸呼叫兒子,兒子回答老爸,老爸再告訴老媽,這時卻換老媽不見蹤影
馬奔薩機場是整個義大利的縮影。只有過於天真的第三者才會誤以為這是種混沌。事實上,這可是一種精采的表演,是天才演員的即興演出,沒有人當自己是跑龍套的,每個人都是大明星,不管他的戲分有多麼微不足道。如果費里尼願意出任總理,他肯定政績卓越。因為要統理義大利人,我們需要一位大師級導演。
※※※
在義大利機場還能有什麼發現?嗯,或許還有義大利人對「美」的狂熱。這股狂熱幾乎快從我們的「天賦異秉」變成「人格缺陷」。因為有太多時候,它蒙蔽了我們分辨「美」與「好」的能力。
看看那些手機展示櫃,還有端坐椅凳上的女店員。她們之中有很多人根本分不出手機和遙控器的差別,但每個人卻都正點得沒話說。你知道為什麼電信公司要捨專業員工而取這些辣妹嗎?還不都是應大眾要求!當修長的美腿碰上清醒的頭腦,大家寧可選前者。
仔細想想,這件事的背後隱含著一個啟示。那就是,為了追求「美」(未必得露迷你裙才算數),我們願意做的犧牲還真不小。「不要從封面判斷一本書的內容」(不要以貌取人)對義大利人來說,似乎有過度簡化之嫌。我們偏偏就是根據封面選書、以笑容為政客打分數、從辦公室裝潢論斷其專業、以儀態評判祕書能力、根據設計選擇桌燈、從外觀造型挑一輛車、從職稱打量一個人……無怪乎每四個義大利人中,就有一人掛名某某單位的「主席」。看看機場這些廣告,不管是汽車、包包或化妝品,它們並不強調產品的優越,而是告訴大家「只要買了它,我們就會變成萬人迷」,彷彿我們義大利人還需要這種信心加持似的。
※※※
假使對「美」的狂熱僅止於展示人員、服飾、桌燈和汽車,問題還不算嚴重。遺憾的是,這股狂熱已經氾濫到道德層面,甚至─我再強調一次─還讓我們喪失對「美麗」與「美好」的區辨能力。只有在義大利文中,有所謂「fare bella figura」這樣的說法。仔細想想,它代表的其實是一種美學的判斷,意謂著「做得體面漂亮」,跟「給人好印象」可不盡相同。
想像那頭有位法國老太太遇上了麻煩──她剛提領了兩只大行李箱,卻找不到行李推車。假設我過去伸出援手,她八成會接受。這時候,有趣的事發生了。當貝沛.塞維尼尼(就是在下我)的「貝沛」行善助人的同時,「塞維尼尼」則抽身旁觀並給予喝采。貝沛欣然接受自己的掌聲,最後心滿意足地功成身退。
這種經過縝密算計的表現慾,並不需要觀眾的參與。從心理層面上看,義大利人相當自給自足。這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就是,講到善行義舉,我們對「作態」的執迷已經超越實際「作為」。「作態」為我們帶來滿足感,「作為」卻要我們勞心勞力。再者,做了十件好事未必能成就一個好人,正如犯下十惡不赦未必就會成為罪人,這是一樣的道理。神學家說「行為」有別於「習慣」,單一事件比起慣例,重要性便相對減弱。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了解義大利,請把旅遊導覽丟一旁,開始研究神學吧!
※※※
凌駕道德的美學標準,以及對於美的精準直覺:這是我們的頭號死穴。當然我們還有其他缺點,像是獨樹一格、冰雪聰明、喜歡社交、能屈能伸與心思細膩。還好,我們的人格優點彌補了這些缺陷─我們吹毛求疵、隨便不羈、容易妥協,甚至愛好和平到有點沒種、大方到有點天真的地步。現在知道為什麼義大利人這麼難搞了吧?別人眼中的美德卻是我們的缺陷,反之亦然。
我剛說過,我們「獨樹一格」,這未必是件好事。訝異嗎?請聽我說下去─回到兩小時前,你還坐在義大利航空的空中巴士班機上。比較之前你搭過的美國航空或英國航空班機,發現機上空服員的舉止有什麼差異了嗎?
義大利的空服員有時還真的把「空服」當一回事,也就是說:穿上制「服」隨機放「空」。然而,她還是一貫地賞心悅目、高貴優雅、端莊嫻淑,甚至到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步。還記得有次我從米蘭搭機到紐約,義大利航空的空服員是個拿坡里來的黑髮美女。瞧她來回昂首闊步的模樣,彷彿是在九千公尺高空的伸展台走秀的模特兒。坐我身旁的男士看了她一眼,然後對我說:「我可不可以再要杯咖啡?」「問我幹嘛?問她啊!」我回答,並朝著空服員的方向點頭示意。「我哪敢叫蘇菲.亞羅蘭幫我倒咖啡?」他嘀咕說。他說的也沒錯,當義大利美女空姐上演高空時裝秀,誰人斗膽打岔?
反之,換做是英航的空服員,沒人會把她錯認是模特兒。她們只會略施脂粉,不穿金戴銀,而且通常孔武有力。更早期的空姐甚至還會以頭上那頂只有她們和新澤西冰淇淋小販才會戴的小圓帽自豪。她們穿著倫敦熟女口中的低跟「阿嬤鞋」。至於制服,義航空服員是翠綠色,英航則是詭異的紅白藍組合,或是不存在於自然界的美乃滋與杏黃色混搭。然而,英航的空服員卻很殷勤體貼,她不斷穿梭來去,永遠保持笑容。她會服侍你直到酒足飯飽,或忽然從背後笑容可掬地問一聲:「一切都還好嗎?」
但就在這時候,發生一個狀況。比方說:你不小心翻倒咖啡、弄溼褲子。就在這個瞬間,兩種空服員性格將會出現巨大轉變。至於怎麼變,各位應該知道,這也恰恰反映出兩個民族的性格差異。英航空服員會開始臭臉,因為你悖離了她預設的工作模式,你做了不該做的事。忽然間,她內心的校長或保姆性格出列了,她不會把不爽掛在嘴邊,但她會讓你知道她的不悅。
至於漂亮的義航空服員,同樣是性格大變。在這種非常時刻,她的疏離感消失了。危機中現出原形的,是她潛藏的母親、姊妹、紅粉知己與親密愛人角色。只見她脫下外套、傾力相助。平時不擅長(或說不耐)於例行公事的她,像是在特殊狀況下忽然活過來、開始釋放她的潛能。原來那位冰山美人到哪去了?她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位熱心助人的微笑美女。
你猜下回會不會有人搭義航時,故意往自己身上倒咖啡?不無可能。但為了迷人的義大利美女,小小燙傷還算值得。
星期五
第一天,從馬奔薩機場到米蘭
機場,有規則就有例外,有例外老義最愛
作為一個「義大利人」,是全年無休的一項職業。我們從來不會忘記自己的身分,以混淆旁觀者的視聽為樂。
不要被義大利人的明眸笑臉給騙了,許多人看似優雅、每個人舉措自信滿滿。確實,義大利很性感,她能帶給人們撫慰,但別以為這就是全部的義大利。當然如果你要這麼想也行,只是到時可別有任何怨言。
美國有位旅遊作家曾寫道:「義大利是人性的國度」。如果此話當真,探索義大利對你們這些老外將會是一趟刺激的冒險旅程,各位最好把地圖帶上。
你正好有十...
目錄
星期五
第一天,從馬奔薩機場到米蘭
機場,有規則就有例外,有例外老義最愛
公路,論闖紅燈的精神分析學
飯店,雙人房容不下義人床
星期六
第二天,米蘭
餐廳,坐看義樣米養百樣人
精品店,消費者永遠是輸家
夜店,老狐狸也會孔雀開屏
星期日
第三天,續留米蘭
集合公寓,摩天杜鵑窩的切片觀察
客餐廳,諜對諜反間總部
臥房、浴室,竟無我容身之室?
星期一
第四天,往托斯卡尼出發
火車,說的多聽的少,可是大家都很「了」
博物館,美女作壁上觀
電視,當上空花瓶遮住重點部位
星期二
第五天,托斯卡尼
鄉村,人類七情六慾最大產區
廣場,一地多功,比瑞士刀還好用
窗戶,偶爾凸鎚的幻想任義門
星期三
第六天,羅馬
銀行,自信與怯懦的神鬼交鋒
辦公室,無政府良民的歌劇院
購物商場,美式生活宅配到府
星期四
第七天,拿坡里
人行道,殊途同歸的集體式個人主義
汽車,在愛的摩鐵大玩疊疊樂
旅行社,冒失鬼與愛國者培訓中心
星期五
第八天,薩丁尼亞
港口,錯綜迷人的水岸交界
沙灘,走光的真相
庭園,生人止步的祕密桃花源
星期六
第九天,倫巴底區克雷瑪鎮
理髮店、書報攤和小鎮保命符
紀念碑,聞風而動的典範
學校,打造共同記憶的夢工廠
星期日
第十天,從克雷瑪經聖希羅回馬奔薩
教堂,反芻道德真味的餐廳
體育館,社會性腸胃病學觀察筆記
遠方的地平線,哥倫布再起
後記
來自美國的一封信
星期五
第一天,從馬奔薩機場到米蘭
機場,有規則就有例外,有例外老義最愛
公路,論闖紅燈的精神分析學
飯店,雙人房容不下義人床
星期六
第二天,米蘭
餐廳,坐看義樣米養百樣人
精品店,消費者永遠是輸家
夜店,老狐狸也會孔雀開屏
星期日
第三天,續留米蘭
集合公寓,摩天杜鵑窩的切片觀察
客餐廳,諜對諜反間總部
臥房、浴室,竟無我容身之室?
星期一
第四天,往托斯卡尼出發
火車,說的多聽的少,可是大家都很「了」
博物館,美女作壁上觀
電視,當上空花瓶遮住重點部位
星期二
第五天,托斯卡尼
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