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史坎蘭 Thomas Scanlon
本書之訪談源自於《哈佛哲學評論》(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以下簡稱《哈佛哲評》),一本深受學界矚目的學生刊物。它從創刊到日後的管理運作,完全由大學生一手包辦;十年來一直維持著高度的品質,無論是知名哲學家的學術論文,或是學生的哲學創作,在在引起廣大的迴響。至於此處集結之哲人訪談,可說是《哈佛哲評》自成立以來就保有的重要特色(創刊號的訪談對象為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訪問之進行完全由學生主導,而且除了少數例外,執行訪問的學生皆屬大學部。(訪問亨利.艾勒森〔Henry Allison〕的史帝芬.葛羅斯〔Steven Gross〕,以及參與訪談麥克.沈岱爾〔Michael Sandel〕的萊福.威納〔Leif Wenar〕,為哈佛哲學系的研究生。)
訪談內容當然包括了受訪者學術著作中所表達的主要觀念,但絕對不僅僅是要求他們解釋知名的論點,回應其他學者的批評而已。正如創刊編輯之一的約瑟.哈蘭(Josh Harlan)在首期刊物的引介中所言,學生還關心一些更大的問題,像是:「什麼是哲學?」「它有什麼相關性?」「為什麼要探究它?」因此,受訪者不只被要求回答「你所說的這個、那個究竟是什麼意思?」「你要如何回應某某教授的批判?」等等,他們幾乎都得針對下列問題提出說明,沒有例外:「一開始,你是怎麼對哲學產生興趣的?」「你研讀哲學的目標在哪裡?」「為什麼你認為哲學很重要?」
另外還有兩個顯著的問題經常出現在訪談中。首先是所謂「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之間的關係—前者為北美及英國主要哲學系所關切的重心,後者則至少到目前為止,在德、法等國居於主流地位。對此,我們可從溫貝托.艾柯(Umberto Eco)、史坦利.卡維爾(Stanley Cavell)、希拉里.帕特南(Hilary Putnam)、理查.羅逖(Richard Rorty)和威拉德.蒯因(W. V. Quine)的訪談中,發現各種不同的見解。第二個經常被提及的議題是:研讀哲學史和處理特殊哲學問題(比如知識懷疑論或道德基礎等等)之間,究竟有著怎麼樣的關連性。無論在大學部或研究所的層級,哲學訓練通常都會針對相關主題,審視歷史中出現的偉大人物,包括兩千多年以前的哲學家,以及近年來最新的發展。但是,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哲學史對研讀哲學的相關性要比化學史之於化學的學習來得重要?對我個人而言,各受訪者針對此問題的多樣性解答,可說是訪問稿中最精采的內容之一(尤其是訪問艾勒森那篇,有非常詳盡而深入的探討)。
本書收錄的訪談內容涵蓋了許多不同的哲學領域。其中,政治哲學是個深具代表性的主題—哈威.曼斯菲爾德(Harvey C. Mansfield)、羅爾斯、羅逖和沈岱爾等人,談論的不僅是關於正義的問題,也探討了政治哲學與日常政治實務之間的關連性。其他領域包括心靈哲學、語言哲學、邏輯,以及蘇格拉底、康德、尼采、海德格與維根斯坦的哲學。卡維爾、艾柯、亞歷山大.內哈瑪斯(Alexander Nehamas)和寇納.威斯特(Cornel West)特別探討了哲學與文學之間的關係;至於哲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也出現在好幾篇的訪談中。上述受訪名單,顯示了一種折衷性的混合形態,而這正反映出不同時代參與《哈佛哲評》訪談工作的同學,有著多樣性的興趣與熱誠,而不僅僅局限於當代哲學界盛行的某種個別概念。
在早期,《哈佛哲評》訪問的對象都是學生們先前修課時遇見的教授,不分系上或系外;後來也開始尋找校外的哲學家進行訪談。不過整體而言,哈佛教授還是佔了絕大部分。這對於讀者而言是項利多,因為老師受訪於自己的學生,通常會以比較特別的方式展現。讀者可以藉此難得的機會,聆聽卓越教授解答聰穎學生的熱切提問,抒發他們的哲學觀點,談論哲學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教授回應學生的方式,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不同哲學家的不同見解和獨特的個性。讀者或許不覺得每一篇訪問稿都同等的精采有趣,但是我相信,只要對當代哲學稍感興趣與好奇的人,肯定會被這許多思想大師的坦率言辭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