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己不倒,就沒有誰能夠擊倒你——走出心靈的陷阱
也許你會遇到很多問題,並由此產生很多煩惱和消惑,有些人常常會「借酒消愁」,可還是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變得浮躁、焦慮,失去了原有的平和心態。這就需要及時調整情緒,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
◎消除浮躁,沒有寧靜無以致遠——浮躁情緒調節
當代社會,浮躁是人們常常會出現的一種情緒,浮躁的情緒使人變得不安定,不理智,對生活也會產生消極的認知,這是一種不可取的生活態度。當人產生浮躁心理的時候,往往做事沒有準備,缺乏計畫,恨不得一鍬挖一眼井,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但結果卻並不能如人所願,大多時候都是欲速則不達,事與願違。
心靈故事
小王畢業於一所名校,在某研究所做歷史研究工作。工作幾年後,他對自己選擇的職業和收入感到很不滿意。因為搞歷史研究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事業,需要日久天長的積累,而收入卻很難達到目標。隨著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他越來越不能忍受這種乏味的工作,在一天查找資料的時候,他的情緒突然爆發了。他非常煩躁,心想:「像我這樣天天做這些,能有什麼未來呢?要多長時間才能研究出有價值的成果啊,什麼時候才能出名啊!」
小王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了,為什麼自己當初要選擇搞歷史研究呢?幾年過去,那些昔日的同學有的下海經商,有的考了公務員,還有了房子和車子,再看看自己,住在郊區的房子裏,每天還要騎機車上下班。一想到這些,小王的心就變得更加浮躁,根本靜不下心去做研究,寫論文,直到年底,他才找了一些同類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稍微改編了一下,就算是應付了事。
沒想到,論文發表以後,研究所很快就接到了投訴電話,說小王的文章中大量出現抄襲現象。小王知道自己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再也沒有顏面留在研究所裏,最終辭職收場。
就因為浮躁的緣故,小王不僅沒有成名,反而落得個失業的結局。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這就給我們警醒: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不能只想著尋找一條捷徑,因為世上沒有捷徑可走,人生在世,應該擁有腳踏實地的平淡與從容。
專家分析
每個人都有進取心,但是在當今社會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都缺少一種為心中的目標而奮鬥的堅定信念。在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先的大環境下,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事,表現為明顯的浮躁心態。雖然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講究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但這不是讓人浮躁的理由。如果捨本逐末只是追求一個「快」字,終究不會取得什麼大的成就,更無法與那些沉穩做事的人所取得的成果相提並論。
其實,在傳統文化中,講究的就是沉穩與含蓄,就如太極拳般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然而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人少了一分耐心,多了一分急躁;少了一分冷靜,多了一分盲目。
一個成熟的人,只有去掉浮躁的心態,靜下心來,用一個沉穩的心態來腳踏實地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這才是真正可取的人生態度。
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指出,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極易使人心境失衡,就像有人一天做完一件事,另一個人就要半天就做完同樣的事一樣,為了達到諸如攀比、較量等目的,很多人浮躁冒進、急功近利,為達目標不擇手段,忘了以一個寧靜致遠的心情去生活和工作,最終得到的往往是心力交瘁之後的一事無成。
縱觀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他們對人生、對事業都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的每一步路都經過深思熟慮,三思之後才謹慎而行。每一次收穫的背後都有著數不清的付出,即使成功了,他們也依然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虛心向別人學習,總結教訓,以吸取更多的經驗用於工作和事業之中。
雖然成功人士在整個社會群體中是少數,但是,他們的經驗和心路歷程卻可以給大眾一個很好的借鑒。對大部分人來說,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固然是大了一些,但是社會的進步使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施展個人才華的平臺也變得更為多樣化。我們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免浮躁的情緒,靜下心來認真做事,生活就會給我們應有的回報。
有句古話叫說:「寧靜以致遠」,寧靜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悠遠。只有平息浮躁,保持平淡與從容,才能安之若素,踏實沉穩。
情緒調節
浮躁之心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見的一種消極情緒,它常使我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急躁冒進,把事情考慮得太簡單,不遵循規律,往往到最後一事無成。所以,只有克服浮躁的情緒,保持寧靜淡泊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那麼,該如何克服浮躁情緒呢?
1.知己知彼
在心理學中,浮躁情緒是一種心理失衡的現象,它的根源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的比較無法做到理智與客觀。實際上,比較是人們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想要有一個客觀的比較,就需要對自己和他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即「知己知彼」,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知道自己與他人是否具有可比性。如果能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實際的情況,將心理失衡現象大大降低,心理失衡得到緩解,自然就不會產生那些浮躁的情緒了。
2.求真務實
務實就是「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精神,務實代表的是腳踏實地,認真勤勉,這是一個人開拓事業、踏實生活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務實精神,那麼一切就會變得急功近利,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不是急出來的,眼高手低更是人生的大忌,只有讓自己的心沉下來,切實地去做事,避免患上浮躁的「心病「,才會真正取得成就。
3.三思而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有些事情並不能憑藉表面現象就妄下結論,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衡量,不能遇事就跟著感覺走。要克服浮躁,腳踏實地,凡事三思而後行,多思考,慎行動,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努力做一個實在、踏實的人。
4.環境安寧
情緒對人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環境的制約。容易浮躁的人,最好少在嘈雜的地方逗留,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比如書房、咖啡屋、圖書館等地方,多在這些地方待著,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一種安靜的情緒,能夠冷靜地去思考一些事情,避免浮躁帶來的不踏實和急功近利。
◎擺脫空虛,把握生命的意義——空虛心理調節
空虛是一種使人百無聊賴、閒散寂寞的消極情緒,人們常常抱怨「沒勁「實際上就是一種空虛情緒。現代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會感到自己處於一種無著無落、虛無縹緲的狀態,對自己的生存價值產生了懷疑,因此在面臨人生的眾多選擇時,往往無所適從,甚至失去奮鬥目標,更不會有奮鬥的樂趣和成功的歡愉。
心靈故事
曾有媒體報導這樣的案例,某縣市一位男性,自從失業回家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漸漸覺得 「人很空虛,覺得放火燒東西很刺激、很好玩」。於是,這位男性開始隨身攜帶打火機、紙巾等物品,用以引燃鄰居家中的物品、燒毀摩托車等,在短短十餘天內縱火好幾起,造成幾處房屋受損,燒毀摩托車十幾輛,給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經警察機關偵破,湖法院依法以縱火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判處該男有期徒刑,並賠償受害者之財務損失。
專家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空虛」是一種心理不充實的表現,大多是因不思進取、無所事事或不願做事所造成的。人們在失去生存的精神支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或是社會交往發生畸變的情況下,就會無所適從,出現空虛等不良心理反應。
心理空虛的人往往不思進取,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整日無所事事。為了擺脫心理上的饑餓,很多人都會通過尋求刺激來充實自己空虛的心靈。如吸毒、酗酒、賭博,甚至偷盜、搶劫、殺人放火等。
空虛心理的產生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1.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物質條件非常優越,他們不需要為生存而忙碌,整日紙醉金迷在遊戲人生,看不到人生的真實意義,也沒有任何積極的人生追求。
2.一些人心比天高,他們不屑於去追求人們通常嚮往的目標,而是過高地估計自己,他們雖已竭盡全力,但還是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目標。最終的結果就是感到自己的精神無從著落,不管怎麼努力都看不到未來,進而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很虛無,產生空虛心理。
3.有的在現實生活中受挫,不被人理解,甚至是被人鄙棄,找不到做人的尊嚴,所以變得玩世不恭,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其實他們能夠分清黑白對錯,但是由於內心的恐懼和空虛,使他們不願意清醒地去面對真實的生活,而寧可選擇逃避。
我們可以常常看到在深夜的酒吧買醉的白領,看到在午夜街頭一個人遊蕩,或是整天過一種公司——家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愛好,沒有興趣,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未來充滿幻想但又不知道去爭取,去行動。其實生活中,失業、投資賠本、事業受挫、感情失敗等,都是一個人要面對的人生歷程,它們不應該成為心靈空虛的原因,而應該把它們當做寶貴的人生經驗,為了明天過得更好而去體會,要「吃一塹長一智」,始終讓自己充滿鬥志。失業了,可以從頭再來;投資失敗了,可以吸取教訓;事業受挫了,可以振作精神從新開始……總之,一切可以導致空虛的因素都是人為的,只要有目標,肯努力,不氣餒,就能夠戰勝自我,走出空虛,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情緒調節
空虛心理的調節,首先就要及早地發現並認識到它的危害,及時進行調整。那麼,如何來調適空虛心理呢?
1.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
人會感到空虛的一個主要原因,要嘛是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嘛就是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不合實際,以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實現。因此,要想擺脫空虛,首先就是要理智地給自己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是自己可以實現的,然後就全力以赴地付諸行動。這是走出空虛情緒的第一步。
2.讓自己變成一個博學的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填補精神空虛的有效辦法之一,讀的書越多,知識就越豐富,精神自然就會感覺越來越充實。尤其是那些名人傳記類的書籍,它們可以讓人以之為榜樣,這也是確定人生目標的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給自己鋪設一條人生之路,使精神變得充實,自然就不會有空虛的情緒產生。
3.讓自己變得積極一些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要處理,當自己感到每天從早到晚變得無事可做,甚至不知道明天、下個月要做什麼時,就會覺得心無所依,精神開始變得空虛。其實,事情永遠都有,關鍵是怎麼去發現它,解決它。這就需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主動去找它,找則有,不找則無,等是等不來的。因此,要學會「沒事找事」,凡事要積極主動一些,這樣就能很快找到新的支撐點,形成新的生活節奏,從而讓自己的生活再次變得充實。
4.要有好的人際關係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只有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人才不會感到寂寞、空虛。通過人際交往,人們可以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從而使心靈受到感染,變得充實起來。當然,交往的對象一定要是那些有追求、有夢想的人,以他們為榜樣,才會給自己一個良性的影響,使自己的精神變得充實。如果你和心裏空虛的人交往,那只會讓你的空虛變得更加嚴重。
◎不必焦慮,憂心忡忡為哪般——焦慮情緒調節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與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焦慮已經成為人們普遍存在的負面情緒。其實,適度的焦慮是有助於催人奮發向上的,但是過度的焦慮則會讓人失去自信與平靜。焦慮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在緊要關頭壞事。既然如此,不如心平氣和地面對一切。當你一旦心平氣和時,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心靈故事
小張一年前作為人才調入一個新單位,在原來大單位的他只是一個小職員,但一切都非常熟悉,加上他天性樂觀豁達,與周圍的同事們相處得十分融洽。而到了新單位之後,他職位的變化,從一般職員變成了中階領導主管;工作任務的變化,從主要是自己做變成帶領大家一起做;面對的人也變了,原先熟悉的面容被陌生的臉孔取代。雖說同事們對自己彬彬有禮,但能感覺出來,他們對自己是敬而遠之的。
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裏,小張感到有些無法適應,他很在乎人們對他的評價,時常感到緊張和焦慮,無所適從,他恐懼與同事溝通交流,甚至造成心理抑鬱。他雖有意識地做過一些調整和改變,如主動接近同事,試圖拉近關係,但卻是被動的、徒勞的,也是不成功的:調入新單位已經一年多了,他仍然無法完全融入進去。
一年多來,小張雖然備受煎熬,但他始終保持一顆積極的、清醒的頭腦,時常思考自己,思考周圍的同事,思考自己與他們的關係。
對於這個心理的變化過程,小張自己也感到奇怪——並不內向的我,怎麼會封閉自己;天生自信的我,怎麼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一向與人為善的我,又怎麼會妖魔化我的同事?
這些問題讓小張很困惑。
專家分析
心理學的定義中,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焦慮本身並不那麼可怕,有一種說法認為,「適度焦慮是保持健康的方法。」的確,適度的焦慮讓人保持警覺,可以更好地發揮和釋放自己的能量。但如果過度焦慮,就會打亂人們內心的寧靜,擾亂正常的生活秩序。它可以使人毫無幸福感可言,每天有的只是緊張和煩躁。因此,過度的焦慮無益人的身心健康。
焦慮的感覺通常會使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緊張與恐懼,心靈有一種難以忍受的不適感,主觀感覺多為心悸、心慌、沮喪、灰心、自卑,整日憂心忡忡,似乎感到災難臨頭;神色抑鬱,似乎有無限的憂傷與哀愁,同時還會使記憶力衰退、興味索然、注意力渙散;在行為方面,則會表現出坐立不安、抓耳撓腮,不能安靜下來。
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其中不僅有心理的因素,還有生理因素,同時,人的認知功能和社會環境對焦慮的產生,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般而言,產生焦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均追求完美化。稍不如意,就感到遺憾,心煩意亂,唉聲歎氣,老擔心出錯,惶惶不可終日。須知,世間只有相對完美,而沒有絕對完美,世界及個體就是在不斷彌補缺陷、追求真善美中前進的。應該「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不能做名利的奴隸。
2.沒有迎接人生挫折的思想準備,總希望一帆風順。其實不然,正如自然規律一樣,人生自始至終都在矛盾中度過,絕無世外桃源。人一降臨人間,就會面臨生老病死。沒有迎接挫折心理準備的人,一遇到挫折時,就會驚慌失措,怨天尤人。君不見「吃得苦中苦,才能甜上甜」,所以要學會解決矛盾並善於適應困境。
3.意外的天災人禍,會引起緊張、焦慮或絕望感,有時甚至認為一切都完了,等待著破產、毀滅或死亡。如果碰到意外或不幸時,要正視現實,不低頭,不悲觀,奮勇前進,相信一定會走出暫時的困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堅持下去,有時會 「絕處逢生」。有時,壞事可能變為好事,「生「就是這樣包含著「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循環,好與壞,幸與不幸有時只在轉瞬間。
4.神經質人格。這類人的心理素質不佳,對任何刺激都受不了,一觸即發,往往做出不相對的過度反應。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差,自我防禦本能過低,有時甚至無病呻吟,杞人憂天,在他們眼中,世界充滿了陷阱,無處不是危險。整日提心吊膽,疑神疑鬼,這樣的人格與心態,怎能不焦慮?
其實過於焦慮本就是沒有必要的,生活不會因為你的焦慮而有所改觀,也不會因為焦慮而出現什麼奇蹟。過度的焦慮反而會使你無法發現新機遇的到來,也使你失掉了一份生活本來應該有的安然。
情緒調節
焦慮情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有益,過度的焦慮則會妨礙人的正常發展。要防止它過度,就要找尋一些能夠舒緩情緒的方式。
1.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或許你會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如能力不足、不會為人處世等,能夠反思固然是好事,但不能總想,因為這樣會給自己無端增添壓力。也許在別人眼中,你是個做事幹練、腳踏實地的人呢!因此,不要輕易否定自己,而是要肯定自己,給自己足夠的自信。
2.適當的放鬆
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越來越快。很多人的日程表從早到晚都排得滿滿的,這固然能證明這些人的忙碌和奮鬥,但長此以往,神經總是繃得緊緊的,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其實,大可不必把自己緊繃成這樣。可以適當找點時間,約三、五個朋友逛逛街,與朋友們小聚一下,或者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讓身心都放鬆下來。
3.讓音樂撫慰心靈
音樂能夠帶給心靈撫慰。一個人,不管他的心情多麼不好,只要聽聽音樂,就會使心情得到放鬆,感覺無比舒暢。當然,什麼心情聽什麼音樂,這裏面應該找到一個切入點。以音樂來擺脫焦慮情緒時,最好選擇能配合當時心情的音樂,聽有利於讓心情快樂起來的音樂,用音樂來舒緩心情,這樣一來,焦慮自然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