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主旨是從生命週期的角度,來探討不同階段的個人,在生活環境中可能遭遇的問題與適應情況。其中,特別重視生理、心理、與社會等三個面向的議題。對社工員而言,案主目前的情況,是屬於哪個階段,哪些面向與問題可能較具有威脅性;或是,會阻礙當事人發展的主要原因或項目有哪些?這些都是必須加以瞭解與掌握的要素。因此,「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功能在於提供社工人員一個基本的概念架構,或是一個基本的理解,以作為服務案主的基礎。
本書共計十章,其中,第一章是總論,內容呈現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紹相關的理論與概念,主要是在討論生理心理社會等三個面向的知識內涵。第三章開始對人類行為在不同階段的特徵與危險因素進行探討,內涵是以艾瑞克森的發展八階段論為主軸,探導新生兒在社會環境中,必須完成的任務與危機。
第四章介紹幼兒在逐漸具備有自由行動、溝通、社會行為能力的過程裡,應該關切的議題。第五章介紹幼兒早期發展的一個主題,也就是「主動與罪惡感」,兒童主動的發起各種不同的活動,包括動作、認知、想像、語言等各方面,如果努力常常受到鼓勵讚美 ,便能夠發展自動自發的主動行為。
第六章探討的兒童中期是介於小學期間,也就是所謂的「勤奮對自卑」的時期,兒童如果能勝任在認知、心理和社交技巧方面的發展任務則比較能夠努力,否則可能會產生自卑感。第七章介紹的青少年時期是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時期,具有承先啟後的功能,很多的心理學家把青少年視為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對未來人生的開展具有關鍵性作用。青少年是自我辨識與認定的重要時期,此時期發展不利者,將阻礙以後人生各期心理社會危機的克服。
第八章的成年前期被視為人生轉變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重要角色建構的關鍵時期。開始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及擁有穩定工作之需求是成年前期的主要任務,此階段有「經濟獨立」及「做決策」等兩大重要發展議題及特點。第九章的成年中期被視為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重要角色發揮的關鍵時期。如果發展順利,就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如遭遇不利因素的打擊,就會造成停滯的現象。
第十章呈現成年晚期的相關議題,成年晚期通常指退休後的這段期間,成年晚期發展的任務是統整對絕望,也是一個回顧與反省的人生階段。在生命回顧的歷程裡,老年人如果能有感於自己的人生是豐富有價值的,就較能感到滿足且充滿意義,體驗自我人生統整的價值;反之,則是悔恨與遺憾、心生絕望。
本書第一章至第七章是由李聲吼撰寫,第八章至第十章是由邱奕綺撰寫,並由李聲吼審定,敬請各界不吝指正。最後感謝巨流出版公司協助出版,謹此致謝。
李聲吼于戊戌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