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沒有哪個廚師比得過我的好友郭文秀
在我的事業生涯中,我在「加夫洛許餐廳」(Le Gavroche)遇到過也訓練過不少日後可能成為廚師的人。其中有少數人,後來的確成了超級巨星,有些人則在第一關就慘遭淘汰,大多數的人情況則是:廚藝雖然過得去,卻少了那種可以把人推上顛峰的無形的天分。
那些年裡,經常有求職者前來面試,有些是希望謀得全職工作,有的則只是想打打零工,累積點工作經驗。但我挑人非常嚴格,不是每個人都進得了我的廚房。還記得,文秀頭一回上門應徵時,我二話不說就回絕了他,雖然他只希望我給他個工作機會,連薪水都可以不要。但還好,文秀很樂於接受挑戰,而且具備了成功者必備的那種頑固特質。他告訴我,他擁有什麼背景,又為什麼來到倫敦。結果,他話講不到六十秒,我就要他住嘴。因為,我從他的眼神和談吐裡看到了他對食物的熱情、喜愛與尊重。我在那一刻就已經知道,文秀日後一定會成為大師級人物。我告訴他,隔天就可以來上班,上班時間從早上八點開始,下班時間則由他自己決定。畢竟,他是自願來這裡工作的,學習的機會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我無權要求他一定要在我這裡工作多少時數或付出多少勞力。很快的,文秀便成為我們工作團隊的一份子。由於他很勤奮,再粗重的活都肯幹,廚房裡的其他廚師也很快都喜歡上他,並將自己的工夫傾囊相授。那時候的文秀就像個小小孩,走進了糖果店卻不曉得該看哪裡,只是不斷的嘗、不斷的聞,不斷的這裡摸摸那裡碰碰。每晚快下班時,在工作了整整十六個小時之後,他會拿出一本小小的筆記本,將他在那天所學到的點點滴滴都寫下來。
一九九二年冬天,在我那裡工作了兩個月之後,文秀決定離職,但承諾會保持聯繫。後來,當我發現我原先的預言果然成真,我好高興。在我看來,關於世界美食的理解與認識,沒有哪個廚師比得過我的好友郭文秀。
法國米其林大廚Michel Roux Junior
推薦序
●他不僅是新加坡的首席廚師,更是世界級的佼佼者
郭文秀是廚師中的廚師。在他的餐廳用餐,不管是之前開設在新加坡的Les Amis餐廳,現在在台灣的「小廚房」,或即將於上海隆重開幕的「梧桐餐廳」(Le Platane),你都能享受到頂級廚師最精湛的廚藝。文秀是個慷慨且深諳服務精神的廚師。他非常明白,要讓上門的客人享受到愉悅的用餐經驗,一定得有精湛的廚藝做底子。對一個廚師而言,最叫人興奮的事,莫過於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了。我很高興,文秀和我彼此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我們倆對烹飪的紀律和技術都有著同樣的堅持。當然,我們也都愛品嘗美食。透過文秀,我得以深入了解新加坡的食物、文化與風味。每一次和他見面,我總是能學到一些「美味」的功課。
在幾次共事的機會裡,我常常被文秀對人和食材的深厚了解給深深打動。而且,他總是有辦法讓我對既有的菜色產生新的認識。文秀擁有一項無法教導的本領,就是能夠憑直覺將兩樣食材搭配起來,卻又不至於做過頭。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廚師是天生的,而不是靠後天養成的。我想任何認真的廚師都知道,烹飪這件事,講究的是對色香味的掌握以及對食材的尊重。文秀的新加坡華裔背景,讓他在這一點上占了很大的優勢。他本能的知道;剛剛撈捕上岸的魚,滋味最鮮美;體積相對較小、剛摘採下來的新鮮蔬菜,吃起來最美味;用當季食材料理則是烹飪的王道。
而他的特殊背景,也讓他特別能欣賞傳統法式料理以外的食材和烹飪技法。除了將不同文化的食材相結合,他甚至能夠用他種料理的精神加以再創造。於是,他做出來的菜不管在視覺上還是味覺上,都讓人感到既熟悉又新鮮。他精巧的烹調手法,往往讓他做出來的菜在味道上臻於極致,讓上門的饕客驚豔不已。至於視覺方面,各位從書中一張張精美的照片裡就看得出來,他的擺盤總是很美。新加坡歷史雖然不算悠久,卻有如此才華出眾的人將新加坡介紹到世人眼前,還有誰比他更適合擔任親善大使呢?透過本書,各位將一窺這位大廚的理念和他對烹飪的熱情,也可以學到某些烹飪訣竅,而得以在自己家中重現美味。在我看來,文秀不僅僅是新加坡和台灣的首席廚師,更稱得上世界級的佼佼者。
國際知名日本大廚和久田哲(Tetsuya Wakuda)
推薦序
●這本書最值得讚賞的是Justin非凡的鑑賞力
對我來說,真正的奢華並不是擁有物質,我深信真正的奢華應該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是一種鑑賞力。在認識郭文秀之初,我就知道他擁有這樣的鑑賞力。儘管有語言的隔閡,然而這種特質在我們的談話中出現。這本書最值得讚賞的並不是郭文秀的料理,而是他在書中所展現出來的非凡鑑賞力。所以,擁有這本書就等於擁有了奢華。
國際知名分子廚藝巨匠Ferran Adria
推薦序
●中西合璧,既傳統又創新
郭文秀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主廚之一,他的料理反映出他對法國菜和亞洲傳統的熱愛,因此,他的料理才能如此特出。本書讓讀者能夠窺探郭文的料理內涵。我在許多場合都很享受過他的食物、幽默、熱情和陪伴,現在我還可以從這本書中,享受到閱讀和饗宴。
澳洲知名大廚、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Neil Perry
推薦序
●這本書是現代廚房的必備品。
幾年前我剛認識郭文秀時,就被他的熱情深深打動。品嘗過他的料理之後,更是被他的創意和現代性所迷惑,這本書完美地描繪了這些特質。這本書是現代廚房的必備品。
法國知名糕點大師Pierre Herme
推薦序
●品嘗到Justin的廚藝,才知道什麼叫做「美食的響宴」
從2007年第一次在上海品嘗到Justin的廚藝,才知道什麼叫做「美食的響宴」,進而認識這位把法國精緻飲食文化帶入華人地區的重要推手Justin Quek。
Justin經營的法式餐廳,一直是一個令人感到安心恣意、優雅自在的所在,他的廚藝精準,呈現的菜色既有法國菜的地道風味,也符合當地人的胃口,能因應在地的特色選材;初夏時分,享受一盤鮮如水梨般的綠竹筍及蘆筍佐上黑松露油醋,搭配一杯粉紅香檳,豈不暑氣全消?!每年十月,來自義大利阿爾巴的白松露,更是大廚一展手藝、大顯身手的重要食材,也是必臨親嘗、一飽口福的重點行程。
Justin從學徒做起,不似一些當現的廚子走隨意瀟灑風,每每品嘗,多能感受得到他細膩精緻的手藝,展現出一道道華麗卻不虛浮的佳餚。特別欣賞他對客人的真誠,直接地與人的互動,紮實地一一握手展現誠意。華人餐廳很多,但能令人一來再來甚至與主廚成為好友的不多。
Justin,我難得的好友,我心中的大廚,謝謝他帶給我們這麼多美好的饗宴!
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 盧青松
作者序
今天的我,不管在廚藝還是做人處世上,都要感謝許多偉大廚師的栽培。對這些才華洋溢和慷慨無私的老師們,我懷著無比的感激。這些人包括馬汀‧梅塞(Martin Maese)、諾伯特‧卡斯納(Norbert A Kostner)、博川‧朗勒(Bertrand Langlet)、尚馬利‧穆里安(Jean-Marie Meulien)、尚‧巴德(Jean Bardet)、羅蘭‧馬捷爾(Roland Mazère)、克里斯欽‧康斯坦(Christian Constant)、米謝爾‧魯赫‧胡尼爾(Michel Roux Junior)、和久田哲(Tetsuya Wakuda)和迪特‧考夫曼(Dieter Kaufmann)。
我在台灣開設的餐廳,裡頭有一群敬業的員工。他們對我非常支持,尤其當我為了撰寫本書而必須放下廚房內的工作時,他們更是我的最佳後盾。要是沒有Rodney Ho、Edward Soong、Vincent Tan這幾位廚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協助,這項艱鉅的任務恐怕無法完成,更別說經營餐廳了。我衷心感謝他們對我一直如此信任與相挺。台灣,如今已經成為我第二個家。我在台灣的朋友兼導遊Andy Chou,介紹我認識了許多最優秀的食材供應商和農務工作者。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總叫人感到雀躍。很高興有這樣一位朋友。
我在新加坡的知心好友Kee Teck Leong和Michelle Fam,是我在寫書過程中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Tye Wai Mun和馬里歐‧米蘭達(Mario Miranda)對我的支持和協助,則讓本書的構想得以實現。廚師生涯要想走得長長久久,沒有好主顧是辦不到的。上述兩人不僅是我的好主顧,更是我的好朋友。
我想感謝的人還很多。例如和我在廚房裡共事過的每個人,都曾經帶給我許多感動和真摯的情誼。此外我還要感謝Ignatius和Janice Chan夫婦、Paul Then、Joe Ang、Chan Kwok廚師、NK博士和Melina Yong夫婦、Francis Yeo、亞歷山卓‧波尼諾(Alessandro Bonino)、克里司多福‧梅格(Christophe Megel)、湯姆‧湯普森(Tom Thompson)、Lee Kin Fong和博川‧朗勒一家人。他們的慷慨大方我永遠銘記在心。
這些年來,我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不少客人,其中有些後來甚至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尤其要感謝李光耀先生一家人多年來對我的提攜。
此外,這本書能夠完成,優秀的工作團隊當然功不可沒。身材苗條、氣質優雅、擁有一副好味覺的Tan Su-Lyn,把我不知所云的文字變得通順流暢。王永泰先生(Amoris Wang)則把我做出來的菜在視覺上美妙的加以重現。我從來沒看過這麼美的食物攝影。這雖然是他第一次拍攝食物,但我相信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各位只要看過他拍出來的照片,一定會同意此人是個貨真價實的藝術家。另一位參與本書的藝術家是我的美編,Olivegrin公司的Christopher Wee,他創作出來的東西,跟我在廚房裡做出來的菜一樣具有均衡的美感。此外當然還要感謝本書的文字編輯Aun Koh。
最後,要感謝我的寶貝兒子──我最愛的人和我最重要的靈感來源。我要把這本書獻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