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在那兒?很美嗎?
聽說那兒光用石頭就能煮火鍋,保存食物掛在半空中,
還有充滿神秘色彩的捕魚季,那兒的人很會捕魚、很會吃魚。
創意與文化的結合,
可以讓在地鄉親更加珍愛自己的鄉土,
讓其他地區的朋友認識更豐富的鄉土文化。
花蓮除了擁有純淨的美,更是聚集豐富文化與自然生態特色。
居住於此,何其幸福。
世界上有許多繪本,描述家鄉,述說文化,
不僅以圖像虜獲國際目光,更藉由繪本故事感動人心。
作者簡介:
◎ 吳明季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畢業。
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從事奇美部落營造工作六年餘。
奇美原住民文物館館長。
奇美文化工作室總幹事。
創作理念:
阿美族跟魚之間的關係與文化實在是太豐富了。
希望能夠深入淺出讓讀者了解魚在阿美族的重要性,
以及多層次的生活智慧與豐富的文化內涵。
◎ 陳莎拉
現任報社記者。
長期關注人類不同族群文化和飲食等事物,
心中時有批判與問號,經常以哲學態度探詢人生。
創作理念:
這個故事是依據吳明季小姐個人所寫短文《吃魚》為藍本,透過與主編黃惠鈴小姐共同和部落成員對談訪問、以及收集資料,完成整個繪本文字架構。繪本看似簡單,文字不多,卻富含許多內涵層次,比起一般的採訪稿或其他文類寫作,需顧慮以及鋪張的細微更加緊密。希望此書能讓各地讀者與阿美族奇美建立連結。
章節試閱
◎ 主角:一個小男孩口述。
◎ 故事成員:
武洛:大哥哥,大約三十歲。
掃曼:小男孩的哥哥,13歲。
爸爸、媽媽、妹妹與族人
魚是上天賜給阿美族人的寶物。
我的媽媽非常愛吃魚,尤其是秀姑巒溪新鮮的魚。
高身鯝魚是一種魚刺很多的魚,媽媽吃起來,卻像吹口琴一樣,嘴巴從魚頭到魚尾,整條魚就吃完了,魚骨頭還保留得很完整漂亮呢!
我的好朋友武洛每次回部落,網子拿著、膠鞋一換,就往溪邊衝去。
「為什麼你那麼愛捕魚?」
武洛藏不住得意與驕傲的說:「捕魚,是阿美族男人能力的表現。」
那麼,阿美族有那麼愛吃魚、愛捕魚嗎?
奇美部落家家戶戶都種有檳榔、毛柿、麵包樹和山龍眼,而魚可以說是族人的營養品。部落的男孩子,國小三年級就會被爸爸帶到溪邊學習捕魚。
捕魚是要看月亮與節氣的。
有經驗的老人能夠預測某一天、某一個時辰去溪邊的某處捕魚,一定會豐收。
有時,晚上的白蟻特別多,在路燈下、紗門外、甚至飛到家裡面,老人家會說:「今天是捕魚的好時機!」
有一天半夜兩點,哥哥掃曼被爸爸從睡夢中搖醒。
「媽媽跟弟弟、妹妹們很久沒有肉可以吃了,你去捕魚。」爸爸說。
那天的月亮特別皎潔。
睡眼惺忪的掃曼透著月光,來到有很多魚的河段。但是他實在太睏了,就先在溪邊升火睡覺。
清晨,掃曼醒了,開始撒網。
他熟悉的水域魚特別多,才撒下網,又大又多的魚就進入他的背包。
掃曼帶著魚獲回家,爸爸非常高興,「真是我卡造的好兒子!」
掃曼長這麼大,第一次得到爸爸的稱讚,他通過了男人捕魚的考驗。
煮魚也是阿美族男人的工作。魚一定要在煮魚房裡頭煮。
爸爸要掃曼將檳榔苞鍋子準備好,然後將燒得紅通通的麥飯石投進用,「嗤-」裡頭的食物都熟了。
一家人吃飽後,媽媽將一些要保存的食物放在高掛的大木盤中。
「這是今天抓到的魚,今天一定要吃完。」爸爸嚴肅的說。
「可以明天再吃嗎?」
「不行,剩下的魚吃完才能睡覺,否則家裡會發生不祥的事情。」老人家這樣告誡著。
「掃曼13歲了,要參加年齡階級,爸爸這把刀送你!」
藏不住的興奮在掃曼眼中閃爍著,只要參加了年齡階級就算是大人了。他接下了爸爸給的第一把刀,他知道從今以後的責任更重了。
年齡階級的訓練很辛苦,我想為我的哥哥加油。
這一天,禁止捕魚標示已經在溪邊豎立起,族裡的男人開始上山砍魚藤。
「為什麼我不能跟你們一起去?」妹妹問。
「捕魚祭是男人的事,女人跟外人都不可以參加!」爸爸說。
「那我可以做什麼呢?」妹妹問。
「女人不能捕魚,可是要掌管的事情可多了!」媽媽說。
里信媽媽的手一刻都沒停歇,每年捕魚季前,她就帶領著族中婦女用薯榔來染麻網。
媽媽教妹妹製作嘟崙,媽媽說:「取米時不可以打噴嚏,否則會有惡運!」
糯米煮過後要用木杵用力的搗著,妹妹的力氣還不夠大,可是她一點都不認輸:「有一天我也會變得很厲害的!」
◎ 主角:一個小男孩口述。
◎ 故事成員:
武洛:大哥哥,大約三十歲。
掃曼:小男孩的哥哥,13歲。
爸爸、媽媽、妹妹與族人
魚是上天賜給阿美族人的寶物。
我的媽媽非常愛吃魚,尤其是秀姑巒溪新鮮的魚。
高身鯝魚是一種魚刺很多的魚,媽媽吃起來,卻像吹口琴一樣,嘴巴從魚頭到魚尾,整條魚就吃完了,魚骨頭還保留得很完整漂亮呢!
我的好朋友武洛每次回部落,網子拿著、膠鞋一換,就往溪邊衝去。
「為什麼你那麼愛捕魚?」
武洛藏不住得意與驕傲的說:「捕魚,是阿美族男人能力的表現。」
那麼,阿美族有那麼愛吃魚、愛捕魚...
推薦序
奇美之美
張子樟
一
儘管圖勝於文是圖畫本的基本形式,但良好的故事架構依然不可或缺,當然文圖並茂是圖畫本最想追求的理想,然而這樣的理想常常成為評定作品優劣的部分標準,不是能很容易達成的。何況利用圖畫本教孩子學習如何欣賞每個畫面的線條、色彩、色度、大小、形狀、幽默等,以及瞭解看圖說故事的特性,是美育的一部分,而畫面在這些不同層次的展現,有時候標準不一,最後往往會淪為參考而已。
應用上述的標準來評斷各地文化局出版的鄉土繪本,有時候會變成一種負擔,利弊參半,反而不如直接用作品的部分功能來檢視,更契合目的,《奇美》也許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整體而言,全書的圖像樸素無華,但讀者依然能充分理解畫面亟欲傳達的訊息。簡單的畫面介紹了奇美人的部分生活實況,真實觸及奇美文化的核心。
二
全書透過一個小男孩的口述,展現了奇美人的傳統生活層面——捕魚。在奇美人心目中,捕魚不只是謀生的方式,它還涉及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宣揚。這種謀生方式是種儀式,男孩的成長儀式,因為在奇美社會中,女性不能參與捕魚工作,例如捕魚祭是男人的事,女人跟外人都不可以參加等。經由小男孩的口述,讀者發現,小男孩年齡太小,只能扮演旁觀者,邊看邊學,終究有一天他得親自下場,到時候才不會驚慌失措。這樣的教導與學習是種美好的傳承工作,值得記載,讓有心人檢視與學習。
關於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衝突,成人文學著墨不少,兒童文學亦有涉及,然而以圖像呈現的並不多。實際上,原住民傳統文化只有文字的詮釋是不夠的。精美的圖像色彩唯有仰賴圖畫書的精彩畫面才能傳神,尤其教導青少年認識他族,尊重他族文化,圖畫書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利器。
奇美之美
張子樟
一
儘管圖勝於文是圖畫本的基本形式,但良好的故事架構依然不可或缺,當然文圖並茂是圖畫本最想追求的理想,然而這樣的理想常常成為評定作品優劣的部分標準,不是能很容易達成的。何況利用圖畫本教孩子學習如何欣賞每個畫面的線條、色彩、色度、大小、形狀、幽默等,以及瞭解看圖說故事的特性,是美育的一部分,而畫面在這些不同層次的展現,有時候標準不一,最後往往會淪為參考而已。
應用上述的標準來評斷各地文化局出版的鄉土繪本,有時候會變成一種負擔,利弊參半,反而不如直接用作品的部分功能來檢視,更契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