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發生了一起連環殺人案,連續二十七個老婦人遇害。警長莫爾萬已經對案件調查了九個月,依然沒有進展。莫爾萬生性孤獨,不善交際,時常被噩夢困擾。在陰冷的巴黎冬夜,兇手的陰影離莫爾萬越來越近,而莫爾萬自身的秘密也漸漸顯露;移居法國多年的皮瓊返回了阿根廷,因為對一部關於特洛伊戰爭的神秘文稿的共同興趣,他和老朋友托馬蒂斯、年輕評論家索爾迪對文稿展開了調查研究。
在這部迷宮般的小說里,賽爾借用偵探小說這種體裁的同時也在對其進行實驗和解構,並且沒有在真實與虛構、現實與夢境之間設置明確的邊界。兩個看似無關的獨立故事有某種深層次的關聯,它們都由話語、記憶甚至夢境編織出的虛構的真實道出了某種歷史的真實,隱約指向的則是潛藏在歲月深處的阿根廷的一段恐怖與暴力的歲月……
《偵查》曾入選2016年西班牙《國家報》文學副刊評選的“近25年的25部最佳西語小說”,是胡安·何塞·賽爾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
胡安·何塞·賽爾(Juan José Saer,1937--2005)阿根廷作家。1937年6月28日出生於阿根廷聖菲省塞羅迪諾的一個敘利亞移民家庭。曾在阿根廷濱海國立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1962年在該校任教,主講電影史和電影美學及批評。1968年移居法國,在雷恩大學任教。2005年6月11日,因肺癌在巴黎逝世,葬于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賽爾是20世紀拉美文學和西語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評論界譽為繼博爾赫斯之後阿根廷最重要的作家和20世紀下半葉最出色的阿根廷作家。他的創作涵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文學評論和詩歌,作品有長篇小說《檸檬樹》《雲》《繼子》《子虛烏有》《偵查》《偉大作品》《傷疤》《時機》《顛覆》《不可磨滅的一切》,短篇小說集《在那兒》《棍子和骨頭》《某地》,文學隨筆集《虛構的概念》《無岸之河》《作品》,詩集《敘事的藝術》等。
賽爾深受博爾赫斯、福克納、薩洛特等作家的影響,作品既複雜又極具獨創性,創作風格難以歸類。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敘事方式,從未追隨“拉美文學爆炸”的潮流,因此長期被出版界忽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得到文學評論界的青睞。在2007年由81位來自拉丁美洲各國和西班牙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編輯選出的“近25年來百大西班牙語小說”中,賽爾有三部作品入選。他的作品已被譯成法語、英語、德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瑞典語、捷克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