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雅尼克.孟杰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4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一開始懸疑的氣氛,有電影「侏儸...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5/09
一開始懸疑的氣氛,有電影「侏儸紀公園」的感覺,進入島上之後,進化為「異形」的場景,一連串逃亡的場景,像是「絕命追殺令」,最後的滅島行動後,看似完美的結束,卻有更驚人的像是創世紀一般的寓意。
致命演化
$ 129 ~ 306
致命演化
作者:雅尼克.孟杰 / 譯者:杜蘊慧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4-07-02
語言:繁體/中文   
點我評分 4 則評論 圖書介紹6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尼克
尼克尼姬,又譯尼克、妮琪,是希臘神話的勝利女神,她在羅馬神話對應的是維多利亞。根據赫西俄德的《神譜》[1],她是泰坦神帕拉斯和斯梯克斯的女兒,也是克拉托斯、比亞和澤洛斯的姊妹,全都是主神宙斯的同伴。儘管出身泰坦族,她在泰坦戰爭中還是站在奧林匹斯神一邊[2],為他們帶來勝利。 《薩莫特拉斯勝利女神》 羅浮宮內的《薩莫特拉斯勝利女神》

在傳統的描述中,尼姬常帶有翅膀,擁有驚人的速度,但是除此之外並不具有其他特殊力量。她並不僅僅象徵戰爭的勝利,而是代表著希臘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尤其是競技體育領域中的成功。因此她被認為是帶來好運的神祇,經常作為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對象。在藝術作品中,她通常同化於其他的神,比如古希臘的雕塑家通常將她塑造為嬌小的帶有翅膀的形象,棲停於另一個神的手臂,或是從同伴神的衣裳中探出,或者像仙女一樣高飛於天空。

在她最著名的肖像中,如羅浮宮內的《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她表現為裸體或是穿有盔甲的帶翅女神。在希臘的陶器上,她被描繪為站立、飛翔或是跨步,有時候是在祭壇上傾注祭酒。她的附屬物通常是花環、雙耳罐、小瓶和香爐。在義大利西部的希臘殖民地上她通常出現為乘坐戰車的形象,在另一些地方她表現為拿著武器或獎盃,或是演奏里拉或笛子。

尼姬經常與雅典娜一起受到崇拜,因為在前490年馬拉松戰役中希臘戰勝了波斯之後她們,這兩個信仰被緊密地連結起來。雅典的帕德嫩神廟中供奉的雅典娜巨像也雕刻了尼姬,而且雅典衛城中也包含了一座獻給雅典尼姬的神廟。有時,雅典娜被描繪為攜有尼姬附屬物的形象。根據保薩尼亞斯的紀錄,雅典尼姬被表現為不帶翅膀的形象,大概人們希冀如此可以阻止勝利女神離開這個城市。該神廟還存留下了這個神的一個形象:解鞋帶的尼姬。它曾經位於神廟的胸牆上,現存於雅典的衛城博物館。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致命演化

內容簡介

  一名生物氣候學家對地球破壞最真實的反思;
  一則結合先人智慧、冒險、愛情的全球反人類預言……

  創紀錄的異常高溫,莫名的疾病傳染;
  超越演化機制、急速生長的巨大植物……

  一群遭軍方隔離在地下十三層碉堡的人們,
  經過二十天後不得不回到地面,卻發現整個巴黎竟宛如空城——
  沒有人、沒有救援,根本不該出現於此的熱帶植物鋪天蓋地,甚至主動攻擊人類;
  而他們獲救的唯一希望,是登上艾菲爾鐵塔,發出求救訊息……

  身為專門開發熱帶林木的集團總裁,亞歷山大•格蘭深信開發熱帶雨林是人類勢必付出的代價與犧牲;面對向他抗議的環保團體及科學家,格蘭絲毫沒有動搖——然而他不會想到,人類已經將地球推向臨界點。自然的反撲,正式開始了。

  起初是不明傳染病全球爆發。對此,人類毫無招架之力,死亡人數急速攀升;格蘭欲開發的雨林區被查證為傳染源頭,於是這名總裁和科學家一行人,以及遭到傳染病滅村、唯一生還的男孩,被法國軍隊軟禁於地下碉堡,協助調查原因。

  同時,在地表,全球氣溫升高至異常溫度,這怪異的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同時引發水災、土石流、蟲害,各種災難接踵而至。最可怕的是,因為潮濕如熱帶雨林的氣候,各類植物凶猛地生長,幾乎吞噬每一寸地面。它們像是獲得某種源源不絕的精力,將人類逼到角落。

  原本堅不可摧的地下碉堡毫無原因與外界失聯,地下水穿越厚牆,入侵基地,逼得眾人不得不回到地面,卻發現巴黎已被全面棄守——格蘭與僅存的同伴在成為蠻荒叢林的巴黎尋找一線生機,但眾人心裡都很清楚,他們可能是這塊區域僅存的人類。地球已經將他們的主控權奪走,一點機會也不留。

  為了人在紐約的女兒,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格蘭誓死要回到地球的另一端;然而,神祕的夢魘、出現古怪行為的男孩、美麗的女科學家,加上異常的環境和主動攻擊人類的植物,幾乎將他逼至瘋狂——難道地球走上毀滅之路,真的與他的基因改造實驗脫不了關係?

  人類因驕傲自大,擅自將自己擺上食物鏈的頂端,並不顧後果,為所欲為。但當這般狂妄行為超越了界線,大地之母將不再姑息。祂將帶著怒意覺醒,給予人類應得的懲罰……

  當人變成一種毫無益處的害蟲,清理禍害的時間就到了……

名人推薦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李偉文
  科普作家 張東君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香港科幻作家 譚劍
  共同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雅尼克.孟杰(Yannick Monget)


  「共生圈」的社團創始人兼執行長,專長是當代有關生物氣候學的議題。他針對此議題出版數本著作,同時也是一位科學驚悚小說作家。

譯者簡介

杜蘊慧


  文化廣告系,法國巴黎CREAPOLE產品設計系畢業。作品曾獲法國眼鏡工會設計獎, 家具工會設計獎, 以及德國iF設計獎。現於美國加州專職家用產品及商用燈飾設計。因遊走於不同文化間而深深體會到語文之妙,遂以翻譯影集及英法文書籍為人生樂事。喜親近自然,工作之餘積極參與南加州國家公園原生植物復育計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90316
  • 叢書系列: 類型文學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一開始懸疑的氣氛,有電影「侏儸...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5/09
一開始懸疑的氣氛,有電影「侏儸紀公園」的感覺,進入島上之後,進化為「異形」的場景,一連串逃亡的場景,像是「絕命追殺令」,最後的滅島行動後,看似完美的結束,卻有更驚人的像是創世紀一般的寓意。
 致命演化:莫忘謙卑與人性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3/30
致命演化:莫忘謙卑與人性 

歷經將近五個小時的航程,目前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上空,即將抵達甘地夫人國際機場。時間是午夜十二點,往窗外望去,可見萬家燈火的耀眼光芒,互不相讓的往天空閃耀。明亮的道路串連更明亮的建築區,形成一幅原本不存在於大自然的構圖,隨著離地面越近,越能清晰地看見箇中紋理。原來,這就是全球人口數第二的國家,首都夜晚的樣貌。人口超過十二億的印度,僅次於超過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兩個國家容納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一場故事,目前正有七十三億多則故事在地球上書寫,且毫無停歇的持續增加,有些歷程引人注目,有些故事還來不及細數,便默默的流逝。

從第一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已經有難以計數的生命如過客般來來去去,走過出生與死亡。其中,具有相同性質的生物,彼此相互吸引,在步入死亡的幽谷之前,將自私的基因重新組合後傳遞給下一個生命,展開新的歷程。這群生物被歸屬於相同的「物種」,如果相同的物種正巧處於同一個時空之下,則又被稱為「族群」。雖然基因在族群內以特定的方式傳遞,然而,生命的開始與結束,抑或不明原因的突變,都造成各種基因的數量產生變化,這就是演化:族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

即便許多物種曾經在地球上落腳,絕大多數的物種最後都走向滅絕一途,我想,人類也不會例外。翻開一些介紹地球生命史的書籍,時常述說著某個時代由某些生物稱霸,我們也就這樣在腦海中形塑遠古年代的生命藍圖。然而,仔細一想,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稱霸」呢?是數量的多寡?還是站上食物鏈的頂點?抑或是誰稱霸與否並不重要,而是誰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中,淵遠流長的活下去?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生物會影響環境,環境也會影響生物,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複雜,長久以來未曾停歇的相互制衡,形塑今日世界的樣貌。人類不是唯一大幅改變環境的生物,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的組成、河狸啃下一片森林、狼群改變河流…。但是,人口爆炸式的成長,已經大幅改變芸芸眾生所共有的地球。極少生物如人類般,把地球變成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最後卻將自己逼入岌岌可危的泥淖。科普、小說和電影,不斷的用各種手段提醒人們目前面臨的潛在危機。《大崩壞》和《失控的進步》報導古代人類社群的前車之鑑,希望現代人以史為鏡,避免重蹈覆轍;《群》和《明天過後》生動的模擬大自然反撲後的結果;《地獄》以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和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的《地獄圖》為象徵,試圖將大部分的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致命演化》也不例外,彷彿是陸地版的《群》,但是《致命演化》更令我感到不寒而慄。《致命演化》揉合了現實世界所面臨的諸多議題:氣候變遷、生物剽竊、基因改造、能源、生物非法貿易及棲地流失,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這些卻是現實社會必須面對全球性議題。《致命演化》的情節雖然不亞於科幻,以現實議題形塑的故事骨幹,將人類所共同面臨的考驗,歷歷在目的浮現在小說的文字中。在虛構與真實之間,不僅警示意味濃厚,而且,那很可能就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如果人類還無法改變習以為常的揮霍無度、克制無窮的欲望,那麼,《致命演化》便可能是人類自伐的結局之一。

作者雅尼克.孟杰(Yannick Monget)將這些龐大的議題巧妙的以原文書名「蓋婭」《Gaïa》融合。蓋婭是古希臘大地女神的名字,1970年代,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認為生物與地球環境中的無機物交互作用,形成一個自我調節的複雜系統,像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讓所有的生命能在地球上生存。

雖然蓋婭假說具爭議,卻有另一個概念相似的名詞在近幾十年出現,而且廣受各界矚目及討論,那就是「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總稱,認為生命是一個互依互存且難以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生命能夠完全不依賴其他物種而獨立生存。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不只闡述了生命世界的複雜與值得持續探索之處,更提醒人類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員,並非高高在上的王者。

科學是一種追求真理的系統性活動,也是人類認識這個世界的工具與方法。有個說法認為科學是一個框架,框架內的部分,是我們已知的知識;框架外的世界,則是一片未知的宇宙。因此,人類所從事的科學性活動,就是在努力的擴大這個框架,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能更多更廣。至今,這個框架非常的渺小,未知的世界依舊浩瀚無垠。牛頓說:「我就像是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童,一會兒在那裡發現一枚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又發現一塊奇特的石子。但是,對於眼前茫茫的大海,我卻一無所知。」

同樣的,在生物多樣性這個複雜的系統內,我們也在面對龐大的未知。對於誰與誰有所牽連?誰會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孰正孰負?孰強孰弱?還無法給一個肯定的答案。因此,我們應該盡力維持生物多樣性完整,小心翼翼的避免各種過度的衝擊。我們無法預料,水面細微的漣漪是否會在地球另一端引發海嘯;蝴蝶輕輕地揮動翅膀是否會在遙遠的國度掀起颶風;抑或是太陽風暴讓巨大植物佔領世界。我可不敢保證,任意拉扯蓋婭的一根頭髮,她會給你什麼樣的臉色瞧瞧。

即便如此,世界上仍然有像主角格蘭一樣的人,揮霍無度的耗盡自然資源,也不願相信來自各界的警告與勸說。畢竟,這些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影響,常常間接、緩慢而細微,不容易立即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當事態嚴重時,早已經為時已晚,無論是環境的變遷,還是物種的滅絕,都是難以挽回的永久變化與消失。也許,唯有如格蘭置身於故事中的遭遇,人類才會覺悟,在沒有能石油與電力的原野地時,汲汲營營求得的名與利、雍容華貴的奢侈品、日新月異的高科技,都變得毫無用處。剩下的,只有跑不快、跳不高、無法爬樹、不善游泳、更遑論飛行的人類軀體。

哥白尼將地球自宇宙中心請出,達爾文將人類萬物之靈的皇冠摘下。不可否認的,人類的能力有限,認知也有限。科學與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踏上月球、泅潛深海,但是,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時,莫忘謙卑與人性。每個生命都會面臨死亡,每個物種也會有終點,黎明般的初生終究會步入瀕臨黑暗的衰頹。演化是生命尋求生路的機制,會有物種的終結,也會有新的物種誕生。人類這個以智慧為學名的物種,不應該親手逼自己滅亡,而是認清自己在生物多樣性中的定位,與芸芸眾生共存於蓋婭充滿生命力的懷抱之中。
 或許我深深喜愛已故作家麥克.克...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14/11/15
或許我深深喜愛已故作家麥克.克萊頓的【奈米獵殺】,或是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的【群】......丹.布朗的【數位密碼】,丹尼爾.史瓦雷茲的【格殺決策】及Robert Charles Wilson的【時間軸】........ 所以,關於本書,個人沒有甚麼可以評論的。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作者,到底是外星生物在搞鬼,還是 Gaia 那傳說女神在搞鬼.......反正,作者想說的故事是............總有一天,人類終將滅亡,不管我們做了甚麼。
 原文書名「蓋亞」《Gaïa》,...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4/08/02
原文書名「蓋亞」《Gaïa》,蓋婭是古希臘大地女神的名字,1970年代,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是指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適合生命持續的生存與發展,陸生生物過程和自然過程共同作用產生並調節有益於生命繼續生存的環境。(節錄於維基百科)。

 

      簡單的說,就是強調生物多樣性對地球的重要性。

 

      本書的故事大致是這樣:

      有天,地球突然從巴西熱帶雨林深處出現某種傳播快速的致命傳染病,於是政府與軍方火速地隔離可能最早感染的人,將他們安置在巴黎近郊一處處於地下十三層碉堡的軍事基地,打算從他們身上找出病源並製造抗體,二十天後由於碉堡發生巨變,他們為了逃生不得不回到地面上,卻驚覺整座巴黎竟宛如空城,以及處處可見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熱帶沼澤,在巴黎街頭有非洲牛鈴的獸奔,塞納河上處處可見熱帶的巨型鱷魚.....。

 

      故事確實很精彩,作者對於受到大自然反撲的地球場景也描寫的非常傳神,當然如果可以改編成電影,絕對會比原著來得吸睛。

 

主角格蘭是亞馬遜河開發商的老闆,是個為了利益不惜毀掉整座森林的典型資本家,用強硬的態度面對環保團體與生態學者,運用政商勾結攫取不當利益,甚至為了利益不惜犧牲捕捉面臨絕種邊緣的各種動物,更惡劣的是他的公司還大量研究並種植基因改造的各種植物....

 

       很諷刺的是格蘭所開發的亞馬遜河流域剛好是第一批傳染病蔓延的地方,疑似感染的他也被軍方隔離。

 

       世界末日的作品相當多,有外星人、變種人、突變的其他動動、隕石彗星、天然災害、致命病毒、核子戰爭.....然而本書的世界末日的成因竟然不是其他作品曾經提到的,作者的想像力相當豐富,居然可以想像出另類的世界末日。

 

      基於閱讀道德,我不能曝雷破梗,只能說作者用了一種大家可能沒有想像到的人類末日來鋪陳故事。

 

      生物多樣性的危機以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是本書撰寫的重點,作者用想像力編織出人類為惡之後的苦果,倘若地球上因為突變而出現更高等的生物,倘若人類變成高等生物眼中的「家畜」或「害蟲」,倘若人類被更高等生物當成食物繁殖.....

 

      作者有很強烈的主觀意識形態,所以書中出現了很大篇幅接近說教式的對話,作者也安排了格蘭這個破壞環境的要角當成主角,讓他苦嚐過度開發與破壞的所有後果,相當具有警世以及諷刺的意味。

 

      人類的末日不等同於地球末日,故事中人類慘遭滅絕反而讓地球的環境變得更好,難怪在烏克蘭的車若比克核災區,二十幾年後竟然成為生態樂園,各類動植物生活繁衍地欣欣向榮,原來這個地球的最大甚至唯一汙染源是我們人類,為什麼我會提車若比呢?因為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車若比的世界與遭遇的畫面始終浮現在我腦海中。

 

       自私的人類始終認為自己是地球食物鏈的頂端,完全不顧其他生物滅絕的後果,作者想要藉由這個故事來提醒一旦人類的狂妄與貪婪超越了自然界線,大地之母蓋亞將不再姑息,祂將帶著怒意覺醒,給予人類應得的懲罰,而且還是最沉重的逞罰。

 

      說了這本書精彩的部分當然也得述說一下本書比較不精彩的部分,一是說教意味稍微濃厚,二是某些關於科技的部分有點交代不清楚(這也許是我個人的科普素養不足吧),三是讀者老是陷入世界滅絕的原因的追蹤而略嫌枯燥,四是故事結局太過憂傷讓人喘不過氣來。

 

      故事終了,格蘭面對了生為人類最殘酷的極刑,這極刑不是死亡、不是病痛、而是一切陷入寂靜....這或許是地球原本應該有的面貌吧!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閃亮的金句:尋找滄海遺珠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4-11-07
$ 20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特殊傳說Ⅲ vol.09
作者:護玄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24-10-16
$ 23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永世流轉Ⅱ 無修正
作者:黑青郎君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27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日日小紀錄,實踐高效人生
作者:徐惠潤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1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楞嚴經蠡測【第伍冊】
作者:王薀
出版社:善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9-19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魔法帽的工作室 04特裝版
作者:白濱鷗
出版社:四季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4
$ 253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