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大不同】
雖然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在喝咖啡,但不同地區的人們喝咖啡的習慣卻各有特色。中東地區的人們執著於基本的飲用方式,他們將咖啡豆深度烘焙至接近暗黑(Dark Roast),通常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煮沸幾次後加入糖即成為一小杯極濃、苦中帶甜且有沉澱的咖啡。人們以考究而有禮的態度從容不迫地輕啜著這種飲料。
歐洲南部及拉丁美洲地區的人們習慣在早晨、下午、傍晚各喝一杯咖啡。他們偏好深度烘焙、半苦半甜且帶著焦味的咖啡,最好是用義大利咖啡機沖煮出的,一小杯暗黑、濃郁、上層浮著油沫、杯底帶著一點點沉澱的咖啡。早晨, 一小杯這樣的咖啡和熱牛奶混合在一個碗或大杯子中,喝咖啡的人將其雙手捧著,咖啡的熱度在掌心彌漫。在下午或傍晚時,南歐人則偏好用如同中東人使用的小杯子(大約是早晨使用的碗的 1/4),喝黑色、濃郁且苦中帶甜的咖啡。
北歐及歐洲大陸的人們沖煮出的咖啡沒有沉澱,清淡而圓潤,咖啡豆也烘焙成褐色而非黑色。沖煮的方式為滴式(即Drip Coffee),或機器式(即由 Espresso 所變化出的花式咖啡)。
在英語系國家中,人們習慣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和糖。喝咖啡的習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開始風行於北美地區,為了降低喝咖啡的成本且滿足隨時飲用的需求,美式咖啡通常整壺煮好後放在保溫盤上保溫,但煮出的咖啡非常淡。典型北美咖啡的飲用者則把咖啡當成日常飲料,他們整天喝著辦公室咖啡 壺中的咖啡,甚至在做家事時也隨時端著咖啡。
【如何品評咖啡】
咖啡的顏色、香氣、味道,是透過烘焙時複雜的化學變化所造成的。由於咖啡的香味會隨熱度而變化,所以烘焙時間宜儘量縮短,而且溫度應控制在能讓咖啡豆產生化學反應的最低溫度,即,以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溫度,讓咖啡豆產生最好的變化。
※香味
香味是咖啡品質的生命,也最能表現咖啡生產和烘焙技術。生產地的氣候、海拔、品種、處理、收成、儲藏、烘焙技術,都是決定咖啡豆香味的條件。咖啡的香味經色譜法氣體分析證明,是由酸、醇、乙醛 酮、醋、硫黃化合物、苯酚、氮化合物等近百種揮發成分複合而成。大致說來,脂質、蛋白質、糖類是香氣的重要來源,而脂質則會調和咖啡的酸苦味,形成滑潤的味道。因此,香氣和品質的關係極為密切,香味的消失意味著品質變差。
苦味成分之一的「咖啡因」,也是表現咖啡藥理特徵的重要物質,含量因其種類、精製、烘焙度強弱不同而異。烘焙越淺,咖啡因的藥理作用越強。
※酸味
酸味受生豆的品質和品種影響。就品種的種植海拔而言,高地栽種的咖啡豆會比低地栽種的口味酸,剛採收的豆子比採收後放了一陣子的豆子口味酸。酸的種類不同,其增減變化也各異。一般烘焙程度較淺的豆子,酸味較豐富;烘焙較深者,酸味較缺乏。剛採收的豆子,質地優良,含水量高,如遇適當的烘焙可產生適度的酸味,使咖啡的味道更佳,讓人覺得更有深度。
其實所有的咖啡都有酸味,因為生豆含有大量氯酸,在烘焙的過程中,氯酸會轉變成各種芳香的或是刺激的酸;不過這些酸在高溫時會分解,使得越深焙的豆子越不酸。分辨好的酸與壞的酸其實不難,就像分辨水果酸和鹽酸之間的差異一樣。如果沖煮的溫度過低,或是過度萃取,咖啡裡的單寧酸等就會進入口中,刺激舌頭兩側的下部,並伴有沖鼻的氣味,讓人感到不適。而柔和的酸除了舌頭兩側以外,接近舌根的中間部分都會有均勻的感受,產生接近鹹味(如番茄和梅子的酸)或是汽水的感覺。由於特殊的酸味常常會蓋過質感,成為味覺的主體,便有人用「乾淨」、「如鈴聲般清澈」(Bell-like)來形容酸味突出的咖啡。
酸的香味會帶給酸味更豐富的內涵。有些略為刺激的香味,可以提神醒腦,給人「明亮」的感覺;反之,有的香味則給人陰暗的感覺。舉例來說,生薑、汽水、 檸檬、蘋果、橘子、番茄、熟香蕉,它們 的明亮度依序是越來越低的。
※濃醇和甜味
一般用濃醇來表現咖啡圓熟、芳醇、濃厚的味道。而高級咖啡特有的甜味和苦味表裡一體,所以清爽的上等口味定帶有甜味。在烘焙過程中,蔗糖及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中的一部分會焦糖化,剩下的部分會形成甜味,這種適度甜味是熱作用的產物,在烘焙及濾泡的過程中,如果熱處理過度,甜味較易失去。
※其他應考慮的因素
乾淨——咖啡沒有土味、不狂野,既沒有缺陷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特色。
平衡——有複雜而令人感興趣的特色,但沒有某一種特色特別突出。
質感、口感——質感是指咖啡在口中濃稠黏滑的觸感,約和咖啡中的膠質懸浮量成正比。由於整個口腔都會感受到質感,我們用「豐厚」來形容質感濃稠的咖啡,反之則用「單薄」。質感單薄的咖啡口感像酒或是檸檬汽水,而質感豐厚的咖啡口感則像全脂鮮奶或糖漿。
複雜度——指同一杯咖啡中並存的不同層次的特色,複雜度高,表示可以感受到的感官刺激種類多。要注意的是這些感覺包括了餘韻,不一定限制在喝下去時的感受。
深度——這是一個較為主觀的形容詞,指超越感官刺激的共鳴與感染力, 可能是一些細緻的感覺,或是不同感覺間的複雜交互作用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