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換星移幾度秋
—「金門史蹟源流」重刊緣由
一九八七年春日,李錫回兄來家,言為激發民眾愛鄉土之心,將籌印一有關金門歷史風習之書籍,內容務求圖文並重,雅俗皆宜;擬由我執筆,許乃蠡、許換生二兄擔任攝影,並交由王士朝兄負責設計編輯;想參與諸兄皆意氣相投,遂不慚濫竽,應允充數。
從搜集資料,擬定大綱,確定細節至執筆為文,此段期間所過誠是非人生活。我邊寫邊送普通打字邊校對,需要之相片則隨手列出送交乃蠡、換生二兄,他二人翻山越嶺,深入鄉野里社,走訪僻陋巷弄,一一尋取。無日無夜,文稿與相片總算如期完成,前後費時四十日。之後,錫回兄與我攜帶稿件赴台商請黃典權、王啟宗兩位教授審閱:黃教授建議加入寧靖王朱術桂事蹟(後我遍查有關史料,除魯王壙志為其所作,金門幾無寧靖王之記載,故文中僅能以猜測語氣為之);啟宗師則要我將某些為金門抱不平之偏激文句加以修飾,至此文稿底定。暑日,我在士朝兄設計家出版社上班近一個月,除校對攝影打字稿外,並自近千張相片中挑選分類並作文字說明,士朝兄每日中午賞我便當一個。準備就緒,士朝兄即著手製作,錫回兄與我從旁協助,前後數日,不眠不休。此數日間錫回兄與我可謂飽受士朝兄荼毒,最終總算大功告成,書名「金門史蹟源流」,發行於一九八七年六月(實際發行當為九月)。
發行不及兩月,即行修訂再版,無奈三版後即不再印行,至今坊間一書難見。其間,抄襲文稿剽竊圖片印行成書者有之,將之譯成淺白文句充小學鄉土教材者有之,為小學教師甄試鄉土參考資料者有之,其後,更引導出一波波鄉土采風之寫作,進而形成「金門學」之風潮,此書作用之大,誠始所未料也。
數月前與士朝、乃蠡二兄吃飯,席間談及當年印行此書之艱難歷歷在目,討論意猶未盡,誠是欲罷不能,遂決定著手重刊。惟此書刊行距今二十餘年,彼時國共仍處冷戰,雙方隔海對峙。一甲子來兩岸從近身肉搏到隔海轟擊至相互叫囂,我呼彼為「共匪」,彼呼我為「蔣幫」,今日,當海船再度穿梭往來,回首往昔,寧不可悲?寧不可嘆?寧不可笑?故此書中某些不合時宜之稱謂仍維持原狀,一為當年之紀錄存真,一為當年之悲劇記省。
物換星移幾度秋,二十餘年走過,昔日參與諸兄,於今或已髮白如霜,或已頭禿如漠,豈能無感?昔年發行非為牟利,今日重刊想亦無利可牟,要者為昔日一同搏命演出之諸兄留一紀念耳。
顏生龍謹識 98.11.11
千年浯島情萬條故事新
—寫在中華民國建百年之際
民國77年,《金門史蹟源流》乙書甫出,因緣際會之故,於懵懂年少之時曾即披閱,唯對金門的觀感,或因年齡故,知概而不知全,僅能確定的是,在日後遊歷、接觸相關事物時,或多或少存有一點印象。
民國92年,為進修故,曾經細閱,以不同的年齡及歷練,再切入時,更能知曉我浯島諸先賢豐功偉業,悟我浯島源流發展歷程,感我浯島先民,是曾這般的刻苦、這樣的值得敬佩、是值得後世景仰。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沈潛。沈潛於內心,等待時空的交會,再發散出火花。
民國94年,一份悸動,因為本書而開始,一份熱情,也是因為曾閱讀而開啟;當宗長乃蠡叔公親捧本書及電腦檔,問知悉否?一衝口便應聲:「我知道,而且還曾花了點時間閱讀過」;而當述及該書為配合時空背景而需增加內容,有意請本人狗尾續貂時,竟是一口的應允!或許這是對自己的挑戰吧!也或許是年少的悸動促使答應的動機吧!事後因調他職跟隨碩德、追求卓越,公務甚忙、雖有延宕,但仍排除萬難、公餘之暇、全力以赴、兼以自娛,畢竟這應是對家鄉有一份熱愛的表現機會吧!
一面校讎,一面思考,是該如何下手?原編撰著顏師生龍,悠遊文史,精通墳典,考據嚴謹,生花妙筆,早巳包羅萬象,上窮碧落、下盡黃泉,已儘完備。這是一本有著時代意義的好書,它細述了浯島史蹟源流,開地區文史之先端,執鄉土採微之牛耳;後來地區諸多文史書籍內的參考書目必不乏本書,惟後浪推前浪,本書的功能已然啟發並推動地區文史工作之快速發展,近年來帶來了雨後春筍般的熱鬧,推動了地方文學抬頭的浪潮,一發不可收拾,而且精彩。
本書因當時印刷量有限,現已成絕版狀態,唯是忠實紀錄著金門史蹟的一本好書,尤其在金門戰地政務期間,以史為經、用時作緯,點滴彙成,尤其忠實紀錄了民國以來,建國、抗日、反共等等細節,相信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金門佔有不容或缺的地位與角色;如同金門高粱佳釀一般,本書曾經紀錄的歷史就像老酒,新增寫部份正如新釀,以老酒基礎、新酒調和,老酒濃香底蘊深厚、新酒清新畫龍點睛,是端出佳品以饗各界之時矣!故本書補編期間,一度為了原汁原味,新增部分以專章增寫,或是去除不合時宜的用語,及新增近期採集的資料整篇重新調整,而各有堅持,唯後續顏師考量,該書忠實紀錄當時時空背景與語彙,同意略作調整,相信此舉是一本好書對閱讀者忠實的闡述,必是一種有所為的作為,故本輯在原來的綱目架構上採補充方式整體呈現,以本質為規劃底蘊,新添後人考證部分,偏重在明清人物的特寫,考究96年續編新版縣志,忠實記載民國以來金門的脈動;也正如顏師所說的:「蓋捨諸先賢,則金門無史矣!」。
本書既曾以先頭軍之勢,引領地區後來文史之蓬勃發展;後功成身暫退,人們卻不曾遺忘;這可歸於文史是點滴匯成,可謂:文如海浩瀚無疆、史似山脈絡連綿,世人取一目之廣,實難識山海之大。且浯地絕於海中,蕞爾也,本是方志中之隅地,蓋浯先人雖賢,然亦諸萬文中一粟也;浩瀚學海,以一人之力必無法獨飲,需仰眾人之力以成江流,集萬川始有納於大海,故文史之發見,本無前後之分,蓋緣也,有時亦強求不得,待時可現。
本書將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新貌再展浯州風華,無非是應廣大向隅之眾所盼,讓好書不寂寞,採納百川,裨補闕漏,以成其大,互有所長;也是地方文學有向外推廣之勢,如再版,受惠者必不僅止於浯島,以文化傳承的手法,推廣我浯先賢之功,浯島之采風,一體我優雅古浯人、刻苦古浯人、幸福現浯人。
「千年浯島情、萬條故事新」,是本人對續編本書時認知,浯島曾經繁盛,風華現時再展,有幸能參與該項補輯之浩大工程,恐於才疏學淺,如有闕漏或是偏頗,務必請各界先進不吝指正;又本次補略,得地方諸賢等提出諸多指正,深刻體認個人侷限窘促,無論聞道先後,或曰術業專攻,唯有集思廣益方以成大功,如此琢磨,無非期使地區文史更能盡完善,謹申謝忱。
又本文蒙金門古墓專家陳炳容老師親予指點;地區諸位老師提供校對、意見,方使本文不致偏頗;另家父朝枝公,殷實公務員也,家母王氏美珍,純樸家庭主婦,均未料筆者年少曾懵懂,成人後竟能書?此筆者顯父母之法也!又長子庭豪隨洪明燦老師學習書法多年,應筆者請求為本序野人獻曝,祈雅俗共賞,不右指教;內子董麗華勤於家事,照料三幼子庭豪、晉豪、文豪,提供筆者公餘編書空,一併感謝。
補略者浯洲叢青軒裔孫
許績鑫謹識
中華民國9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