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完全不用錢生活一整年。原為企業經理人的馬克.鮑伊,本身也是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他大膽做了這樣的實驗,本書就是他精彩動人的故事。親朋好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你該吃什麼?住在哪裡?這對你的社交生活和人際關係會有什影響?你怎麼和朋友聯繫?如何洗滌?
在這本劃時代的書裡,馬克.鮑伊親身體驗一整年不用錢的情境,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出我們因迷戀金錢所帶來的後果。他經歷了以烏賊骨板磨成粉來刷牙,並且只吃當季食物,和人交換生存技巧,使用堆肥廁所等種種情境,而且甚至不用一文錢渡海到愛爾蘭,聞所未聞地不用錢過了一個聖誕節。
馬克遵守自己嚴格的規定,回歸生活的基本層面,學習以巧妙的方式消除他的各種帳單, 完全不用錢過生活。從用菇類製作墨水,到以廢棄的鐵罐製造火箭爐灶,馬克在節儉中融入樂趣,說明了經濟環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訣竅。本書的貼心和機智,是馬克驚人決心的證言,這也將能啟發讀者捫心自問: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作者簡介:
馬克‧鮑伊(Mark Boyle)
馬克‧鮑伊在英國發起「免錢經濟」運動,他大學主修經濟學,曾任有機食品公司的經理職位。他的網站「就是愛過這種日子」(http://www.justfortheloveofit.org/ )每天有三萬人次的點閱率,號稱是世上成長最快的替代性經濟活動,也是累計超過一萬五千多名會員的特殊社群。作者身兼《衛報》(Guardian )及《倫理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 )專欄作家。並常接受英國各大媒體採訪(Sky News, BBC Radio Four, Daily Mirror, Daily Mail, Telegraph, and The Times)。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黛羚 (《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作者)
褚士瑩 (地球人,國際NPO工作者)
推薦
林黛羚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逃避金錢陷阱,重新和現實建立聯結的指南。發人深省,趣味十足。
──《解讀英格蘭:對抗冷漠》( Real England: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land)作者保羅.金斯諾斯(Paul Kingsnorth)
引人入勝,提出若干重要論點。不只回顧過去,更前瞻未來的力作。
──《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發人省思,教人大開眼界。作者以無比的誠實與幽默,出自真心的寫作,魅力無限。
──BBC節目《環保不容易》(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明星布莉姬.史托布里吉(Brigit Strawbridge )
這是敘述一個人拆除消費炸彈引信的故事,他對一般人從不提問的日常經濟生活習慣提出質疑。作者寫來扣人心弦,就像領先大家的偵察者由更美好的世界送回報告,告訴我們在那個世界我們能更平衡地與其他人,與養活我們的植物,和我們自己共同生活。
──《特易購壟斷》(Tescopoly)作者安德魯.西姆斯(Andrew Simms)
精彩生動。這是和由全球永續到在地社群都息息相關的重要實驗。作者以機智、詼諧,和慷慨大方的精神為我們述說這個故事。
──《地球保養手冊》(The Earth Care Manual)作者派崔克.懷特菲德(Patrick Whitefield)
讀馬克.鮑伊這一年勇敢的實驗,讓你打破生活裡的金錢魔咒。它提醒我們簡樸的生活自有其報償。就算你只能做到少花錢過生活,而不能完全不用錢,本書依舊有許多實用的訣竅,讓你能安然適意地生存。
──「抓住這一天」(Seize the Day)樂團主唱兼運動人士席歐.賽門(Theo Simon)
馬克.鮑伊是過渡運動的先知,他所寫的非但十分重要,而且也讓我們得以一窺美好、有趣的未來,發人深省。
──《壞公司:大不列顛企業的起落》(Bad Compan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British Corporation)作者大衛.鮑伊(David Boyle)
精彩必讀, 以風趣幽默、平易近人的口吻,娓娓道出重要社會實驗的迷人故事。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作家The Other Hand作者、《衛報》專欄作家克里斯.克利夫(Chris Cleave)
減少需要,未必就意味著要過嚴酷刻苦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反而使馬克.鮑伊更精壯、擁有更豐富的技巧,而最重要的是,他也更有智慧。這是這本發人深省之作所給我們最美好的教訓。
──《過渡手冊》作者‧過渡運動創始人羅勃.霍普金斯(Rob Hopkins)
很難不欣賞這本書的哲學,也很難不受簡單樸實卻又熱情洋溢的語調感染。
──電視求生專家The Faber Book of Exploration作者班涅迪克特‧亞倫(Benedict Allen)
名人推薦:林黛羚 (《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作者)
褚士瑩 (地球人,國際NPO工作者)
推薦
林黛羚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逃避金錢陷阱,重新和現實建立聯結的指南。發人深省,趣味十足。
──《解讀英格蘭:對抗冷漠》( Real England: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land)作者保羅.金斯諾斯(Paul Kingsnorth)
引人入勝,提出若干重要論點。不只回顧過去,更前瞻未來的力作。
──《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發人省思,教人大開眼界。作...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為什麼不用錢?
金錢有點像愛情。我們耗費畢生的歲月追逐,卻很少有人瞭解它究竟是什麼。其實在許多方面,它最初的由來都是個奇妙的點子。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買賣是以物易物,而非金錢交易。到市集的日子,大家就帶著自己所生產的東西聚在一起逛來逛去;烘焙者帶著他們的麵包,陶工帶著他們的陶器,釀啤酒的人拎著他們的啤酒,木匠則帶來木匙和椅子。他們和能提供有用商品的人討價還價。這雖是個聚會的好方法,但效率卻不高。
如果麵包師先生想要買點啤酒,他就會去找啤酒太太,兩人先聊聊兒女經,然後麵包師先生就會提議用他做的麵包交換啤酒太太的佳釀。通常這樣的做法很方便,雙方可以順利達成協議。但──這也是問題之所在,有時啤酒太太不想要麵包,或者覺得麵包師先生提議的交換量不符合她的理想,但麵包師先生卻無法提供其他任何東西給她,這個問題就成了所謂的「意願雙重吻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交易關係的每一方都必須有對方想要的東西。也許啤酒太太發現她先生的體質對麩質過敏,因此麵包師先生是她另一半老是鬧肚子的罪魁禍首。也或許她想要的不是麵包,而是木匠先生製作的新木匙和農夫太太的新鮮蔬菜。可憐的啤酒太太真為此煩惱。
有一天,一個戴著精緻高禮帽,身穿訂製條紋西裝的人來到了這座小鎮,鎮上的人從沒見過他。這個新來的小子自稱是銀行先生,他上市場,看到大家為了想要交易自己本週所要的商品而忙得暈頭轉向,不由得哈哈大笑。銀行先生看到農夫太太想用自己種的蔬菜換幾個蘋果卻徒勞無功,於是把她拉到一邊,要她當晚召集全鎮居民到市政廳集合,因為他有個辦法,可以輕鬆解決大家的問題。
那天晚上,全鎮的居民都來了,大家興奮地你推我擠,想知道這個戴著高帽子穿著漂亮西裝,渾身散發著魅力的陌生人要說什麼。銀行先生拿出一萬個寶螺(cowry shell),每一個上面都印了他自己的簽名。他讓一百個村民各分到一百個貝殼,告訴他們不必勞師動眾地扛著啤酒桶、麵包條、瓶子和凳子來交易,而可以用貝殼交換商品。每一個人要做的就是決定他們的器具和農產品價值多少貝殼,然後用這些小代幣來作交易。「這很有道理,」大家說,「我們的問題解決了。」
銀行先生說他一年之後再回來,到時每個人都要給他一百一十個貝殼,他說這額外十個貝殼,是為了村民所節省的時間和力氣,向他表示感謝的代價。「這聽來很公平,但額外那十個貝殼從哪裡來?」向來聰明的廚師太太由舞台走下來時問道。她知道村民不可能全都能支付這額外十個貝殼。「別擔心,你們一定能想出來的。」銀行先生邊說邊離開,往下一個城市而去。
這個簡單的寓言就是金錢的來由。它的發展早已經超越原本簡單的開始。金融體系已經變得如此複雜,簡直無從解釋起。錢不再只是我們帶在錢包裡的紙幣或銅板;我們銀行帳戶裡的數目字只不過是開始而已,如今,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期貨和金融衍生產品,政府、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券,中央銀行準備金,和造成二○○八年惡名昭彰信貸崩盤的抵押債券。形形色色的工具、指數,和市場,即使連舉世的專家,也未必能完全瞭解它們如何運作。
金錢不再為我們工作,而變成我們為它工作。金錢已經接管了這個世界。我們這個社會崇拜、敬仰這個本身毫無價值的商品,置它於其他一切之上。更有甚者,我們整個的金錢概念,都是基於一個提倡不平等、破壞環境,和輕蔑人性的制度。
幾度分離
到二○○七年,我投身商界已近十年。我在愛爾蘭花了四年時間,學習商學和經濟,接下來六年則在英國,負責有機食品公司的管理。我是在取得學位之前的最後一學期,讀了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1869-1948)的書之後,加入有機食品公司。甘地的生活方式讓我想起而效尤,發揮我的知識和技巧,貢獻社會,而非照我原先的計畫,進入企業界,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甘地說的一句話引起我的共鳴,那就是「不論你是孑然一身,抑或是挾數百萬人的多數」,「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問題是,我完全不知道我想要的改變是什麼樣。有機食物似乎(而且在許多方面至今依然也是)是合乎道德倫理的產業,應該是個好的起點。
在有機食品界工作六年之後,我發現這不是我曾一度信仰永續生活的聖杯,而是絕佳的跳板,讓我開始關注生態環境的生活。有機食品業也有傳統食品業盛行的問題:必須飛越全世界運送的食物、用太多層塑膠包裝的便利商品,以及大企業購併獨立小企業。我感到失望,因此尋找其他方法,加入舉世其他關懷如氣候變遷、資源耗竭等議題的人群行列,想要採取行動,做出貢獻。
一天晚上,我和好友唐恩閒談,討論到世上幾大問題:血汗工廠、環境破壞、如工廠一般大規模飼育牲畜家禽、資源戰爭等等。我們不知道該把人生奉獻在解決哪一個問題上。我們並不覺得自己可以讓世界有多少改變;我們只是在污染浩瀚汪洋中的兩條小魚罷了。那天晚上,我明白這些全球的病徵並非如我先前所以為的那般互不相干,其中有一條主要的經脈貫穿:我們和我們所消費的物品之間毫無關連。如果我們全都得栽種自己要吃的食物,就不會(如我們在英國這樣)浪費其中的三分之一;如果我們全都得打造自己要用的桌椅,就不會一換室內裝潢,就把舊桌椅隨手丟棄;如果我們看到在武裝士兵監視之下裁剪布料的兒童,製作展示在熱鬧街頭我們一心巴望的時尚服飾,我們恐怕就再也不會有採購的欲望;如果我們看到屠宰豬隻的慘況,恐怕大部分的人就再也不會想吃豬肉;如果我們得濾清自己要喝的飲水,想必沒有人會在裡面大小便。
人並不是天生喜歡破壞;我很少認識有誰是真的想折磨人的,但大部分人卻一點也不明白,我們日常的購物習慣破壞性如此之大。問題在於,一般人永遠看不見這樣可怕的過程,也不認識製造我們商品的人,更不用說自己生產這些商品。我們由新聞媒體或國際網際網路上看到一些證據,但它們沒有多少效力;它們的影響已經被光纖電纜的情感過濾器過濾掉了。
因此說到結論,我想要找出究竟是什麼促成了我們與我們所消耗商品之間的缺乏連繫,答案很簡單。稱作「金錢」的工具一旦誕生,就改變了一切。它的構想似乎是好主意,而且世上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依然認為如此。問題是金錢後來變H5N1 了什麼,它讓我們有能力去做什麼。它使我們完全與我們所消費的事物和製作我們所用產品的人脫節。自有金錢之後,消費者和被消費商品的幾度分離已經大幅增加,而經過金融體系的複雜發展,當今的情況更甚於以往。特別針對這點而設計的行銷活動隱藏了這個現實,不讓我們看見,而且因為有數十億美元的金錢作後盾,因此這樣的活動非常成功。
金錢是債務
在我們現代金融系統中,大部分的金錢是由私人銀行創造出來,當作債務應用。想像一下,如果現在只有一家銀行,原本一直把錢藏在枕頭下的史密斯先生決定要把他畢生積蓄的一百個貝殼存進這家銀行。當然,銀行想要將本求利,因此決定把史密斯先生的貝殼借一部分出去,比如借出九十個,只留十個在金庫裡,以防史密斯先生要提點小錢。另一位紳士瓊斯先生則正好需要貸款,他到銀行來,很高興地借走了史密斯先生的九十個貝殼,這他後來得要加計利息歸還。瓊斯先生借了貝殼之後,決定要拿它們向麵包師太太買麵包,因此到當天晚上,麵包師太太就把她剛收到的九十個貝殼拿到銀行來,你看出端倪了嗎?起先史密斯先生存了一百個貝殼到銀行裡,現在銀行除了史密斯先生的一百個貝殼之外,還有了麵包師太太的九十個貝殼。一百個貝殼已經變成了一百九十個,錢滾錢了。此外,銀行現在還可以出借麵包師太太九十個貝殼的一部分!這樣的過程可以繼續下去。
貝殼的總數當然並沒有增加。如果史密斯先生和麵包師太太同時想取回他們的貝殼,銀行就慘了。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而且縱使發生了,銀行也還有其他存戶的貝殼可以運用。問題是發生在:如果銀行把所有存戶百分之九十的貝殼都借了出去,那麼在這虛擬世界中所有銀行帳戶中的所有貝殼,就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存在!如果所有存款人同時都想要超過百分之十所存貝殼的數量,銀行就會垮台(擠兌),這時大家才明白銀行根本就只是創造想像的金錢。
這套系統看來很荒唐,但卻是當今每天都在發生的情況,非但有銀行,而且還有成千上萬家銀行;所用的不再是貝殼,而是形形色色的貨幣。但原則是一樣的:大部分的錢是藉著私有銀行的借貸而創造出來的,我們最寶貴的商品本身並不代表任何價值,你銀行帳戶裡的數字大半是其他人的債務等等。銀行擠兌也並不是憑空想像,最近的銀行危機,由英國的北岩(Northern Rock)到美國的房利美(Fannie Mae),都說明了我們建立在假想資源上的金融體系是多麼地不穩定。一如二○○九年世界銀行搖搖欲倒需要緊急挹注所顯示的,這棟宏偉的大廈是建立在假象之上,一旦這個系統崩潰了,納稅人就得花數十億補貼銀行,讓假象繼續存在下去。
債務造成競爭,而非合作
就目前的金融體系而言,如果存款都留在銀行裡,銀行就沒什麼賺頭,因此銀行 有很大的誘因,盡可能去找人來借錢。不論是靠廣告、提供刻意壓低的利率,或者鼓勵消費,銀行都要盡可能出借大部分的存款。在我看來,這樣創造信用正是地球環境遭到破壞的主因,因為這讓我們的消費遠超過我們的能力。每一次銀行發給某人信用卡,地球和它未來的世代就接收到相對應的借項通知單(Debit note表示你的帳上扣除某一個金額的通知單)。
如此這般,我們還不滿足。根據二○一○年公布的一項信用報告,光是英國,如今就有七千萬張信用卡,也就是說,在英國,有「彈性朋友」之稱的信用卡數量比人還多。一般家庭的平均債務(房貸不計)逾一萬八千英鎊,而且更複雜的是,就在寫作本書之時,英國的國家債務以每秒四千三百八十五英鎊這麼驚人的速度成長。不論在經濟或生態兩方面,還債的時候總會到來。雖然創造金錢對經濟有好處,但對經濟體系原本要服務的人群卻並非好事。每一天,英國市民諮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慈善機構就協助逾九千三百名需要專業支援解決債務的人,每四分鐘就有一人宣告破產或 無力償付債務,每十一分鐘半就有一間房屋因買方未能如期付款而遭收回。
到頭來,創造金錢的過程不免使富者益富,貧者益貧。銀行出借了由任何客觀標準來衡量,不論原本和後來,它們都沒有的金錢。它們提高利率,保有如果貸款未獲償還就收回真正資產的權利,天底下還有比這更不公平的事嗎?
讓我們再回到我們的小鎮上。在過去,如農作收成這樣的時節,人們總是互相幫忙,。這既非正式的義務,也沒有刻意交換服務的羈絆,大家互助合作的次數遠比現在多得多。這樣的合作讓他們有一種安全感,一種金錢不那麼重要,世上依舊有合作文化的感覺。然而,對金錢的追求和人類貪得無饜的欲望,鼓勵我們為了求取更多的金錢而互相競爭。在我們的小鎮上,競爭取代了原本的合作,再也沒有人免費幫助鄰居收成。這種新的競爭精神正是造成小鎮諸多問題的部分原因,由疏離感到自殺率、心理問題和反社會行為的增加。它也造成了環境問題,比如資源耗盡和氣候的異常,這正是和經濟不斷成長齊頭並進的問題。
金錢取代社群,成為安全的保障
對大多數人而言,金錢就代表安全。只要我們銀行有錢,就有保障。這樣的立場很危險,如最近高度通貨膨脹的國家阿根廷和印尼就可證明。二十一世紀之初的繁榮──由各銀行主管大力加壓吹起的泡泡,如今已經破滅,許多政壇人物、經濟學者和分析師迄今還不能確定是不是唯有一根刺而已。
雖然我相信我們可以度過這次的經濟反轉,說不定還可再撐過接下來幾次,但未來的經濟危機不會如此容易解決,刺激景氣復原會更加困難,因為這些挑戰會受到現實世界問題的影響。金融業天生就不穩定,再加上我們經濟的兩大支柱──保險和石油業,最後都會受到正在發展的兩大問題的打擊:氣候變遷和「石油危機」。
氣候變遷
不論你對氣候為什麼變遷抱持什麼樣的看法,氣候變遷已經是無可否認的問題,同樣可以確定的是,它所造成的破壞將會讓我們損失無可計數的金錢。二○○六年,倫敦駿懋(Lloyd’s)銀行的高層主管勞夫.托勒(Rolf Tolle)就提出警告,認為除非保險公司能認真解決氣候變遷對其產業所造成的威脅,否則只有死路一條。最後只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保險業者依舊承保「天災」(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是「人禍」),大幅提升我們的保費以保護他們自己──不過他們還是免不了有倒閉的可能;另一種是他們不再承保天災,讓房屋財產受損的人自己買單,摧毀當地的經濟,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道危機。
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好大的題目,其實歸納起來只有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們整個文明都是以石油為基礎。如果不相信我這說法,請環顧四週,找出一個要嘛不是由石油所製(記住,塑膠也是石油製品),或者不是由石油所運送的物品。石油是有限的資源:它何時會耗盡還待討論,但它會耗盡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油井還未乾涸之前,投機炒作就會推高油價,讓越來越多的人無從負擔。轉型網路( Transition Network ) 創辦人羅勃‧霍普金斯(Rob Hopkins)認為,我們每發現一桶石油,就用掉四桶,意味著我們已經迅速朝這樣透支的情景邁進。為說明石油在我們的生活中多麼重要,霍普金斯還指出:我們當今所用的石油,相當於兩百二十億奴隸辛勤工作──相當於世上每個人有三個以上的奴隸。石油是我們西方人可以過如今這種生活的唯一原因,然而這樣的生活是無法繼續維持下去的。
或許在如二○○八年銀行信貸危機之際,各國政府可以挹注資金,但很不幸的是,我們也更逼近喬治.蒙貝特(George Monbiot,英國《衛報》 環境記者) 所謂的「自然資源危機」(Nature Crunch)。正如他明確指出的,大自然可不會有所挹注。德意志銀行經濟學者帕文.蘇克德夫(Pavan Sukhdev)在經濟體系研究的報告中說,我們「光是因為濫伐森林,每年就損失相當於兩兆至五兆美元的自然資產。」相較之下,金融體系的信貸危機只有一兆至一點五兆美元,與我們每年損失的自然資產總數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就在我們加速面臨環境災難而經濟又緊縮之際,還能視金錢為安全保障嗎?還是住在關係密切的社群之中 ,重新學習互助合作,有福同享,來得安全?
在我二○○八年回到愛爾蘭探視雙親時,這一切顯得十分明顯。在我離家赴英國工作的這六年期間,愛爾蘭的變化已經教人認不出來。愛爾蘭人民在「塞爾特之虎」經濟時期所體驗的成長已經徹底影響了他們的文化。二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八○年代末期我還在成長的時候,一切都截然不同。光由在我記憶中父母迄今還居住的街道,就可感受其間差異。當年人人都互相認識,街頭巷尾走一回至少要十五分鐘,附近八十戶人家只有一戶有電話,如果要打電話,你就得上那一家去(大門永遠敞開,就像其他人家一樣),在桌上放幾個角子,然後撥一通通常是極其重要的電話。我記得街上的車不到五輛;如果看到有賓士車,就知道一定有人的親戚由國外來訪。
如今,大部分人只對增加個人的財產和攀登事業生涯的階梯有興趣,管他那階梯靠的是哪一面牆,只管攀登就好。我記憶中的街道已經不復存在;從前敞開的大門如今全都緊閉。
地球有限公司
金錢讓我們能夠很容易地貯存財富,而且貯存很久一段時間。如果不再能這麼方便的貯存財富,我們還會有動機剝削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物種嗎?如果沒有辦法輕易「貯存」我們取逾所需的長期利潤,我們就很可能只消耗我們所需要的資源。既然我們不能把雨林中的樹木轉為我們銀行帳戶上的數字,就沒有什麼理由每秒砍下一公頃的雨林,把它們保留到我們需要它們的時候還比較有道理。
如果把地球當成零售業,店經理是我們這世界的領袖,這些只有四年短期合約的地球公司經理人自然就會盡快創造利潤,好獲取續約的機會。他們決定賣掉一些收銀機和貨架,好增加一點營收,讓損益表看起來更漂亮。這招果然奏效:我們這些股東懶得看資產負債表,就讓這些經理續了約。第二年,由於他們先前已經賣了重要的生財工具,因此賺錢的能力減少,於是他們決定按第一次任期那樣如法炮製,直到最後用完了所有的資產。而在同時,股東則投票決定僅拿出一點點獲利再投資, 而寧可買壽命短暫,而且對我們毫無實際用處的商品。
這就是我們這個星球的情況。就在此刻,我們已經就在把資產變現,把利潤花在廢棄過時的商品上,任何有責任感的生意人,都不會採用這樣的長期企業策略。二○○九年,舉足輕重的雜誌《廣告剋星(AdBusters)》創辦人凱利.拉森(Kalle Lasn)就說:
「……我們憑著違反經濟學中心教條的作法致富:絕不可出售資產,卻稱之為收入。然而這四十多年來,我們砍光了森林、捕盡了河海中的魚蝦、掘光地球的石油,彷彿它取之不盡。我們賣光了地球的自然資產,稱之為收入。如今地球就像我們的經濟一樣,精赤條條,一無所有。」
出售與給予之間的差別
就傳統定義而言,我並不認為自己算是有信仰的人。我實行的是我所謂的「應用信念」(applied spirituality),也就是把我的信念應用在實際的世界上,而非把它們當作抽象的事物,光說不練。我相信腦、心和手之間的差異越小,就越能坦誠真實地活著。在我而言,精神和實體是一體的兩面。
我的確發現不用金錢的生活有一種非實質的好處。在我們為人工作時,除非對方是家人或朋友,否則總要有所交換:我們做某事,是因為我們得到某些回報。我相信賣淫之於性,就如同買賣之於施與受:這些行為的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施予而不計酬,不為任何其他原因,只因為你能使別人的生活更愉快,那麼它就能建立關係、友誼,最後也能建立剛健自強的社群。如果你做某件事只是為了得到某種報酬,就無法建立這樣的關係。
另一個重要的動機比較簡單,也比較感情用事──我受夠了。我受夠了日日見證環境的破壞,而且參與破壞的行動──不論是多小的一份。我受夠了把錢放在銀行,這些銀行不論自詡多麼著重道德,都免不了在有限的星球上追求無盡的經濟成長。我受夠了看到中東的家庭和大地遭到破壞,好讓我們西方人能夠用廉價能源作為生活中的燃料。我想有所作為,我想要社群而非衝突,要友誼而非爭鬥,要世人與這星球、與我們自己,和活在這在世上的其他物種和平共存。
如何轉變為不用錢
把我們為什麼該放棄金錢的理由訴諸理性是一回事,去做它又是另一回事。二○○七年,我決定身體力行。我賣掉了停泊在布里斯托港的心愛船屋,用賣屋所得的現金成立了「免費經濟社群」(The Freeconomy Community)計畫。相當然耳,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用金錢來鼓吹大家不用錢,這樣的作法根本是虛偽,但我對金錢的看法一如我對石油一樣:我們該用我們現有的事物,為未來建造可永續的基礎架構。
我有一些地方性的交換方案經驗,比如LETS (在地交換和貿易制度Local Exchange and Trading System)和時間銀行(Timebanks),大家交換技術和時間,而非金錢。雖然我認為這些方案對全球金融體系是非常正面的替代方案,但它們的重點依然在於交換,而非無條件的施予。我的理論是,如果你所屬的社群夠大,而你本身又有各種技巧,就能協助他人,而不用擔心對方能為你做什麼。你的保障在於,這個社群會在任何成員需要協助時挺身而出,提供協助,你所協助的人也許永遠不會協助你,但另一個你可能從未協助過的人卻會協助你。這種方式和一般的金錢制度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種是用電腦顯示幕上所顯示的數目字來計算我們的安全,而另一種則是靠我們為喜歡做而做的事所建立的聯結關係來得到保障。一種制度建立的是更鞏固的社群,而另一種則是建立更高的籓籬。
我用賣船所得的錢請了一位網頁設計師,他和我一起建立了一個網站,人們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互相幫助,不是為了任何利益,而光是為喜歡這樣做而做。這個網站的宗旨是促進大家免費互助,但怎麼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則引起了一番辯論。最後我認為,它的核心在於分享,不只是因為分享可以減少世界資源的消耗,也因為這是讓所有人團結在一起的好方法。你曾因為某人和你分享某件事物而比較不喜歡他嗎?正是如此。分享能建立關係,減少恐懼,讓人對他們所存在的世界有更好的感受。唯有當舉世日常的小小互動更和諧,和平才可能降臨。整體就是由這諸多小小的細節所建立的。
「免費經濟社群」成了技巧、工具,和空間分享的網站,讓人們在這裡相聚,互相教導新的技巧,共用資源,最終能過著金錢並非一切主要因素的生活。我稱這網站「justfortheloveofit.org」(只為愛它),我認為這幾個字說明了這計畫的精神。這網站一推出就大受歡迎,讓我吃了一驚。它背後的觀念其實和磐石一般古老,但可能是因為它出現在網路世界中,讓它有了新的空間。不到一年,新聞記者就用「免費經濟」(freeconomy)一詞來報導整個不用錢的運動。
「要改變,先問自己」
二○○八年初,我覺得對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改變已經有了概念。由於我已經成立了一個計畫,讓人們可以由出賣轉變為分享他們的技巧,我認為如果我要世界不那麼強調金錢,那麼一個好辦法就是不要靠它生活,看看有沒有可能過不用錢的人生。
二○○八年六月,我決定由十一月國際「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起,放棄金錢一年。我把這計畫告訴朋友,他們都覺得我瘋了。他們問我為什麼要走極端(這是經常用來形容我人生的詞)。但什麼才是「極端」?在我看來,花大把鈔票去買電漿電視才是極端。而且見諸我們未來將要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許多頂尖科學家常描繪的氣候變遷和「石油危機」,面對這些極端的問題,我們怎能採取溫和的手段解決?
第一章 為什麼不用錢?
金錢有點像愛情。我們耗費畢生的歲月追逐,卻很少有人瞭解它究竟是什麼。其實在許多方面,它最初的由來都是個奇妙的點子。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買賣是以物易物,而非金錢交易。到市集的日子,大家就帶著自己所生產的東西聚在一起逛來逛去;烘焙者帶著他們的麵包,陶工帶著他們的陶器,釀啤酒的人拎著他們的啤酒,木匠則帶來木匙和椅子。他們和能提供有用商品的人討價還價。這雖是個聚會的好方法,但效率卻不高。
如果麵包師先生想要買點啤酒,他就會去找啤酒太太,兩人先聊聊兒女經,然後麵包師先生就會提議用...
作者序
【中文版代序】
林黛羚
(記錄國人特色生活及住宅有《蓋自然的家屋》、《蓋綠色的房子》及《改造老房子》等書)
我真的很開心能夠看到這本書的中譯本在台灣問世!
早在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Mark如何不花一毛錢過日子的相關新聞,我還特別寫信給Mark問了幾個問題、並在部落格寫了一篇專文,不過從網路上所能得知的訊息有限,而這本書剛好滿足我對他的好奇心!這本書似乎為人類的將來帶來一鼓正面的力量,讓人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我很欣賞Mark正中要害的點出現在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主要關鍵點是來自於整個環境已經受制於金錢體系。早期是人類利用金錢來幫助交易的流暢性,曾幾何時,各種財務及貨幣開始衍生出虛幻數字,人類於是從金錢的主人變成金錢的僕人。
談及心中理想計畫的實踐,最後都以「沒錢」或「努力存錢中」收場,理想還沒執行就已幻滅或擱置,大家(反射性的)一致認為沒錢真的啥事都做不成,沒錢=沒辦法活=不快樂=百事哀。
其實,在閱讀Mark的故事之前,我只知道花少少錢一樣可以過好生活,但從沒想過連一元都沒有的時候,怎麼過?車站街道上的街友,通常衣服都髒髒的、頭髮鬍鬚沒整理、枯瘦多病,若說這就是沒有錢的下場,應該沒有人會起疑。
但是Mark的「下場」卻完全顛覆大家的刻板印象!他住的是露營拖車車廂,但是他看起來臉色紅潤、衣服乾淨、沒有體臭、臉頰乾淨沒有鬍渣、甚至還因每天260下伏地挺身及三餐自採自做吃全素,而從過瘦的70公斤增到83公斤。
而且,在耶誕夜來臨時,他還透過搭便車及電視台採訪配合的船票,全程零費用抵達愛爾蘭老家與父母親相聚。他特別提到,耶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降生,而耶穌在世的最後幾年一直在鼓吹簡樸生活,今日的耶誕節到新年期間,反而是歐美(台灣似乎也在近年跟進)一年中最瘋狂血拼的時段。等假期一過,也就是一月上旬,是離婚律師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而更有25%的英國人在耶誕節之後出現憂鬱症狀。類似這樣的矛盾又可笑的群體現象,在書中也不勝枚舉。
Mark會做出一整年都不花錢的決定, 看似很「極端」,但也許相較於我們的無動於衷、或單純抱怨,他的反應才是「正常」的!
他是反應自所看到的全球現狀,今日大家都太過於依賴各種產品通路與包裝形象,而不再去思考產品的源頭的黑暗面。源頭包括剝削童工、因時尚產品而虐殺實驗動物(參考賀照緹的紀錄片《我愛高跟鞋》)、只顧生產不顧污染大環境的企業(參考柯金源的紀錄片《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還有我們這群慾望無限判斷力有限的消費者,追本溯源都是因為對金錢的追求。
然而,事實證明,單純施予及分享的那種快樂,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在「一整年不花錢」運動的最後一天,他辦了一場可以讓千人以上來共襄盛舉的全素美食派對──也是不花一毛錢,那是怎麼達成的?因為眾人都想要參與,從廚師、60幾位義工、熱門樂團、針灸師等都願意在那一天無償奉獻自己的專長,千套餐具都是用借的。所有的蔬果也都是收集自各家商店、平時就必須丟棄的法定過期食物或賣剩不要的當日食物。大家邊忙邊哼唱、邊跟周遭的人聊天,氣氛十分和樂。
「一整年不花錢」是一本可以重複看許多次的書,首先,Mark是真實人物而非虛構,而且即使是那一整年已經過完(2008-2009),他還是繼續過著不花錢的生活,沒有銀行帳號、也不支付公家機關寄來的帳單(例如勞保、老人年金那些),所以表示,這是可行的,而且很可能如Mark所說,不只是單身的人可行,有小孩的家庭更應該朝這樣的生活方式邁進。再者,是Mark對回歸自然生活後,所感動的種種,他的聽覺變得更敏銳了,他因為居住在農場而被大自然四季的美給深深撼動,最棒的合唱團是清晨的鳥鳴、閱讀片刻抬頭看窗外就是滿天明亮的星空,也因為不能花錢,所以他對廣告免疫、不會被電視洗腦成笨蛋,他的思緒變得格外清醒,尤其當他說,他現在的寫稿速度是之前都市生活的兩倍,更是讓我羨慕不已!最後,Mark也在書中分享了各種不花錢的小撇步, 例如樸門設計運用在蔬果種植(台灣也有樸門設計,google大地旅人便可查到)、他也更加熟悉哪種木材容易生火,木耳要在什麼樣的樹幹上才採得到、包括如何透過採集來做墨汁、堆肥、訓練嬰兒不需尿布、火箭爐、種菜等,很多方法都讓人驚豔,也許材料英國台灣不同,但可以找到代替品就可以按表操課。
「愛地球」與「環保」這些個口頭禪,現在連菜藍族都會講,但落實的方式卻各異其趣。對我來說,Mark是愛地球與環保徹頭徹尾的實踐者,他大可隱居遁世、睥睨世俗,但他希望「把愛傳出去」,這愛,是他從大自然接收到的愛、從人群無條件付出的愛,透過這本書,你真的可以接收到Mark的心意,衷心希望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Mark,免費經濟社區及自給自足社區也能早日成形!
【前言】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不用錢過一年的前夕。
時機真是再湊巧也沒有了。這正是我度過金錢王國最後一天晚上的六點過五分,也是就我而言,所有的商店舖全都開始關閉一整年之際。這一天真是出乎意料地漫長;媒體聽說了我打算不用錢過一年的計畫,蜂擁而至,因此我非但沒有為轉眼即至的社會實驗作最後的準備──而且更重要的是到我最愛的酒館喝最後一杯,反而在不斷地接受訪問訪問訪問。聽到我自己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重覆回答同樣的問題,教我自己也不免有點想吐。
結束最後一個BBC的訪問之後,我騎自行車回家,抄小路穿過布里斯托一處霓虹燈閃爍、滿地酒瓶玻璃碎片的地區,卻感到車尾有點搖擺。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車胎破了而已,不過這卻象徵了我在接下來十二個月每天都會遭逢的挑戰。我離我所住的宿營拖車有十八哩遠,而我卻蠢得把修補車胎的工具留在拖車裡。我雖可到女友克萊兒家去補胎,卻得推著那搖搖擺擺的自行車,加上後座兩個沉重的馱籃,走三哩多的路。但既然我己以五分鐘之差,錯過了買新車輪的最後時機,恐怕也只剩這個選擇了。
在路上,我順道去找了好友佛格斯.杜雷南(Fergus Drennan)。佛格斯在採集食物方面鼎鼎有名,但很不幸,卻是個很糟的自行車師傅。不過他還是義不容辭地負起重任,而這正是我期望的。時間的壓力,加上我對眼前這一年的憂慮,沉重地壓在我心頭。我們好不容易把車子推到克萊兒家,我漫不經心地開始拆我以為是後輪的東西,而佛格斯則教我該如何用鬼傘菇來製紙和墨水。我雖筋疲力竭,卻又對他的漫談大感好奇,但一方面又對後輪難拆而心浮氣躁。正當我覺得我如果再不吃點東西,不是昏迷,就是會抄起鬼傘菇丟向佛格斯的喉頭時,突然聽到乒一聲巨響,某個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彈過室內。原來我在疲憊的狀態下,非但沒有拆下輪子,反而肢解了後變速器,大事不妙。除了我的身體之外,這輛自行車是我即將展開實驗最重要的財產。老實說,它不只是重要,而且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由我的住處到搜羅食物和木材的來源地,徒步來回是三十六哩的路程,距大部分的朋友家也十八哩;沒有自行車,要參加聚會根本不可能,未來這一年要撿拾零零星星的破爛也根本沒有希望。
我對自行車略懂皮毛,但像後變速器這樣高深的零件可就超過我的能力範圍。在先前我還可以用錢的時候,自行車出了大毛病,只要送到車舖,買個新零件,花錢請人修就好。但如今這已經不可能了。一整天來,我才剛和記者大談自己如何花了六個月時間準備未來一年不用錢的生活,但如今,恰恰就在準備正式開始這項大計的前四小時,我卻身心俱疲地倒斃在地上,旁邊是一輛剛被肢解的自行車,而它還是我這年計畫的核心。想到我明天得為一百五十個人煮出免費的三菜大餐,而要由野外和都市張羅來的食材都還沒著落,不由得教我悲從中來。
教我擔心的不只是自行車而已,這只是我在正常一年所遭遇數千問題中的一個小小例子。差別在於,過去不論何時何地,我都可以砸錢解決問題,如今我才明白自己陷身什麼樣的境地,要步入我並無多少經驗的世界。這是有生以來頭一次,我覺得自己不堪一擊。就連最簡單的事物,直到現在我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未來這一年就算不是不可能,也會極其難以辦到。這實驗是否註定一開始就會失敗?我決定不要去想它:眼前已無退路,何況數百萬聽眾觀眾都已經聽我談論過這個計畫,憑添我的壓力。
因此我倒在那裡,渾身上下都是機油,滿心憂懼,筋疲力竭,壓力沉重,仰望著天花板,心裡浮現許多念頭。究竟我是怎麼來到人生的這一點,為什麼我竟會這麼大張旗鼓地展開這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任務?
【中文版代序】
林黛羚
(記錄國人特色生活及住宅有《蓋自然的家屋》、《蓋綠色的房子》及《改造老房子》等書)
我真的很開心能夠看到這本書的中譯本在台灣問世!
早在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Mark如何不花一毛錢過日子的相關新聞,我還特別寫信給Mark問了幾個問題、並在部落格寫了一篇專文,不過從網路上所能得知的訊息有限,而這本書剛好滿足我對他的好奇心!這本書似乎為人類的將來帶來一鼓正面的力量,讓人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我很欣賞Mark正中要害的點出現在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主要關鍵點是來自於整個環境已經受制於金錢體系...
目錄
目次
中文版代序
前言
致謝
1 為什麼不用錢
2 遊戲規則
3 準備基本物質
4什麼也不買的前夕
5 頭一天
6 不用錢的日常生活
7 冒險的策略
8 沒有錢的聖誕節
9 饑餓間隙
10 春天的腳步
11 不速之客和志同道合的同道
12 夏日
13 風雨前的寧靜
14 來到結尾?
15 不用錢這一年的教訓
目次
中文版代序
前言
致謝
1 為什麼不用錢
2 遊戲規則
3 準備基本物質
4什麼也不買的前夕
5 頭一天
6 不用錢的日常生活
7 冒險的策略
8 沒有錢的聖誕節
9 饑餓間隙
10 春天的腳步
11 不速之客和志同道合的同道
12 夏日
13 風雨前的寧靜
14 來到結尾?
15 不用錢這一年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