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苦不是苦,反而是督促自己更精進的動力!
東台灣治癌醫師第一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高瑞和行醫二十餘年的健康體悟,永保安康的心靈關鍵。
醫師說我得了癌症,難道就真的沒救了,我該如何恢復健康?
行醫數十載,高瑞和院長最常聽見病友問:「我還可以活多久?」有些人即使只剩半年也要爭取;有些人認為若只能再活一年,大可不必治療。對於能活多久,如何定義「多活的時間」的價值?人人皆不盡相同。
對平日「保健常識」的需求,與罹病後急欲明白的「醫學知識」,反映了人們求健康與求生存的渴望。但「常識與知識」能為病痛中的人帶來安慰嗎?
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服務超過二十年,高瑞和的行醫經驗讓他體悟到,從病人到醫師,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其實是「態度」,而不僅是醫學的常識與知識。
「若能認同生命的美好,從中感受並明白存在的意義,即使只剩一年的時間,也會想要爭取;即使只是一根菸,也沒興趣再點燃。」高瑞和對「態度」提出深解。
佛法即是世間法,醫院是生老病死的道場。資訊時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訊息的落差,知識隨手可得,但是面對病者反反覆覆的心情,起起落落的意志,縱有知識,身體能否力行則是另一回事。唯有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真正信仰的,主動去貫徹,這樣的知識才會對自我產生力量。
對生命負起完全的責任,本著健康的心態,法喜的耕植福田。
選書緣起
商周百大良醫,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高瑞和,分享自身二十餘年的治癌心得,為讀者提供正確的健康態度。
世間最苦莫過病苦,然而若能不逃避地與其迎面相對,經此試煉往往使我們更容易照見本心,恍然原來疾病乃隱藏的祝福。
作者簡介:
高瑞和
一九五九年生,臺北醫學院畢,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癌症研究所博士,FHCRC癌症暨骨髓移植醫學中心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腫瘤部MRC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東部第一位成人血液腫瘤科常駐醫師,以一己之力扛下花東地區的癌症醫療。
一九九六年榮獲慈濟醫院首席優良醫師代表,在慈濟醫院服務逾二十載,現任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態度決定人生高度,氣度決定人生的廣度,覺度決定人生的深度,以這「三度空間」拓展生命的容量,是本書對我們的最大啟示。」──慈濟大學校長 王本榮
「在苦難中的人們自是有一股面對生命困境的能力,而這正是本書所欲傳達的訊息,透過正向的態度來滋養生命,以喚醒生命的自癒力!」──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曹朝榮
「這本書不僅在談醫療,更在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用心去安排你自己的生活,用心去保養你的生命,我想,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慈濟大學公衛系兼任教授、前衛生署長 葉金川
「在臺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死於癌症,對癌症的理解刻不容緩,而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始。醫生醫病不醫命,養命最重要的就是從現在就做好準備,佛就在我們周圍,不用到深山去遠求!」──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閻雲
名人推薦:「態度決定人生高度,氣度決定人生的廣度,覺度決定人生的深度,以這「三度空間」拓展生命的容量,是本書對我們的最大啟示。」──慈濟大學校長 王本榮
「在苦難中的人們自是有一股面對生命困境的能力,而這正是本書所欲傳達的訊息,透過正向的態度來滋養生命,以喚醒生命的自癒力!」──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曹朝榮
「這本書不僅在談醫療,更在講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用心去安排你自己的生活,用心去保養你的生命,我想,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慈濟大學公衛系兼任教授、前衛生署長 葉金川
「在臺灣,每三個...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在生活裡修行
尋找生命的答案,在於身體力行的體悟。──靜思語
##在生活裡修行
我的人生有好幾次,都在決定性的時刻做出與預設不一樣的決定,現在看起來,我真是很幸運,每一次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小時候我的志向是當科學家。從小我就特別喜歡看機器人及科學類的書,對神祕未知的事感到好奇,特別崇拜漢朝的開國元老張良,善用智慧、溫文儒雅的舉止解決大事情。
當時,醫療對我來講很遙遠,甚至有點害怕。每次都是因為感冒生病母親帶我去診所,才會接觸到醫師,打針還有藥水味的印象很深刻,讓我覺得那就是醫院的一切。加上家族裡沒有人從醫,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當醫師。
人生真的大開眼界,是在我考上建國中學之後,建中的同學們不只會讀書,人生態度也非常積極,自動自發爭取榮譽,簡直就是才華洋溢的各路英雄好漢相聚一堂,非常快樂。我從那時候也漸漸明白,學習不見得要用很長或很多的時間,讀書重視的是效率,並非時間的長短,學會讀書方式,絕對比死背強記來得好;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樂在其中。對知識有熱情,學習效果就會加倍。
到了高二,面臨要選組的抉擇,那時,大學聯考分甲、乙、丙、丁組,甲組是所謂的理工科系,丙組則是醫科及生命科學方面。雖然我的生物成績一直都很好,但也從沒有想到要改變小時候的志向。
有一天母親突然提起:「要不要考丙組?當醫師也可以當科學家啊!」這時才知道父母的期盼。但盼望歸盼望,是否讀醫科他們還是尊重我的意願,沒有強迫。
後來是母親分析說:「當醫師不止能像科學家做研究,也能濟世救人,很多科學家也是醫師出身。」我聽了認為很有道理。思考了幾天,決定報考丙組。換言之,我這一生的志業,既背負家人的期望也有自己小時候的夢想。
##大醫王醫病也醫心
就讀台北醫學院七年,課業非常重,每條神經、肌肉、各個骨骼,太多東西需要背,壓力很大,但是對醫師的形象意義是什麼還很懵懂。一直到進入醫院實習,才真正知道當醫師是什麼情況。
往昔在學校所學的枯燥知識逐一印證在病人身上,過去死背的知識都活起來了。至此,童年對醫師的刻板印象已拋諸腦後,只覺得臨床醫學太有趣了。
印象最深刻是當住院醫師時期。所謂住院醫師,確實是住在醫院裡的醫師。三天一班(二十四小時),一個月輪值兩百四十小時。很辛苦,但也會學得很快,看到問題能馬上去驗證知識。
剛開始當住院醫師真是手足無措,前幾天是怎麼過的我至今還搞不清楚。
一下子面對十幾床各式各樣的病人,幸好有資深的護理師協助,才撐了過來。但日子一天天過去,天天都是挫折、無力感,我心想:自己已經真正當了醫師,怎麼還如此困難?
直到有一天,向前輩請教,他給了我很重要的建議,幫我順利跨過這個關卡。現在是柳營奇美醫院院長的莊銀清醫師問我:「高醫師,你今天晚上有沒有值班?」我說沒有。他告訴我,晚上沒有值班正好,就不會有人打擾,可以坐下來把每個病例從頭到尾看一次,仔細思考。
我真的留下來把十幾本病歷都仔細再研究過,連結病人當下的狀況,忽然,腦袋開竅了!白天太繁忙,狀況百出,難有充裕的時間思考與連貫,這麼一研究,一切順利了。漸漸我也訓練出無論現場如何忙亂,都能保持冷靜思考判斷。
依照台灣醫學體制的規定,三年住院醫師的歷練後,接著是選定專科。
我去心臟科輪訓時,看到醫師只要敲一敲、打一打、聽一聽,就能知道是什麼病,心中非常敬佩;後來在腫瘤科輪訓,被曹朝榮主任(現任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親切又和藹的風範給吸引,他留學日本,很有不放棄的精神,總是很努力研究患者的病況。另外,癌症的學問也很吸引我,到底如何產生?為何轉移?這是未知的,還在科學研究階段,讓一向喜愛科學的我,進入腫瘤科感覺像重新學習一樣,所以就這麼選擇腫瘤科成為我未來的行醫道路。
後來我捨棄北部的大醫院,來到花蓮慈濟醫院,這是我人生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轉折。在當時整個花東地區我是唯一的成人血液腫瘤科醫師,一人科雖然累,卻也很充實。
我非常喜歡東部的人善良而純樸的天性,更喜歡證嚴上人帶給這家醫院的氛圍。這裡整體比較祥和,即使大家意見不一致時,也不會太尖銳或衝撞。人與人之間難免因為立場、意見不同而產生摩擦,這時溝通就很重要。
當年來到這裡,就發現這裡的人總是願意寬容,比較重情感,能夠給時間幫助新人成長。我也在其他醫院經歷過「白色巨塔」裡的追求效率、斤斤計較的派系內鬥,我的個性本來就不喜歡爭端與計較,慈濟的寧靜和諧環境是我想要的。
身為腫瘤科醫師,或許是常經歷病患的生離死別,對生命的感受會比較豁達、不執著。面對無常生死,誰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會生病,所以我常常鼓勵病友,無論情況如何我們都勇敢面對,這是病中最需要的心理建設。
會讓我難過的狀況是,癌症明明是可以治療的,病人自己卻放棄、害怕退縮,連這場仗都不願意打,才是最遺憾的事。生命應該要珍惜,不論努力的結果如何,都不能直接對生命棄權,至少必須努力過。
要相信生命的韌性,為自己加強信心。
##永不放棄,一起努力
對一個醫師而言,最困難的是,即便病人好好的配合,治療順利,痊癒出院,卻在後續追蹤時,發現復發或轉移,這不只對病人是一大打擊,對醫師也是。這樣的結果,固然讓人心痛,也只能學著去接受,人生本來就有難以預料的無常。
日復一日的門診、巡房、治療患者、教導護理師如何照顧癌症病患,加上是一人當科,不敢說是我一個人扛起了整個花東的抗癌希望,但那個壓力真的很沉重。尤其腫瘤科病程複雜多變,相當棘手,所以我申請去英國進修,追隨哈特教授,希望能再進步、再突破,埋首實驗室裡三年做研究,希望能解答癌症為何會轉移。
哈特教授很早就投入癌症轉移的研究,在英國是個很有名的癌症研究專家,還當過英國癌症協會的理事長。我想如果能找出癌細胞為何會轉移,研究出避免轉移的治療方式,對病人絕對是很大的幫助!
然而這個課題是如此複雜,並非單一因素,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個完整的學理足以解釋。但我並沒有因此沮喪放棄研究與實驗;此路不通,總有其他道路可以突破。所以我把研究轉向,專攻乳癌的實驗。
早期乳癌治療方式主要以開刀切除患部,手術之後,醫師會依據腋下淋巴結是否被侵犯做為將來復發的判斷標準。不過根據醫學資料統計,即使淋巴結沒有被癌細胞侵犯,卻還是有復發或遠處轉移的現象。顯然淋巴結是否被侵犯,並不能當作進行術後化療與否的依據,需要更好的指標來引導治療。
我的研究方向是利用一種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比較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基因表現的不同。研究發現了熱誘導同質因子七○會大量表現在乳癌細胞,而正常乳腺細胞則表現度低,因此,或許可以利用熱誘導同質因子七○抗體的細胞組織染色,來判斷未來復發的機率,做為進行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依據。只要提早進行全身性化學治療,就能切斷乳癌復發、擴大蔓延的可能性。這個發現對於治療乳癌,不啻是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有些新來的醫護人員或病人可能會覺得我很嚴格,要求那麼多,但是面對癌症這麼頑強的疾病,我不希望病人一下子就放棄。就像當初在實驗室為研究癌症而努力一樣絕不放棄,面對癌症這麼難纏的敵人,我們一定也要不屈不撓地對抗,如果輕易放棄,就等於直接投降。
##點滴生命之泉
一九九二年,罹患血癌的旅美留學生溫文玲,因為在國外無法找到合適的骨髓,回國後一直積極推動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合法化。一九九三年,她來到花蓮拜見證嚴上人,希望慈濟能建構台灣骨髓資料庫,造福血癌患者。
當時台灣的民智漸開,立法院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案,廢除了骨髓捐贈只限於三等親內的限制。證嚴上人在確認「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後,一九九三年十月正式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也是台灣的第一座骨髓捐贈資料庫。
當時,我正好擔任花蓮慈院的血液腫瘤科主任,所以慈院設立抽髓團隊的過程,幸運地參與了籌備工作。抽髓就像鑽探油井,整個抽取的過程不僅考驗技巧也考驗醫師的體力。人體的骨髓分布在如蜂窩狀的許多小氣室內,一針扎下得穿透皮膚、肌肉最後施力穿透過骨頭,汲取其內的骨髓液,萬一遇到骨頭特別硬的捐者,真的會急的滿頭大汗。
加上不論病患身處海內外,骨髓均需盡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內送達,以確保幹細胞活性。所以流程一定要很小心,每個步驟都不容絲毫耽擱、差池。
為了推廣這份助人的信念,慈濟不定期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只要在志願者的手臂上抽取十毫升血液(不是抽髓),再經過組織抗原配合(HLA)檢驗後,就會將志願者的基本資料及HLA的檢驗結果登錄在慈濟骨髓資料庫,提供查詢配對服務;如果有配對相符,才會和志願者聯絡,進行更周密的檢查。證嚴上人一再強調骨髓捐贈,「絕不會為了救一個病人,而去傷害另一個健康的人。」
助人是一種行動,不是口號,每每面對血癌患者在沒有其他治癒機會,只能等待唯一的救命機會──骨髓捐贈時,我都非常期待他們能順利配對,完成骨髓移植。捐髓和受髓,都是生命韌性的展現。二十年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了三千兩百七十多例。這一條骨髓移植之路,有捐髓者和志工的用心,有醫護人員的努力;當生命被救回來,看到病患又重生的感覺,真的很好、很感動。
有位再生性不良貧血的病友,做了骨髓移植,成功的痊癒後,不但和另一半走上紅地毯,還生了可愛的孩子,家庭幸福美滿。這些都是讓人充滿欣慰的例子,雖然不是每一場努力都會成功,但是看見病患健康與幸福,也是醫療團隊的幸福和成就感啊!
這種成就感是什麼呢?
一是用專業的知識把病治好;二是共同打了美好的一仗,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彼此變成情感深厚的朋友,而不只是醫師和病人的關係。捐髓者「救人一命,無損己身」,能如此擴大心中的愛,也是拓寬生命的價值。
一名醫師的養成是漫長的,醫學院七年的學習、住院醫師三年的訓練、兩年次專科的訓練,除了這十二年的基礎,還有接下來在病患身上從不停止的學習與訓練。醫師的一天,將近十小時都在醫院裡,回家後更要時時注意電話,掛心著患者的狀況。沒有哪一位醫師敢說自己已經登峰造極,就是現在我當了院長,也都還在繼續學習中。
我也常跟年輕的醫師說,我們身為醫師有個很重要的觀念,「陪病人走一段」。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有言:
Cure sometimes,treat often,comfort always.
我們極少能夠治癒病人,多半只是治療,但我們永遠可以膚慰病人。
醫師不是神,不見得每個病患都能治癒,但可以膚慰、陪伴他們走過這一段艱難的日子。生病對一個人乃至整個家庭的影響,尤其是癌症,其衝擊常及於社會層面,不單單是個人生病而已。「全人醫療」的概念不是僅止於醫師與病人的關係,而是一整套的醫療與健保制度。而這一切仍必須以醫師與病人這個基本單位為起始點。希望大家能夠知道,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給他們帶來希望,用關心與耐心才能與病人成為朋友,才有機會共同喚醒我們身體的自癒力。
第一章 在生活裡修行
尋找生命的答案,在於身體力行的體悟。──靜思語
##在生活裡修行
我的人生有好幾次,都在決定性的時刻做出與預設不一樣的決定,現在看起來,我真是很幸運,每一次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小時候我的志向是當科學家。從小我就特別喜歡看機器人及科學類的書,對神祕未知的事感到好奇,特別崇拜漢朝的開國元老張良,善用智慧、溫文儒雅的舉止解決大事情。
當時,醫療對我來講很遙遠,甚至有點害怕。每次都是因為感冒生病母親帶我去診所,才會接觸到醫師,打針還有藥水味的印象很深刻,讓我覺得那就是醫院的一切。加上家族裡...
作者序
推薦序
態度決定「高」度
二○一三年十二月,我與高院長連袂飛往菲律賓「海燕」颱風的重災區獨魯萬(Tacloban)與慈濟賑災大隊會合。
我們並肩於天主教堂義診,並沿街宣導,在街道擺攤看病,充分展現了「校院一家」的默契,並培養了「互相補位」的革命情感。返台後,接到天下文化出版編輯捎來的訊息,希望我能為高院長的大作寫序。
很不可思議的發現,我的新書《相對不相對》和高院長的《喚醒自癒力》著作不但將在同一時間出版,也不約而同的以「生命如一個圓」作為結語,真的是「身無彩鳯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醫院是「悲歡離合」的縮影,也是「生老病死」的道場,生命的樂章永無休止地迴盪在醫院每個角落。當婦產科高奏「生之歌」的同時,安寧病房正哀哀地鳴起「悲愴交響曲」。生命是如此渺小脆弱,常飄然而來,又隨風而逝;醫療人員逆勢而上,勉力而為,向病魔宣戰,與生命拔河。
我非常佩服血液腫瘤科的醫療團隊,不但要進行艱巨的醫療過程,也需要深刻理解死亡的實相與生命的價值,才不至於在現代維生醫學到底是在延長生命或延長死亡的徬徨中進退失據。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強大身心能力,才能勇敢的面對治療所產生的後遺症及療效不如人意的挫折,也才能協助及陪伴病人勇敢的面對死亡。
癌症連續二十年高居台灣死亡率的榜首,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因癌症往生。而癌症的成因主要是壽命的延長與生活的複雜,造成「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突變,外在因素普遍存在於不均衡,不健康的飲食、香菸、酒類、毒品、環境汙染物質、放射性物質與病毒。生命的長度雖然不是我們能完全決定的,但新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己從過去的傳染病轉變為慢性疾病及癌症,甚至擴及心理、情緒、環境及生活習慣,現代人類的個人生活型態至少掌握百分之五十的決定因素。
誠如本書所指出,預防是對身體的最高敬意,對生命負起完全的責任,改變錯誤生活型態的積極態度,心寛念純,少欲知足確是延命長壽之道。
高院長人如其名,是一位溫文儒雅的君子,也是一個視病如親的良醫。本書是吳惠晶小姐以超過一年時間對高院長進行深度訪談,如實記錄高院長在慈濟服務二十餘年的生命感動,醫病互動及心靈觸動。
就如同健康的態度需要一步一步的養成,人生的態度也需要生命的歷練與典範的學習。態度決定了人生高度,氣度決定了人生的廣度,覺度決定了人生的深度,才能「三度空間」拓展生命的容量,是本書對我們的最大啟示。
王本榮/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校長
自序
心寬念純,涵養生命
高瑞和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接受異體骨髓移植的白血病病人,在移植前,沒有一個人贊成這項治療計劃,包括醫護人員。因為這位瘦小的病人是個單親媽媽,又患有憂鬱症,沒有人認為她可以捱得過骨髓移植這樣一個大工程。
很幸運地,她捱過了!
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奇蹟,但我認為那不是奇蹟,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堅韌的生命力的表現。人,並沒有那麼脆弱。
但是為什麼人還是在很多時候,表現出脆弱呢?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潛在的能力,在心理上,他們已豎起了白旗。在我們治療病人的時候,病人本身面對疾病的態度,會影響很多事情,包括最重要的決定,甚至會影響醫師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直接、間接地影響到最終的治療結果。
由於深刻體認到態度對於醫療及健康的影響,因此在天下文化跟我接洽出書,希望我談談自己廿多年來的行醫心得時,我毫不猶豫地提出了「用態度養命」這個觀點。
為了佐證這個觀點,我們請了好幾位我的「昔日戰友」來分享他們抗癌的心路歷程。老實說,當我第一次讀到他們分享的內容,我非常訝異。原來在我們長久深遠的醫病關係上,還藏有這麼多動人心弦的故事在裡頭。我真的很佩服我們的病人朋友,他們是真正的生命勇者,逆風而行、反敗為勝。
他們的成功全都歸因於他們有一個堅定不移的正確態度。這樣的態度不僅幫助他們度過疾病的難關,也幫助他們克服了人生上的問題,讓他們的生命更加充實、圓滿而有智慧。本書除了絨箏之外,所有病友皆為化名,以保護「戰友們」的隱私。
這本書的完成,我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感謝德澭師父,是她鼓勵我出這本書;感謝惠晶訪談所有的病友,做成詳細的記錄,還原這些精彩動人的生命故事,感謝他們的無私分享。
最後要感恩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內人映伸,她讓我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的支持我。
緣起
前言:用知識養生,用態度養命──吳惠晶
行醫數十載,高瑞和院長最常聽見病友問:「我還可以活多久?」有些人即使只剩半年也要爭取;有些人認為若只能再活一年,大可不必治療。對於能活多久,如何定義「多活的時間」的價值?人人皆不盡相同。
也常有病人問,「應該吃什麼比較好?」「如果戒不掉不良嗜好會怎樣?」病人明知不對卻還是要做,既放不下菸酒,又擔心身體出問題,遇到類似的狀況,醫師與家屬能怎辦?
對平日「保健常識」的需求,與罹病後急欲明白的「醫學知識」,反映了人們求健康與求生存的渴望。但「常識與知識」能為病痛中的人帶來安慰嗎?
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服務超過二十年,高瑞和的行醫經驗讓他體悟到,從病人到醫師,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其實是「態度」,而不僅是醫學的常識與知識。
「若能認同生命的美好,從中感受並明白存在的意義,即使只剩一年的時間,也會想要爭取;即使只是一根菸,也沒興趣再點燃。」高瑞和對「態度」提出深解。
資訊時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訊息的落差,知識隨手可得,但是面對病者反反覆覆的心情,起起落落的意志,縱有知識,身體能否力行則是另一回事。唯有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真正信仰的,主動去貫徹,這樣的知識才會對自我產生力量。
然而如何內化,態度是重要的藥引。換言之,是態度決定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影響當下的選擇;態度決定我們未來的方向,最終亦是它影響了我們的命運。
「態度也是決定了我到花蓮的關鍵。」高瑞和說。
一九九三年夏天,高瑞和初抵花蓮,走出車站月台,抬頭遠望,蜿蜒的道路及無際的視野,眼前偉然矗立的中央山脈,純樸的氣息是他對花蓮的第一印象。
在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完成了血液腫瘤科的專科訓練後,原已順著父母的期望回台北的大醫院工作,但是他的內心依舊忘不了山的另一邊,那一份曾經造訪過的純樸與踏實。尤其當他知道,彼時的東部地區竟然沒有任何一位血液腫瘤科醫師長駐,內心更是震驚。
就在那一年,他重回慈濟醫院想多了解實際情況,卻在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誠懇而閃亮的眼光中,看到這家醫院未來的期許及願景。高瑞和內心燃起身為醫師的熱情,當天就下定決心要到東部服務。
「台北並不差我一個醫師,但東部卻連一個血液腫瘤科醫師也沒有。這裡需要我,而我,也喜歡花蓮純樸的生活環境。」
「在這裡,血液腫瘤科是『一人科』(專科內僅一位專任醫師),日子當然辛苦,但內心卻無比充實。」他感受到東部人的淳樸與憨厚,感受到原住民朋友的豪爽與真性情。只是,忙忙碌碌過了三年,「腫瘤」所帶來的衝擊,卻愈來愈大。
尤其是臨床上遇到癌細胞轉移,對醫師是重大的挑戰,誰都不希望已經治癒的病人,出現轉移的情況。「如果能找出原因,使惡性細胞不要轉移,不就可以救很多人?」因為這樣的想法,高瑞和申請前往英國進行研究,希望解答癌細胞轉移的祕密。
一九九六年秋天,高瑞和獲得慈濟醫院支持,遠赴英國倫敦的國王學院腫瘤研究實驗室,追隨英國癌症研究學會總裁哈特教授。埋首實驗三年下來,高瑞和的研究獲得了國際肯定。他是全球醫界第一位解開「熱誘導同質因子七O」與乳癌之間的關係,為治療乳癌提供更精準的研判方向。
研究結束後,他將技術與知識帶回慈濟醫院,嘉惠更多的台灣病人。
二○○三年冬末,儘管匯集眾人愛心而成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已經是全亞洲第一大,為了追求更好的骨髓移植及術後照護,使骨髓幹細胞中心資料庫發揮更大效用,當時擔任血液腫瘤科主任的高瑞和有了一個特別的機緣可以前往美國西雅圖的佛瑞‧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簡稱FHCRC)取經。
一直以來,FHCRC就是國際骨髓移植技術權威,那裡不但是骨髓移植治療的創始發源地,更是癌症相關治療研究的先驅者。光是該中心的研究團隊裡就有三位曾獲諾貝爾醫學獎,幾乎是全世界血液腫瘤科醫師進修的目標。加上FHCRC對於醫師的訓練課程非常嚴謹、扎實,每個月只收兩位訪問醫師,機會難得。
透過訪問FHCRC,高瑞和希望更進一步掌握殲滅療法的藥物、劑量與骨髓移植後照護抗排斥的治療藝術。尤其骨髓移植非常耗費資源及人力,在非親屬間骨髓移植困難度更高,但是對許多白血病的病人而言,這麼做幾乎是唯一的救命機會。
醫療的方向是為了健康,病患的目標是為了痊癒。身為一位醫師,無論從台灣到倫敦,從台灣到西雅圖,高瑞和每一次的啟航與歸程,都是希望能為病患找到更有利的治療方向。
從進入醫學院到在慈濟醫院服務近二十年,奉獻在醫學道路的他,未曾停止學習,他以同樣的態度,分享他臨床數十年的經驗,期待所有的人們都能有健康的生命態度。
推薦序
態度決定「高」度
二○一三年十二月,我與高院長連袂飛往菲律賓「海燕」颱風的重災區獨魯萬(Tacloban)與慈濟賑災大隊會合。
我們並肩於天主教堂義診,並沿街宣導,在街道擺攤看病,充分展現了「校院一家」的默契,並培養了「互相補位」的革命情感。返台後,接到天下文化出版編輯捎來的訊息,希望我能為高院長的大作寫序。
很不可思議的發現,我的新書《相對不相對》和高院長的《喚醒自癒力》著作不但將在同一時間出版,也不約而同的以「生命如一個圓」作為結語,真的是「身無彩鳯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醫院是「悲歡離合...
目錄
推薦序 態度決定「高」度──王本榮
推薦序 認同生命的美好 ──葉金川
推薦序 抱持初心,膚慰生命 ──曹朝榮
自序 心寬念純,涵養生命──高瑞和
緣起 以知識養生,用態度養命
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服務超過二十年,高瑞和的行醫經驗讓他體悟到,從病人到醫師,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其實不僅是醫學的常識與知識……
第一部 感受生命
1. 在生活裡修行
我捨棄北部的大醫院,來到花蓮慈濟醫院──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之一。在當時整個花東地區,我是唯一的成人血液腫瘤科醫師。
2. 與無常對視
大部分人經過一場大病,都會有某種程度的轉變,但如果沒有把好的價值觀建立起來,並真正內化,就很容易被自己以前的慣性打敗,又走回原來的軌道。
3. 改變錯誤的生活型態
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有知覺的,能感知這個身體主人的一切作為,善待身體,才能談健康。
4. 預防是對身體的最高敬意
預防醫學已經愈來愈重要,以前的觀念是生病了才去治療,現在大家都明白要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正所謂「上醫醫未病」。
5. 喚醒身體自癒力
疾病的發生與感染,大部分來自生活習慣,在認識疾病之前,先認識自己的問題。先試著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和疾病共處。
6. 壓力與解脫
不要讓壓力成為打垮自己的理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超越它。當我們面臨壓力時,先找出一條路來,例如「做事的彈性態度」……
第二部 齊種大福田
7. 醫病關係圓舞曲
「信任」來自感受,是一種共鳴,而不只是語言的表達。初診的重要性,就在於建立信任關係。
8. 給醫者和病人的建議
治療疾病的責任不是醫師單方面,病患也一樣有責任,這是一個合作關係,而不是買賣。許多醫療糾紛的起源,就在於有些人把它當成是交易。
9. 全人全隊的照護
醫療是具備專業與慈悲的志業,不是華麗的詞藻,而是具體的行動。在尊重及對等的天秤上,醫師、護理師大家互相補位,就能達到最好的結果。
10. 不忘初心
需要膚慰的病人、善心的護理人員、專業素養的良醫,從病患到醫療團隊,共同的醫療信念在這裡生根。
11. 關懷所愛的人
關心需要學習,包容也需要學習,特別是長期抗戰的癌症,一定會有較長的磨合期。癌症病患的心理反應和一般慢性病的心理狀態相差頗大,有些患者甚至會擔心被家人遺棄……
12. 最好的偏方
人可以活多久,要問佛祖。只要把手上該處理的事都做好,然後開心地迎接每一天,多活一天就當作多賺一天。
結語 為生命負起責任
生命是一個圓,我們傳遞出去的都會影響周遭,最後又回到自己身上。培養良善的態度,就是培養健康與好命!
附錄 一:癌症飲食原則
附錄 二:癌症診療品質有保障
附錄 三:愛的醫療—認識花蓮慈院
推薦序 態度決定「高」度──王本榮
推薦序 認同生命的美好 ──葉金川
推薦序 抱持初心,膚慰生命 ──曹朝榮
自序 心寬念純,涵養生命──高瑞和
緣起 以知識養生,用態度養命
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服務超過二十年,高瑞和的行醫經驗讓他體悟到,從病人到醫師,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其實不僅是醫學的常識與知識……
第一部 感受生命
1. 在生活裡修行
我捨棄北部的大醫院,來到花蓮慈濟醫院──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之一。在當時整個花東地區,我是唯一的成人血液腫瘤科醫師。
2. 與無常對視
大部分人經過一場大病,都會有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