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態度決定「高」度
王本榮
二○一三年十二月,我與高院長連袂飛往菲律賓「海燕」颱風的重災區獨魯萬(Tacloban)與慈濟賑災大隊會合。
我們並肩於天主教堂義診,並沿街宣導,在街道擺攤看病,充分展現了「校院一家」的默契,並培養了「互相補位」的革命情感。返台後,接到天下文化出版編輯捎來的訊息,希望我能為高院長的大作寫序。
很不可思議的發現,我的新書《相對不相對》和高院長的《喚醒自癒力》著作不但將在同一時間出版,也不約而同的以「生命如一個圓」作為結語,真的是「身無彩鳯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醫院是「悲歡離合」的縮影,也是「生老病死」的道場,生命的樂章永無休止地迴盪在醫院每個角落。當婦產科高奏「生之歌」的同時,安寧病房正哀哀地鳴起「悲愴交響曲」。生命是如此渺小脆弱,常飄然而來,又隨風而逝;醫療人員逆勢而上,勉力而為,向病魔宣戰,與生命拔河。
我非常佩服血液腫瘤科的醫療團隊,不但要進行艱巨的醫療過程,也需要深刻理解死亡的實相與生命的價值,才不至於在現代維生醫學到底是在延長生命或延長死亡的徬徨中進退失據。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強大身心能力,才能勇敢的面對治療所產生的後遺症及療效不如人意的挫折,也才能協助及陪伴病人勇敢的面對死亡。
癌症連續二十年高居台灣死亡率的榜首,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因癌症往生。而癌症的成因主要是壽命的延長與生活的複雜,造成「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突變,外在因素普遍存在於不均衡,不健康的飲食、香菸、酒類、毒品、環境汙染物質、放射性物質與病毒。生命的長度雖然不是我們能完全決定的,但新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己從過去的傳染病轉變為慢性疾病及癌症,甚至擴及心理、情緒、環境及生活習慣,現代人類的個人生活型態至少掌握百分之五十的決定因素。
誠如本書所指出,預防是對身體的最高敬意,對生命負起完全的責任,改變錯誤生活型態的積極態度,心寛念純,少欲知足確是延命長壽之道。
高院長人如其名,是一位溫文儒雅的君子,也是一個視病如親的良醫。本書是吳惠晶小姐以超過一年時間對高院長進行深度訪談,如實記錄高院長在慈濟服務二十餘年的生命感動,醫病互動及心靈觸動。
就如同健康的態度需要一步一步的養成,人生的態度也需要生命的歷練與典範的學習。態度決定了人生高度,氣度決定了人生的廣度,覺度決定了人生的深度,才能「三度空間」拓展生命的容量,是本書對我們的最大啟示。
(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校長)
自序
心寬念純,涵養生命
高瑞和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接受異體骨髓移植的白血病病人,在移植前,沒有一個人贊成這項治療計劃,包括醫護人員。因為這位瘦小的病人是個單親媽媽,又患有憂鬱症,沒有人認為她可以捱得過骨髓移植這樣一個大工程。
很幸運地,她捱過了!
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奇蹟,但我認為那不是奇蹟,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堅韌的生命力的表現。人,並沒有那麼脆弱。
但是為什麼人還是在很多時候,表現出脆弱呢?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潛在的能力,在心理上,他們已豎起了白旗。在我們治療病人的時候,病人本身面對疾病的態度,會影響很多事情,包括最重要的決定,甚至會影響醫師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直接、間接地影響到最終的治療結果。
由於深刻體認到態度對於醫療及健康的影響,因此在天下文化跟我接洽出書,希望我談談自己廿多年來的行醫心得時,我毫不猶豫地提出了「用態度養命」這個觀點。
為了佐證這個觀點,我們請了好幾位我的「昔日戰友」來分享他們抗癌的心路歷程。老實說,當我第一次讀到他們分享的內容,我非常訝異。原來在我們長久深遠的醫病關係上,還藏有這麼多動人心弦的故事在裡頭。我真的很佩服我們的病人朋友,他們是真正的生命勇者,逆風而行、反敗為勝。
他們的成功全都歸因於他們有一個堅定不移的正確態度。這樣的態度不僅幫助他們度過疾病的難關,也幫助他們克服了人生上的問題,讓他們的生命更加充實、圓滿而有智慧。本書除了絨箏之外,所有病友皆為化名,以保護「戰友們」的隱私。
這本書的完成,我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感謝德澭師父,是她鼓勵我出這本書;感謝惠晶訪談所有的病友,做成詳細的記錄,還原這些精彩動人的生命故事,感謝他們的無私分享。
最後要感恩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內人映伸,她讓我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的支持我。
前言
用知識養生,用態度養命
吳惠晶
行醫數十載,高瑞和院長最常聽見病友問:「我還可以活多久?」有些人即使只剩半年也要爭取;有些人認為若只能再活一年,大可不必治療。對於能活多久,如何定義「多活的時間」的價值?人人皆不盡相同。
也常有病人問,「應該吃什麼比較好?」「如果戒不掉不良嗜好會怎樣?」病人明知不對卻還是要做,既放不下菸酒,又擔心身體出問題,遇到類似的狀況,醫師與家屬能怎辦?
對平日「保健常識」的需求,與罹病後急欲明白的「醫學知識」,反映了人們求健康與求生存的渴望。但「常識與知識」能為病痛中的人帶來安慰嗎?
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服務超過二十年,高瑞和的行醫經驗讓他體悟到,從病人到醫師,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其實是「態度」,而不僅是醫學的常識與知識。
「若能認同生命的美好,從中感受並明白存在的意義,即使只剩一年的時間,也會想要爭取;即使只是一根菸,也沒興趣再點燃。」高瑞和對「態度」提出深解。
資訊時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訊息的落差,知識隨手可得,但是面對病者反反覆覆的心情,起起落落的意志,縱有知識,身體能否力行則是另一回事。唯有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真正信仰的,主動去貫徹,這樣的知識才會對自我產生力量。
然而如何內化,態度是重要的藥引。換言之,是態度決定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影響當下的選擇;態度決定我們未來的方向,最終亦是它影響了我們的命運。
「態度也是決定了我到花蓮的關鍵。」高瑞和說。
一九九三年夏天,高瑞和初抵花蓮,走出車站月台,抬頭遠望,蜿蜒的道路及無際的視野,眼前偉然矗立的中央山脈,純樸的氣息是他對花蓮的第一印象。
在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完成了血液腫瘤科的專科訓練後,原已順著父母的期望回台北的大醫院工作,但是他的內心依舊忘不了山的另一邊,那一份曾經造訪過的純樸與踏實。尤其當他知道,彼時的東部地區竟然沒有任何一位血液腫瘤科醫師長駐,內心更是震驚。
就在那一年,他重回慈濟醫院想多了解實際情況,卻在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誠懇而閃亮的眼光中,看到這家醫院未來的期許及願景。高瑞和內心燃起身為醫師的熱情,當天就下定決心要到東部服務。
「台北並不差我一個醫師,但東部卻連一個血液腫瘤科醫師也沒有。這裡需要我,而我,也喜歡花蓮純樸的生活環境。」
「在這裡,血液腫瘤科是『一人科』(專科內僅一位專任醫師),日子當然辛苦,但內心卻無比充實。」他感受到東部人的淳樸與憨厚,感受到原住民朋友的豪爽與真性情。只是,忙忙碌碌過了三年,「腫瘤」所帶來的衝擊,卻愈來愈大。
尤其是臨床上遇到癌細胞轉移,對醫師是重大的挑戰,誰都不希望已經治癒的病人,出現轉移的情況。「如果能找出原因,使惡性細胞不要轉移,不就可以救很多人?」因為這樣的想法,高瑞和申請前往英國進行研究,希望解答癌細胞轉移的祕密。
一九九六年秋天,高瑞和獲得慈濟醫院支持,遠赴英國倫敦的國王學院腫瘤研究實驗室,追隨英國癌症研究學會總裁哈特教授。埋首實驗三年下來,高瑞和的研究獲得了國際肯定。他是全球醫界第一位解開「熱誘導同質因子七O」與乳癌之間的關係,為治療乳癌提供更精準的研判方向。
研究結束後,他將技術與知識帶回慈濟醫院,嘉惠更多的台灣病人。
二○○三年冬末,儘管匯集眾人愛心而成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已經是全亞洲第一大,為了追求更好的骨髓移植及術後照護,使骨髓幹細胞中心資料庫發揮更大效用,當時擔任血液腫瘤科主任的高瑞和有了一個特別的機緣可以前往美國西雅圖的佛瑞‧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簡稱FHCRC)取經。
一直以來,FHCRC就是國際骨髓移植技術權威,那裡不但是骨髓移植治療的創始發源地,更是癌症相關治療研究的先驅者。光是該中心的研究團隊裡就有三位曾獲諾貝爾醫學獎,幾乎是全世界血液腫瘤科醫師進修的目標。加上FHCRC對於醫師的訓練課程非常嚴謹、扎實,每個月只收兩位訪問醫師,機會難得。
透過訪問FHCRC,高瑞和希望更進一步掌握殲滅療法的藥物、劑量與骨髓移植後照護抗排斥的治療藝術。尤其骨髓移植非常耗費資源及人力,在非親屬間骨髓移植困難度更高,但是對許多白血病的病人而言,這麼做幾乎是唯一的救命機會。
醫療的方向是為了健康,病患的目標是為了痊癒。身為一位醫師,無論從台灣到倫敦,從台灣到西雅圖,高瑞和每一次的啟航與歸程,都是希望能為病患找到更有利的治療方向。
從進入醫學院到在慈濟醫院服務近二十年,奉獻在醫學道路的他,未曾停止學習,他以同樣的態度,分享他臨床數十年的經驗,期待所有的人們都能有健康的生命態度。
吳惠晶
著有《生命因相遇而亮麗:顏惠美的醫療志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