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物》長期以來受到林本源基金會的支持,才能如期出
版至今。林本源基金會是由林柏壽捐助成立,並逐年撥款贊助,才
能日益壯大而歷久長青。基金會成立之後,林崇智出任董事長,直
到去世為止。林柏壽是林維源之子。林崇智是林維源的孫子,林爾
嘉的兒子。兩人是叔姪關係,年齡僅差二歲,感情極佳,並愛好文
史,出錢出力贊助文化事業。在黯淡壓制的年代,林本源基金會出
資贊助台灣研究,使台灣研究能奠立基礎,開創出一片曙光,其苦
心與奉獻不可磨滅。
林維源是拓展林家的人物,善用政商關係,累積財富與聲望,
成為清末台灣北部的領袖。1895年日清戰爭結束,台灣割讓給日本
,滿清官僚與台灣仕紳匆促之間成立台灣民主國,對抗日本的接管
,但傳統武力怎能擋住日軍近代化的裝備,不久即瓦解滅亡。在危
急之際,林維源與林爾嘉父子攜帶家眷西渡福建。1905年林維源去
世,林爾嘉繼之成為林家大家長,與父祖輩一樣,利用政商關係,
維持家業。並於1913年營建「菽莊」,成為文人雅士吟詩撰文聚集
之所,留下許多當時吟誦的文集資料。
林爾嘉出生於1875年,是大清帝國統治台灣的年代。日本領台
之初,隨父移居福建。爾嘉一生雖未入日本國籍,但林家為了保存
家業,不得不派遣子弟回台,入日本國籍,管理家產。林爾嘉身處
中國,眼見清國倒台,中華民國成立,其間的紛擾與內戰頻頻,為
維持林家基業,只得與每個政權交好。至1948年,國民黨敗勢已定
,林爾嘉才攜眷返台,而於1951年終死台灣。林爾嘉的一生是台灣
大家族仕紳處於變動年代的典型代表。林爾嘉在不同統治者、不同
年代的自處之道,反映出台灣人處於變局的因應之策。張淵盛的論
文,雖僅從文學活動來探析,但從時代變局與台灣人的因應,才能
洞察林爾嘉的內心世界,瞭解台灣仕紳面對無法抗拒的外力時,不
得不隱晦內歛、寄語詩情的苦衷。
隨著日本戰敗,日本人在台灣的移民村也遭遇被遣送返日的命
運。數十年來移民心血雖付之一去,卻留下日本人集體移墾台灣的
足跡。濱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是以台東鹿野移民村為背景,而
書寫的作品。在戰前獲得台灣文學賞,戰後卻成為爭論焦點,站在
日本的立場是「外地文學」,從殖民地歷史而言是「皇民化文學」
,從當今台灣文學史的建構而言,則是「台灣文學」多元多音的展
現。 這些論爭來自於不同時代與立場角度,但該書書寫台灣社會
與生活則是不爭的事實。郭祐慈的論文就是從這樣的角度,重新檢
視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與台東鹿野一帶社會經濟生活的關係。
台灣到底要如何去看?如何去瞭解?這是台灣人民應該思考的
問題,也是外國人最想知道的答案。台灣意象需要台灣人共同營造
、共同想像,才能具體表達台灣人性格與台灣圖像。莊勝全的論文
,從清國領台之初,康熙朝四位來台官員為例,說明對台灣印象的
轉變。施琅是攻下台灣的將領;郁永河是尋找硫磺的探險家;藍鼎
元是鎮壓朱一貴的功臣;黃淑璥是巡台御史。這些人對台灣所見所
聞的記載,改變清國政府對台灣的觀點,並建立以漢文化為中心的
教化政策。這是站在清國與漢人為主的觀點,試圖形塑出台灣意象
,但台灣主體性的形塑,勢需仰賴台灣人的自我形塑,而非外人的
觀點。台灣人在歷史變遷中,吸取經驗,累積成為內在無形的文化
內涵,形之於外則成為台灣意象,表現達台灣的特質。閱讀莊勝全
論述三百年前來台官員的台灣印象,更感到當今形塑台灣意象的重
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