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常常是被塑造出來的。尤其是政治人物常會藉著國
家公權力的應用,透過行政管道,樹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讓民
眾望之彌高,生起敬畏之心。蔣介石在台灣就是明顯的例證。
清明節本來是民俗節日,民眾在清明節前後有掃墓習慣。但
政治力介入之後,清明節逐漸與國家公權力結合,成為偉大領袖
蔣介石被人祭拜的日子。1966年11月12日,蔣介石總統在中山樓
的談話中,指出孫文的三民主義是繼承中華文化道統。隨之,政
府通過以孫文生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翌年更成立「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委員會」。1972年政府宣佈「復興我國固有文化,崇尚倫
理道德」,訂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為國定假日,全國放假一日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總統病逝,同年7月2日,政府公佈民族
掃墓節為「蔣公逝世紀念日」,中央於是日舉行紀念典禮,由總
統親自主持,各院部會首長及中央民意代表一律參加,地方政府
則分別舉行,由地方首長主持。1977年,教育部為發揚「蔣公至
孝至德」,決定將四月份訂為「教孝月」,國防部也隨之訂為軍
中教孝月,強化蔣介石的領袖形象,灌輸黨國體制下威權統治的
正當性。至1990年代,台灣民主自由逐漸落實生根,民族掃墓節
和蔣公逝世紀念儀式日才隨著時代變遷而消褪,清明節又回復到
民俗節日的本意。清明節與政治結合的演變是台灣從威權邁向民
主的最佳見證。蔡佩娥的論文就是探討這個問題。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四周是海洋,自古以來即為東亞海域必
經之地。自1859年英、法、德等西方列強進入東亞之後,西方船
隻常在台灣沿岸發生海難,受到台灣民眾搶奪,而引起國際紛爭
。其實,台人搶奪船貨,並不限於洋人船隻,1875年7月28日,
福建泉州船戶金義成船貨在竹塹北方的大牛稠港被人搶掠一空,
乃向淡水同知陳星聚提出告狀。經調查結果,陳星聚諭令大溪墘
莊業戶林本源等地方仕紳出錢賠償失主,而息訟銷案。此是地方
官員衡量仕紳權益與社會安寧,採取因地制宜、安撫紛爭的手段
,也是台民具有海陸習性,在陸地上是良民,在海上則成為海盜
搶掠船貨、補助生之需,這是台灣人海洋性格的表徵。許進發的
文章即從搶船事件,觀察台人的風俗。
陳景峰的論文指出1926年「台灣農民組合」的成立,象徵台
灣農民運動最鼎盛時期的來臨。總部初設在鳳山,後遷移曾文郡
麻豆,此與曾文農民組合活動力強有關。參與曾文農民組合的幹
部,多來自於地方人士所組成的「丹心會」與「同榮會」會員。
陳文分析農運與地方人士結合,使得農運蓬勃發展,但當抗爭逐
漸激化為階級鬥爭,挑戰殖民政權時,會員感到與自身利益不符
而逐漸退出,農運因此走向衰落。
王珊珊的論文探討台灣鐵道交通與運輸業的關係。1908年西
部縱貫鐵道正式開通之後,依賴鐵道的小運送業者成立「台灣運
輸同業組合」,初期會員有290家運送店。1916年官股為主的台
灣倉庫株式會社成立,積極介入運輸業務,鐵道部也藉此控制運
輸業。王文主要在論述日本官方如何掌控民間企業,達到資本控
制的目的。此文雖以鐵道周邊產業為分析重點,其實從微觀大,
亦可瞭解日本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