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是什麼?
193是一條路的代號。
上網查到的193:北起花蓮縣新城鄉三棧、南至玉里鎮樂合,全長約110.9公里。
它是台灣最長、也是單車愛好者又中最美的縣道。穿越田園、山脈、海岸......
老實說,來回193無數次了,開車經過時腦袋仍然會出現「就只是一條路」的印象。
但若只有這樣,《海那邊的193》這本小書,就不用看下去了(別丟!!)......
嗯,193還有秘密。
一本書,只寫7公里的生活圈
2015年,出現193縣道數段要拓寬的訊息,海線0-7公里也在其中。陸續聽到很多人
說:「那裡充滿回憶啊!捨不得它變成 只是一條路。」
7公里的路,開車不到十分鐘就穿越。引發大家捨不得的秘密,究竟藏在哪裡︖
2015年冬天「寫寫字工作室」採編課程的夥伴們
走進193的0-7公里,尋找答案。
後來才聽在地人說,我們三不五時就來探頭探腦
的舉動,也讓他們感到好奇。因為,極少有人會
在這裡「走路」......
藏在 樹林裡的海灣
我們暱稱海線0-7公里叫「海那邊的193」,它只接受小型車以四十公里內的速度,在
木麻黃樹林相伴的小路蜿蜒。搭乘遊覽車的觀光客們不會知道,被載去人擠人的「七
星潭風景區」其實緊鄰「新城鄉第二公墓」,墓園成為觀光客遊走的界線。
沒辦法得到觀光客的青睞,卻也幸運:為花蓮保有較長且完整的海岸生態線,四個小
聚落居民擁有秘境海灣。
重點提示:要「慢慢走」才找得到通往秘境海灣的路喔!——春天尾聲,海灘上攀爬
植物會陸續開出紫色花(濱刀豆)、黃色花(濱豇豆)、紫紅色花(馬鞍藤),連綿
至木麻黃樹林——連綿成一灣被擁抱的寧靜美麗。沿海還有黑森林植物園區、候鳥棲
息覓食的小溪又,是小生命們的天堂。
你難以想像:如松針的木麻黃防風林,居然能抵擋了夏秋的颱風大浪、冬的強勁
東北季風︖
藏在 悠閒的小路上
是啊!這一條平常看不建什麼人的路,一樣得「慢慢走」才會發現:
坐擁無敵海景的「新城鄉第二公墓」,鄰居竟然是一間有獨家秘方香噴噴的羊肉爐店!
這裡有百年定置漁場能採買到最新鮮魚貨,還會在特定時間傳出咖啡香︖
一棟明顯不同時期各種木材拼蓋出來的奇怪房子,裡面竟收藏了各種藝術品,原來是
藝術博物館︖
你在哪裡會看見:小豬小狗一字排開悠閒逛大街︖
藏在 真實生活裡
《海那邊的193》裡面描寫的主人翁們都是——應該只有他們親友才認識的居民:
一位老農跟老牛有很長久的感情,仍然每天牽著一起到田裡。
一位復健阿姨早晚散步二公里成為風景,開車人會停下來陪她聊天、送她醒目的外套
關心安全。
一位女生假日回來種樹、抓流浪狗去結紮、在電線桿上掛牌提醒有貓咪車輛請慢行。
一位外國人為了幫「不知道會長大」的小豬尋找夠大的生活空間,搬來這裡......
你是否認真想過:哪裡才是「真正值得活」的地方︖
讓人捨不得失去的193
好的,「海那邊的193」讓⼈捨不得的秘密是——它有自己獨特的生活圈。
其實台灣有很多小路也是這樣,好像沒受到人們太多的關注,開車經過時看起來「就
只是一條路」,裡面卻是充滿真實情感,經由時間慢慢醞釀出獨特的生活圈。
是它們,讓台灣這片土地多元⽽豐盛,讓我們能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的居所。
是它們,讓我們在原本的生活圈裡感到困頓時,可以遊走到不同的生活圈「呼吸新鮮
空氣」,再回家。
為了讓車速更快、遊覽車可通行而拓寬193,這裡將真的會成為非常普通的「只是一條
路」,老牛農夫、散步阿姨、照顧貓狗的女生、逛大街的小豬小貓小狗,都不在考慮
範圍內,是否太可惜了︖防風林前面抵擋風浪、後面生存空間也受困,林子裡的小生
命們更慘不會看紅綠燈......
它需要被更深刻地看見:土地不該只是被人類使用著,那些樹、動物,都是這裡的一
份子。
與其讓193的「獨特生活圈」在不為人知的狀況下就輕易被改變,不如鼓勵人們慢慢走
進來認識它。我們這樣想,便起身行動了,以我們微小的力量。
台灣終究要走向更細緻的發展,在地生活圈的獨特性需要被看見。
邀請你一起看見花蓮「海那邊的193」,也就看見了台灣每一條鄉間小路。
期待每一條小路的演變,都將會有更多元的考量在裡面。
作者簡介:
撰文_林怡伶、王心怡、林靜、柯妮均、應尚樺、謝佳伶 賴崇文、王玉萍、
許瑋、張慧怡、蔡曉薇
攝影_大樹影像 林靜
繪圖_蔡韶雯(地圖)、蔡曉薇、許瑋
設計_蔡韶雯
音樂_徐慧莉
出版_寫寫字工作室
章節試閱
慢慢等魚.慢慢吃魚_康樂村 東昌漁場的家(文_王心怡)
現代的人們往往喜歡買切片的魚排,因為總嫌挑魚刺很麻煩,可是那些切片的
大魚往往是來是遠洋的深海魚,不僅不利於生態,還有重金屬汙染的疑慮。
其實,細細品味一條帶刺的小魚,正因為有刺,你得放慢速度,把食物化成泥,麗娟姐說:「這不就是最好的『慢食』與『慢活』嗎?」
原來吃魚,也能夠吃出如此動⼈人的哲學呢!
這裡的房子都是搭著鐵皮屋頂的平房,其中兩間的屋頂顯得突出,漆成了像海
面遠處黑潮般的深藍色。︒這時藍屋頂房子走出一位女士,也是一身優雅的藍:
「請問妳找哪位︖?」
「妳好,我只是路過這裡,停下來看看而已。︒」
「那麼,要不要進來喝杯咖啡呢︖?」(進去︖?咖啡︖?)
就這麼走了進去,坐下,喝了一杯藍色女主人現煮的卡布奇諾。︒
優雅的藍色女主人名叫張麗娟,因為愛上這片海,三十年前從台中來到七星潭,因為遇到喜歡的人,成為討海人的太太。︒
先生黃東平,從退伍那天起就開始在這片海的定置漁場捕魚,後來成為東昌漁
場的主人,兒子黃建衛大學畢業後也承接了這份事業。︒定置漁業是一種守著海洋、等待魚群的捕魚方式,每日清晨、下午各一次,漁船定時出海收魚,漁獲特別豐富時,會在中午多出去一趟。所以每一天,男主人在這裡守候這片月牙灣的海,女主人則在這深藍色小屋守候著丈夫與兒子。
「哇!咖啡好香濃啊!」
「真的嗎?每一個女生都做過開咖啡店的夢想吧,我也是啊!所以在這裡閒來
無事時,就會煮上一杯咖啡。」
小小的鐵皮屋子裡,簡單的擺飾與用品卻不像一般漁家:大型義式咖啡機、美
式風格的拼圖、木桌上擺放的是旅行、烹飪、生活類的書,然而冰箱、布巾都
是藍色的,牆上的時鐘與掛飾也都是海洋和漁的造型,連屋子裡三幅色鉛筆細
細描繪的畫作也是躺在盤子裡的魚,麗娟姐因丈夫而深愛海洋的心,就透過這
小屋裡的物事一一訴說了。
太平洋外海是黑潮洋流行經之處,黑潮宛如一條海上高速公路,流速超快且缺
乏藻類和營養鹽,因此搭上黑潮高速公路洄游的魚兒們,必須偶爾下交流道來
覓食、歇息,於是七星潭獨特的海灣加湧升地形,就形成了魚兒們絕佳的休息站。
定置網固定設於沿岸水域,當洄游的魚群靠岸覓食的時候,順著洋流的方向引
導魚兒游入網中,是一種陷阱類漁具。說起七星潭的定置漁業,從日治時期開
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定置漁網俗稱「煙仔占」。︒全世界定置漁網共有一
多種,都是依當地潮流、地形,經精密計算後量身訂作的網具,因此造價和營
運的成本極高。︒
從海面上看,定置網非常龐大,長500公尺、寬200公尺,縱深則有100公尺,因此在不瞭解的人眼中,定置漁網長期揹負著「一網打盡」、「佔地為王」的汙名。事實上,相較於圍網、流刺網以追蹤、擊的捕魚方式為主,定置漁場這
種等待與守候為主的被動捕魚方式,對海洋生態相較友善,且沉降在海底用來
固定定置魚網的石袋會產生藻類,有天然魚礁的功能,提供了稚幼魚逃避敵害
及棲息的場所,普通一組定置網大約可以形成2.5至8.5公頃左右的海洋牧場。︒定
置魚網捕獲的魚類,除了七星潭最具知名度的曼波魚外,主要為鲣魚(就是台
語的煙仔)、旗魚、鮪⿂魚、鬼頭刀、鰆、鰺等洄游性魚類,如果遇上誤闖定置網的保育類魚種,定置作業漁船也有吊臂等工具,能夠將不可以抓的魚再活活的放回大海中。
在技術不斷的提升下,現在七星潭的定置漁業已經能做到與日本同步的保鮮品
質,但如何突破目前以魚排為主流的消費市場,在食育和推廣方面,還有一段
漫長的路程要走,也是第二代經營者建衛的重要任務。大學讀的是慈濟生命科
學,建衛沒有像多數同學往台北發展,而是選擇留在花蓮,並且運用本科所學
對海洋生物有更深入研究的優勢,來承接定置漁場的事業。在建衛的心裡,定
置漁業不僅是生計更是文化:一種百年歷史的生活文化、一種漁業技術演進的
軌跡、一種人類如何與海洋及生態互相依存的事理、一種有關於飲食與在地文
化的生活藝術......
對於193線的拓寬計畫,期待如果拓寬的整治,能對此地帶來新的氣象,他們抱
持開放的態度。畢竟這個緊挨著墓仔坡的村子,過去飽受安全上的威脅與棄置
垃圾之苦,他們並不排斥觀光客,但希望此地文化與環境不被破壞,並能發展
出漁業文化獨有的特色與風情。︒
問麗娟姐和建衛:「那麼你們家餐桌上最常吃的魚是什麼?」
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受傷的魚啊。︒」
撈捕上船的過程中難免有魚兒受傷,受了傷的魚賣不出去,自然就上了漁家的
餐桌。體質向來對魚的味道特別敏感的麗娟姐,嫁入漁家後也逐漸練就了獨到
的魚料理方式:「蒸魚不要用植物油,豬油不僅跟魚最對味,而且是純天然的,最健康。加上泡開的乾香菇、一點點薑提味,一起下去蒸,非常好。︒」
他們正在康樂這個小小的村落籌備一個小廚房,期望在不久的將來,透過麗娟
姐的巧手,將一道道魚料理的各種可能,有形有味的展現出來,這也是另一種
向世人述說定置漁場故事的方式。
麗娟姐說:「『漁網』的台語就是希望。」
是啊!漁人編織、縫補著漁網,就像一針一線、札札實實地親手編織著無限的
希望,只要網還在、人還在、海還在、愛還在,不論環境如何變化,未來總是
充滿著希望的啊。
慢慢等魚.慢慢吃魚_康樂村 東昌漁場的家(文_王心怡)
現代的人們往往喜歡買切片的魚排,因為總嫌挑魚刺很麻煩,可是那些切片的
大魚往往是來是遠洋的深海魚,不僅不利於生態,還有重金屬汙染的疑慮。
其實,細細品味一條帶刺的小魚,正因為有刺,你得放慢速度,把食物化成泥,麗娟姐說:「這不就是最好的『慢食』與『慢活』嗎?」
原來吃魚,也能夠吃出如此動⼈人的哲學呢!
這裡的房子都是搭著鐵皮屋頂的平房,其中兩間的屋頂顯得突出,漆成了像海
面遠處黑潮般的深藍色。︒這時藍屋頂房子走出一位女士,也是一身優雅的藍:
「...
目錄
01. 這裡是想要繼續生活的地方──東昌 醉老七羊肉爐的家 p6-11
02. 慢慢等魚.慢慢吃魚──東昌 東昌漁場的家 p12-18
03. 謝謝你等我──東昌 狗狗的家 p19
04. 古怪的房子──德燕 曼波博物館的家 p20-25
05. 是檳榔店,也是家──東昌 小雅檳榔攤的家 p26-29
06. 樹種在那裡,家就在那裡──加灣 劉維茵的家 p30-35
07. 193縣道的生活記憶──東昌 蘭妹阿嬤、加灣 阿粉阿姑 p36-41
08. 期待種回消失的防風林──德燕 ⾃然海的家 p42-47
09. 走路的人──加灣 春櫻阿姨的家 p48-53
10. 散步時的自然觀察──193 黑森林 p54-59
11. 一場美麗的錯誤──東昌 白人Byron的家 p60-65
12. 簡單又單純的存在 p66-69
13. 2618 保安林+踏實的路,公民參與 p70-71
01. 這裡是想要繼續生活的地方──東昌 醉老七羊肉爐的家 p6-11
02. 慢慢等魚.慢慢吃魚──東昌 東昌漁場的家 p12-18
03. 謝謝你等我──東昌 狗狗的家 p19
04. 古怪的房子──德燕 曼波博物館的家 p20-25
05. 是檳榔店,也是家──東昌 小雅檳榔攤的家 p26-29
06. 樹種在那裡,家就在那裡──加灣 劉維茵的家 p30-35
07. 193縣道的生活記憶──東昌 蘭妹阿嬤、加灣 阿粉阿姑 p36-41
08. 期待種回消失的防風林──德燕 ⾃然海的家 p42-47
09. 走路的人──加灣 春櫻阿姨的家 p48-53
10. 散步時的自然觀察──193 黑森林 p54-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