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約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西元1746~1827年)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將自己的一生全都貢獻給了貧苦兒童的教育事業,在教育領域辛勤耕耘,為當時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的建立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研究西方教育的發展,特別是近代以來的初等教育實踐、理論和方法的發展軌跡,裴斯泰洛齊是一個絕對不能忽略的人物。
裴斯泰洛齊幼年喪父,由他的母親及女僕將他撫養成人。母親和女僕辛勤勞動的模範行為,讓裴斯泰洛齊從小就形成了樂於奉獻和人道主義的精神。正因為從小就有了窮苦生活的親身體會,所以,「透過教育消除貧困」,就在後來成為裴斯泰洛齊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從中學畢業後,裴斯泰洛齊來到了加羅林學院繼續深造,最初的願望是想在畢業以後進行神學方面的研究。而他之所以會走上教育改革的大路,是因為他在教育自己的兒子的時候,在迷茫困惑當中,他想起了啟蒙思想家盧梭(Rousseau)的著作《愛彌兒》,於是,他按照盧梭培養愛彌兒的那套方法來對自己的兒子進行教育,與此同時,還仔細地觀察這一教育的過程及其效果,並做了詳盡紀錄。正是這種活動,讓他開始對教育產生了無比濃厚的興趣,並促使他做出決定,展開教育試驗。從這以後,無論條件多麼的艱難,裴斯泰洛齊都始終堅持研究拯救貧民的國民教育,從不放棄。
裴斯泰洛齊一共進行過三次教育試驗,教育的對象大多是貧民家的兒童。前兩次實驗的失敗和孤兒院的破產,並沒有讓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信念有絲毫的動搖,他反而開始對自己的教育經驗進行總結,並寫下了那部膾炙人口的教育名著──《林哈德和葛篤德》。第三次教育實驗,是他在西元1800年和友人一起建立的「伊韋爾東學院」,共存在24年。伊韋爾東學院曾在當時的歐洲盛極一時,有很多國家都派教育家來這裡進行學習訪問。裴斯泰洛齊也正是在這所學校,撰寫了名傳後世的著作《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系統的提出來了一整套關於初等教育的內容、方法以及原則。但是,令人十分遺憾的是,在走過了二十幾年的鼎盛時期以後,伊韋爾東學院最終因為內部意見出現分歧而停辦。
這次失敗給裴斯泰洛齊的打擊很大,失落而疲憊的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開始潛心著述。西元1827年2月17日,裴斯泰洛齊在故鄉與世長辭。在他逝世以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All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等字句,這正是裴斯泰洛齊光輝一生的真實精神寫照。
裴斯泰洛齊在教育領域最大的貢獻之一就在於他率先提出初等教育的問題,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初等教育的思想,其中有不少思想和觀點,在現在仍然是有借鑑和學習的價值的。裴斯泰洛齊提出,初等教育的目的,在於對兒童的德、智、體、勞諸方面的全面能力的培養,以及讓兒童完善的個性得以和諧發展。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首先明確的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他對機械灌輸的舊式教學方法表示反對,並在自己的實踐中,積極探索兒童心理發展規律,並研究適應這一規律的、正確的教學方法。裴斯泰洛齊關於教學心理化的思想和實踐探索,是19世紀歐洲教育心理化運動的開端,明確了教學過程科學化的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裴斯泰洛齊為近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和演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教育思想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國際影響,德國的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Herbart)、福祿貝爾(Friedrich Fröbel)、第斯多惠(Diesterweg)等等都深深的受到了他的影響。在清末,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開始傳入中國,對中國初等教育理論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裴斯泰洛齊既是一位偉大的教育理論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實踐家,他留給後世主要的教育著作有《林哈德與葛篤德》、《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論教學方法》、《致格瑞斯的信》、《天鵝之歌》等。本書從他的大量著作中選譯了以下篇章:《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一書共十五封信,這裡選編了第十三封信,主要論事實際活動能力的培養問題。〈見解與經驗〉,這是裴斯泰洛齊在開始領導伊韋爾東學校的教育工作時,與蓋思納的通信,這裡選編了其中的第三封到第八封信,為裴斯泰洛齊對《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一書的補充。〈西元1818年對我校師生的演講〉為西元1818年,裴斯泰洛齊每週在伊韋爾東學校的師生集會上的演講稿彙編,這裡選入的是其中一些較重要的篇章,可見裴斯泰洛齊對一些重大教育問題的觀點。〈致格瑞夫斯的信〉一文為裴斯泰洛齊與英國友人格瑞夫斯的通信集,主要內容是他對兒童早期,也就是嬰兒期教育的論述。最後的〈天鵝之歌〉,是高齡還鄉的裴斯泰洛齊撰寫的對他一生教育改革事業的一部總結性著作,也是他的最後一部著作。希望讀者可以從我們選出的這些文章中,領略到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思想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