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旦與春節
1. 古代的元旦與春節
古代的元旦,即新年的第一天,又稱「新年」,人們俗稱為「過年」。古代的元旦是指農曆正月初一,現在則指西曆一月一日。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節日。
元旦一詞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他規定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元」是一年的開始,「旦」則是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但古代過元旦的日期並不統一,夏代為正月初一,商代為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十一月初一,秦代為十月初一,漢武帝復為正月初一,此後延續兩千多年。在元旦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包括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豐富多彩,且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辛亥革命以後,中國開始採用世界通用的曆法——西曆,將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而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實際上,人們仍然重視農曆的正月初一,將這一天稱為「過大年」或「過年」,而將西曆的一月一日稱為「陽曆年」(或「洋曆年」)。
而古代的春節則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節。《聊齋誌異.偷桃》篇中說:「童時赴郡試,值春節。舊例,先一日,各行商賈,綵樓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從友人戲矚。是日遊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東西相向坐。」其描寫的就是清初淄博一帶立春節的風俗。
2. 新歲與過年
新歲,即新年。過年,除了指時間上度過了正月初一這一天,還有歡度新年之意,表示人們忙前忙後過春節。春節指傳統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歲」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出現的「歲」字,字形像一把斧頭。在先秦時期,「歲」是指一種斧類砍削工具,可以用來收割農作物。同時,人們要在收穫的季節裡宰殺牲畜來祭祀神明,因此,「歲」也是一種祭祀的名稱。由此,歲收之「歲」與歲祭之「歲」合而為一,成為特定的時間標記,「歲」字也延伸為年歲之「歲」。新歲,就是今天所說的新年。
「年」也是一個象形字,同樣源於農作物的生長週期,其甲骨文字形是一個人背著成熟的農作物的形象。《說文解字》中的「年,穀熟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引申為春種秋熟、寒來暑往的週期,即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因此,過年可以理解為古人慶祝豐收的節日。
3.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華人的新年,民間直接稱為「過年」。在國人心目中,過年是一年當中的第一件大事。細細推究起來,春節的來歷卻有些複雜。
從節日的時間看,現在的新年——春節,實際上就是古代的「元旦」,即農曆正月初一。自一九一二年將西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後,才開始將農曆的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從節日的名稱看,現在的過年來自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節。古人所謂的「春節」實際上是指立春節,而「過年」則是指農曆的元旦。立春為「四時」之始,表示冬季的結束和春季的來臨,自古就是一個重要的農事節日,有演春、迎春、鞭春、抱春、咬春、嘗春、躲春等習俗。中華民國成立以後,用「春節」來指稱古代的元旦,而「立春」則作為一個獨立的農事節日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節日的性質看,現在的過年來自古代的臘祭。臘祭,或稱「大蜡」(祭名,古代年終合祭農田諸神,以祈來年不降災害)、「臘日」、「臘歲」,是中國古代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祭祀活動。臘祭的時間為臘日,即冬至以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時固定為臘月初八。古人在臘日祭祀祖先、眾神,同時慶賀一年的豐收,其規模相當於現在的春節;後來,臘祭改為只供「五祀」——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再後來,臘祭又與佛教中的釋迦牟尼得道日融合,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節日。而原來臘祭中的祭祖、祭眾神等內容,則轉移到了春節當中。
4. 過年的風俗
過年是民間對新年的俗稱。傳統的新年一般是從臘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爺開始的,這一天又被稱為「過小年」。祭灶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很普遍,多在黃昏入夜時舉行。人們先在灶臺旁更換灶王爺的神像,然後擺上桌子,向灶王爺進香,並供上飴糖、糖瓜等祭品。過了小年以後,人們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忙年。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開始打掃房間,俗稱「掃塵」。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之意,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氣都掃出門。掃完塵,人們便開始置辦年貨。
除日這一天,人們則要忙著貼春聯、福字、年畫,張燈結綵迎接新年。在這一天的夜晚,先要請神祭祖;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俗稱「團圓飯」;一起守歲至子夜;接下來燃放鞭炮,拜年賀節,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等,一直忙到大年初一旭日東升。
大年初一,人們全天拜年串門,團聚小飲,共敘友情。從正月初二開始,人們又忙著走親訪友,同時排練節目,準備「鬧十五」,節日的氣氛絲毫不減。這種喜慶熱鬧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雖然各地過年的風俗不盡相同,但忙碌、熱鬧、喜慶是共同的主題。
5. 燃放鞭炮的起源
燃放鞭炮是中華民族過年的主要傳統節俗之一。
鞭炮,相傳起源於漢代。最初的鞭炮是將竹子砍成一節一節的,稱為爆竹,放在火中燒烤,竹節內蓄積的空氣受熱爆炸,發出震耳的響聲,人們相信這樣可以驚退山魈(ㄒㄧㄠ)。山魈是一種傳說中的山中怪獸,又叫「山蕭」、「山臊」、「山繅(ㄙㄠ)」等,別稱「山鬼」。古籍中記載的山魈,狀貌不一,或謂「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唇蔽其面」,或謂「獨足反踵,手足三歧」,總之,樣貌醜惡,十分可怕。如果人們不小心遇上牠,就會得病,不治而亡。後來,人們終於發現了山魈的「剋星」——紅紅的火光和巨大的聲響。於是,人們就在火堆中燃燒竹子,用竹子的爆裂聲嚇退山魈。《荊楚歲時記》中就說:「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唐代發明了火藥,宋代出現了用捲紙包裹火藥令其爆裂作響的鞭炮——「爆仗」,漸漸代替了最初使用的竹子。
燃放鞭炮是舊時過年必不可少的習俗。當除夕之夜的子時降臨,家家戶戶鞭炮齊鳴,在震耳欲聾的響聲中辭舊迎新。鞭炮的巨響象徵舊的一年已經過去,無論這一年是碩果纍纍還是艱難崎嶇,人們都要與它告別,並要振奮精神,跨入新的一年。宋代王安石寫過一首〈元日〉詩,很生動地反映了這一習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6. 年獸的傳說
年獸,相傳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怪物,頭上有角,形貌猙獰,大小和形狀有點像牛。牠生性凶殘,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來捕食牲畜,甚至吃人,使辛苦一年的人們不得安寧,深受其害。因此,人們就把除夕叫做「過年關」。
有一年除夕之前,人們如同往年一樣,紛紛到山上躲避年獸的侵害。從村外來了一個乞討的老人,他手持拐杖,頭髮花白,衣著破爛。大家都顧著逃命,無暇顧及這個可憐的老者,只有一個老婆婆給他東西吃,並提醒他趕快到山上避難。老人笑了笑,說自己有辦法把年獸趕走,使牠再也不來傷害村民。他在門上貼上大紅色的紙,屋內點起燈,使屋子明亮起來,還在院子裡燒起火,把竹子扔到火裡,發出劈哩啪啦的巨響。除夕之夜,年獸來了,突然看到紅色的燈光和燃燒的火焰,嚇得身體發抖;又聽到火堆裡的竹子發出的巨響,嚇得匆匆逃竄,再也不敢來了。從那以後,人們便總結出年獸害怕的三樣東西——紅色、火光和響聲。於是,每到除夕之夜,人們聚在一起,貼紅對聯,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就這樣一直等到過了子時,年獸就不敢來了。等躲過了年之後,第二天早晨人們便互相道賀。
一直到現在,人們在過年的時候,會闔家團坐在一起,貼對聯,放鞭炮,守歲,大年初一早上則要拜年。
7. 過年的期限
人們所說的過年,並不單單指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還包括初一的頭一天——「除日」。除日是上一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或二十九),俗稱「年三十」。在除日的晚上(即除夕),一家人要團圓守歲,吃年夜飯,飲屠蘇酒,燃放鞭炮,辭舊迎新……可見,過年的活動在除日已經開始。
實際上,民間傳統的過年期限持續的時間更長,一般從上一年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過去北京有一首民謠叫〈臘月忙年〉,歌中唱道:「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酒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首民謠不僅寫出了臘月忙年的熱鬧景象,也指出了傳統新年的主要期限為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一。
年前(臘月)為準備階段,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掃塵祭灶,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任務。年後(正月)則為慶賀階段,人們忙著拜年,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如趕廟會、鬧社火等,要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有的地方甚至一直過到二月初二「龍抬頭」。民間俗語「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說的就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