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滅亡了,中國和西藏成為世界大乘佛教重鎮,認識它們,就從本書開始!
◎印度佛教傳到中國和西藏並融入當地文化後,形成別有特色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讓讀者們用最短的時間,看懂中國和西藏佛教的教義和內涵,得到心靈的安頓。
◎除簡介中國和西藏佛教之外,還介紹佛教的經典,以及重要的《唯識學》。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東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67年左右。最流行的傳說是,東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使求法,立白馬寺於洛陽城雍門西,佛像可能也於此同時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大為弘揚,至唐代達到鼎盛,之後在中國遍地開花。
但是,佛教在發源地印度,卻於十三世紀初消亡,所以中國和西藏成為現今世界大乘佛教的重鎮。大乘佛教提倡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利益一切眾生,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並發揚菩薩道精神,上證菩提,下度眾生。
●本書專論:
「中國佛教」的歷史、「禪宗」的「五家七宗」、「中國佛教」的派別;
「藏傳佛教」的歷史、「藏傳佛教」的派別;
「佛教」的經典、「佛教」的《唯識學》。
●本書兼論:
「台灣佛教」的歷史;
「台灣」的「藏傳佛教」、「台灣」現在主要的「佛教派別」。
●「看懂宗教」系列叢書:
用最短的時間,看懂各大宗教的教義和內涵,
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宗教來信仰。
一、《看懂猶太教》:上帝「耶和華」是誰?
二、《看懂基督教》:「耶穌」消失了十八年?
三、《看懂斯蘭教》:《古蘭經》到底在說什麼?
四、《看懂道家》:「道家」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五、《看懂道教》:「道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六、《看懂印度佛教》:「印度佛教」的前傳
七、《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佛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八、《看懂一貫道》:「一貫道」的價值是什麼?
九、《看懂北海老人全書》:這才是「一貫道」真正的經典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396.pdf
作者簡介:
呂冬倪
高雄市人,生於1963年,2002年移民到澳洲布里斯本。
在30歲那一年,由於爺爺去世,奶奶要全家念《心經》做功德給往生的爺爺。為了明白《心經》在說什麼?從此一腳踏入佛學的世界。後來又研究儒家、道家、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一貫道的經典,以及各宗教的歷史淵源,最後才理解這些宗教的思想和差異性。
經過25年的佛學研究,發現要明白釋迦牟尼佛到底在說什麼?《心經》在講什麼?必須先要明白二個佛學的概念,並且由此建立佛學的基礎。現代人學佛,建議由此入門,才能夠一窺佛法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心靈,豐富自己的生活。
譯者簡介:
當我的第一本拙作《看懂心經》再版,接下來的《看懂禪機》和《看懂證道歌》也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我就發下一個誓願:我要把我這三十幾年來,對於各大宗教的研究心得,寫成一套「看懂宗教系列叢書」,來和「有緣的讀者們」分享。
我的心願是,希望讓「讀者們」用最短的時間,看懂各大宗教的教義和內涵,讓「讀者們」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宗教來信仰。在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氣候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讓自己的心靈安心的宗教來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於是,我花了一年八個月的時間,剛好是在「新冠疫情的期間」,陸續完成《看懂猶太教》、《看懂基督教》、《看懂伊斯蘭教》、《看懂道家》、《看懂道教》、《看懂印度佛教》、《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看懂一貫道》和《看懂北海老人全書》等書,總計九本探討「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家」、「道教」、「印度佛教」、「中國佛教」、「藏傳佛教」和「一貫道」這些宗教的教義和內涵。
這一本《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除了簡介「中國及藏傳佛教」之外,還介紹「佛教」的經典,以及「佛教」的《唯識學》。
起初執筆想要寫一本《看懂佛教》,希望夠把「佛教」的內涵,介紹給想要了解「佛教的世界」,以及有興趣「學習佛法」的「讀者們」。
我雖然不是什麼「佛學大師」,但是畢竟在「浩瀚的佛法」裡,也鑽研了三十年之久,總有一些微薄的心得。我想要分享給有緣的「讀者們」,也想要盡一點力量來弘揚「佛法」。
沒想到當我一頭栽進「寫書的世界」裡,源源不絕地把多年的「學佛心得」挖出來的時候,才寫了三分之一,就發現我的「學佛心得」,不是一本書可以裝訂的下的。可是,我又不想用「套書」的方式來出版。
最後幾經思量,決定把「學佛心得」分成兩本書:《看懂印度佛教》和《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另外把三個單元:「佛教」的修行心法、「佛教」的經典以及「佛教」的《唯識學》,分別附帶在這兩本書裡。
「釋迦牟尼佛」說,「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從構思到成書,無中生有,《看懂印度佛教》和《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這兩本書,終於問世了,我的內心真得是法喜充滿。
這兩本書的書名,都冠以「看懂」兩個字,就是希望能夠讓「讀者們」,「看懂」佛教的內涵。
我之前還有出版《看懂心經》、《看懂禪機》和《看懂證道歌》這三本書,再加上《看懂印度佛教》和《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這兩本書,總計有五本有關「佛教」、「佛法」和「修持心法」的一系列書籍。
我只有一個心願,希望有緣的「讀者們」,在閱讀完這五本《看懂》佛教系列的書籍之後,能夠對學習「佛法」大有幫助。
最後,「讀者們」可以掃描本書背面的QR Code,或者上網瀏覽我設立的《看懂系列叢書網頁》,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網址如下:https://www.kandonbook.com/
呂冬倪
二○二三年七月寫於 澳洲.布里斯本.家中
章節試閱
第一單元 「中國佛教」的歷史
公元前五六五年,「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誕生,三十五歲開悟後,創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導眾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樂的真諦」,以及「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教」傳入「中國」和發展,大約是在「東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六十七年左右。最流行的傳說是,「東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使求法,立「白馬寺」於「洛陽城」雍門西。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被稱為「浮屠教」。根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在此同時傳入「中國」。
根據《善見律毗婆沙》的記載,在「阿育王時代」,「佛教」第三次結集後,曾經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臾那世界(漢地)」;派「末世摩」至「雪山邊國」。
「佛教」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的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佛教」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得以弘揚,至「唐代」達到鼎盛。但是,「佛教」在「印度」,卻於十三世紀初消亡,被「印度教」的「商羯羅」趕出了「印度」,而在「中國」卻遍地開花,成為「大乘佛教」的發展地。「大乘佛教」提倡「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利益一切眾生的「菩薩道精神」。
一、先秦時期
實際上,「佛教」在「漢朝」之前,就已經傳入「中國」。例如:「東晉」時期,「王嘉」編寫的「神話志怪小說集」《拾遺記卷四》記載:昭王乃徹色減味,居乎正寢,賜甘需羽衣一襲,表其墟為「明真理」也。七年,「沐胥之國」來朝,則「申毒國」之一名也。道術人名「尸羅」。問其年,云:「百三十歲。」荷錫持瓶,云:「發其國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術。於其指端出「浮屠」十層,高三尺,及「諸天神仙」,巧麗特絕。人皆長五六分,列「幢蓋」,鼓舞,繞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意思是說:燕昭王七年(公元前三一七年),「沐胥(即印度)」之國來朝,有道術人名「尸羅」荷錫持瓶,說:「發其國五年乃至燕都」,這可能是「佛法」進入中國的開始。
《列子‧仲尼篇》記載:「丘聞西方有聖人焉」,因此「唐代」的「道宣律師」認為「孔子深知佛為大聖」。
「東漢」的知名道士「費長房」在《歷代三寶紀》卷一記載:「又始皇時。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齎經來化。『始皇』弗從。遂禁『利防』等。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
意思是說:秦始皇四年(公元前二四三年),沙門「釋利防」等十八位「賢者」,攜帶「佛經」來渡化「秦始皇」,「秦始皇」不信「佛教」,把他們關進牢裡。半夜,有「金剛」打破「牢獄」,把「釋利防」等人救走。
唐代「法琳」的《破邪論》也有此說:「『始皇』之時。有外國沙門『釋利房』等一十八賢者。齎持佛經來化『始皇』。『始皇』弗從。遂囚禁房等。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
二、東漢時期
歷史上,大多以「東漢明帝」感夢求法,作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考察現有的資料,「東漢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還是比較可信的,但它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
《魏書‧釋老志》記載: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聞之,未之信了也。
根據《魏書‧釋老志》的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的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憲」口授《浮屠經(佛經)》。可見「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傳到「中國」了。
另外,在《三國志》裡,也有同樣記錄,其中記有「東漢末葉」,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盧」,從「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佛經)》,這也是有關「佛教」傳入「中國」的最古資料。
《三國志‧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西戎傳》記載:「罽賓國、大夏國、高附國、天竺國」皆並屬「大月氏」。「臨兒國」,《浮屠經》云其國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頭邪」,母云「莫邪」。
「浮屠」身服色黃,髮青如青絲,乳青毛,蛉赤如銅。始「莫邪」夢「白象」而孕,及生,從母「左脅」出,生而有結,墮地能「行七步」。此國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
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經》曰復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間、比丘、晨門」,皆「弟子」號也。《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
但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年代,是從「東漢明帝」感夢求法開始算起。
《後漢書‧列傳‧西域傳》記載: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術,「中國」因此頗有奉其道者。後「桓帝」好神,數祀「浮圖」、「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後遂轉盛。
《魏書‧釋老志》記載:後「孝明帝」夜夢「金人」,項有日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愔」仍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臺」及「顯節陵」上,「經」緘於「蘭臺石室」。「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門西。「摩騰、法蘭」咸卒於此寺。
「韓愈」在上書「唐憲宗」的《論佛骨表》中也說,「佛者,……自後漢時流入中國……『漢明帝』時始有佛法。」
把「古書」的記載,用白話文來解釋如下:在「東漢」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某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脖子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自己見到「金人」後,心裡十分愉快。
第二天早朝,「漢明帝」召集群臣「解夢」。太學聞人「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的『金人』,或許就是『佛』吧!」
「漢明帝」念念不忘自己在夢中見到「金人」時,心中感受到的歡樂,聽了「傅毅」的解說後,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西行求法的使臣有: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
(一)「攝摩騰」和「竺法蘭」
當他們辛辛苦苦趕到與「天竺」毗鄰的「月氏國」時,遇見了正在弘揚佛法的「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於是便懇請兩位「沙門」,到「漢地」傳法。「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同意,便和「蔡愔、秦景」等一行人,偕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一起東還到「中國」。終於,在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他們一行人回到了「洛陽」。
相傳,「攝摩騰」等人帶來的「佛像」,形貌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般無二。「漢明帝」看見後十分高興,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台」供養,「佛經」則收藏在「蘭台石室」裡,兩位「沙門」住在招待外國人的「鴻臚寺」中。
第二年,「漢明帝」又下詔書,令在城西「雍門」外建造「精舍」,作為兩位「梵僧」居住和譯經的場所,其遺跡就是現在「洛陽市」的「白馬寺」。此後,外來的「僧人」增多,處處修立「佛寺」,「佛教」便在「中國」迅速傳播開來。
所以結論,在「佛教歷史」上,大多以「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攝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像」來「中國」,定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年。
而歷來,都以「東漢」永平年間(公元五十八年到七十五年),「漢明帝」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的開始。《四十二章經》是「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所共同翻譯。
《四十二章經經序》稱: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明日問群臣:「此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輕舉能飛,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即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
以上內容節錄自《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呂冬倪◎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396.pdf
第一單元 「中國佛教」的歷史
公元前五六五年,「釋迦牟尼佛」在「古印度」誕生,三十五歲開悟後,創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導眾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樂的真諦」,以及「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教」傳入「中國」和發展,大約是在「東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六十七年左右。最流行的傳說是,「東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使求法,立「白馬寺」於「洛陽城」雍門西。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被稱為「浮屠教」。根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在此同時傳入「中國」。
根據《善見律毗婆沙》的記載,在「阿育王時代」,...
目錄
第一單元 「中國佛教」的歷史
一、先秦時期
二、東漢時期
(一)「攝摩騰」和「竺法蘭」
(二)「安世高」和「支婁迦讖」
三、三國時期
(一)「曇柯迦羅」、「康僧鎧」、「曇諦」、「朱士行」
(二)「支謙、康僧會」
四、魏晉時期
(一)「竺法護」
(二)「戴逵」
(三)「佛圖澄」
(四)「道安」
(五)「法顯」
(六)「鳩摩羅什」(成實宗初祖)
(七)「道生」
(八)「慧遠」
五、南北朝時期
(一)「菩提達摩」(禪宗初祖)
(二)「傅大士」
(三)「寶誌禪師」
(四)「真諦波羅末陀」(攝論宗初祖)
(五)「慧思」
(六)「慧文」(天台宗初祖)
(七)「三武一宗法難」
(八)佛像的雕刻與繪畫
六、隋唐時期
(一)「智顗」(天台宗四祖)
(二)「吉藏」(三論宗初祖)
(三)「善導」(淨土宗初祖)
(四)「道宣」(律宗初祖)
(五)「杜順」(華嚴宗初祖)
(六)「惠能」(禪宗六祖)
(七)「玄奘」(俱舍宗初祖)
(八)「窺基」(法相宗初祖)
(九)「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密教三初祖)
七、五代十國時期
(一)「禪宗」的「五家七宗」
(二)曹洞宗
(三)溈仰宗
(四)雲門宗
(五)法眼宗
(六)臨濟宗
(七)黃龍派
(八)楊歧派
八、宋朝時期
九、元朝時期
十、明朝時期
(一)「紫柏真可」
(二)「雲棲祩宏」
(三)「藕益智旭」
(四)「憨山德清」
十一、清朝時期
(一)「玉琳禪師」
(二)「楊仁山居士」
(三)「省庵實賢」
(四)「徹悟際醒」
(五)「太平天國之亂」
十二、民國時期
(一)「五四運動」
(二)「虛雲老和尚」
(三)「來果禪師」
(四)「弘一大師」
(五)「圓瑛法師」
(六)「諦閒法師」
(七)「太虛大師」
(八)印光法師」
(九)「印順導師」
(十)中共「文革期間」的「佛教法難」
十三、台灣時期
(一)「台灣佛教」的歷史
(二)「台灣」的「藏傳佛教」
(三)「台灣」現在主要的「佛教派別」
第二單元「中國佛教」的派別
一、成實宗
二、地論宗
三、天台宗
四、涅槃宗
五、攝論宗
六、禪宗
七、三論宗
八、律宗
九、華嚴宗
十、俱舍宗
十一、毘曇宗
十二、法相宗
十三、淨土宗
十四、密宗
第三單元 「藏傳佛教」的歷史
一、「藏傳佛教」的「前弘期」
二、「藏傳佛教」的「後弘期」
第四單元 「藏傳佛教」的派別
一、寧瑪派(紅教)
二、噶舉派(白教)
三、薩迦派(花教)
四、格魯派(黃教)
五、噶當派
六、覺朗派
七、苯教(黑教)
第五單元 「佛教」的經典
一、《佛經》簡介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五、《佛說阿彌陀經》
六、《地藏菩薩本願經》
七、《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八、《佛說彌勒下生經》
九、《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第六單元 「佛教」的《唯識學》
一、《瑜伽師地論》簡介
二、《唯識三十頌》簡介
三、《成唯識論》簡介
四、《八識規矩頌》簡介
五、《八識規矩頌》解析
(一)前五識頌
(二)第六識頌
(三)第七識頌
(四)第八識頌
第一單元 「中國佛教」的歷史
一、先秦時期
二、東漢時期
(一)「攝摩騰」和「竺法蘭」
(二)「安世高」和「支婁迦讖」
三、三國時期
(一)「曇柯迦羅」、「康僧鎧」、「曇諦」、「朱士行」
(二)「支謙、康僧會」
四、魏晉時期
(一)「竺法護」
(二)「戴逵」
(三)「佛圖澄」
(四)「道安」
(五)「法顯」
(六)「鳩摩羅什」(成實宗初祖)
(七)「道生」
(八)「慧遠」
五、南北朝時期
(一)「菩提達摩」(禪宗初祖)
(二)「傅大士」
(三)「寶誌禪師」
(四)「真諦波羅末陀」(攝論宗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