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已流淌數千年
源流考證、大規模遷徙、分支河道變動……
從古文獻到治水研究,探索黃河的歷史變遷與人文影響,
細探這五千年來大河與文明的交織!
▎學術貢獻與影響
《黃河變遷史》自1957年出版以來,即在水利和歷史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岑先生的研究不僅填補了學術上對黃河變遷系統研究的空白,更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他結合科學方法和豐富的史料,為理解和治理黃河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和實踐指南,對黃河治理和研究均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歷史脈絡與地理變遷
從黃河的重源說起,書中詳細探討了黃河源頭的歷史觀點如何逐漸被打破。經過對〈禹貢〉時代的分析,作者釐清了古文獻中關於黃河的記載與理解。此外,書中對商族遷都與黃河關係的章節,透過商朝的城市遷移,探討了黃河流域內的人文及地理變化,並分析這些變化對河流行為的影響。
▎古代文獻與治河實踐
後續章節更深入探討了「禹河」的概念,作者透過對〈禹貢〉的分析,解釋了古代對黃河的管理與治理。書中不僅重構了禹河的路徑,也對東周時期黃河的改道進行了考證。這一部分突出了如何利用古代文獻指導現代河流治理的可能性,並提供了過去治河經驗對當代的啟示。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了黃河的歷史變遷及其對中國文明的影響。以豐富的歷史文獻為基礎,系統性地分析了從上古到近代的黃河治理與地理變化。岑仲勉先生特別強調利用古代文獻指導現代河流治理的重要性,透過研究歷代治理黃河的紀錄,描繪出黃河流經中華文明的痕跡,對於水利學者、歷史學家及當代治水政策的實施均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作者簡介:
岑仲勉(西元1885年8月15日~1961年10月7日),名銘恕,字仲勉,原名汝懋,廣東省順德市人,中國歷史學家。在先秦史、隋唐史、文獻學、中外關係、邊疆史地、突厥史、蒙元史等多個領域建樹卓越, 與陳寅恪並稱「唐史雙子星」。 其所著《隋唐史》反映了他在隋唐史通論中的創見,著有《元和姓撰四校記》、《西周社會制度問題》、《隋唐史》、《突厥集史》、《黃河變遷史》、《岑仲勉學術論文集》等。
章節試閱
第一節 黃河重源說的緣起
黃河重源,現在我們總知道絕對不可信的了。黃河非重源,算是已經解決,但黃河重源說是怎樣發生的?還未有人加以「合理」的解釋。解釋黃河重源的緣起雖於治黃無直接關係,唯是黃河重源說是黃河歷史未解決的第一個環節,所以必得先從這裡說起。何況這裡面含著多少玄祕,有若干中國歷史上極重要的問題,如上古的西北交通、周族從什麼地方遷來等等,都可藉此得到啟示或因而解決呢。
漢以前遺文如《山海經.海內西經》稱:「海內崑崙之虛……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又《爾雅.釋水》:「河出崐侖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河曲。」都曾說及河源,可是與今地的對照還不十分清楚,能夠明白地敘述黃河上源出自西域的首先要算張騫對漢武帝的奏記,他說:
于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南接羌,隔漢道焉。(《史記》一二三〈大宛傳〉)
根據《史記》,張騫當日出使的經歷,去時是「出隴西,經匈奴,匈奴得之」,回時是「並南山欲從羌中歸,復為匈奴所得」,留了一年多,趁匈奴內亂,始逃亡歸國。依匈奴當時領域(「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的情形來考量,可以推測張騫並未嘗經行塔里木河的正流,也不曉得羅布泊(即鹽澤)是怎麼樣子,他報告裡面這一段話完全得自傳聞。比方「其南則河源出焉」那一句當然意味著青海的「重源」,但「多玉石」一句事實上卻指于闐的「初源」,由此可見張騫的河源知識是很模糊的。後來便有進步了,漢朝派赴西域的使人越來越多,所以《史記》同傳又說:「而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窴,其山多玉石,採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云。」前人對於《史記》這一段記載,往往以為崑崙的名稱,由武帝所臆定;但《淮南子》那本書寫成於武帝初期(也就是在張騫歸國之前),它已稱,「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渤海」,又「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絕者,有崑崙之輸也」,這可說明即使沒有武帝的考定,人們也懂得那方的山脈就是相傳的崑崙山。
江浦青以為河和崑崙,各有兩個的原因,「可以說漢武帝重通西域,定崑崙于闐關南山後,便將整套本部的地名搬西域用去」。這個解釋有好幾點講不通,已被鄭德坤反駁。但鄭氏自己所說:「河水流域有兩道大水,同名河,他們發源的山又同名崑崙,他們流注的海又同名渤海。這是很清楚的。歷來的學者不知有這樣的『湊巧』的現象,鬧出許多笑話呢!」他所謂「笑話」是指《山海經注》《水經注》等。殊不知西方的(塔里木)河是因東方的(黃)河而得名,上古人只看成是一道水的兩段;「青海的崑崙」又因真河源顯露而被後世所層化,鄭氏不清楚演變的過程,所以說是「湊巧」。
綜合前引《史記》,我們可取得三種觀念:(一)張騫未出使以前,西域那方面早就有塔里木河是黃河上源的傳說。(二)中國上古圖書也有黃河出自崑崙的記載,武帝所以曉得這些山名叫崑崙。(三)黃河或被認為和黃河有關的流域,上古人只單稱作「河」(又如《河圖始開圖》:「河凡有五,皆始開於崑崙之墟」),後人因為「河北得水為河,塞外得水為海」,始加上「黃」字以示區別。
武帝檢查的是哪種圖書,我們無從曉得。現世所傳的《山海經》,並非同一時代同一個人的作品,像前引的《海內西經》,寫成時期最早不會早過戰國。僥倖地我們還存有一部較古的遊記,即《穆天子傳》,在卷四裡面記著周穆王(元前十世紀)西行的里數:
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於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於舂山、珠澤、崑崙之丘,七百里。
又《初學記》六引《穆天子傳》:
河與江、淮、濟三水為四瀆,河曰河宗。(今本沒見這一段,且文氣不相類,疑是後人的附註)
我們首先要知道,從周代到最近以前,地誌的記里,大致是以實際旅程為標準,不跟歷代的尺度而改變,所以周里、漢里無甚差異(參注10及15)。其次,宗周瀍水即後世之滻水,不是成周(或洛陽)的瀍水。根據這兩種決定來進行比勘,那麼,在宗周(今西安附近)西邊七千四百里的「河首」,應相當於塔里木正流之某一點,這一點西南至崑崙丘七百里。換句話說,河出崑崙或黃河重源的傳說,最少可追溯到元前十世紀了。
黃河出現在陝、甘通道上面(今蘭州地面),和塔里木河的終點羅布泊,直距也有二千多里,前人何以將黃河與塔里木河聯為一起?這可循兩種途徑去尋求解釋:
(甲)假定上古時代有些種族從西方沿著塔里木河向東移徙,行到羅布泊時候,只見一片汪洋,別無出路,塔里木河天天向東流,為什麼積年累月羅布泊總沒表現過氾濫的徵象?這是古人所無法解決的疑問。及後再向河西走廊行去,忽然遇見一條同樣東流的巨川,因而認定黃河的上源,是從羅布泊潛行而出;《漢書》九六《西域傳》所說:「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云,」就是這個道理。(乙)指向和(甲)的假定恰恰相反,即是說,有些種族從中國內地向西北方面行去,因而認羅布泊為黃河的上源。
從表面看,兩種假定看似皆有其可能,但沿黃河從東而西的時候,似乎應轉入羌地,因而了解黃河真源的方向,不應牽涉到西北二千餘里外並無關連的羅布泊。再看近世考古學在中國所發現青銅、彩陶等遺物,和西方的很相類似,而中國的青銅遺物,都是精製,未見粗製,處這種種情狀之下,都很難令人主張(乙)項上古種族西徙的假定,即使有,也是西漢以後的事。此外,有人想應用地質學來解釋重源的現象,但須知重點在地下能否滲透那麼遠,單憑兩處的地質觀察,依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因中國文化是發源於黃河流域,黃河重源問題的解答,跟上古史有著密切的關聯,研究時如不結合這個問題作檢討,也探不到上古史的祕密。現在,試舉出我所知道的三點:
第一,天山,甚至是吉爾吉思草原的方面,當元前十世紀時,早已有了交通,近世外人在天山山脈道上發見移民遺跡,即可作為一個解釋;殷墟之有軟玉,亦可藉此而解決。
第二,最可注意的《穆天子傳》二說:「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太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丌璧臣長季綽於舂山之蝨,妻以元女,詔以玉石之刑,以為周室主。」太王亶父相傳是文王的祖父,文王享壽九十七歲;又據《穆天子傳》四,崑崙丘再西三百里才是赤烏氏舂山,由於周家有親串住落崑崙丘那邊,我們敢相信黃河重源的說法,系隨周族東來而輸入。張含英在他所著的《治河論叢》屢屢說:「我族沿黃河而東,開拓華夏」(四一頁),「我華民族沿河東來」(四六頁),又「吾華民族自西徂東,沿河而下」(九一頁),黃河問題總與我漢族一部分的祖先的移徙有關,所不同的,看各人怎樣解釋罷了。
第三,黃河重源說與上古伊、印族的地理知識,完全從一個模型冶鑄出來,例如佛經說:
此無熱池東有銀牛口,出殑伽河,即古所謂恆河也,右繞池匝流入東南海。南有金象口,出信度河,即古辛頭河也,右繞池匝流入西南海。西有瑠璃馬口,出縛芻河,即古博義河也,如上繞池入西北海。北有頗胝師子口,出徙多河,即古私陀河也,如上繞池入東北海。
那四條水就和《海內西經》崑崙墟下的赤水、弱水、黑水及河水各各相當。又《山海經.西山經》說: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東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南流於大杅。
把洋水、黑水分而為二,和《海內西經》洋水就是黑水有點衝突,那是古代傳說所常見的。依我的見解,汜天就是內典的梵天,印度人稱恆河之一支雅魯藏布江(發源於中國之西藏)為Brahmaputra,字義是「梵子」,汜天之水即恆河的別名。信度河的原名作Sindhu,急讀便可變作醜塗。上古有Dahce族人住落於裏海附近,大杅即Dahce的音寫。這不是我個人的見解,清乾隆時,王紹蘭早就以無達比阿耨達,近人吳廷錫考黑水在今藏、衛之間,張鵬一又以縛芻河為古弱水,可見無論舊學家或新學家,都覺得中國上古關於崑崙山下各水的敘述,和佛教的傳說息息相通,而佛教的傳說又必接受於吠陀,即印度人尚住在五河流域的時代(元前十世紀以上)。
第一節 黃河重源說的緣起
黃河重源,現在我們總知道絕對不可信的了。黃河非重源,算是已經解決,但黃河重源說是怎樣發生的?還未有人加以「合理」的解釋。解釋黃河重源的緣起雖於治黃無直接關係,唯是黃河重源說是黃河歷史未解決的第一個環節,所以必得先從這裡說起。何況這裡面含著多少玄祕,有若干中國歷史上極重要的問題,如上古的西北交通、周族從什麼地方遷來等等,都可藉此得到啟示或因而解決呢。
漢以前遺文如《山海經.海內西經》稱:「海內崑崙之虛……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
推薦序
出版說明
岑仲勉先生是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尤以隋唐史和史地考證而蜚聲中外。《黃河變遷史》是岑仲勉撰寫的一部經典歷史地理作品,一經面世即在水利學界與歷史學界產生重要影響,被譽為「民國以來系統研究黃河問題的一部鉅著」,並受到李約瑟等海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視。2004年4月,被收入《岑仲勉著作集》。
岑仲勉先生在該書導言中說起本書寫作緣由,1950年7月他在報上看到政府決定治淮的消息,認為治淮成功後,必繼之以治黃,而治黃工作將更為複雜,因此決定「努力探索黃河變遷史,盡可能盡到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正是因為這個寫作動機,使得本書不同於一般的考史之作,而具有較強的「供治河者參考」的針對性。也正因如此,1957年此書的出版被列入當年「中國水文大事記」。
正如岑仲勉先生在書中所說:「科學研究之目的,是運用合理的方法,求取箇中的真相,滿足目前的需要。」「我們有了理論,還須要實踐,要隨著事勢的發展、環境的變遷而加以改進」。要更好地保護黃河,首先要更好地了解黃河,而在這部《黃河變遷史》中,岑仲勉先生運用唯物史觀,就黃河數千年的變遷所進行的系統性爬梳,就歷代治河得失成敗所進行的總結,不但為當時的黃河治理提供了寶貴意見,對當今讀者了解黃河的歷史文化、了解幾千年間中華兒女與黃河共生的智慧,仍有其作用與價值。
此次編校整理,對書中引用史料進行了考核,一些筆誤、標點錯誤、印刷不清等,均作進行了修訂、整理。原書末附有十幅地圖,限於當時繪製及印刷技術,圖片及文字均較為模糊,難以辨認,為方便閱讀,我們參照原圖重新繪製了地圖。原書第十幅地圖因字小文密,即使核查原書也難以辨識,不得已刪除。
由於編者水準有限,編校錯訛在所難免,懇請諸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出版說明
岑仲勉先生是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尤以隋唐史和史地考證而蜚聲中外。《黃河變遷史》是岑仲勉撰寫的一部經典歷史地理作品,一經面世即在水利學界與歷史學界產生重要影響,被譽為「民國以來系統研究黃河問題的一部鉅著」,並受到李約瑟等海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視。2004年4月,被收入《岑仲勉著作集》。
岑仲勉先生在該書導言中說起本書寫作緣由,1950年7月他在報上看到政府決定治淮的消息,認為治淮成功後,必繼之以治黃,而治黃工作將更為複雜,因此決定「努力探索黃河變遷史,盡可能盡到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正是因為...
目錄
出版說明
導言
第一節 黃河重源說的緣起
第二節 重源說經過長時期而後打破
第三節 〈禹貢〉是什麼時代寫成的?
第四節 商族的「遷都」對黃河有什麼關係?
第五節 周定王時的河徙還存著疑問—不是春秋時代
第六節 「禹河」是什麼?行經哪些地方?
出版說明
導言
第一節 黃河重源說的緣起
第二節 重源說經過長時期而後打破
第三節 〈禹貢〉是什麼時代寫成的?
第四節 商族的「遷都」對黃河有什麼關係?
第五節 周定王時的河徙還存著疑問—不是春秋時代
第六節 「禹河」是什麼?行經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