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十年寒窗既然那麼苦,苦到不一定有盡頭,怎麼還這麼多人擠破頭?
年少拚命讀書考取功名、為官後拚命左右逢源、年老了拚命在職位上死賴著……
當官到底好在哪?衙門內又是哪種光景?
簡單來說:流水的王朝興替,鐵打的官僚體系!
▎科舉──對功名的極致尊崇
本書首先從科舉制度講起,全面介紹了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第一章〈科舉: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中,詳細描述了科舉考試的艱難和考生的心路歷程。科舉之路艱辛無比,如同攀登上青天,無數考生在這條路上奮鬥,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然而,正如書中所言,金榜題名只是漫漫長途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考取之後才剛剛開始。這章節透過一個個真實的歷史故事,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古代士人為求功名所付出的努力和忍受的煎熬。
▎官場生活的複雜多變
進入官場後,官員們面臨的挑戰更加多樣且複雜。第二章〈職責:古代官員的職場生活〉探討了官員們日常工作的各個面向,從初入官場的身分證明,到具體的行政工作,再到與同僚的微妙關係,無一不細緻描繪。書中揭示了衙門內的繁瑣事務和難纏的人際關係,尤其是那些無所不在的「衙門小鬼」,他們讓官員們日常工作充滿了變數和挑戰。這章節不僅讓讀者了解古代官場的內部運作,更透過生動的描述和真實的案例,展示了官員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和適應。
▎官員待遇與晚年
第三章〈祿秩:古代官員的待遇〉和第六章〈謝幕:退休制度和官員晚年生活〉則從經濟和生活的角度,描繪了官員的一生。書中詳細介紹了古代官員的俸祿待遇及其日常花銷,並闡述了編制外官人的處境。這些章節不僅僅是講述物質條件,更探討了官員們在職場上的心理狀態和生活品質。特別是對退休前後的掙扎和無奈,讓人感受到古代官員晚年的心酸與落寞。這些內容既展示了古代官員的經濟狀況,也讓人反思官場生涯的終點及其對個人生活的深遠影響。
▎官場病態與歷史反思
書的後幾章,如〈病態:古代官吏的「職業病」〉和〈惡性循環:衙門背後的規律〉,深入探討了古代官場的各種病態現象。這些章節揭示了官場中的腐敗、禮儀過多、人情薄弱等問題,並探討了這些問題如何影響官場的運作和官員的行為。同時,第九章〈拍案:小說和筆記中的衙門生態〉則透過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展現了衙門背後的真實生態。這些章節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了解了古代官場的種種現象,更透過對歷史的反思,看到了官僚制度對整個社會的深遠影響。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正史與野史、典故與白話相結合,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獲得對古代官場的全面了解。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古代官員從科舉考取、職場生活到退休晚年的全過程。結合正史、野史和筆記小說,描繪了官場內部的複雜人際關係和挑戰,更揭示古代官場的潛規則與病態現象,通俗易懂又嚴謹扎實,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中了解歷史真相。透過歷史案例及深入剖析,本書不僅有學術價值,也充滿趣味性,深刻反映中國官僚制度的運作和影響。
作者簡介:
張程,職業編輯、業餘作家。張程是創作活躍的歷史寫作者,閱讀與寫作興趣聚焦制度變遷與傳統社會運行。發表有《紫禁城家風與明清國運》、《「中國之治」的制度史遺產》、《官銜的表與裡》等文章;出版有《一把龍椅上,禪來禪去的歷史》、《讀完這本制度史,等於當官幾輩子!》、《當官老爺帶頭貪汙,皇帝也被騙得迷迷糊糊!》、《從「宮變」談中國宮廷史》等圖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科舉: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
清朝某年的江蘇鄉試,應考的考生中有位拄著柺杖的老秀才,擠在入場的人群中蹣跚而行,引人注目。主考官仔細打量這名老秀才,大吃一驚:這不是當朝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王鳴盛的父親王爾達嗎?他忙走上前勸王老秀才說:「老伯正當頤養天年,不必來吃這苦了。」王爾達正色說:「你錯了,大丈夫奮志科名,應當自己取得,如果藉著兒孫之福,自暴自棄,我深以為恥。」王爾達的這份執著在科舉時代贏得了一片讚嘆聲。這片聲音的背後隱藏著全社會對科舉功名的尊崇和追求。科舉入仕是千年官場的正途,如果一個人不是透過科舉而是透過其他途徑做的官,即使位極人臣也覺得是個遺憾。晚清名臣曾國藩28歲時以第三甲四十二名的成績考中了進士,應該說年輕有為,很拿得出手。但曾國藩卻對此耿耿於懷,引為終生憾事。為什麼呢?他嫌自己的名次太低了。
要想考察中國古代官場和官場中人,科舉是繞不開的話題。科舉引得無數讀書人競折腰,皓首窮經,孜孜以求,進而塑造了讀書人的言行操守。科舉不僅僅是讀書人入仕的許可證、做官的敲門磚,還滲入官員的交往進退、宦海沉浮;它不僅僅讓士大夫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還像是一張大網包裹住社會的各方面。科舉考場直接通向官場,對科舉的痴迷就是對官場的痴迷,對功名的追求就是對官位的追逐。科舉網絡對社會的包裹,其實就是官本位思想在社會的氾濫。因此,科舉不單單是一項政治制度,還擴散為了政治的背景因素。
第一節 科舉還算是個好東西
知識分子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麼?是如何實現個人價值。讀書人空懷滿腹經綸,徒有一腔抱負,沒有實現的途徑,什麼都白搭。現代人實現個人價值的途徑很多,可以經商致富,橫跨農工商各業,用金錢來衡量自我價值;可以投身藝術,在歌舞、書畫、戲曲或者工藝美術等領域裡馳騁,張揚個性,追求精神滿足;還可以教書育人,在學術殿堂中著書立說乃至開山立派。然而,古代讀書人的途徑很窄。你去經商,官府對你徵收繁重的稅賦,將你視為不穩定的低等階層,老百姓則認為「無商不奸」,把經商致富的人視為「暴發戶」、「為富不仁」;你去做工匠、畫畫賣字或者作曲唱戲,別人視你為賤民,和乞丐同流,還要連累得子孫後代都抬不起頭來:你去教書育人做學問,可是官學都是政府興辦控制的,裡面品級森嚴,儼然一個小官場,去教私塾則要仰人鼻息,為生計奔波,很難安心做學問。於是,古代讀書人可選的道路幾乎只剩一條:做官去!只有做官才能獲得施展才華的平臺,才有可能讓理想化為現實。
有人說,我不當官,我去做和尚道士,或者歸隱山林,總可以吧?且不說大多數的人達不到出家或者歸隱的境界,就算達到了你也還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要官府的人承認你的身分,發個度牒給你,不然的話你就是「野和尚」、「遊方道士」。一個是解決吃穿用度的溫飽問題。東晉末的陶淵明是讀書人歸隱的先驅、千年聞名的隱士,可是除了最初的三四年光陰,陶淵明歸隱的大部分時間生活窘迫,最終在飢寒貧病中死去。沒有「阡陌縱橫」的經濟基礎,世外桃源只能是個傳說。在古代,出家和歸隱更多的是讀書人自我炒作、自抬身價求官的終南捷徑。
所以,如果古代讀書人不想蹉跎一生、無所作為,就必須去做官。士(讀書人)和仕(做官)合而為一。儒家宗師孔老夫子就在仕途上孜孜以求,三日見不到君主就有惶惶不可終日之感;亞聖孟子更是大呼能幫助君主治亂平天下的,「捨我其誰」。孟子進一步說明:「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 「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孟子.滕文公下》)比兩位聖人晚些時候的蘇秦刻苦學習,留下了「刺股讀書」的典故,他稱得上是學識淵博、能力出眾,但長期沒有官做,生活窮困潦倒,「贏滕履蹁,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連父母兄嫂都不理他,真可謂是孟子所說的無地流民、亡國諸侯。待到遊說諸侯成功,蘇秦身掛六國相印衣錦還鄉,父母張樂設飲提前走了三十里地迎接兒子。嫂子更是匍匐在地長跪不起。蘇秦問嫂子:「大嫂,妳為什麼前倨後卑,態度反差這麼大?」
嫂子回答:「因為小叔子現在做了相國,地位尊貴,有萬貫錢財啊!」蘇秦不禁感嘆:「讀書人貧困的時候,父母不把你當兒子看;發達了以後親戚都來巴結你。人生在世,權勢地位的力量真是強大啊!」有沒有做相國,並沒有影響蘇秦的學問才能,但決定了蘇秦的生活境遇,決定了他能否實現心中的抱負。秦漢以來,做官更是成為衡量讀書人貴賤榮辱和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成為他人對待讀書人的最主要考量因素。
讀書人全往仕途上擠,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當上官呢?
最初的官位是世襲的。一個人的家庭出身決定了他的政治地位,王公卿士世代壟斷官職。平民子弟想要躋身官場就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建立傲人的功績。西漢之後,徵辟制興起,成為世襲制的補充。朝廷可以徵召地方賢才,官員可以薦舉孝子廉吏做官。徵辟制為官場選取了部分德才出眾的官吏。但這樣的操作缺乏透明度,徵辟的標準操於權貴之手,得官的人數也很少,對改變平民子弟的政治地位幫助不大。徵辟制到魏晉時代被九品中正制所代替,人才被分為上中下三等九個級別,分別授予官職。權貴家庭把持評定,相互攀附,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形成了變相世襲的門閥政治。平民子弟的入仕途徑依然窄小,改變社會地位的可能性不大。權力壟斷官位分配,導致大批身體贏弱、不識五穀、畏馬如虎的世族子弟二十歲就能登殿入閣,而普通人家子弟即使才能出眾,年過三十也僅可補為刀筆小吏,從底層做起。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政治體制本身的新陳代謝。
在這樣的背景下,隋唐科舉制的橫空出世,無疑是歷史的進步。科舉開放了政權,摒棄了出身、地域、年齡等等外在因素,只考量個人學識,允許所有人自由競爭。所有想做官的人,只要能通過統一的考試就能入仕;相反,即便是王侯子弟,考試失利也只能做一輩子平民百姓。這就排除了權力因素的干擾,限制了既得利益集團,在理論上實現了公平公正。同時,考試剔除了那些不學無術的紈褲子弟和碌碌無為的庸才,能為政治體制補充高素質的官吏。這對政治體制的高效運轉和長遠發展是有益的。所以,科舉制設計秉承的公平公正原則和擇才而用的做法,相對之前各項入仕制度有著巨大進步。
從制度誕生直到1905年的一千三百年間,科舉制在中國雷打不動。
皇帝可以換,王朝可以變,甚至統治民族也在變,但開科取士的做法幾乎沒人變過。可見科舉有它存在的理由。它以開放的姿態,高舉公平公正的旗幟,給所有人入仕的希望。希望在,夢想就在,就有大批人甘願困守其中,支持這項制度。
然而,科舉制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嚴重的問題,最終將自己逼上了死亡的懸崖。(1905年,科舉制被廢除了,但公平公正、擇才而用的考試用人制度並未廢除。)
首先,科舉在歷史長河中附著的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規定,侵蝕了擇才而用的制度核心,日漸偏離選賢用能的初衷。每一項制度設計的理念總需要具體的規章細則去落實,總需要配合時局、人事各方面的變動而調整。這便產生了種種技術性的規定。這些後生的技術性規定會逐漸擺脫人們的控制,沿著自身的邏輯獨立發展下去。
幾百年後,人們回頭看看某項制度,總會發現它和最初的設計並不吻合。具體到科舉身上,它後來發展出來的眾多規定中最受人詬病、對它傷害最深的就是「八股取士」。
科舉前期,考試文章允許自由發揮,並沒有固定要求。這就使得評判考生文章的優劣難度很大。考生的觀點、體例、行文習慣不同,考官們的標準也不同,總達不成人人滿意的結果。整體而言,文辭華麗、行文流暢又有家學積澱的文章比較受歡迎。這種百家爭鳴、沒有統一標準的局面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得到了逆轉。朱元璋是從社會最底層打拚上來的草根皇帝,講究實用且帶有較濃厚的平等思想。據說他主持科舉考試和聽取大臣匯報的時候,總覺得儒生出身的大臣們寫的文章華而不實、言之無物,堆砌的文辭和接連的典故讓他抓不住重點。於是朱元璋萌發了統一文章體例格式的念頭。也有說法是之前的科舉考試有利於權貴富裕人家的子弟出頭(他們往往熟悉政治話語、家學基礎良好),而不利於文筆樸素、不事雕琢的貧寒人家子弟,朱元璋從平等的角度出發,規定了大家必須寫同樣規格、同樣內容的文章,盡可能地去除家庭基礎對考生的影響。朱元璋規定的標準文章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有很多硬性要求。比如,文章的題目只能出自四書五經,選取其中的句子或者段落為題。考生們也必須根據四書五經的精神作答。朱元璋原來想冒認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為祖先(他自己的祖先拿不出手),大臣們趕緊勸諫說朱熹的年代離得太近了,不適宜當王朝的祖先。認祖不行,朱元璋就捧出朱熹對四書五經的解釋來,作為全國讀書人學習和考試的教科書。朱熹那些並不成熟或者零散的隻言片語,搖身一變成了金科玉律。舉子們只能運用朱熹之說,連繫題義闡述道理。文章的格式也被限制得很死。全文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怎麼寫、用什麼句式,哪一句話亮出觀點,哪一句話是引用都有規定。文章的主要部分分為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要各寫兩段,因此得名八股文。這八個段落的句法、字數都是有限制的,每一股的內容必須要有一正一反、一虛一實、一淺一深的對比。如此一來,考官的工作量大為降低,一眼就把卷子看得清清楚楚。但如此千篇一律的應試文章能反映出考生的真才實學嗎?
第一章 科舉: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
清朝某年的江蘇鄉試,應考的考生中有位拄著柺杖的老秀才,擠在入場的人群中蹣跚而行,引人注目。主考官仔細打量這名老秀才,大吃一驚:這不是當朝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王鳴盛的父親王爾達嗎?他忙走上前勸王老秀才說:「老伯正當頤養天年,不必來吃這苦了。」王爾達正色說:「你錯了,大丈夫奮志科名,應當自己取得,如果藉著兒孫之福,自暴自棄,我深以為恥。」王爾達的這份執著在科舉時代贏得了一片讚嘆聲。這片聲音的背後隱藏著全社會對科舉功名的尊崇和追求。科舉入仕是千年官場的正途,如果一...
推薦序
序
梅毅(著名歷史作家、講壇節目主講人)
衙門口是一個奇妙的地方。站在衙門口往裡看,可以看到官場百態,看一個個官員粉墨登場;站在衙門口朝外看,可以看到世態炎涼,看社會如何圍繞著衙門運轉。看不懂沒關係,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衙門口看到的一幕幕,保證精彩。
現在,我的老朋友張程就選擇站在衙門口,對著讀者諸君大談特談古代衙門和官場中人。他談了衙門和官吏的各方面,大到王朝的官制,小到官員轎子的規格,每個方面都獨立成章,又在邏輯上緊緊相扣,最後組成了這本很好看、很耐看的書。這裡面的內容,表面上都在談古代官場,談古代官員的工作和生活,實際上,它在談衙門在古代社會的巨大影響,談了古代中國人對官場的追捧和無奈。
一開卷就直言「科舉考場通向官場」,古代社會對科舉的痴迷就是對官場的痴迷,接著分章節介紹了古代人該如何進入官場,進去後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麼退休,以及退休後的待遇和晚景。把這些內容串起來,就是古代官員的一生了。之後,書中闢出三章,介紹在衙門裡流傳的「官場病」、 「衙門規律」和從古代筆記、小說中挖掘的官場案例。如果哪位讀者設身處地,把自己嵌進去,說不定能過一把在古代當「官老爺」的癮。
我以前看到過不少講古代官場的圖書,其中多數是浮躁的出版商找人拼湊或者「編著」的,內容不忍細看,更不能當真。也有一些是象牙塔中的先生們的大作,一寫出來就準備束之高閣,或者當做「著作等身」中的一本。多數讀者看不懂,也看不下去。但是,張程這本書不同,既通俗又不失嚴謹,既扎實又不枯燥晦澀。張程是政治系出身,又是近年來頗為活躍的青年歷史作家,寫的東西有學院氣,又兼顧了讀者的閱讀喜好。他不是為了寫衙門而寫,而是想把衙門寫好,把衙門裡的古人寫活,從正史、野史、趣史中拉出了不少有趣的人和事來搖旗吶喊,來說服讀者、吸引讀者。
看了後記,我才知道,在這本書中「正史與小說、典故與白話、權力爭鬥和制度變遷、政治史和社會史並肩而立,讀者們可能穿梭在達官顯貴、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隱士僧侶甚至市井小民中間,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林林總總的衙門之間」。我特意閉上眼睛回顧了一下剛剛瀏覽的內容,還的確有那麼一點「徜徉」在古代市井中的味道。
這趟「徜徉」的感覺是沉重的。衙門制度(官僚制度)是歷史的一大特產,這個制度的弊端和成就一樣明顯。 「腐敗就是政治的頑疾,像癌症一樣無法根治」、 「官衙的後門直通造假工廠的正門」、 「論資排輩的升遷環境,也迫使官吏們要少做事、少出錯,爭取『無災無病到三公…』」唯上和圓滑的古代官風、戀棧不去的老官僚等等,無不指出古代官場的弊病。而種種官場病態的集大成者就是瀰漫中國封建社會的「官本位」思潮。
由此,這本書深入到了社會層面。張程最近從社會史的角度看中國歷史變遷。這也是現在歷史圖書市場的一大寫作趨勢。
是為序。
序
梅毅(著名歷史作家、講壇節目主講人)
衙門口是一個奇妙的地方。站在衙門口往裡看,可以看到官場百態,看一個個官員粉墨登場;站在衙門口朝外看,可以看到世態炎涼,看社會如何圍繞著衙門運轉。看不懂沒關係,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衙門口看到的一幕幕,保證精彩。
現在,我的老朋友張程就選擇站在衙門口,對著讀者諸君大談特談古代衙門和官場中人。他談了衙門和官吏的各方面,大到王朝的官制,小到官員轎子的規格,每個方面都獨立成章,又在邏輯上緊緊相扣,最後組成了這本很好看、很耐看的書。這裡面...
目錄
序
第一章 科舉: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
第一節 科舉還算是個好東西
第二節 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第三節 別有一番苦滋味
第四節 考試定終身,悲喜兩重天
第五節 金榜題名只是漫漫長路的第一步
第二章 職責:古代官員的職場生活
第一節 走馬赴任和身分證明
第二節 古代官員的具體工作
第三節 難纏的衙門小鬼
第四節 官員也有難唸的經
第三章 祿秩:古代官員的待遇
第一節 古代官員的薪資
第二節 古代衙門的日常花銷
第三節 編制外的官人和衙門
第四節 古代官吏的青樓夢
第四章 規矩:古代官府的運轉
第一節 看不見的「效應」
第二節 新官上任必燒的三把火
第三節 衙門提拔人的條件
第四節 三個御史的天差地別
第五章 捷徑:從盧藏用的隱居與出仕說起
第一節 「關係」的背書
第二節 古代官場的群文化
第三節 荒唐的「唯上」與「圓滑」
第四節 名利場中談「名」、「利」
第六章 謝幕:退休制度和官員晚年生活
第一節 退休前後的掙扎
第二節 「被退休」的無奈
第三節 古代官吏的退休生活
第四節 蓋棺論定身後名
第七章 病態:古代官吏的「職業病」
第一節 官場禮多人情薄
第二節 寒暄聲中的禁忌
第三節 「忠」、「孝」的變質
第四節 古代的腐敗和反腐
第五節 「官本位」的威脅
第八章 惡性循環:衙門背後的規律
第一節 「海瑞一李用清」現象
第二節 王朝腐敗週期律
第三節 清官崇拜
第四節 虛名、浮利皆可拋
第九章 拍案:小說和筆記中的衙門生態
第一節 梁山好漢嘗到的三頓殺威棒
第二節 清朝監獄的「一串黑」
第三節 晚清官場現形記
第四節 樊城鹽案
後記
附錄:清代官職表
序
第一章 科舉:古代官員的考取途徑
第一節 科舉還算是個好東西
第二節 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第三節 別有一番苦滋味
第四節 考試定終身,悲喜兩重天
第五節 金榜題名只是漫漫長路的第一步
第二章 職責:古代官員的職場生活
第一節 走馬赴任和身分證明
第二節 古代官員的具體工作
第三節 難纏的衙門小鬼
第四節 官員也有難唸的經
第三章 祿秩:古代官員的待遇
第一節 古代官員的薪資
第二節 古代衙門的日常花銷
第三節 編制外的官人和衙門
第四節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