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一點就通,我的孩子卻感覺智商堪憂?
►當孩子像小霸王一樣哭鬧使性子時,怎麼跟他好好講道理?
►發現自己的「乖小孩」疑似是校園霸凌「加害者」怎麼辦?
►面對幼童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應如何引導他們自主思考?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父母,卻沒有人教你如何做好父母;
學習培養孩童與生俱來的氣質,陪伴他們度過成長的每個階段!
▎兒童青少年成長關鍵期的重要性
本書揭示了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期,並深入探討語言、行為、認知和社會化等方面的發展。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其獨特的時間表,而這些關鍵期的掌握對於孩子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書中提供了豐富的實例和科學理論,幫助家長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行為和情緒管理:從日常挑戰中學習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行為和情緒管理往往是家長面臨的最大挑戰。本書深入探討了如何應對孩子的哭鬧、脾氣、撒謊和霸凌行為,並強調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和生理機制。透過這些分析,家長可以學會如何有效地矯正孩子的行為,同時建立起穩定的情感連繫。此外,作者還提供了實用的情緒管理策略,幫助孩子學會辨別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從而增強他們的EQ。
▎建立有效的人際溝通
親子溝通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詳細探討了不同階段的親子溝通技巧,強調溝通對於孩子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書中介紹了如何透過間接引導來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溝通技能,以及如何應對溝通中的困難。這些技巧不僅適用於家庭內部,也能幫助孩子在同儕團體中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
本書強調了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對於孩子長遠發展的影響。書中探討了如何幫助孩子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化解成長過程中的負面情緒和困擾。同時,書中也強調了自我價值感的建立,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些內在潛能的激發,將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
思維訓練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書中透過介紹各種思維訓練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家長了解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些技能不僅對於學業有直接的幫助,還能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作者強調,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是兒童青少年正向教育的核心,這將為他們的未來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一部全面的教育指南,涵蓋了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方面。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書中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具體的操作指南,適合每位重視子女成長的家長參考。無論是在語言習得、行為養成、認知發展、社會化過程中,還是在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方面,本書都能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兒童青少年的養育關鍵期,旨在培養兒少的學習能力和正向思考方式,涵蓋語言習得、行為養成、認知發展和社會化等方面。透過正向教育的方式,改善行為習慣,促進人際溝通,並提供實用的情緒管理方法。另外,作者也強調性格養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理解並引導孩子發揮性格優勢,建立健康的價值觀。
作者簡介:
朱可可,心理學碩士。日常喜歡看書,閱讀範圍廣泛,對心理學、物理學、歷史學、哲學、科幻等均有涉獵。目前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對於親子關係、兒童教育、家庭教育有著很深入的思考。
章節試閱
第二章 關於行為習慣的正向教育
第2節 應對脾氣:性格的張力和死本能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朋友的婚宴上,桌上還沒上完菜,孩子就嚷著吵著要吃東西,急不可耐。菜剛上來,孩子就劈里啪啦地把東西全倒進自己碗裡,早早吃完了又開始東奔西跑,弄得一片狼藉,摔倒或者撞碎東西了就號啕大哭,絲毫不顧及主人家待客的目的。又或者外出踏青,孩子在前面跑得極快,但來來回回跑來跑去,不到半程就精力耗盡,變得委靡不振,後面全得靠大人背著抱著,把大人累得汗流浹背。再比如上學的孩子,上課後連三分鐘都待不住,不是動動桌子或椅子腿,就是玩弄橡皮或鉛筆,再或者三三兩兩開始說閒話,老師說什麼都不聽。孩子回家寫作業時就更是讓家長抓狂了,寫一個字就要削鉛筆,鉛筆快削好了就拿起玩具開始玩,寫了一下午也沒把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搞定;再或者寫著寫著非要看電視,死活不願意寫了,看電視一看就看到晚上,作業當然沒寫完,你要關電視他就和你哭、鬧、發脾氣,你讓他寫作業他就裝傻,說再看一下下。
我想做過家長或者見過親戚朋友帶孩子的人一定都遇到過類似的場景。為什麼孩子的耐心總是特別差,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還是只有個別孩子這樣?孩子發脾氣、沒耐心,在以後的成長中是否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問題,這可能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本章藉由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來探究上述問題。
延遲滿足實驗
1960年代,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該實驗在史丹佛大學附近的一所幼稚園裡展開。實驗的具體內容是將4歲左右的孩子帶到一間簡單的實驗室中,實驗室裡只有一張桌子和桌上放著的幾顆孩子很喜愛吃的糖果。實驗室在角落設置有隱藏式攝影機,以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
實驗人員會告訴每一個前來的孩子,桌上的糖果他們現在就可以隨便吃,但孩子如果可以等待20分鐘,等實驗人員忙完回來再吃糖果,則可以獲得翻倍的糖果作為等待的獎勵。
實驗人員在確保孩子理解實驗的流程後就走出實驗室,在另一個房間裡透過監控畫面觀察孩子的反應。孩子的反應有很多種:有些孩子在實驗人員剛走時就沒忍住開始吃糖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開始變得不耐煩再次剝開糖紙吃下一顆,時間結束糖果就吃完了。實驗人員回到實驗室問這類孩子時,他們多數表現得極其不友好: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錯過了獎勵,還有些會不好意思地朝實驗人員微笑。還有些孩子在實驗人員走之後一直嘗試睡覺、玩手指等,透過這種方式將自己的注意力從糖果上轉移開,有些孩子成功地做到了等待20分鐘,但還有一部分孩子在大概15分鐘時就忍不住開始吃糖果了,並且很快就吃完了。還有一部分孩子透過唱歌、自言自語,甚至嘗試離開實驗室等較為明顯的行為來控制自己對糖果的渴望,在這類孩子中也多有滿足實驗要求,最終獲得獎勵的表現。
實驗進行到這,我們已經可以回答上述問題:是所有的孩子都急不可耐、毛毛躁躁嗎?答案很明顯不是。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一小部分孩子直接開始吃糖果,絲毫沒考慮未來獲得獎勵的問題,大部分孩子還是等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吃糖果,這說明大部分孩子還是有一定耐心和自制力的。第二個問題是:有多少孩子是能自制的?答案是很少,因為孩子本身身心發育不成熟,你希望他懂事克己是很困難的,即使是透過實驗的孩子,如果將實驗時間延長,可能獲得獎勵的人會變得更少。
心理學家繼續追蹤研究這些參加實驗的孩子,直到他們高中畢業。追蹤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持續等待並最終獲得獎勵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機遇而不急於求成,他們可以為了更長遠的目標而犧牲眼前的利益,擁有自制能力。而那些馬上就吃掉糖果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比較固執、虛榮或者優柔寡斷,只能看到眼前的目標、利益和渴望,不能控制自己的貪婪,滿足自己的渴望之前無法專心做事,注意力會一直集中在欲望本身。就學業水準來看,那些自制能力更強的孩子明顯表現得比其他同齡人更好。這也就是俗話說的「三歲看老」。
從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發現,能延遲滿足自己欲望的兒童,未來的表現會更好。所謂延遲滿足,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忍耐,可以為了更遠大的目標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暫時的享受和眼前的利益誘惑。延遲滿足不只是為了讓兒童學會等待,或者壓制兒童的欲望,更不是讓兒童只一路前行,不問結果。從本質上來說,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權衡當前利害得失和未來長遠利益後做出更有利於自身長遠發展的決策能力。
延遲滿足是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展現,是兒童在面臨種種誘惑時能平衡長遠結果和當下誘惑,從而做出更佳選擇的能力。延遲滿足能力不僅是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特質,也是兒童未來的社會化與情緒調節的重要成分,更是一種伴隨終生的基本人格因素,是兒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賴走向獨立的重要象徵。
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個體,未來會表現出更強的社會競爭力,有較高的工作學習效率,能更好地應對生活帶來的重重打擊、壓力、困難和挑戰,在追求自身長遠目標時更能抵制即刻滿足的誘惑。例如:在其他兒童選擇玩遊戲、上網或者看小說的輕鬆快樂時,這類兒童往往能靜下心來讀書,在成績上有優異的表現。
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兒童在未來發展中就容易缺乏定力,沾染一些不良習慣。例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上課時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放學貪玩不回家,貪睡不起床等;容易性格焦躁,缺乏耐心,遇事衝動,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也更大。進入青春期後,這些兒童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縮、焦慮、固執,遇到問題時表現得消極沮喪,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
既然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如此重要,家長該怎樣幫助和引導孩子發展其延遲滿足的能力呢?
送給家長的教養策略
◆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首先我們要了解,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任何能力只要刻意訓練,都可以獲得長足的進步,例如:一些心理學家曾透過漸進式學習的方法,教會黑猩猩打開房門堆起箱子以取得高處的香蕉。生活中我們有可能也見到過透過訓練學會騎腳踏車的猴子,甚至是可以幫主人拿快遞的狗等。動物的學習能力有限,而人的可塑性是極強的,要想讓孩子形成成熟的延遲滿足能力,家長一定要有信心,孩子能透過訓練獲得改進,不斷發展延遲滿足能力。
在有信心的基礎上,家長要了解,能力的鍛鍊是一個階梯式上升、逐漸成長和增強的過程,不能一開始就給孩子設定一個極其嚴苛的目標,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灰心喪氣,從此不在延遲滿足上努力。
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高斯基曾提出過「鷹架式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必須像搭鷹架一樣將孩子的興趣保留在鷹架上,時刻保持其好奇和安全,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才能安心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鷹架的另一層含義是指,家長替孩子設定的目標一定是觸手可及、能達到的,就好像拿著一塊糖果引導孩子朝前小步邁進,孩子可以很容易就做到,但如果家長引導的目標是邁過很寬的溝壑,孩子就很難做到了。
◆針對孩子的能力設定合理的目標
家長在鍛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時一定要注意目標的可及性,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
例如最開始,當孩子急躁、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溝通,制定這樣的目標:你只要安靜學習10分鐘就允許你看5分鐘電視。如果孩子能實現,並在這一級延遲滿足能力的梯子上站穩了,在訓練10天左右之後,家長就可以開始向下一級延遲滿足能力階段攀升:你只要安靜學習10分鐘就可以獎勵給你一個蘋果,但只有學習半個小時才能看一會兒電視。孩子在實現該目標過程中會不斷反覆,在上一級階梯和更高級階梯上不斷反覆,這是正常現象,家長要多鼓勵、表揚孩子向上的表現,對停留在本層的表現不做鼓勵,這樣會幫助孩子盡快向上一級階梯進發,形成較好的行為習慣。
整體而言,孩子發脾氣、沾染不良習慣,本質上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問題,而延遲滿足能力是自我控制能力的核心。透過延遲滿足的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家長要想幫孩子形成穩定良好的脾氣和行為表現,就必須在延遲滿足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上下功夫。結合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和「鷹架式教學」的理論,我們認為,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的能力時,可以透過漸進式、階梯式向上的方式,來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二章 關於行為習慣的正向教育
第2節 應對脾氣:性格的張力和死本能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朋友的婚宴上,桌上還沒上完菜,孩子就嚷著吵著要吃東西,急不可耐。菜剛上來,孩子就劈里啪啦地把東西全倒進自己碗裡,早早吃完了又開始東奔西跑,弄得一片狼藉,摔倒或者撞碎東西了就號啕大哭,絲毫不顧及主人家待客的目的。又或者外出踏青,孩子在前面跑得極快,但來來回回跑來跑去,不到半程就精力耗盡,變得委靡不振,後面全得靠大人背著抱著,把大人累得汗流浹背。再比如上學的孩子,上課後連三分鐘都待不住,不是動動桌子或...
推薦序
前言
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這個問題沒有定論。
沒有人會拿自己的人生去檢驗一個不知道對錯的命題,也沒有人能拿別人的人生去檢驗這個命題。但顯而易見的是,就目前社會形勢來看,教育是改變貧窮原生家庭最常見的形式。
近年來,關於「寒門難出貴子」、「讀書無用論」的說法時有出現,讀書對個體實現人生價值真的毫無用處嗎?顯然不是,有很多人透過教育打破了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比如我。
我上國中的時候,同儕團體鬧輟學鬧得很凶,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只想輟學,出來混社會,賺大錢,但我父親的一句話打消了我幼稚的想法。父親說:「讀書是最容易的事了,連書都讀不好,你覺得你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嗎?」
離我上國中已經過去八年了,現在想來,我仍然無比感謝父親的教誨和當初沒有放棄的自己。可以說,是父親的教育改變了我的一生。
但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的父母也有很多,沉迷玩樂的父母忽視孩子,強勢的父母完全剝奪孩子的自主權,還有些性情暴烈的父母動輒苛責與謾罵孩子。這樣的例子也很常見。
有一句話非常觸動我:「這世界上,任何事都有課程可以學習,唯獨當父母這件事,沒有什麼課程和考試。」所以什麼樣的人都能成為父母,都能教育孩子。
有人說,如何做父母,是這世界上最應該有卻不存在的課程。
對父母來說,怎樣教育孩子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時刻關心孩子如何能健康成長;孩子三四歲的時候該學習什麼,才不會輸在起跑點上;孩子六七歲進入小學後,在學校會不會受欺負,如何和其他孩子交往;孩子十幾歲時,如何引導孩子度過青春期,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孩子會不會和不良人士接觸;再到孩子學測後,大學和科系的選擇,畢業後的職業選擇,以及戀愛、結婚、生子……父母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但更關鍵的是,父母能不能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這一點尤為重要,父母的主觀想法可能會有失偏頗,孩子有自身的考量,他們怎麼想也很關鍵。這一點,在本書中的第三章我們會做詳細而具體的介紹。
在溝通的基礎上,了解孩子的想法,因勢利導,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做規劃,才是合格的父母應該具備的素養。時刻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性格問題、情緒問題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成長,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度過難關,這是合格的家庭教育應該做到的事情。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這個問題依舊沒有定論。但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嗎?答案很肯定,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是本書寫作的初衷。
為了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透過教育為孩子的人生帶來更多的機會,本書透過六章內容來幫助父母理解家庭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以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能做些什麼可以幫助孩子成長。
本書會透過多位心理學家的理論對孩子在成長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無論是孩子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情緒問題的處理,心理防禦機制的使用,還是自卑、孤獨、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健康性格的養成,抑或性格對未來職業規劃的影響等,這些問題都會在書中一一進行詳細介紹。
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獲得關於家庭教育的啟發,從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其真正需要的幫助。
前言
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這個問題沒有定論。
沒有人會拿自己的人生去檢驗一個不知道對錯的命題,也沒有人能拿別人的人生去檢驗這個命題。但顯而易見的是,就目前社會形勢來看,教育是改變貧窮原生家庭最常見的形式。
近年來,關於「寒門難出貴子」、「讀書無用論」的說法時有出現,讀書對個體實現人生價值真的毫無用處嗎?顯然不是,有很多人透過教育打破了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比如我。
我上國中的時候,同儕團體鬧輟學鬧得很凶,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只想輟學,出來混社會,賺大錢,但我父親的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兒童青少年的養育關鍵期
導語
第1節
語言習得:語言關鍵期的幫助
第2節
行為養成:行為關鍵期的幫助
第3節
認知構建:認知發展期的幫助
第4節
社會交往:社會化關鍵期的幫助
小結
第二章
關於行為習慣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應對哭鬧:個體演化的生存本能
第2節
應對脾氣:性格的張力和死本能
第3節
應對撒謊:心理防禦機制和本能
第4節
應對霸凌:兒童青少年的攻擊性本能
第5節
行為矯正:建立連接掌控本能
小結
第三章
關於人際溝通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親子溝通:溝通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
第2節
養育助推:間接引導的影響
第3節
溝通困難:家長和環境的影響
第4節
團體間偏差:同儕團體的影響
小結
第四章
關於情緒管理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EQ教育:從認識情緒開始
第2節
成長煩惱:負面情緒的化解
第3節
走出孤獨:社交的原始動力
第4節
自卑與超越:自我成長的關鍵
第5節
自我價值感:對抗消極的關鍵
小結
第五章
關於性格養成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孩子的性格:各有所長,並無好壞
第2節
五大人格特質:兒童青少年的核心優勢和局限
第3節
價值觀念:兒童青少年行為的原始驅力
第4節
性格和職業:找到最合適的生活
小結
第六章
關於思維訓練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思維訓練:學習能力的核心
第2節
解決問題:授兒童青少年以漁
第3節
思維方式:兒童青少年正向教育的本質
小結
後記
前言
第一章
兒童青少年的養育關鍵期
導語
第1節
語言習得:語言關鍵期的幫助
第2節
行為養成:行為關鍵期的幫助
第3節
認知構建:認知發展期的幫助
第4節
社會交往:社會化關鍵期的幫助
小結
第二章
關於行為習慣的正向教育
導語
第1節
應對哭鬧:個體演化的生存本能
第2節
應對脾氣:性格的張力和死本能
第3節
應對撒謊:心理防禦機制和本能
第4節
應對霸凌:兒童青少年的攻擊性本能
第5節
行為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