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癌症如何從「根本」上治療?
提高存活率、中藥調理、補益脾腎、保健知識……
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結合,解析癌症綜合新療法!
▎中醫治療癌症的綜合概述
本書致力於介紹中醫學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強調中醫藥配合手術、放射性治療和化療的綜合療效。中醫學以兩千多年的歷史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提升生活品質和延長存活率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勢。書中詳細解釋了正氣與病氣(邪氣)的概念,說明了中醫如何透過增強正氣來幫助患者抵抗疾病,恢復健康。書中還探討了五臟六腑的藏象學說及其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特別強調了補益脾腎的重要性,因為這兩個系統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受到嚴重損傷。
▎常見癌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本書分別針對肺癌、大腸癌、乳癌、胃癌、鼻咽癌、肝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惡性淋巴瘤和食道癌等十種常見癌症,提供了詳細的中醫治療方案。每一章節都包括自我保健知識和科學研究背景,介紹了手術、放射性治療和化療前後適用的中藥處方,以及相關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成果。這些資訊有助於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理解中醫治療的原理和方法,並從中受益,提升治療效果。
▎氣血調理與癌症康復
書中特別強調了氣血調理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性。中醫認為,氣與血是人體內基本而重要的物質,氣虛和血虛常見於癌症患者。針對這一情況,本書介紹了一系列補氣和補血的方劑,如四物湯和四君子湯,這些方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氣血狀況,增強免疫力,減輕手術和治療的副作用。此外,書中還探討了瘀血及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介紹了丹蔘和田七等中藥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
▎中醫劑型與生活品質提升
本書介紹了中醫常見的劑型,包括湯劑、散劑、藥膳和膏劑,詳細說明了這些劑型的製備和使用方法,並探討了它們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中醫治療癌症的目標不僅在於直接殺滅癌細胞,更注重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延長存活期。透過綜合運用上述劑型,中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減輕病痛,穩定病情,實現帶瘤生存的效果。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中醫癌症治療知識,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提升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介紹了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強調中西醫結合的療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和存活率。內容涵蓋十種常見癌症的中醫治療方案,詳細說明手術、放療和化療前後的中藥處方。特別介紹了補氣血和活血化瘀的方劑及其療效,並探討湯劑、散劑、藥膳和膏劑的製備與使用。融入大量臨床和科學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實用的保健知識。
作者簡介:
許錦文教授,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總監,於1982年獲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後從事分子生物學的研究。1996年期科學研究專題「癌症的基因治療」獲新加坡國家科學獎。目前在研究腫瘤的分子生物學的業餘,也對中醫抗癌效方循症和中藥基因晶片有研究興趣,並與中西醫學界有廣泛的合作。
王米渠教授,新加坡美迪普公司(MediPearl.Pte.Ltd)中醫科學顧問,
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班教授。1981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著有《中醫遺傳學》等21 本著作。連續三次中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腎虛與基因」研究專題。主要研究興趣在腎虛、腫瘤和寒證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及實踐應用。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肺癌
肺癌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是指起於支氣管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中,其發生率在歐美等先進國家中往往占男性的第一位、女性的第二位,在臺灣則是十大癌症的第二位。有大量研究針對肺癌的手術、放療和化療中配合中醫藥輔助治療,中西醫結合能明顯的增加治療效果,減輕不良副作用,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率。醫患都應注意及早地、適時地配合使用中醫藥,包括食療,進行防治肺癌。
1.自我保健知識
1.1 中醫保健治療肺癌概說
以中西醫結合來治療肺癌,它有效地提高了肺癌的療效水準,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肺癌確診後,對其早、中期首先考慮手術切除,再酌情放射治療。若已有轉移,不宜於術療、放療者,選用化療。在這三種治療的各個過程裡中醫都有扶正(增強體質、提高免疫能力等)的優點,輔助西醫在術前中藥調理,術後的中醫中藥康復,在放療、化療的整個過程中配合中醫治療能增效減毒,減少痛苦,提高短期療效和提升長期的存活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中醫辨證論治有較高門檻的原則性與較高的靈活性,難於一時掌握,但手術、放療的處方與食療則不難,尤其是選用常見黃耆、丹蔘、沙參、黃精、百合、麥冬、枸杞等藥性和平藥物,又具有較高補益性,則易於非中醫專業人士所掌握,用於自己或病人之肺癌康復。
1.2 肺癌的手術前後驗方
除小細胞癌外,外科手術是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因為肺葉切除能得到和全肺切除同樣的存活率。中醫看來肺癌亦屬本虛(體質等)標實(癌腫等),之所以發生肺癌,首先是肺腎氣虛的背景,而手術切除肺癌病灶,亦必再傷肺氣,故總宜補肺氣之本,同時要兼顧手術後的瘀血為患。
1.2.1 肺手術方
對於肺癌患者,不論等待手術,或已作手術治療者,均宜可以黃耆30克、玄參24克、沙參15克等補益肺氣兼滋養肺陰,再配合養血活血的藥物,組成肺手術處方,全面地兼顧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使患者手術治療的基礎體質加強,以於順利地進行手術,便於手術後的康復。肺手術處方服用方法有三種,首先是煎為湯劑,以水淹過藥渣,煎開後半小時即可,翻渣二次,手術前後三天可每日一劑,每天三次,以後可二天一劑,早晚服用。第二種是簡便粉劑,每次一包約10克早晚沖服白開水即可,當然將藥粉調到白開水或蜂蜜水中一併飲用亦可。另一種是燉湯為藥膳,可燉鴨、雞、瘦肉、排骨等每次500-1,500克均可,在手術前、後可1-2天一包,主要飲湯,可分次服用,以後可一週2-3次。
1.2.2 肺癌三療方
對於肺氣虛甚、腎氣亦虛者,對於手術後難於康復的患者,對於服上述方效果不明顯者,或者想換一種食療口味者,可選擇肺三療方。三療指手術、放療、化療三種治療方式。此方以蛤蚧一對(圖14)再配伍,加入引入肺經的藥物。蛤蚧補益力甚強,它的用法很特殊,傳統上以雄(名蛤)雌(名蚧)一對配合用,其補力更好,而且藥物應選擇尾部完整的一對。蛤蚧「補肺潤腎,治氣虛血竭」(《本草備要》)。肺三療方若選用豬肺,以肺補肺的則治療康復效果亦佳。
1.3 肺癌放療處方
不宜手術治療肺癌者,可選用放射治療;或者在手術前、後為提高療效配合放療;在術前放射治療,亦能提高肺癌的切除率及治癒率;在放療時同步配合中藥,有明顯增效減毒作用。放療俗稱「電療」是一種熱邪、火邪易於傷陰傷血、傷津傷液,在整個放療過程中都必須補陰以益腎,潤肺以生津,可減輕及消除口乾、咽燥、煩渴、便祕等放療的不良副作用,以使放療順利完成,促進放療後血象的恢復。
「肺放療方」中重用北沙參(圖15)30克,以玄參、南沙參、麥冬等藥物配合,形成一組藥物,每藥10-15克,並用引入肺經的引經藥物,達到養陰清肺,益氣生津,增液通便,潤燥除煩的綜合作用。此方於多地都有臨床試驗。肺放療方同前肺手術方既可煎湯、燉肉,又可用沖劑,方法同前肺手術方。
1.4 肺癌化療處方
肺癌中部分不適合手術和放射治療者,才用化療以緩解症狀,尤其是晚期非小細胞與小細胞肺癌,選用化學藥物治療再配合中藥治療,對出現咳嗽痰血,發熱氣急,食慾不振,神疲口乾,盜汗自汗,心悸氣短等肺癌晚期症狀及化療以後常見症狀有一定改善作用。
肺癌化療以後耗血傷陰,損及脾肺,宜選用黃精24克、川貝10克、麥冬15克等組成「肺化療方」,以補益肺氣,滋潤肺陰,以扶正培本為主,兼攻癌祛邪,以治療後期肺癌。為減輕痛苦,緩和症狀,延長壽命造成顯著的作用。其「肺化療方」服法同前。
1.5 肺癌驗方說明
1.5.1 素食藥膳
作為素食者,可以不燉肉葷湯,而燉用素湯。方法:一是將「肺手術方」肺化療方直接放入葛根、蓮藕、白蘿蔔、蕃薯、冬瓜、南瓜等蔬菜煮素湯。二是用上述先作湯煎,每副煎三次,即翻渣2次,以充分出藥味,將三次煎的湯合在一起,再與素菜同煮湯。另外,亦可只用處方煎湯服用,或直接用散劑(藥粉)沖開水即可,因為以上肺癌方,除蛤蚧外都是植物性藥物,沒有動物性藥物。
1.5.2 飲食忌宜
飲食忌宜應有講究,不宜食過辣、過燥、過辛、過酸、過麻等食品,尤禁菸酒。手術治療大傷氣血,宜多食白梨、白菜、銀耳、蘑菇等;放療傷肺陰,宜滋潤多汁的食品,如荸薺、苦瓜、菠菜、西瓜、山竹等;化療則傷肺胃之氣,宜吃香菇、白木耳、銀耳、蘋果等蔬果。
1.5.3 綜合調理
肺癌病人也應綜合診治。心理調適方面上,要克服悲傷憂鬱,坦然面對人生,頑強生活。可以的話應練氣功、靜坐、太極拳、八段綿等傳統養生方法,亦可選擇體操、游泳、散步等運動方式,進行和緩的身體鍛練。配合中醫處方及藥膳,要講究綜合調理效果才理想。
2.科學研究背景
2.1 中醫對於肺癌長期存活率的優勢
肺癌,特別是中晚期肺癌,對肺瘤實體的完全殺滅實際已是十分困難。目前判斷實體瘤的有效率標準是CR加PR,但應考慮到這個標準是建立在對腫瘤殺傷基礎上的。隨著臨床實踐及基礎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了解,癌變過程特點是調控失常,過分地殺傷癌細胞會損害機體的正常反應本能,致使本已失衡的機體調控作用愈行惡化。所以有效的治療並不需要腫瘤完全消退,而在提高生活品質和存活率,這樣中醫藥的優勢便更展現出來[陳志峰等,中國中西結合雜誌1996(6):368]。
腫瘤研究所研究者收集肺癌論文14篇,累積病例1,909例,其中中醫藥組1,211例,化療組698例,主要為肺腺癌和肺鱗癌,採用Meta analysis分析方法的隨機效應模型,對7年來單純採用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並以化療對照的研究文獻進行定量綜合分析。其結果顯示,中醫藥組穩定率OR=2.10,95%CI(0.70-3.08),數據齊性檢驗Q=24.24,V=12,P>0.01;化療組有效率OR=1.48,95%CI(1.03-224),Q=2.89,V=8,P>0.05。統計7篇文獻中位存活期,中醫藥組平均335.4天,化療組231.8天,顯著性檢驗P=0.1489。可見化療有效率雖然是中醫藥治療的1.48倍,但長期存活率並沒有提高。中醫治療效果的特點是帶瘤生存,最終展現在長期存活率較好,它也顯示了整體調治的優勢。[陳志峰等,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中醫雜誌1999(5):287]如果中西醫結合治療,兩者互補,可以充分地發揮優勢。
2.2 肺癌手術治療配合中醫療效
肺癌手術治療前後配合中醫的效果都有人作過研究。研究學者指出29例肺支氣管腺癌或肺鱗癌的待手術者,服十全大補湯(黃耆、肉桂、黨參、白朮、當歸、地黃、山藥等)後,能顯著提高肺癌患者外周血IL-2活性、OKT4細胞百分率和OKT4/OKT8比值,由於IL-2活性的升高,必然啟用CTL、NK和LAK細胞,促進其分裂和增殖,從而發揮出抗腫瘤的效應。所以,口服十全大補丸對改善肺腫瘤患者術前的免疫功確實有一定作用。[李世傑等,十全大補丸對肺癌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和T細胞及其亞群的影響,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4):19]
黃耆(圖29)補益肺氣,在許多治肺癌方中列為君藥,如黃耆理氣茶[雲南中醫雜誌1991(5):16]、黃耆沙參茶[江蘇中醫1988(12):37]、補氣飲[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7(5):34]、參芪地黃湯[遼寧中醫雜誌1985(8):25]、參芪莪朮湯[四川中醫1991(7):13]、參芪地冬飲[黑龍江中醫藥1986(4):33]、健脾補氣湯[四川中醫1989(6):29]、黃耆蓮蠶湯[河南中醫1991(5):36]等。
有一例「右肺黏液表皮樣癌」患者,將右肺全切除後,用黃耆、沙參、川貝、薏仁(圖29、15、24、18)、枇杷葉、杏仁、冬瓜仁、栝樓、六曲、雞內金、半枝蓮、魚腥草、白花蛇舌草等進行治療,後續存活了32年。(中西醫結合治療放化毒副反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25)另1例女性肺癌患者,手術中發現腫瘤較大且向周圍轉移,但血性胸水而無法切除並關胸。患者呈惡病質,服黃耆參朮飲(茯苓、山藥、薏仁、陳皮、砂仁、雞內金、麥芽、香附、太子參、扁豆、荳蔻)等堅持服藥1,200餘劑,後存活17年餘,健康如常。[中原醫刊1990(4):45]
將黃耆(圖6左)作為抗腫瘤藥的研究也有一些,在黃耆根部含有多醣類物質;黃耆多醣,含量為1.34〜2.04%,這幾種多醣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體內實驗有抗腫瘤作用,但體外實驗並不能直接殺死癌細胞,代表黃耆多醣是透過增強免疫功能而發揮作用的。[東北師大學報1985(3):56]醫院與研究中心跨國合作對黃耆及女貞子的提取物展開研究,指出黃耆和女貞子可以祛除腫瘤病人過多的TS活性,該項研究受到國際上廣泛重視(腫瘤醫院名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5)。黃耆在免疫治療中有希望可以成為生物反應調節劑。
著名的補腎益肺古方人蔘蛤蚧散(哈蚧一對、人蔘、茯苓、貝母各6g,知母30g為散每服6g,蜜湯下),此原為《御藥院方》治喘息,勞咳,痰稠色黃,咳吐膿血,胸中煩熱,身體羸瘦,浮腫,脈虛。《醫方考》「人蔘益氣,哈蚧補真,哈蚧為血氣之屬,能排血氣之毒,故此方用調膿理血,亦假其性而伏奇(治癌)於正(氣)也」。當今常用蛤蚧作為藥膳(圖14)治療肺癌等多種腫瘤而獲效[腫瘤食療幾則,新加坡中醫報1994(9):3]。
第一章 肺癌
肺癌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是指起於支氣管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惡性腫瘤。惡性腫瘤中,其發生率在歐美等先進國家中往往占男性的第一位、女性的第二位,在臺灣則是十大癌症的第二位。有大量研究針對肺癌的手術、放療和化療中配合中醫藥輔助治療,中西醫結合能明顯的增加治療效果,減輕不良副作用,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率。醫患都應注意及早地、適時地配合使用中醫藥,包括食療,進行防治肺癌。
1.自我保健知識
1.1 中醫保健治療肺癌概說
以中西醫結合來治療肺癌,它有效地提高了肺癌的療...
推薦序
前言 中醫概念導讀(節錄)
中醫學是一門特殊的醫學知識體系,它在保健和治療中有確實的效果。在癌症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中,配合中醫中藥治療能明顯地增效、減毒,提高生活品質和存活率。但中醫學誕生於兩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其醫治方法、概念和術語,均與現代有較大的差異,不易為人們理解與掌握。為了幫助非中醫專業的人士及患者家屬理解,特別設計了一套圖譜,以利於人們理解中醫的正氣與病氣(邪氣)、藏象及補益脾腎、氣血及瘀血、方劑及君藥、常見劑型以及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等概念,為腫瘤的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中醫配合進行引導。
1.正氣與病氣
中醫的正氣是人體的生機狀態和正常功能的總概;病氣,中醫常稱邪氣,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及其異常的功能表現,例如吹了冷風而流鼻水及咳嗽,這叫風寒病邪。正氣,主要指體質的強弱、抗病能力的大小、病後能自我康復的潛能等,包括現代所謂的免疫功能等概念。病(邪)氣表現為疾病狀態,已傷及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復能力,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病理改變的形成等內容。如像腫瘤中已形成的癌塊,就可以視為一種典型的病邪表現,它是「邪實」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當癌細胞失控、異常的增長,形成痰濁與瘀血交織可表現為癌腫,已是有形態的病「邪」,中醫叫做「邪氣盛則實」,它嚴重地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大幅度降低了人的體質、抗病力和免疫能力,此時中醫稱「精(正)氣奪(被剝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在日常活動和疾病康復過程中,正氣總是與病(邪)氣相互鬥爭病進退發展。若正氣增強則病邪退卻,可表現為癌塊被控制,甚至縮小,疼痛緩減,食慾、睡眠增加,精神增加,是正氣勝病氣的表現,以致逐漸戰勝腫瘤。而相反,則病邪增加,正氣消退,功能障礙逐漸加重,可表現為病症增加,癌塊增大,喪失功能。病邪盛之極,可致人以命,即正氣亡絕。
病邪實而正氣虛是多數癌症患者的基本狀況,中醫在癌症調治過程中,總是著眼於扶持正氣,見圖3正病交爭。如果說癌症的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藥物等治療為直接清除和殺滅癌細胞,這種作用理解為去病除邪的話,那麼中醫治療的主要作用則在於「扶正」。即增強患者的體質,增加抗病能力和提高免疫功能,幫助其自我康復能力,促進基本活動的恢復,並減輕或消除手術以及化療的負面副作用,提高腫瘤患者的中長期存活率。換句話說,在癌症治療中,中醫藥主要在於扶正補益,著眼於治本;西醫手術放射、化學治療著重於祛邪,目標在於清除病灶,若兩者配合,各發揮自己的優勢,那麼療效就更好、更全面。這種中西合璧的治療方式,也為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科學實驗所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的效果均優於單純的西醫治療或單純的中醫治療。
2.藏象及補益脾腎
中醫指的心、肝、脾、肺、腎是藏象學說的五臟,雖然它與這些臟器相關,但不能等同於現代醫學的臟器器官。正如「心理學」的「心」字,雖然與醫學上心臟的「心」字是同一個「心」字,但它並不是指發揮泵血功能的實體心臟,而是指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心理精神活動的學問。藏象學說之藏,指人體內臟之藏,它居於內不可見,但有功能之「象」,指現象、表象和形象流露於外,而中醫所關切、研究、總結的重點是這些功能之「象」,可以認為「象」是生命與疾病表現的「資訊」,中醫這種診療方法類似於現代「黑箱理論」。
藏象學說係古代醫學家以心、肝、脾、肺、腎等五個臟器器官命名的一套功能類別,可以理解為中醫的五個資訊系統,五臟依次配小腸、膽、胃、大腸、膀胱等六腑,亦主要指功能系統的配合。五臟六腑這些粗略的解剖在二千多年前中醫理論形成時已具大體。而現代醫學亦沿用了這些名詞至今,但是卻不能等同西醫臟器的涵義,這些臟器在中醫學中是特定的功能系統概念。如藏象學說的肺系統,雖有現代醫學肺臟的呼吸功能及肺癌等肺部疾病的相似內容,但是它還有「肺朝百脈」、「肺主治節」,即能助心行血(循環)、助心調神(心理)、通調水道(水腫)等方面的功能。所以中醫講的五臟六腑,既有與西醫相近的涵義,更應注意其不同的內容。
在癌症的中醫配合治療中,脾胃系統和腎(膀胱)系統尤為重要,因為「脾胃為後天(營養養育)之本」、「腎為先天(基本物質與本能活動)之本」。在癌症發展過程中,脾胃和腎的功能系統普遍受到嚴重的損傷,加之手術、放射、化學治療的負面副作用,這意味著癌症患者都存在著脾虛和腎虛的種種功能不足的表現,均需要不同程度的補脾胃和補腎。
如果簡單的狹義理解,補脾胃可以以恢復消化功能為中心的一系列營養性的補益,諸如飲食減少,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血便,胃痛痞滿,睏倦乏力,頭髮變白,面無血色,語言能力下降,紅、白血球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等。當然,中醫的脾胃系統定義較西醫的消化系統更為廣泛,上述症候已涉及到血液循環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補益脾胃可以黃耆(即北芪)為主藥的補中益氣丸(湯)作為代表方劑。
補腎則是指恢復人的基本(本能)功能和補充人所需要的基本物質,故它的涵義更為廣泛。臨床可見眩暈神昏,口舌乾燥,心煩失眠,腰痠背痛,氣短乏力,水腫氣喘,陽萎遺精,月經紊亂,生育能力降低或喪失,未老先衰等症狀。補腎的著名方劑為六味地黃丸和腎氣丸(治腎陽虛)。當然腎虛與脾胃的症狀不能截然分明,尤其是功能不足,補益腎氣和補脾胃均以恢復人的正常功能為基本目的。
前言 中醫概念導讀(節錄)
中醫學是一門特殊的醫學知識體系,它在保健和治療中有確實的效果。在癌症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中,配合中醫中藥治療能明顯地增效、減毒,提高生活品質和存活率。但中醫學誕生於兩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其醫治方法、概念和術語,均與現代有較大的差異,不易為人們理解與掌握。為了幫助非中醫專業的人士及患者家屬理解,特別設計了一套圖譜,以利於人們理解中醫的正氣與病氣(邪氣)、藏象及補益脾腎、氣血及瘀血、方劑及君藥、常見劑型以及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等概念,為腫瘤的手術、放射治療、化學...
目錄
前言 中醫概念導讀
1.正氣與病氣
2.藏象及補益脾腎
3.氣血及瘀血
4.方劑及常見劑型
5.生活品質和存活率
第一章 肺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二章 大腸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三章 乳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四章 胃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五章 鼻咽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六章 肝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七章 子宮頸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八章 卵巢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九章 惡性淋巴瘤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十章 食道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前言 中醫概念導讀
1.正氣與病氣
2.藏象及補益脾腎
3.氣血及瘀血
4.方劑及常見劑型
5.生活品質和存活率
第一章 肺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二章 大腸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三章 乳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四章 胃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五章 鼻咽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六章 肝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研究背景
第七章 子宮頸癌
1.自我保健知識
2.科學...